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外园林史》课件第6章 古代东亚其他各国的园林

《中外园林史》课件第6章 古代东亚其他各国的园林

2. 中世园林 指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的园林。
① 镰仓时代:佛教思想深入人心,寺院园林大盛。 后期,宋朝的禅宗文化传入 日本,使一大部分寺院改换门庭,归入禅林。
② 室町时代:禅宗日益流行,禅宗所崇尚的虚无、追求静心顿悟的精神,与生 活在危机四伏中的日本人的内心渴求十分契合,许多武家都皈依于禅宗,为 此,禅宗寺院大兴。
• 朝鲜时代与高丽时代相比,自然山水式园林因儒学者、士大夫的推 动更为普及。
5
中外园林史
出出版版社社 科职技教分分社社
第二节 日本园林
一、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的园林 大和时代的园林处于日本园林的萌芽期,“庭” 从最初以服务思想、祭祀,体现“神人一致”的神池式样,逐渐演 变为兼具思想、观赏、游乐为一体,体现“神人分离”的神池式 样。
3. 近世园林 指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园林。
① 安土桃山时代:在日本历史上是极为短暂的一段,很多宏伟壮观、有特色的 庭园却陆续问世。
② 江户时代:江户初期, 建造大型豪华庭园。 从园主来看,皇家、武家、僧家 三足鼎立,尤以武家造园为盛,佛家造园有所减少。
4. 明治以后,在尝试新的造园手法的同时,仍营建了许多传统形 式的庭园,其中出现了代表明治、大正年代庭园特征的草庭, 代表昭和时代新风格的杂木庭等。
图 6. 6 天龙寺庭园平面图
10
中外园林史
出出版版社社 科职技教分分社社
实例 2 天龙寺庭园
位于京都市右京区的天龙寺庭园(图 6. 7),曾是平安时代嵯峨天皇 的离宫。天龙寺的庭园,池泉部分为平安时代作品,石组部分是室町时 代作品。庭园背倚龟山,水池名“曹源池”,池中既没有中岛,也没有拱 桥,园林水景“借景”于樱花岚山(图6.8)。
原为净土式庭园的道场,而被梦窗疎石赋予了禅意,改造为“禅的 净土”。 他在这里创造了两种新形式的庭园。 一个是以“黄金池” 为中心的庭园, (图 6. 4)另一个是在池庭上方设计的洪隐山枯山水。

中外园林鉴赏ppt课件

中外园林鉴赏ppt课件
公众参观。 • 许多城市也陆续兴建公园,如广州的中央公园、重庆中央
公园、南京的中山陵等新园林。 • 到抗日战争前夕,在全国已经建有数百座公园。抗日战争
爆发直至1949年,各地的园林建设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静宜园(香山)
南京中山陵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 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是 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 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 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 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 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 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 湖两部分组成,其中佛香阁、 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 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 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 筑。
什么是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是园林学(或称造园学)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关于园林 规划、创作的艺术体系,是美学、 艺术、绘画、文学等多学科理论的 综合运用,尤其是美学的运用。园 林形式与特征是园林设计的前提, 有了具体的布置形式,园林内部的 其他设计工作才能逐步进行。
• 一、中国园林发展经历的几个历史阶段及 其历史文化背景
(三)发展、转折期
• 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属于发展、转折期。这一时期是历史上的 一个大动乱时期,是思想、文化、艺术上 有重大变化的时代。这些变化引起园林创 作的变革。西晋时已出现山水诗和游记。 到了东晋,例如在陶渊明的笔下,自然景 物的描绘已是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志趣 。反映在园林创作中,则追求再现山水, 有若自然。南朝地处江南,由于气候温和 ,风景优美,山水园别具一格。
萌芽期→形成期→发展、转折期→ 成熟期→高潮期→变革期→新兴期
(一)萌芽期
• 中国园林的兴建是从商殷实期开始的 ,当时商朝国势强大,经济发展也较 快。文化上,甲骨文是商代巨大的成 就,文字以象形为主。在甲骨文中就 有了园、囿、圃等字,而从园、囿、

