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ppt

合集下载

《中外园林史》课件第6章 古代东亚其他各国的园林

《中外园林史》课件第6章 古代东亚其他各国的园林

2. 中世园林 指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的园林。
① 镰仓时代:佛教思想深入人心,寺院园林大盛。 后期,宋朝的禅宗文化传入 日本,使一大部分寺院改换门庭,归入禅林。
② 室町时代:禅宗日益流行,禅宗所崇尚的虚无、追求静心顿悟的精神,与生 活在危机四伏中的日本人的内心渴求十分契合,许多武家都皈依于禅宗,为 此,禅宗寺院大兴。
• 朝鲜时代与高丽时代相比,自然山水式园林因儒学者、士大夫的推 动更为普及。
5
中外园林史
出出版版社社 科职技教分分社社
第二节 日本园林
一、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的园林 大和时代的园林处于日本园林的萌芽期,“庭” 从最初以服务思想、祭祀,体现“神人一致”的神池式样,逐渐演 变为兼具思想、观赏、游乐为一体,体现“神人分离”的神池式 样。
3. 近世园林 指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园林。
① 安土桃山时代:在日本历史上是极为短暂的一段,很多宏伟壮观、有特色的 庭园却陆续问世。
② 江户时代:江户初期, 建造大型豪华庭园。 从园主来看,皇家、武家、僧家 三足鼎立,尤以武家造园为盛,佛家造园有所减少。
4. 明治以后,在尝试新的造园手法的同时,仍营建了许多传统形 式的庭园,其中出现了代表明治、大正年代庭园特征的草庭, 代表昭和时代新风格的杂木庭等。
图 6. 6 天龙寺庭园平面图
10
中外园林史
出出版版社社 科职技教分分社社
实例 2 天龙寺庭园
位于京都市右京区的天龙寺庭园(图 6. 7),曾是平安时代嵯峨天皇 的离宫。天龙寺的庭园,池泉部分为平安时代作品,石组部分是室町时 代作品。庭园背倚龟山,水池名“曹源池”,池中既没有中岛,也没有拱 桥,园林水景“借景”于樱花岚山(图6.8)。
原为净土式庭园的道场,而被梦窗疎石赋予了禅意,改造为“禅的 净土”。 他在这里创造了两种新形式的庭园。 一个是以“黄金池” 为中心的庭园, (图 6. 4)另一个是在池庭上方设计的洪隐山枯山水。

《中西方园林史》课件

《中西方园林史》课件
2. 机动:善于应用现代科技,如自动喷水系统 等,增强现代性和创新性。
3. 多彩:以花卉为主体,强调色彩的对比和变 化,创造出美感的艺术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中西方园林的审美观念比较中国园林
现代西方园林
中华园林以禅意为根,中国园林 将人们与自然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现代性的西方园林强调感觉和视 觉上的震撼,注重场地功能和实 用性。
中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对比
中国园林设计理念
1. 借景:在园林中把外部的景色借入,起到延 伸空间的作用。
2. 留白:强调留白与暗示,让人在留白中产生 联想和想象。
3. 愚公移山:表达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屈 不挠地去实现梦想的精神。
西方园林设计理念
1. 对称:在设计上对称是一种美感表现,是建 筑和园林装饰艺术上的重要手法。
今日之中西园林艺术各自发展,但更加重要的是各自取长补短、相互砥砺、融合发展。
美国城市公园
新兴国家园林的代表,多是城市 的绿洲
中西方园林的异同点
1
风格特点
2
中国园林:融入了哲学思想,强调构建
意境;
西方园林:强调自然生态,注重设计与
3
装饰。
修建目的
中国园林:以自然、神秘、韵律美为目 的。 西方园林:以高度的文化修养为目的。
节点表达
中国园林:用建筑元素和景致景观来表 达节点; 西方园林:注重运用动态元素,如喷水 池、音乐喷泉等来表现节点。
《中西方园林史》PPT课 件
园林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人类的园林文明与智慧,中西方 园林艺术于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形成和发展,其间蕴涵着深刻的历史文化、人 文精神和审美理念。本课时将会介绍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史,并重点探讨两种 园林艺术的异同点,希望通过深入浅出的解析,更好地了解与感受中西园林 艺术之美。

