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课件:印度伊斯兰园林概况和实例

中外古典园林史

38.印度伊斯兰园林概况和实例

?水——装饰、沐浴、灌溉?凉亭——装饰、实用

?绿荫树——遮荫

历史发展进程

?巴布尔时代的造园

?胡马雍时代的造园

?亚克巴时代的造园

?查罕杰时代的造园

?沙贾汗时代的造园

莫卧儿帝国时期,名副其实的印度伊斯兰式作品出现。

?庭园——忠实园

?陵园——胡马雍陵、泰姬陵

?别墅园——里夏德园、夏利马园

1.巴布尔时期

拉姆园(莫卧儿时期最古老的庭园)忠实园

巴布尔陵园

以“忠实园”为例,画图中央是一个方形水池,向四方引出水渠,四块花圃是下沉式的,

是典型的伊斯兰式花园。

以胡马雍陵著名

胡马雍陵

西康德拉陵园

尼夏特园

4.查罕杰时期克什米尔的夏利马园平面图阿奇巴尔庭园平面图

查罕杰陵

克什米尔的阿奇巴尔园

夏利马园

5.沙·贾汗时期泰姬陵

拉合尔的夏利马园

5.沙·贾汗时期——泰姬陵

·建筑屹立在退后高台上,重点突出。主要建筑物均不在庭园中心,而是偏于一侧,该设计方法是前所未有的。

·十字形水渠四分园。

·做工精美,整体协调。

过了安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红色建筑,

它是进入泰姬陵的大门

5.沙·贾汗时期——泰姬陵

从大门的穹顶里拍摄的泰姬陵

5.沙·贾汗时期——泰姬陵

5.沙·贾汗时期——泰姬陵

轮廓丰富的白色建筑在蓝色天空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庄重,水中倒影加强了空间的深度。

泰姬陵主体的四角,都屹立着高约41米的尖塔。这四座高塔都不是垂直于地面的,而是有一定的角度为

了预防地震,高塔坍塌不会压在泰姬陵主体上面。

泰姬陵象征智慧之门的拱形大门上镶嵌着这种梵

文的《古兰经》

5.沙·贾汗时期——泰姬陵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印度作为宗教信仰风气浓重的国家,教派之争就成了这个国家的标志,那你知道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吗?下面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冲突的原因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冲突的原因1.宗教信仰的不同引发冲突 印度教是产生于印度次大陆的古老宗教,伊斯兰教则随着穆斯林的入侵而传入印度。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在信仰、法律、道德标准、习俗、服饰、语言等方面都有不同,甚至截然对立之处。如印度教崇拜以三大神为主的众神,伊斯兰教崇拜安拉。印度教徒宣扬轮回转世和解脱,伊斯兰教宣扬“末日审判”。这种信仰和价值观的不同是教派冲突的重要原因。 2.国际形势的变化刺激了教派主义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范围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的蔓延,使印度教徒有一种危机感,刺激了印度教教派情绪的增长。冷战结束后,两大营垒的对抗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的斗争淡化,民族和宗教争端成为日益突出的热点问题,这种国际大背景的变化为印度教教派主义情绪的蔓延提供了温床。 3.教派主义组织有意识地煽动人们的教派情绪 印度教教派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世界印度教大会”,为了扩大影响,利用罗摩庙-巴卑尔清真寺大做文章,推波助澜,煽动印

度教教徒的教派情绪,鼓吹建立“印度教国家”,恢复“罗摩盛世”,导致教派冲突愈演愈烈。 4.教派主义政党有意识地利用宗教矛盾捞取政治好处 具有浓厚教派色彩的印度人民党就是靠打教派主义牌起家的。1982年该党在印度人民院选举中只有两个席位,由于利用罗摩庙址和清真寺之争大做文章,异军突起,获得印度教选民的支持,首先在北方邦执掌权柄,接着又在全国组成联合政府。近年来,以瓦杰帕伊为首的温和派为了照顾其他政党的利益,教派色彩有所淡化,但初衷未改,去年,瓦杰帕依称修建罗摩庙是一个“尚未完成的任务”,引发一片批评之声。 5.政治和经济利益之争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在就业、教育、升迁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也是引发双方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两教冲突为何愈演愈烈从穆斯林以“剑与火”征服印度之日起,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没有停止过。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印度后,利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挑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关系,造成严重的教派流血冲突,最终导致印巴分治。印巴分治期间,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流血冲突,50多万人惨遭杀戮,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主张教派团结和“非暴力”原则的圣雄甘地也被狂热的印度教教派分子杀害。 印度的宪法规定印度是一个世俗主义国家。尼赫鲁政府提倡世俗主义,承认各个宗教存在的合理性,主张各宗教一律平等,和睦相处。