中西方园林的对比PPT课件

中西方园林的对比PPT课件
第28页/共51页
中西方园林艺术形式比较
类别 园林布局 园林道路 园林植物 园林水景 园林空间 园林小品 园林景态 园林风格
西方规则式园林
西方自然风景式园林 中国皇家园林
中国私家园林
几何规则布局
生态型自由式布局
轴线笔直式林荫大道 随地形的弯曲道路
对植、列植、图案花 坛
大片成丛栽植
喷泉瀑布
大面积自然水面
5、英国 园林
18世纪在英格兰出现自然风景园。
发挥和表现自然美为指导思想的。 园林营 建在科 学的基 础上。
6、美国 园林
是扩大了的变化了的英国风景园式 的园林 风格。 主导思 想—— 改善城 市生态 环境。 “现代 都市式 ”—— 草坪、 乔灌、 花卉等 绿色植 物覆盖 ,达到 “黄土 不露天 ”的境 界。
第3页/共51页
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
生成期

最早记录园林形式为“囿”主要建 筑物为 “台” 。“园 圃”是 中国古 典园林 的第三 个源头
转折期
形成了以“崇尚自然”为理念、观 赏游览 为主的 园林艺 术。造 景由过 多的神 异色彩 转化为 浓郁的 自然气 氛,创 作手法 由写实 趋向于 写实写 意相结 合。
第23页/共51页
人工美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 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 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 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第24页/共51页
自然美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 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 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 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 由人作,宛自天开”

说课中外园林简史PPT课件

说课中外园林简史PPT课件
第20页/共23页
五、教学程序
5.6 课堂总结 1、主要内容回顾 2、强调知识点串联
即:时间轴线 体系轴线 地域轴线
第21页/共23页
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第22页/共23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3页/共23页
一、课程大纲
1.1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中外园林史 授课对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第一学期 课程定位:职业岗位能力拓展课程 课程学时:48 学时 学分:3
第1页/共23页
说课内容
一、教学大纲 二、教材与参考资料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学情和学法指导 五、教学程序设计
第2页/共23页
一、课程标准
1.2 课程来源
专业能力目标——借鉴中外传统造园手法,古 为今用、洋为中用。
园林设计 能力
园林施工 能力
植物栽培 养护能力
职业岗位与能力
第3页/共23页
一、课程标准
1.3 课程定位与作用

续 课 程 平
❖ 园林建筑 ❖ 传统园林考察
行 课 程 先
❖ 园林规划设计 ❖ 园林植物造景 ❖ 园林工程材料 ❖ 园林测量
第16页/共23页
五、教学程序
知识目标 掌握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类型、代表园林。 能力目标 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精华,学以致用。 素质目标 尊重历史,客观分析。
成熟前期 (明-清初)
80分钟
时代背景与总论 20分钟
成熟后期 (清中叶-清末)
80分钟
影片展示 (圆明园)
40分钟
复习导入 10分钟
20%
30%
平时作业成绩
平时考勤及课堂表现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及考试情况, 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中外园林史.pptx