中西方园林的对比PPT课件

中西方园林的对比PPT课件
第28页/共51页
中西方园林艺术形式比较
类别 园林布局 园林道路 园林植物 园林水景 园林空间 园林小品 园林景态 园林风格
西方规则式园林
西方自然风景式园林 中国皇家园林
中国私家园林
几何规则布局
生态型自由式布局
轴线笔直式林荫大道 随地形的弯曲道路
对植、列植、图案花 坛
大片成丛栽植
喷泉瀑布
大面积自然水面
5、英国 园林
18世纪在英格兰出现自然风景园。
发挥和表现自然美为指导思想的。 园林营 建在科 学的基 础上。
6、美国 园林
是扩大了的变化了的英国风景园式 的园林 风格。 主导思 想—— 改善城 市生态 环境。 “现代 都市式 ”—— 草坪、 乔灌、 花卉等 绿色植 物覆盖 ,达到 “黄土 不露天 ”的境 界。
第3页/共51页
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
生成期

最早记录园林形式为“囿”主要建 筑物为 “台” 。“园 圃”是 中国古 典园林 的第三 个源头
转折期
形成了以“崇尚自然”为理念、观 赏游览 为主的 园林艺 术。造 景由过 多的神 异色彩 转化为 浓郁的 自然气 氛,创 作手法 由写实 趋向于 写实写 意相结 合。
第23页/共51页
人工美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 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 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 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第24页/共51页
自然美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 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 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 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 由人作,宛自天开”

说课中外园林简史PPT课件

说课中外园林简史PPT课件
第20页/共23页
五、教学程序
5.6 课堂总结 1、主要内容回顾 2、强调知识点串联
即:时间轴线 体系轴线 地域轴线
第21页/共23页
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第22页/共23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3页/共23页
一、课程大纲
1.1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中外园林史 授课对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第一学期 课程定位:职业岗位能力拓展课程 课程学时:48 学时 学分:3
第1页/共23页
说课内容
一、教学大纲 二、教材与参考资料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学情和学法指导 五、教学程序设计
第2页/共23页
一、课程标准
1.2 课程来源
专业能力目标——借鉴中外传统造园手法,古 为今用、洋为中用。
园林设计 能力
园林施工 能力
植物栽培 养护能力
职业岗位与能力
第3页/共23页
一、课程标准
1.3 课程定位与作用

续 课 程 平
❖ 园林建筑 ❖ 传统园林考察
行 课 程 先
❖ 园林规划设计 ❖ 园林植物造景 ❖ 园林工程材料 ❖ 园林测量
第16页/共23页
五、教学程序
知识目标 掌握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类型、代表园林。 能力目标 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精华,学以致用。 素质目标 尊重历史,客观分析。
成熟前期 (明-清初)
80分钟
时代背景与总论 20分钟
成熟后期 (清中叶-清末)
80分钟
影片展示 (圆明园)
40分钟
复习导入 10分钟
20%
30%
平时作业成绩
平时考勤及课堂表现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及考试情况, 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中外园林史抄绘作业ppt课件

中外园林史抄绘作业ppt课件
《中外园林史》抄绘作业要求
中外名园抄绘:以下的园林实例来自课堂讲义和教材, 仅供参考,若有错漏,以教材为主。同学们也可以自己补充立 面图或效果图等。
分别从外国园林史部分和中国园林史两类名园中各挑选 一个,并用A4纸绘制相应的平面图、立面图、局部效果图等并 附加简要说明。(手工欠缺的同学至少有一幅平面图,立面图和 局部效果图根据个人能力绘制。)
富兰克林公园
环形路 水面、桥 网球场28
■ 日本园林(6世纪-19世纪)
飞鸟时期 奈良时期 平安时期 镰仓时期 南北朝时期 室町时期 安土桃山时期(织丰时期) 江户时期(德川时期)
29
早期6世纪中叶-12世纪 飞鸟时期593-710年 堆筑“须弥山”建造“吴桥”,大臣苏我马子宅园,池泉庭园起始 ,纯游赏性,书上记载有曲水宴,
32
中期12世纪末-16世纪中叶 镰仓时期 1192-1333年 禅宗庭园, “枯山水” 梦窗国师, 从舟游式向回游式发展,
南北朝时期 1334年-1392年 室町时期1338-1573年 西芳寺庭园。 书院造庭园 舟游和回游相结合 独立的枯山水,石庭 龙安寺方丈石庭,大德寺大仙院 金阁寺庭园,银阁寺庭园
19
3. 凡尔赛宫苑
⑴迷园后改为王妃丛林。 ⑵帝王之岛。 ⑶舞会厅后改为洛可 可林园。 ⑷花簇林园。 ⑸柱廊园。 ⑹栗树园。
⑺忒提斯洞窟(阿波罗浴场)后改为浪漫式风景园。 ⑻王太 子林园。 ⑼圆丘丛林。 ⑽绿环丛林。 ⑾水剧场。 ⑿星形丛林 现儿童岛。 ⒀方尖碑喷泉。
⒁凯旋门林园。 ⒂三喷泉林园
春夏秋冬四喷泉: 花神 福罗拉喷泉 谷神 色列斯喷泉 农神 巴克斯喷泉 酒神 撒旦喷泉
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自然风景园影响,英国自然风景园与中 国自然山水园的区别