伊斯兰和印尼大众文化与媒体

伊斯兰和印尼大众文化与媒体 经过几十年独裁统治下,印尼在过去十年中发展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约五分之一,常常被忽视或在媒体对伊斯兰教的话语歪曲。伊斯兰是一种宗教,但也是一种大众的文化,或伊斯兰教的大众文化是大众介导的,商业化的,充满快乐,幽默,和大的社会阶层的代表。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伊斯兰教的大众形式主要是对城市化的青年的有针对性的。在印尼伊斯兰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政治权利来提高学习能力,并表示宗教信仰在一个与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人口的国家。因此,该国人口的增长越来越虔诚,从而导致了一阵伊斯兰教的大众文化。大多数妇女戴着头巾,和一些覆盖自己将全长Abaya(从头到脚一个宽松的黑色长袍),他们的眼睛只开衩——印尼宗教谦虚的罕见展示。有这么多提供有关伊斯兰教 -在电视上,由传教士在媒体上——这是很难知道该相信什么。伊斯兰教已在印尼是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但在苏哈托统治的三十年,政府试图遏制伊斯兰运动。从那时起,强有力的审查和媒体的禁令已经解除,使信息传播周围的群岛。伊斯兰价值观和信仰不再表达只限于清真寺或宗教活动,但在电影可以看出,或在电台上可以听到。 “爱的诗篇”的电影主题,在21世纪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热门歌曲。其主人公,法赫里(Fahri),一个虔诚的印尼学生在埃及的著名艾资哈尔大学,已成为以百万计的印度尼西亚妇女的理想丈夫的形象: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尊重和良好的心肠。在过去10年中,穆斯林的流行文化已经发生了爆炸。穆斯林为手机铃声不绝于耳,日间肥皂剧往往值得忠实的英雄对抗腐化和操纵敌人,一些穆斯林传教士已达到名人的地位,和第一个伊斯兰时装秀在雅加达四年前举行了。在1960年,以百万计的人,尤其是爪哇岛,实行混合伊斯兰教的形式与万物有灵和印度教。有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变成更伊斯兰;越来越多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去朝觐;越来越多的印度尼西亚妇女戴头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印尼伊斯兰教现在是更多的政治。媒体:伊斯兰流行文化因素 媒体的作用是非常重要在制造面纱和一般穆斯林的衣服成为时髦。改革后——苏哈托的下降——宗教媒体市场已进一步开放。除了记者,电视也有很大的影响,就像伊斯兰音乐和小说一样。我会解释由看着媒体在印尼的伊斯兰形象变化,并成为友好,善于交际的影响。 伊斯兰肥皂剧–面纱的电视明星 这是很难衡量的,以电视如何有助于面纱成为有吸引力的。这似乎很明显,许多电视节目和肥皂剧或系列的生产商已经意识到,伊斯兰教的销售和看到作为一个目标群体的穆斯林。最近的另一个现象的穿头巾明星和流行宗教教师在电视上给发言。伊斯兰肥皂剧和电视连续剧很有趣因为大多在他们的故事线存在两种类型的女性,一类是对那些戴着面纱,打的好,柔软和道德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亲切关怀;方便生