中外园林史.pptx
规整式园林:对称均齐,有明确的轴线和几何对 位关系,着重显示园林总体的人工图案美,表现出人 所控制的有秩序的自然、理性的自然。
风景式园林:规划完 全自由灵活,不拘一格, 着重在显示纯自然的天 成之美,表现一种顺乎 自然风景构成规律的缩 移和模拟。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兴起,更有效地开发大自然, 也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开始了自然保护对策和城 市园林方面的探索.
传统城市绿化(居住区)
传统城市绿化(公园)
传统城市绿化(屋顶花园)
传统城市绿化(垂直绿化)
广义的园林: 大地景观(生态:湿地景观)
大地景观(生态:自然河道) 大地景观(生态:农田)
大地景观(生态:自然保护区)
大地景观(生态:城市滨江防护绿地)
大地景观(生态&感知:风景林地)
大地景观(生态&感知:森林公园)
中外园林史
颐和园 –十七孔桥
苏州古典园林
枯山水
公园
印度-泰姬陵
第一章 园林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园林
1、在中国: (1) 陈从周《说园》称:中国园林是
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综合艺 术品,富诗情画意”。
(2)汪菊渊在《中国大百科全书 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称:
在一定地域用工程技术和 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 (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 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 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 成的优美的自然和游憩境 域”,叫做园林。
此阶段共同特点: 1、绝大多数为统治阶级服务,或归他们私有; 2、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 3、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没
有自觉的体现所谓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4、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条件的差异,世界各个地区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园林风格,若按照园林四大要素的 构配方式加以归纳,则无非两种基本形式:

中西方的园林幻灯片

中西方的园林幻灯片

自然风风景园
• 花园就是一片 天然牧场的样 子,以草地为 主,生长着自 然形态的老树, 有曲折的小河 和池塘
• 18世纪下半叶, 浪漫主义渐渐 兴起,在中国 造园艺术的影 响下,英国造 园家不满足于 自然风致园的 过于平淡,追 求更多的曲折、 更深的层次、 更浓郁的诗情 画意,对原来 的牧场景色加 工多了一些, 自然风致园发 展成为图画式 园林,具有了 更浪漫的气质
• 法国的 巴黎圣 母院
英国园林
• 18世纪欧洲文 学艺术领域中 兴起浪漫主义 运动。在这种 思潮影响下, 英国开始欣赏 纯自然之美, 重新恢复传统 的草地、树丛, 于是产生了自 然风景园
• 汉普顿宫 苑。英国 文艺复兴 时期最为 著名的规 划式园林 作品
汉普顿宫苑
• 整形划分的 地块上有小 型结园,绿 篱中填充着 五彩缤纷的 花卉,其中 有雏菊、桂 竹香、勿忘 我、霍香蓟、 三色堇、一 串红等,还 用彩色的砂 砾铺路;另 一空间以圆 形水池喷泉 为中心,两 端为图案精 美的结园
中西方的园林
• 序言
目录
• 西方园林艺术典型代表
• 意大利风格园林 • 法国风格园林 • 英国风格园林
• 中国园林
• 中西方园林对比
• 结语
序言
• 中外园林艺术都有丰富的遗产。国外欧式 园林不仅数量多,而且风格多样。中国园 林的数量和种类也繁多,在中国和西方这 众多的园林中,显然无法对所有类型的园 林一一比较,而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园 林艺术是西方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所以 本课件只能选择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西方园 林和中国园林进行比较
• 法国园林采 用的是规整 式园林,整 齐划一,左 右对称
凡尔赛宫
• 法国造园家勒 诺特尔提出要 “强迫自然接 受匀称的法 则”。他主持 设计凡尔赛宫 苑,根据法国 这一地区地势 干坦的特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开辟大片草坪、 花坛、河渠, 创造了宏伟华 丽的园林风格, 被称为勒诺特 尔风格,各国 竞相仿效。