中西方园林史-52页PPT资料

中西方园林史-52页PPT资料

公元十五世纪
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
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几个伊斯兰王国直到十五世纪才被西班牙的天主教政 权统一。由于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安定局面,园林艺术得以持续的发展伊斯兰传统并吸 收罗马的若干特点而融冶与一炉。格拉那达的阿尔罕伯宫即为典型的例子。这座由许 多院落组成的宫苑都位于地势险要的山上,建筑物除居住用房外大部分马蹄形券洞甚 至可以看到苑外的群峰。再加上穿插引流的水渠和水池,整座宫殿充满了“绿洲”的情 调。宫内园林以庭院为主,采取罗马宅院四合庭院的形式,其中最精彩的是拓溜园 (C out of Myriles )和狮子院( Court of Lions )。拓溜园的中庭纵横一个长方形水 池,两旁是修剪得很整齐的拓榴树篱。水池中摇曳着马蹄形券廊的倒影,显示一派安 详的安谧亲切的气氛。方整宁静的水面与暗绿色的树篱对比着精致繁荣,色彩明亮的 建筑雕塑,又予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狮子院四周均为马蹄形券廊,纵横两条水渠 贯穿全院,水渠的交汇处即庭院的中央有一个的喷泉,它的基座上雕刻着十二个大理 石狮像(伊斯兰教的教规禁止以动物作装饰题材,这十二个狮像是后来加上去的)。 阿尔罕伯拉宫的这种理水手法给予后来的法国园林以一定程度的启示。
2、罗马别墅花园
罗马继承古希腊的传统而着重发展了别墅园( Villa Garden )和宅园这两类,
别墅园的修建在郊外和城内的丘陵地带,包括居住房屋、水渠、水池、草地和
树林。当时的一位官员和著作家的 Pliny 对此曾有过生动的描写:“别墅园林之 所以怡人心神,在于那些爬满常春藤的柱廊和人工栽植的树丛;晶莹的水渠两 岸缀以花坛,上下交相辉映。确实美不胜收。还有柔媚的林荫道、敞露在阳光 下的洁池、华丽的客厅、精制的餐室和卧室 ……. 这些都为人们在中午和晚上提 供了愉快安谧的场所。庞贝( pompei )古城内保存着的许多宅园遗址一般均为 四合庭院的形式,一面是正厅,其余三面环以游廊,在游廊的墙壁上画上树木、 喷泉、花鸟以及远景等的壁画,造成一种扩大空间的感觉。

中外园林史.pptx

中外园林史.pptx
规整式园林:对称均齐,有明确的轴线和几何对 位关系,着重显示园林总体的人工图案美,表现出人 所控制的有秩序的自然、理性的自然。
风景式园林:规划完 全自由灵活,不拘一格, 着重在显示纯自然的天 成之美,表现一种顺乎 自然风景构成规律的缩 移和模拟。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兴起,更有效地开发大自然, 也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开始了自然保护对策和城 市园林方面的探索.
传统城市绿化(居住区)
传统城市绿化(公园)
传统城市绿化(屋顶花园)
传统城市绿化(垂直绿化)
广义的园林: 大地景观(生态:湿地景观)
大地景观(生态:自然河道) 大地景观(生态:农田)
大地景观(生态:自然保护区)
大地景观(生态:城市滨江防护绿地)
大地景观(生态&感知:风景林地)
大地景观(生态&感知:森林公园)
中外园林史
颐和园 –十七孔桥
苏州古典园林
枯山水
公园
印度-泰姬陵
第一章 园林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园林
1、在中国: (1) 陈从周《说园》称:中国园林是
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综合艺 术品,富诗情画意”。
(2)汪菊渊在《中国大百科全书 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称:
在一定地域用工程技术和 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 (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 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 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 成的优美的自然和游憩境 域”,叫做园林。
此阶段共同特点: 1、绝大多数为统治阶级服务,或归他们私有; 2、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 3、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没
有自觉的体现所谓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4、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条件的差异,世界各个地区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园林风格,若按照园林四大要素的 构配方式加以归纳,则无非两种基本形式:

中西方的园林幻灯片

中西方的园林幻灯片

自然风风景园
• 花园就是一片 天然牧场的样 子,以草地为 主,生长着自 然形态的老树, 有曲折的小河 和池塘
• 18世纪下半叶, 浪漫主义渐渐 兴起,在中国 造园艺术的影 响下,英国造 园家不满足于 自然风致园的 过于平淡,追 求更多的曲折、 更深的层次、 更浓郁的诗情 画意,对原来 的牧场景色加 工多了一些, 自然风致园发 展成为图画式 园林,具有了 更浪漫的气质
• 法国的 巴黎圣 母院
英国园林
• 18世纪欧洲文 学艺术领域中 兴起浪漫主义 运动。在这种 思潮影响下, 英国开始欣赏 纯自然之美, 重新恢复传统 的草地、树丛, 于是产生了自 然风景园
• 汉普顿宫 苑。英国 文艺复兴 时期最为 著名的规 划式园林 作品
汉普顿宫苑
• 整形划分的 地块上有小 型结园,绿 篱中填充着 五彩缤纷的 花卉,其中 有雏菊、桂 竹香、勿忘 我、霍香蓟、 三色堇、一 串红等,还 用彩色的砂 砾铺路;另 一空间以圆 形水池喷泉 为中心,两 端为图案精 美的结园
中西方的园林
• 序言
目录
• 西方园林艺术典型代表
• 意大利风格园林 • 法国风格园林 • 英国风格园林
• 中国园林
• 中西方园林对比
• 结语
序言
• 中外园林艺术都有丰富的遗产。国外欧式 园林不仅数量多,而且风格多样。中国园 林的数量和种类也繁多,在中国和西方这 众多的园林中,显然无法对所有类型的园 林一一比较,而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园 林艺术是西方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所以 本课件只能选择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西方园 林和中国园林进行比较
• 法国园林采 用的是规整 式园林,整 齐划一,左 右对称
凡尔赛宫
• 法国造园家勒 诺特尔提出要 “强迫自然接 受匀称的法 则”。他主持 设计凡尔赛宫 苑,根据法国 这一地区地势 干坦的特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开辟大片草坪、 花坛、河渠, 创造了宏伟华 丽的园林风格, 被称为勒诺特 尔风格,各国 竞相仿效。

中外园林简史

中外园林简史

中外园林简史高职高专 ppt 课件

1.1.2研究园林史的意义 以史为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园林。 如何借鉴中外园林史:因地制宜,因 “时”制宜,因园制宜 。
中外园林简史高职高专 ppt 课件



因地制宜:是根据园林所在的地理环境 和人文环境以决定园林风格。 因“时”制宜:就是根据园林所处的历 史时期,按照当时文化背景以决定园林 风格。 因园制宜:就是根据园林的属性以决定 园林风格。
2. 皇家园林实例:周文王灵台、灵沼、灵囿


(1)灵囿 “文王之囿”人工管理明显,略具朴素的“民主”性 质。 选址在长安西“四十二”里处,跨长安、户县之境, 方“七十”里,基本保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2)灵台 灵台是灵囿中的一个主要建筑物,文王建灵台的直接 原因是“文王受命而作邑于沣,立灵台。”其功能是 文王用以“观枝象,察氛祥”,其形制为夯土而成的 高台建筑. (3) 灵沼 文王灵沼也许是一种自然崇拜物。灵沼亦在灵囿周围, 它与灵台近在咫尺。夯筑灵台所需之土是靠挖掘灵沼 而获得的
3. 皇家园林实例:西汉上林苑



总体布局 上林苑作为皇家禁苑,是专供皇帝游猎的场所。 有离宫七十、苑三十六、台观三十五、池六。 其中以建章宫为最大,是宫中有宫、有观、有 台、有池的一个宫城。 苑中最大的是昆明池。 上林苑中“聚土为山,十里九坡,种奇树。


建章宫 位于汉长安城西城墙外。建章宫的正门阊阖,左 凤阙,高25丈,阙上有金凤高丈余;右神明台, 有上百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 以求仙道。建章宫打破了建筑宫苑的格局。在 宫中出现了叠山理水的园林建筑。北部以园林 为主,南部以宫殿为主。它在前殿西北开凿了 一个名叫太液池的人工湖,高岸环周,碧波荡 漾。池中有瀛洲、蓬莱、方丈三座仙山,以象 征东海中的天仙胜境。