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

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 伊斯兰国家和地区还有:文莱、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马尔代夫、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土耳其、巴勒斯坦、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塞拉利昂、马里、乍得、吉布提、索马里、科摩罗、尼日尔和西撒哈拉,一共45个国家和地区。 有的国家穆斯林虽不占人口多数,但由于受伊斯兰教影响,也宣布为伊斯兰国家,参加了伊斯兰会议,如亚洲的马来西亚、非洲的几内亚比绍、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乌干达、加蓬等。 90%的穆斯林属逊尼派,10%的穆斯林是什叶派,而将近三分之二的什叶派穆斯林生活在伊朗,伊朗是四个什叶派穆斯林占主导的国家之一,此外还有伊拉克、阿塞拜疆和巴林。 有些国家居住着大量的穆斯林,如印度、俄罗斯和中国。许多人认为欧洲大部分的穆斯林属于移民,这种说法只适合于西欧,因为在欧洲的另一些地区,如俄罗斯、阿尔巴尼亚、科索沃的穆斯林均属于本地居民,这说明,欧洲半数以上的穆斯林都是本土居民。

报告统计,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分布在以下十个国家。 1:印度尼西亚,202867000,占总人口的88.2%。 2:巴基斯坦,174082000,占总人口的96.3%. 3:印度,160945000,占总人口的13.4%。 4:孟加拉国,145312000,占总人口的89.6%. 5:埃及,78513000,占总人口的94.6%。 6:尼日利亚,78056000,占总人口的50.4%. 7:伊朗,73777000,占总人口的99.4%。 8:土耳其,73619000,占总人口的98%。 9:阿尔及利亚,34199000,占总人口的98%。 10:摩洛哥,31993000,占总人口的99%。 世界上穆斯林民族最单纯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和巴林,100%都是穆斯林;其次是土耳其,人口7千万,穆斯林占99%。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2亿3千万人口中穆斯林占88%以上,其余的人口信仰基督教、印度教或佛教。非洲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是尼日利亚,有7千多万。亚洲的穆斯林人口大国有巴基斯坦,全国1亿5千万人口中穆斯林占97%;其次是孟加拉国国,1亿4千万人口中,穆斯林占83%,在这两个国家只有

伊斯兰古典园林单元测试

伊斯兰古典园林史 单元测试 1单选(2分) 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最能体现伊斯兰庭院特色 狮庭2.00/2.00 2单选(2分) 是世人瞩目的波斯规则式庭园最杰出的作品。 费因园 3单选(2分) 被列入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印度著名伊斯兰建筑是 A.胡马雍陵 B.泰姬陵2.00/2.00 C.夏利马园 D.忠实园 答案B .泰姬陵 4多选(3分) 伊斯兰园林的分类有 波斯伊斯兰园林1.00/3.00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1.00/3.00 印度伊斯兰园林1.00/3.00 5多选(3分) 下列属于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的有 阿尔汗布拉宫1.00/3.00. 阿尔卡萨尔宫1.00/3.00. 格内拉里弗园1.00/3.00 6多选(3分) 古波斯园林大致包括等园林类型。 游猎园1.00/3.00. 宫苑1.00/3.00. 庭园1.00/3.00 7填空(3分)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运河、水渠或水池往往成为庭园的主景。伊斯兰园林中对细小的喷泉、水池和水渠处理得十分精细,水水渠的设计经常呈现形式。

正确答案:十字交叉 8填空(3分) 古巴比伦时期的空中花园又被称为。 正确答案:悬园 9填空(3分) 阿什拉弗园是一座田园别墅遗址。它分为向西倾斜的和向北倾斜的主庭部分。 正确答案:泉庭波斯王之庭 10填空(3分) 巴布尔时代的忠实园位于巴布尔墓地附近,在留存下来的关于这座庭园绘画中描绘了巴布尔在忠实园亲自指导建园的情景。图中巴布尔王在参观忠实园,指导设计,两名园艺师在测量路线,带设计图纸的建筑师为巴布尔王当向导。 正确答案:四分区栽培地或四分区栽培法 11判断(2分) 格内拉里弗园也叫平生园,是西班牙伊斯兰园林。 正确 12判断(2分) 西亚伊斯兰园林包括古巴比伦园林与古波斯园林。 正确 填空 13 《古兰经》天园中的四条河形成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形式 水河乳河酒河蜜河 14 阿尔汉布拉宫的四个中庭 桃金娘中庭狮庭达拉哈中庭雷哈中庭 15 是波斯规则大庭院最杰出的作品。 费因园 16 是印度陵墓建筑的登峰造极之作 泰姬陵

