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许晶
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20期
[摘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由传统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20-59-2
1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1.1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进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首先,耕作方式由原来的人力、畜力这种传统的方式转变为现在的半机械和全程机械化耕作,大大减少了农民的劳动量。其次,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使得粮食产量倍增。再次,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农业生产种类也由原来较为单一的粮食作物开始向多元化转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最后,我国农业生产劳动力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使得大部分农村年轻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城镇转移,农业生产大都被机械化所代替,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其他工作[1]。
1.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2.1 有效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极其迅速,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人口基数庞大,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是典型的“地少人多”类型的国家。但是,近几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增长幅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原因主要在于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开发、工业垃圾的排放等导致我国的有效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有些地区的工农业污染情况严重,农药、化肥等对土地造成污染的产品使用过度,同样导致我国的有效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而且耕地质量严重下降。
1.2.2 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农业产量高,但每年很多地区均会遭受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霜冻、旱灾和洪涝等以及虫害、鼠害、鸟害等)等不可抗力的影响,导致农作物的收成受到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的发展。
1.2.3 土地承包经营效率较低。一方面,由于土地承包人缺乏现代化农业生产与管理经验,导致承包的土地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多项对农业有利的政策,一些土地承包人抓住这一点进行谋利,承包土地后不种地产粮,而是想办法获取政府的补贴从而盈利,大大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让我国的农业经费没有用在刀刃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1.2.4 农业科技水平低下,专业人才缺乏。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是农业技术水平较低。广大农村普遍存在农民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均不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所以,要对农民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产品品质,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另外,我国缺乏农业专业人才。我国大部分农民主要依靠自身多年的经验进行农业生产,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导致生产效益不佳。而农业专业人才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研究出最适合的生产方式,能够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2]。与此同时,由于工作环境及福利待遇不好,基层农村推广部门很难吸引高知识学历人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进入,造成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综合素质较低,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因而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1.2.5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国农业的基本建设从“二五”“三五”“四五”“五五”时期农业基建投入平均占全国基建总投入的11.3%、10.7%、9.8%、10.5%下降至“六五”“七五”“八五”时期的6.2%、3.2%和3.0%,基本投入不足,再加上农民对农业的粗放式经营,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地区支柱产业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实施分类指导,鼓励采取不同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只有每一个地方发挥了比较优势,才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才能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革新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要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力争在新品种选育、病虫害与疫病防治、农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上有所创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从而有效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民的劳动量,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在农业发展上可以深入应用信息技术,如将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可以打开农产品的销路,增加农户的收益,从而大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3]。
2.3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金投入
首先,无论是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及应用,还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为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就要多渠道切实增加资金投入,包括政府、企业、银行、农民都要尽最大可能增加投入。例如,增加资金投入,研制出更高产、抗病虫灾害的农作物,从而有效缓解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提高作物产量;研制出更优质的肥料,促进作物增产,并优化耕地质量。其次,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改变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局面。一是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满足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二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引导农民积极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在满足用水需求的同时保护好水资源;三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四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先进适用、生产急需农业机械的研发,进一步减少农民的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种种措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昌斌.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1):4-13.
[2]高鹏.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5(7):163-169.
[3]张红宇.中国农业现代化:目标定位与改革创新[J].中国农业经济,2015(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