东西方园林发展与对比ppt课件(22张)

东西方园林发展与对比ppt课件(22张)
4-石水钵 、蹲踞:石水钵是 是供客人净手、漱口之用 ;蹲踞 是用于茶道等正式仪式前洗手用 的道具,蹲踞通常为石材制作, 并摆放有小竹勺和顶部提供8水源
三 西方园林体系 3.1—西方园林发展过程
西方园林史分为六个时期 1-古代园林 2-中世纪欧洲的庭院 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 4-17、18世纪法国园林 5-18、19世纪的英国园林 6-美国风景园林
世界各国的园林形态是一种 民族文化的体现,它是在一定的 范围内,根据自然、艺术和工程 技术规律,主要由地形地貌2、山
二 东方园林体系 2.1—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过程
狮 子 林
拙 政 园
1总-生之,成中期国:古夏典商园周林奴的隶发时展期 。是园循林序的渐最进初的形、式自为然囿的。,囿是是从指崇 在拜圈自定然的-模范拟围自内然让-草师木法和自鸟然兽-写自意 生自自然育而。逐囿渐中成还熟挖的池。筑台,供帝 王和贵族们狩猎和娱乐。
二 东方园林体系 2.4—中国近现代园林特点
现代园林设计以保护和恢复
场地的自然特性为宗旨,强调可
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为人服务。
园林设计过程就是对自然的认识
过程,以保护、恢复并展示地域
的领土景观为目标。
现代园林设计以自然为主体
,是依据自然规律对遭到破坏的
自然进行人工整治,或减少对自
然的人为干扰,形成具有自然活

力的人类活动空间。
尔 滨
现代园林提出的自然化的设

计概念,不同于传统的模仿自然

的概念,是要在原始的自然与营
公 园
中山岐江公园 建的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的联系
,使营建的自然真正具有自6然的
二 东方园林体系 2.5—日本园林分类
日式的庭院, 简约而不简单,是 真正天然去雕饰的 境界。即使只是一 个狭小的空间,具 体而微的山水世界 却可以使人产生无 限的冥想,使人从 内心深处生出一种 沉静。

园林规划课件-中外园林史

园林规划课件-中外园林史
第二章 中外园林简介
➢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一是中国园林发展经历的历史阶段
及其文化背景; 重点 二是国外园林发展概况、造园特点
及世界园林发展趋势; 难点是如何继承历史的造园传统,更好
发展现代园林。
2、中外园林简介
➢ 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园 林有东方、西亚和希腊三大系统。由于文化传统 的差异,东西方园林发展的进程也不相同。东方 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中国园林已有数千年的 发展历史,有优秀的造园艺术传统及造园文化传 统,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从崇尚自然 的思想出发,发展出山水园林。西方古典园林以 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代表,把园林看做是 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强调轴线、对称,发展出具 有几何图案美的园林。到了近代,东西方文化交 流增多,园林风格互相融合渗透。
2、中外园林简介
(二)转折期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属于发展、转折期。这一时期是历史上的 一个大动乱时期,是思想、文化、艺术上 有重大变化的时代。这些变化引起园林创 作的变革。西晋时已出现山水诗和游记。 到了东晋,例如在陶渊明的笔下,自然景 物的描绘已是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志趣。 反映在园林创作中,则追求再现山水,有 若自然。南朝地处江南,由于气候温和, 风景优美,山水园别具一格。
2、中外园林简介
(三)全盛期
➢ 中国园林在隋、唐时期达到成熟,是中国 园林的全盛期。这个时期的园林主要有:
(1)隋代山水建筑宫苑; (2)唐代宫苑和游乐地; (3)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 (4)唐宋写意山水园; (5)北宋山水宫苑。
2、中外园林简介
隋代山水建筑宫苑
➢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在东京洛阳大力营建 宫殿苑囿。别苑中以西苑最著名,西苑的 风格明显受到南北朝自然山水园的影响, 采取了以湖、渠水系为主体,将宫苑建筑 融于山水之中。这是中国园林从建筑宫苑 演变到山水建筑宫苑的转折点。