印度民族构成

印度的民族之多,构成之复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这主要是世界性的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产物。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达罗毗荼人就居住在这里。此后,习惯上称之为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从西北部迁入;以后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厌哒人等陆续从西北部进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复杂现象。全国现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为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纳拉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亚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过1000万。 全国现有语言和方言1652种,分属四大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孟达(南亚)语系。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有15种,并被宪法列为主要语言,使用人数占总人口91%的印地语为官方用语。宗教对印度社会有深刻的影响。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都起源于此。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信徒占全国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纪前流行于印度,后衰落。目前耆那教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则仅在东北部有少量流行。锡克教流行于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德里。伊斯兰教信徒居全国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行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以及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3%)流行于那加兰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辖区。还有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即波斯教)。 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尚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梵语为瓦尔纳)。印度的种姓制度由来已久,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现了4个最初的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4个等级。以后又演变为三大等级,即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低等种姓;第三等级是一些没有种姓身份的“贱民”,社会地位最低,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为数竟近1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7。种姓制度的实质是阶级压迫。种姓之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经常引起冲突。目前在城市和较发达 地区,种姓间的隔阂有所消除,但农村中仍有很大影响?? 人口1000万以上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 (Hindustanis) 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约18050万人(1978),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中国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身毒”、“贤豆”、“天竺”、“印度”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一般认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迁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肤色从浅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层较白,下层较黑。系由许多族源相同、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区性民族集团组成。印度并不把他们作为一个民族看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语,其中包括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均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印地语以天城字体的梵文字母为基础,包含较多梵语词汇,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乌尔都语则是在莫卧儿王朝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既有印地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又有土耳其语和其他语言的词汇。其书面语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公元前7世纪在吠陀教基础上形成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司万能和婆罗门至上;把人分成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和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4大种姓,并另有贱民等级。尔后,又由4大种姓演变出许多亚种姓。种姓之间界线森严,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8~9世纪,

印度宗教文化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二~二○一三学年度第1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主讲教师评分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 题目:印度宗教文化 【摘要】印度民族,是世界上宗教最悠久的民族,也是信奉宗教种类最多的民族。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在印度这片土地上都可以找到其信仰者。因此,一些学者称印度为“宗教博物馆”。在印度,信徒人最多的是印度教,其次伊斯兰教,再次为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帕西教,还有极少数印度教徒该信犹太教,一些少数部落中有萨满教的信奉者。【关键词】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锡克教。 印度人的宗教与生活融合度之高,原因很多。印度久远的农耕传统和酷暑湿热的季风气候,是印度人对险恶的自然环境既畏惧的依赖,催生了以崇拜自然物为主要内容的原始宗教。 一.印度教 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世纪,在史前社会后期的印度河流域已经发现宗教崇拜的遗迹。到公元前15世纪左右,自称为“雅利安人”的一些部落,从俄罗斯南部和中亚一带草原进入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逐渐征服了北印度,并且由游牧民族逐渐变成以农耕为主的定居民族。他们从当地土著民族——达罗毗茶人的宗教文化中吸取了一些成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文化。 时间推移到现在看,当今的印度教,实际上是经历数千年发展而来的一种特殊的宗教文化,它吸取了印度其他宗教的一些教义及民间的风俗习惯,形成了一个龙杂的精神文化体系。相比印度的其他宗教,它的包容与开放的特点使它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在印度被认为超越宗教,追寻真理的正途。 当今的印度教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特点是,神灵多,化身多,教派多,教规多,神话多。第二特点是,具有特殊的社会教阶基础。第三特点是,印度教最重要的精神遗产是业报轮回思想。 二.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2%,仅次于印度教。