西方园林史一整套完整 ppt课件

西方园林史一整套完整 ppt课件
中世纪(5-15)伊斯兰园林
2021/3/30
1
中世纪(5-15)伊斯兰园林
• 波斯伊斯兰园林 •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 • 印度伊斯兰园林
2021/3/30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20
平面图
1.桃金娘庭园,2.狮子院,3.林达拉杰花园,4帕托花园,5.柏树庭园
2021/3/30
21
桃金娘庭园
2021/3/30
22
左.桃金娘庭园南望
右.桃金娘庭园北望
2021/3/30
23
桃金娘庭园柱廊细部
2021/3/30
24
左:狮子院水渠伸入建筑中
右:狮子院中央石狮雕像
2021/3/30
25
狮子院围廊
2021/3/30
26
狮子院庭园
2021/3/30
27
狮子院拱卷
2021/3/30
28
狮子院中心的狮子喷泉
2021/3/30
29
林达拉杰花园
2021/3/30
30
帕托花园(从台上下望)
2021/3/30
31
帕托花园(从底下水池上望)
2021/3/30
32
阿尔罕布拉(Alhambra)宫苑东部景观
2021/3/30
63
泰姬陵简介
• 沙·贾汉王为爱妃穆姆塔慈·马哈尔建造的泰 姬陵是印度陵墓建筑的登峰造极之作。为 一座平坦的园林。其主要建筑不位于庭园 中心,而是偏向一侧,即在通向巨大的圆 拱形天井大门之处,开辟了与水渠垂直相 交的大庭园,迎面而立的大理石陵墓的动 人的形体倒映在一池碧水之中。

中西方园林景观比较精品PPT课件

中西方园林景观比较精品PPT课件
• 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 美、人化自然的美,是一种骑士的罗曼蒂克。
• 东方园林追求意韵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抑扬顿挫的美自然拟人 化的美,讲究诗情画意,情景交融。
中西方园林景观风格上的差异
类别 园林布局 园林道路 园林建筑
园林树木 园林花卉 园林水景 园林空间
• 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 • 哲学上追求——
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 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 • 东方的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 、小中见大 •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曲径通幽 山随水转,水因山活
• 西方园林
• 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 ; • 西方园林着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抗衡和对自然地控制; • 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 • 西方园林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
• 如中国的梅兰竹菊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性格, • 自古以来,文人们称梅花、兰花、竹、菊花为“四君子”。 • 他们认为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
贞,继而把梅兰竹菊的品质归纳为:傲、幽、坚、淡。
园路的设计
西方园林: • 往往都有一条宽大笔直的中轴线,园路都成一定的几何形
状,以主体建筑物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或者环绕。
西方园林艺 术风格
几何规则布局 (建筑化)
轴线笔直式林 荫大道
外部环境显露 而内部环境封
闭 整形对植、列