中外园林史PPT课件

中外园林史PPT课件
• 猎苑与中国古代的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 尊崇树木,圣苑与埃及的相似; • 热衷堆叠土山; • 住房前常有宽敞的走廊,其上平台辅以
泥土种花植树,成为屋顶花园。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巴比伦“空中花园” (Hanging Garden,又称悬空园)
台地排水示意图
空中花园结构剖面示意图
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
• 除波斯园林外,西亚或伊斯兰园林主要有莫卧 儿园林、土耳其园林和摩尔式园林。
伊斯兰园林平面布局
• 公元八世纪阿拉伯人以伊斯兰教的名义 征服了波斯,承袭波斯造园艺术,也就 是从这个时候起波斯庭院开始把平面布 置成“田”字形,用纵横轴线(水渠) 分作四区以象征天堂。这种四块式的园 林后来又随伊斯兰教军事远征传入北非 和西班牙以及克什米尔等地,被称为阿 拉伯式园林或伊斯兰园林。
• 30多年前,当阿斯旺高坝开始动工修建、努比亚古迹面临着永沉湖底的厄运时, 它的价值才为世人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各国发出拯救努比亚的呼吁, 51个国家作出了反应。从1960年至1980年,专家们进行了40多次大规模的挽救古 迹活动:由24个国家的考古学者组成的考察团实地勘察了受湖水威胁的地域;22 座庙宇经过测定方位和计算,拆散后化整为零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以其旧貌重 建。3000多年前的神庙设计者精确地运用天文、星象、地理学知识,按照要求把 神庙设计成为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奠基日(10月21日),旭 日的霞光金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米深的庙廊,被撒在神庙尽头的拉美 西斯二世石雕巨像的全身上下,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阳神赐予的 这种厚爱,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为了保留太阳节的奇观,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募捐,派出当今国际第一流的科学技术人员,运用最先进的 科技测算手段,将阿布辛贝勒神庙原样向上移位60米,以确保神庙不会被水淹没。 尽管煞费心机,竭尽一切努力,太阳节的时辰还是被错位而挪后了一天。

中外园林史PPT

中外园林史PPT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要素
水池〃喷泉〃雕塑设置在路边 或交叉路口,犹如项链上的珍 珠,引人注目,目不暇接。主 题以歌颂君王的神圣为主水景。 法国古典主义造园中有意识的 应用了法国平原上常见的湖 泊〃河流的形式,以形成镜面 式的水景效果为主,除了喷泉 外,动水景观很少。园林中主 要展示静水景观,从护城河到 水壕沟,到水渠和运河,以辽 阔〃平静〃深远的气势取胜。。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要素
色彩与材质。建筑以米黄, 白色,蓝灰为主色,其次 为黑,青铜,古铜,金色。 多采用自然面石材饰面。 铺地分隔线不明显,与整 体铺地颜色浑然一体,多 采用板岩,文化石,麻石 等天然石材,颜色陈旧, 一般为深灰,土黄色。
Summary: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欧洲园林的一种重 要风格,并对欧洲各国园林产生了深远 影响。它严谨的几何构图·明确的空间 构造,将传统造园要素组织得更统 一·更宏伟,具有宏伟壮丽·中轴突 出·严谨对称的特点,开创了前所未有 的“伟大风格”,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审 美思想。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特征
园林规模大,有主有次,明快、典雅、庄重;主体 建筑具统帅风格,建筑前无树,为花坛、水池,花 园中建筑随处可见,建筑中可看到花园各个角落; 中轴线成为艺术中心,广阔、富于装饰性,有明确 的几何关系,有逻辑性;辟出视景域,运用植物题 材来构成风景线,各个风景线上有视景焦点,且连 续不断;在平原地区,运用水池和河渠的理水方式, 设许多喷泉,动静结合。
Next. 文艺复兴运动使法国造园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6世纪, 意大利文化对造园艺术有极大影响。在花园里出现了雕塑、图案式 花坛以及岩洞等造型,而且还出现了多层台地的格局,进一步丰富 了园林的内容。
Finally. 17世纪下半叶,法国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 最有代表性的是勒诺特尔,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设计的凡尔赛花园, 成为古典主义的代表。宏大、壮丽、稳重。