伊斯兰教徒侵入印度和佛教的灭亡(日)井野口泰淳

伊斯兰教徒侵入印度和佛教的灭亡 井野口泰淳 著 杨曾文、姚长寿 译 七世纪前半期,创立于西亚的伊斯兰教开始向东方传播,到七世纪后半期在伊朗、中亚、阿富汗一带地方有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建立,印度也逐渐受到伊斯兰教势力的逼迫。公元712年阿拉伯伊斯兰教徒曾一度占领印度河下游的信德地方。此后,阿富汗的突厥系伽色尼王朝 (Ghaznī) 在986年以后开始征服印度,首先占领了白沙瓦。997年即位的马默德 (Mahmūd) 从1001年到1027年前后十七次远征北印度,占领了北印度的整个西半部。因为马默德的远征是以使异民族改宗伊斯兰教和掠夺奴隶、物产为主要目的的,所以并不长期地对占领地进行统治,但他对佛教、印度教寺院和圣地的破坏,对财宝的掠夺,对僧尼的残杀,在世界史上是无与类比的。据说由于他的远征,在阿富汗的各个城市里充满了印度奴隶和印度财富。马默德死后,伽色尼王朝受到西方塞尔柱 (Saljūq) 势力的逼迫而逐渐向东移动,最后被新兴起的廓尔 (Ghūr) 王朝灭亡。廓尔王朝原是居住在赫拉特 (Heart) 东南廓尔一带的突厥系伊斯兰教徒(穆斯林, Musslims),其王加斯?乌德?丁?穆罕默德 (Ghiyas-ud-din Muhammad) 在1173年把伽色尼从此处赶走,其弟西哈布?乌德?丁?穆罕默德 (Shihabud-din Muhammad) 任伽色尼的总督。西哈布?乌德?丁在1175年以后几次出征旁遮普、古吉拉特 (Gujarāt)。1190年和1191年两次在塔拉因 (Tarain) 与率领拉吉普特联军的普里托毗拉辛 (P?th vīrāj) 作战,终于取胜,在北印度确立了穆斯林的统治,1202年把势力扩展到孟加拉湾。1206年西哈布?乌德?丁死后,他的部将库特布?乌德?丁?艾伯克 (Qutbud -din Aibak) 自立为王,在普里托毗拉辛的旧都德里 (Delhi) 建立了印度穆斯林统治者最初的宫殿。这就是印度历史上的奴隶王朝。 十二世纪末,东印度孟加拉地方完全沦于穆斯林的统治之下,1203年超岩寺被破坏,从此佛教在印度本土消亡了。关于以那烂陀寺为中心的比哈尔地方佛教灭亡的情况,西藏巡礼僧达磨斯瓦命(Dharmasvāmin, 1234-1236在比哈尔旅行)曾作了详细的报告。 印度佛教的灭亡不仅仅是由于上面所说的外部的原因,其根本原因还应当从佛教自身去找。从乔达摩?佛陀以来,佛教经常是婆罗门教的批评者。可是,在

第九章 西亚及伊斯兰园林

第九章西亚及伊斯兰园林 1.伊斯兰园林的渊源是什么?发展过程中受到哪些文化思想的影响? 伊斯兰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两河流域和波斯园林艺术基础上创造的,以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中心,以阿拉伯世界为范围,以叙利亚、波斯、伊拉克为主要代表,影响到了欧洲的西班牙和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是一种模拟伊斯兰教天国的高度人工化、几何化的园林艺术形式。它与古巴比伦园林、古波斯园林有十分紧密的渊源关系。 2.天堂园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是什么? 公元前 6 世纪,古波斯兴起于伊朗西部高原、波斯湾东岸。公元前 559 年,波斯南部的一个部落王,用了大约 5 年时间统治了整个波斯帝国,在此 20 年后的短时间内,创建了一个偌大的波斯帝国。 它的面积一般不大,呈矩形,四面被围墙围着,四角有望守卫塔,外观显得较为封闭,类似建筑围合的中庭。内部则是由十字形的林荫路构成中心轴线将园林分割成四个部分。在十字形的交汇处设立中心水池或凉亭,象征天堂。在周围种植遮阴树林带,栽培大量的香花。伊甸园的传说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说生命中有四条河流,因此古波斯园林的特征就是以四条河分成的十字形水系布局。河边绿树成荫、穹顶建筑掩映其中,象征天堂和尘世的统一。它代表着波斯人对天堂的向往,表现了他们渴望自由独立。 3.斯伊斯兰园林的类型与特征有哪些? (一)类型:游猎园、宫苑、天堂园 (二)特征:因为气候干燥水和树是最主要的元素,水的设施支配了庭园的构成,蓄水池、沟渠、喷泉在园林中起支配作用。古波斯园林建筑有着纯世俗性和折中性。 4 . 结合园林实例,试述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的类型与特征。 (一)类型:主要类型是西班牙伊斯兰宫苑庭园和别墅花园。 (二)特征: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庭园的空间布局、装饰风格、水的运用和植物配置等造园手法方面。 (1)在庭园装饰方面,繁复的几何图案和亮丽的马赛克是最常见的主题和材料,由此形成的装饰效果,在摩尔人看来更胜于花卉的装饰。 (2)在植物材料的运用上,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也有着与后世欧洲园林不同的特点。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摩尔人在造园时非常注重树木的遮阴效果。 (3)此外,来自远处的雪山或附近河流的水源在园内形成大量的水景。因为摩尔人对水有着天然的崇拜心理,将水作为园林的灵魂,所以水系成为划分并组织空间的主要手段之一,运河、水渠或水池往往成为庭园的主景。实例. 阿尔罕布拉宫