图案花坛、重 色彩
喷泉瀑布
大草坪铺展
中国园林艺术 风格
生态形自由式布 局(园林化)
迂回曲折、曲径 通幽
园林景态
西方园林艺术 风格
人物、动物雕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拉克
• 伊拉克有悠久的历史,两河流域是世界 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公元前4700年 就出现了城邦国家。公元前2000年先后 建立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 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后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550年为波斯帝国所灭。公元7世 纪时被阿拉伯帝国吞并。16世纪受奥斯 曼帝国统治。1920年沦为英国“委任统 治区”。1921年8月宣布独立,成立伊拉 克王国。1958年成立伊拉克共和国。
• Temple Garden 2000
• Domestic Garden 1800
• 在与卢克索城相对的尼罗河西岸的一条山谷中,集中了许多国王和王室成员的陵 墓,这就是著名的国王谷。这里埋葬着第十七王朝到第二十王朝期间的64位法 老,其中只有17座墓开放。最大的一座是第十九王朝沙提一世之墓,从入口到 最后的墓室,水平距离210米,垂直下降的距离是45米,巨大的岩石洞被挖 成地下宫殿,墙壁和天花板布满壁画,装饰华丽,令人难以想象。墓穴入口往往 开在半山腰,有细小通道通向墓穴深处,通道两壁的图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 清晰。 这里所有的墓都建于新王国时代。拥有精美壁画的陵墓有荷莱拇赫布王(第 十八王朝)、拉美西斯一世(第十九王朝);而拉美西斯六世(第二十王朝)则 保存着良好的壁画。观赏和研究古埃及的壁画时,似乎可以看到几千年前古埃及 奇妙的、充满生气的生活情景。 在我们初次见到这些壁画时,常常会深感迷惑:他们既不像欧洲人那样根据 物象去画,也不像我们中国画家依照想象去画。原来他们是根据实际的目的和用 途去创作,因此他们的画不是精致、漂亮,而是完整、圆满。画家尽可能地把一 切东西都制作得明确而又耐久。因此,他们不是按照任何偶然表现出来的样子去 描绘自然,而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去描画,并且遵循着严密的法则,因为这种法则 可以保证所有必须入画的东西都被完全明确、突出地显示出来。他们的这种作画 方法,类似于画地图标记。
• 世界造园三大系统:
西亚系统(伊斯兰园林) 欧洲系统(古希腊系统) 中国系统 (中、日园林)
埃及
•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 3200年出现奴隶制的统一国家,当时国 王称法老。公元前525年为波斯人征服, 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公元前332年 左右,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打败波 斯人,建立了希腊—马其顿人的统治。 公元前30年罗马侵入埃及,从此罗马统 治达600余年。公元640年阿拉伯人侵入, 在埃及推行“阿拉伯化”。
• 说到壁画,到埃及一定去看的一个地方是位于岩石山西方的王后谷,那 里有集中的王妃墓,墓的规模虽不及国王墓,但内部壁画与国王墓完全 不同,表现得自由奔放,反映了当时埃及人的生活习俗。 最值得一提的是哈特舍普苏特陵庙,它位于底比斯卫城的最北端。 哈特舍普苏特女王将自己的陵庙建在峭壁上,以一种优雅的效果显示其 统治的长治久安。陵庙分为3层,刻有许多富含深义的浮雕。哈特舍普 苏特是埃及的第一位女王,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 是除克莉奥佩特拉以外另一位成为法老的女性。在她的丈夫图特摩斯二 世死后,她作为太后为年龄尚幼的图特摩斯三世处理朝政,之后自立为 女王。哈特舍普苏特注重贸易,通过和现在的索马里地区的贸易往来, 来获取香料。这些场面反映在了葬祭殿的壁画上,给后人留下了深入了 解她统治时期的依据和线索。作为女法老,哈特舍普苏特有强硬的政治 手腕,与其养子、后来的图特摩斯三世一直暗中争权。在她去世后,图 特摩斯三世采取了报复行动,将陵庙中有她形象的地方都毁掉了。目前 陵庙上层在修复之中。一些搞建筑和绘画艺术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那里 丰富的宝藏,带上行囊,用你的眼拂去千年的灰尘,仔细品味那个时代 的优美吧。
• 7.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教学内容
• 第一章 园林史纲要 •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 • 第三章 日本古典园林 • 第四章 伊斯兰国家的园林 • 第五章 意大利园林 • 第六章 法国园林 • 第七章 英国风景园 • 第八章、近现代园林
第一章 园林史纲要
• 2.郦芷若 朱建宁,《西方园林》,郑州,河南科学 技术出版 社,2001
• 3.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1
• 4.陈志华,外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9
• 5.童寯,造园史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
• 6.针之谷钟吉, 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 公园,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中外园业课之 一,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本专业学 生对园林艺术的领悟力,能够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为今后的规划设计打好坚实 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系统地掌握世界造园三大系统及各个流 派的艺术特征,了解中外历史名园,提 高专业素养。
参考书目
•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两河流域
• 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古代文明,是人类 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希腊人把两河流域 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 方”。美索不达米亚又分两个部分,南边叫巴比 伦尼亚,北边叫亚述。就今天来说,两河流域相 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 两河流域文明时代最 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 就来到了这里。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 立的。属于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阿 摩列伊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继承和发展 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流域的文明成为人类 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 因此,两河流域的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园林
• 以实用为主的果园或菜园是古埃及园林 的雏形;
• 游乐性园林出现在新王国时代(约前 1567~前1085)之后;
• 古埃及园林大致可分为宅园(Domestic Garden )、圣苑(Temple Garden )、 墓园(Tomb)三种;
• 具有强烈的人工气息,布局整形对称, 树木行列栽植,水池亦为几何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