中外园林史PPT课件

中外园林史PPT课件

特征:
1、设计精致化的趋向 南梁人到溉的宅园“斋前有奇礓石,长一丈六尺”
------ 特 置 宋人刘勔造园“钟岭之南,以为栖息,聚石蓄水,仿佛丘中”
-----岸 -----景 框 驳
“飒飒满地荷,悠悠荫窗竹”
2、规模小型化 非仅仅指规模而言,更在于其小而精的布局以
及某些小中见大的迹象萌芽。
写实(秦汉)
石崇所作《金谷诗序》: 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
茂林、竹柏、药草之属。金田十 顷,羊二百口,又有鱼池、
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昼夜游宴,或登高临下, 或列坐水滨……
晋武帝夺了曹魏的天下,建西晋政权 后大肆分封司马氏诸侯,最终引发了长 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
巨富石崇就生活在这纷扰的年代,荆
庄园经济(豪门士族)
政治(选拔官员)
贪婪奢侈
政治斗争
极端行为
玩世不恭
(二)审美 儒家的圣人之道已不再受尊敬,崇尚虚无逃避现实的老庄学说备受欢迎
真、善、美 人(生命) 佛教传入 隐士 全隐 大自然(神韵)
半隐
隐士标榜、追求的所谓田园生活: 1、歌颂自食其力的劳动生活,鄙视追名逐利。
2、歌颂简朴素约的读书生活,鄙视锦衣玉食。
第二节
园林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
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造园艺术,也集中地反映了当时 在文化上占支配地位的人们的理想和他们的情感与憧憬。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是两千年来
士这个阶层的价值
观念、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生活追求和审美趣味的结晶。
士: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一、背景
(一)历史
地主小农经济
州刺史卸任后,其财宝富可敌国。耗巨 资修建的金谷园。园中珍宝无数、美妾

中外园林史PPT课件

中外园林史PPT课件
中外园林史
本课程特点
将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和中国园林 将中国园林作为重点讲述内容 本书既有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有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创新
中外园林史课程框架
前 言
第1章 园林的基本问题 第2章 欧洲园林 第3章 伊斯兰园林 第4章 中国园林的雏型——囿(夏—春秋战国) 第5章 中国园林的形成——苑(秦汉时期) 第6章 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魏晋—隋) 第7章 中国园林的写意化(唐宋时代) 第8章 中国园林的成熟(元明清) 第9章 中国陵寝园林 第10章 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
从自然属性看:园林是表现美、创造美、实现美、 追求美的景观艺术环境。
1.1.3.2 园林的功能主要有:
1.狩猎; 2.游玩; 3.观赏(有静观与动观 之分);4.休憩;5.祭祀;6.集会、演说; 7.文体娱乐;8.餐饮。
1.1.4 园林类型
划分园林类型主要根据以下条件: 1.1.4.1 按构园方式区分: 1.规则式园林: 2.自然式园林: 3.混合式园林:
1.1.1.2 中国的“园林”定义:
中国秦汉以前没有“园林”一词,却出现了“园”、“圃”、“囿”、“苑”等许多 与园林密切相关的词。《说文解字》载:“园,所以树果也”;“种菜曰圃”;“囿, 苑有垣也,一曰禽兽曰囿”;“苑,所以养禽兽也”。其中,园、圃分别是栽培果树、 蔬菜的园艺生产场所,具有田园观赏景观;囿、苑是蓄养禽兽以供飞鹰走犬,狩猎娱 乐的场所。
内涵相去甚远。19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建立大型国家公园以保护天然动、植物群落、特殊自然景
观和特色地质地貌,在严格执行保护宗旨的前提下向游人开放,为人们提供在大自然中休息的环境,
同时,也是人们认识自然、研究自然的场所。从此,较为原始的大自然景观也可以作为园林观赏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 2、园林形成背景
园林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优美 的景观艺术作品,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文条件更是千奇 百态。
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三大背景:
大自然的造化 社会历史的发展 人们的精神需要
11
• 1、自然造化
自然美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园林艺术共同追求 的东西,每个优秀民族似乎都经过自然崇拜——自然模 拟与利用——自然超越等三个阶段,到达自然超越阶段 时,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园林也就完全形成了。
6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 中国古典园林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
之上,是渊源久远、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现。中国的 风景式园林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誉 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的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 整式园林、伊斯兰规整式园林式世界公认的三大园 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曾对周边汉文化圈内的国家 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 其主体是以汉族文化为背景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9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 过整地理水、植物栽植和建筑布置等途径,创造出 一个供人们游赏、游憩的优美环境。(狭义)
从近、现代园林发展视角看,园林包括各类公园、 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在内融自然风景与人文艺 术于一体的为社会全体公众提供更加舒适、快乐、文 明、健康的游憩娱乐环境。(广义)
18
• 1、建筑
13
中国传统观点认为:
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化身,构成自然美的各个因子 都是美的天使。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观察自然因子 或自然风景往往融入个人情怀,借物喻心,把状写自然 美的园林变成挥洒个人感情的园地。所以,中国园林讲 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 练和概括,把人的情愫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以达到诗 情画意的境界。
中外园林史
1
参考书目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 建工出版社 罗哲文 中国古园林 建工出版社 郦芷若 朱建宁 西方园林 河南科技出版社 陈志华 外国造园艺术 河南科技出版社 童寯 造园史纲 建工出版社 刘庭风 日本园林教程 中日园林的比较 天津大学出版社 针之谷 西方造园变迁史 建工出版社 王向荣 林箐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 建工出版社
2
前言