伊斯兰园林与中国园林在空间营造上的异同

HISTORY OF WESTERN GARDEN西方园林史 The Differences of Space Construction between Islamic garden and Chinese garden 伊斯兰园林与中国园林在空 间营造上的异同 作者:***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HISTORY OF WESTERN GARDEN西方园林史 The Differences of Space Construction between Islamic garden and Chinese garden 伊斯兰园林与中国园林在空间营造上的异同 摘要:本文对中国园林和伊斯兰园林的发展轨迹和造园风格进行了论述,运用历史比较和平行比较的研究方法,从地理环境,审美思想,设计思想等方面分析了两种园林风格的不同,并对两种风格下的造园要素如植物、建筑、理水、空间处理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对比分析,从而找寻出伊斯兰园林与中国园林在空间营造上的异同。 关键词:中国园林,伊斯兰园林,空间营造,比较 目录 1 伊斯兰园林概述 (3) 1.1 渊源 (3) 1.2风格与特点 (3) 2 中国园林概述 (4) 2.1 发展轨迹 (4) 2.2艺术特色 (4) 3 造园要素对比分析 (5) 3.1 植物 (5) 3.1.1 伊斯兰园林的植物运用 (5) 3.1.2 中国园林的植物运用 (6) 3.2 建筑 (6) 3.2.1 伊斯兰园林建筑 (6) 3.2.2 中国园林建筑 (7) 3.3 理水 (8) 3.3.1 伊斯兰园林中的理水 (8) 3.3.2 中国园林中的理水 (8) 3.4 空间处理 (9) 3.4.1伊斯兰园林的空间处理 (9) 3.4.2 中国园林的空间处理 (9)

伊斯兰教对马来西亚的影响

伊斯兰教对马来西亚的影响 刘宝军 中国民族报20030912第3版 ■悠久的传播历史 约公元14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人马来半岛。最初主要通过商业贸易、移民和通婚等方式进行传播。穆斯林商人垄断着东西方的贸易。他们从埃及的开罗、阿拉伯半岛的麦加、亚丁和波斯湾的一些港口出发,经印度洋,先到印度西海岸的瞿折罗(位于今印度的古吉拉特)的主要港口坎贝,然后开往马六甲港,在那里与中国、印度支那半岛等地方的商人进行贸易。伴随贸易的发展,伊斯兰教传入了马来西亚。15世纪,随着马六甲王国的兴起,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穆扎法尔沙国王统治时期(1445至1459年),伊斯兰教成为马六甲的国教,国王也改称苏丹。16世纪初开始,葡萄牙、荷兰、英国等西方列强相继对马来西亚进行殖民统治(日本在1942年至1945年间曾占领马来西亚)。伊斯兰教成为马来西亚人民反对殖民侵略的旗帜之一,伊斯兰教学者成为反抗殖民运动的杰出代表。1957年,马来西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1963年,马来西亚宣告成立。 ■深远的政治影响 在长期的反殖民统治过程中,伊斯兰教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成为马来人反抗外来压迫的主流意识形态之一。这为伊斯兰教在当代马来西亚产生深刻影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伊斯兰教作为马来西亚的国教,作为半数马来西亚人的信仰,必然会对马来西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 马来西亚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国王)由9个州的苏丹(世袭)选举产生。作为一个世俗化国家,马来西亚与一般的“伊斯兰国家”有显著的不同。马来西亚只是规定伊斯兰教是国家的官方宗教。宗教领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主持重大的宗教礼仪活动中。伊斯兰教对马来西亚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伊斯兰教反对党方面。伊斯兰教党和伊斯兰教阵线是马来西亚政坛上主要的两个伊斯兰教政党。泛马来伊斯兰党(后易名为伊斯兰教党)是马来西亚主要的伊斯兰反对党之一。1951年8月23日,它从巫统中分裂后独立。该党党员大多为马来族穆斯林,宗教色彩浓厚。它规定只有穆斯林才能入党。主张以伊斯兰教义为原则,政教合一。1977年,伊斯兰教阵线从伊斯兰教党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伊斯兰教政党。它主张改变马来人,特别是吉兰丹州马来人的命运而建立一个坚强的政治中枢。该政党致力于团结所有马来人。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泛伊斯兰主义运动兴起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兴起,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教政党也日益保守化。其突出的表现是《胡杜德法案》。1993年11月,泛马来伊斯兰党控制的吉兰丹州立法会议通过一项《沙里亚刑事法法案》,简称为《胡杜德法案》,要求在该州实行传统的伊斯兰教刑事法。另外,1971年成立的马来西亚穆斯林青年联盟在政治上也十分活跃。尽管它不是政治组织,但它通过对穆斯林的影响,从而对马来西亚的政治产生影响。该组织主张在马来西亚建立一个以伊斯兰教准则为基础的,更道德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总而言之,尽管伊斯兰教反对党对马来西亚的政治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不是主流。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政治也会保持相对稳定,世俗化的政权将不断巩固。 ■广泛的文化影响 相对而言,伊斯兰教对马来西亚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对政治的影响要大得多。

专题 世界园林史(五)——伊斯兰园林

专题世界园林史(五)——伊斯兰园林 2015-09-14 岭南论坛 导语 伊斯兰园林作为世界大三园林体系之一,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两河流域和波斯园林艺术基础上创造的,是一种模拟伊斯兰教天国的高度人工化、几何化的园林艺术形式。 伊斯兰园林形式遍及整个伊斯兰世纪,它与古巴比伦园林、古波斯园林有十分紧密的渊源。发展背景 6世纪末,默罕默德打起了伊斯兰教的旗帜,在短短几个世纪内建立起一个超过全盛期古罗马帝国疆域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的崛起和伊斯兰教密不可分,阿拉伯园林通俗也算伊斯兰园林。 阿拉伯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的宗教思想深深渗透到园林艺术中,形成具有理想色彩的天国艺术模式,由于阿拉伯人最早是在沙漠上的游牧民族,对绿洲和水的特殊感情在园林艺术上有着深刻的反映,另一方面受到古埃及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园林的独特风格,建筑物大多通透开敞,园林景观具有一定幽静的气氛。园林类型

一、波斯园林 1)王室猎园 留有大面积的林地,供王公贵族狩猎和骑马。 2)天堂乐园 受到波斯艺术(诗歌、地毯和绘画)广泛影响,它代表波斯人对天堂的想法,波斯庭园采用两种自然元素,即水和树,水是生命的源泉,而树则因其顶部而更加接近天堂。二、西班牙园林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在整体上继承了波斯伊斯兰园林的经典模式,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样式。以阿尔汉布拉宫为例,这是西班牙园林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例。作为西班牙的著名故宫,为13、14世纪摩尔人建造。建筑在海拔730米高的地形险要山丘上,四周环以高厚的城垣和数十座城楼。宫殿内有四个主要中庭:桃金娘庭、狮亭、达拉哈中庭和蕾哈中庭,环绕这些中庭的周边建筑布局非常精确而对称,但每一中庭自身空间组织较为自由,其中,以桃金娘庭和狮庭最负盛名。1)桃金娘中庭 作为一处引人注目的大庭园,也是阿尔汉布拉宫中最重要的群体空间。由大理石列柱围合而成,中间有一个浅而平的矩形镜面水池,以及亮丽的中央喷泉,水池旁列植两行桃金娘树,因此得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