园林是建造在地上的天堂,是一处最理
想的生活场所模型。人类社会在文明初期就有着
对美好居住环境的憧憬和向往,也从侧面反映了
先民们对园林的理解。
3
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 中国:古代广为流传得西王母的“瑶池”和黄帝的 “悬圃”,就有这美妙的园林;
• 基督教:《圣经》中记载的“伊甸园”——流水潺 潺,遍植奇花异草,景色旖旎,即是古犹太民族对 人间天堂的向往。
• 佛教:宣扬可往西天的极乐世界。《阿弥陀经》 “极乐世界,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 是四宝周匝围绕…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 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 合成..” 也就是过印度人的理想乐园的扩大。
4
• 伊斯兰教:《古兰经》中安拉为信徒们修造的“天 园”界墙内随处都是果树浓荫,水、乳、酒、蜜四 条小河,以喷泉为中心,十字交叉流注其中,成为 后世伊斯兰园林的基本模式。
古希腊神话中的爱丽舍田园和基督教的伊甸园,曾 为人们描绘了天使在密林深处,在山谷水僭无忧无虑地 跳跃、嬉戏的欢乐场景;中国先秦神话产说中的皇帝悬 圃、王母瑶池、蓬莱琼岛,也为人们绘制了一幅山岳海 岛式云蒸霞蔚的风光。
17
3、园林诸要素
• 建筑——建筑营造 • 山石——筑山 • 水体——理水 • 植物——植物配置
7
绪论
• 一、园林的涵义及园林诸要素 1、园林概念的界定
1)国外的“园林”定义
西文的拼音文字如拉丁语系的Garden、Jardon等, 源出自古希伯来文的Gen和Eden两字的结合。前者的 意思是界墙、藩篱,后者即乐园。也就是《旧约•创世纪》 中所描述的充满着果树鲜花、潺潺流水的“伊甸园”。
8
• 2)中国的园林定义
各民族对自然美或自然造化的认识存在着较显 著的差异。
12
•西方传统观点认为:

自然本身只是一种素材,只有借助艺术家的
加工提炼,才能达到美的境界,而离开了艺术家的
努力,自然本身不会成为艺术品,亦不能最大限度
地展现其魅力。因此,认为整形灌木、修剪树木,
几何式花坛等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与真正的
自然本身比较,是美的提炼和升华。
14
•英国则人认为:

大自然的造化美无与伦比,园林愈接近自然
则愈达到真美境界。因此,可以模仿自然、表现自
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然后使人从自然的妙境
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
15
பைடு நூலகம்
• 2、社会历史的发展
园林的出现是社会财富积累的反映,也是社会文明的标 志。它必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同时,社 会历史的变迁也会导致园林种类的新陈代谢,推动新型园 林的诞生。
“园林”一词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陶渊明)。这一时期的
园林多指具有山水田园风光的乡间庭园,如“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 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在漫长的园林历史发展中,“园林”的含义有了 较大的丰富与发展,人们似乎都明白它的意思,却又 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定义。
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低下,没有园林;——农 业出现——产生原始的园林,如中国的苑囿,古巴比伦 的猎苑;——城市出现——园林形成各自风格(古埃及 园林、古希腊园林)
16
• 3、人们的精神需要
园林的形成又离不开人们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 来自神话仙境,来自宗教信仰,来自文艺浪漫,来自对 现实田园生活的回归。
• 这些在各自母体文化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发展 成了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
5
关于两个园林风格的介绍
• 一: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体系,其规 则完全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着重显示纯自然的天 成之美,表现一种顺乎大自然景观构成规律的缩移 和摹拟。
• 二: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大部分西方园林, 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具有明确的轴线和几何 对位关系,甚至花草树木都加以修建成型并纳入几 何关系之中,着重在显示总体的人工图案美,表现 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理性的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