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作文之故宫解说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宫解说词
【篇一:《故宫》解说词解析】
《故宫》纪录片解说词赏析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
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2005年10月在央视一套播出了纪录片《故宫》,让总导演周兵欣
喜的是,《故宫》的收视率与当年电视剧收视之冠《京华烟云》持平,《故宫》成为央视史上最赚钱的纪录片。
正版dvd直到现在还
在销售。
《故宫》之所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销售业绩,最重要的是
它和国际的制作理念和水准接轨了。
不但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拍
摄技术和手法,也学会了在纪录片中讲故事。
《故宫》的解说词写
的也相当漂亮,《故宫》第一集以紫金城为例,以历史时空为线索,为我们讲解了故宫的修建过程。
并且把冗长沉重的历史事件讲得津
津有味,不再像中学课堂上老师讲历史那样乏味,引起了观众的兴趣,也为中国纪录片的水平添上漂亮的一笔。
对大多数的纪录片而言,通过纪实拍摄只能记录特定的一小段时空,尤其是对于故宫历史来说,虽然有有现代影像技术和拍摄技术来做
后盾,但是解说词的作用不可忽视,故宫解说词把每个画面都串联
起来,使得它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零星的历史事件。
也使
得观众理解起来更为快捷和方便。
例如,镜头里出现故宫里面木柱时,配以“这里是今天紫禁城太和殿的内景,当年那些被砍伐的楠木,就是被用来制作这些柱子的。
那些永乐时期巨大的楠木,在太和殿
里早已难见踪影,这些巨大的柱子,是后来清朝由松
木拼凑而成的。
”的解说,使得这些木头更有故事性的生动性,不再
是干瘪瘪的木头,就像是有了生命里一样,从明朝坚持到今天。
由
于电视媒介具有转瞬即逝、一晃而过的特点,当电视里画面纷至沓
来的时候,观众往往回来不及细细品读和欣赏,紫禁城殿宇众多,
装潢华丽,难免使观众沉溺其中,再加上太厚重的历史韵味,让人
理解起来难免有些难度,而《故宫》解说词中对宫殿没有一一介绍,反而对建造宫殿的人进行了不少的描写,让观众把注意力转移到人
们建造上来,因此发挥对其殿宇的想象和理解,让观众朋友在历史
时光穿梭中了解故宫的历史和人们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在一部纪录片中解说词多么华丽和重要,它都
应该做到收放自如,有伸有回,毕竟电视传媒的最显著的特点还是
体现在画面和声音上,因此,解说词应该留有余地,让画面和同期
声来说明问题才是上策。
解说词的创作和构思应该贯穿于《故宫》
的全过程,涵盖了前期创作和后期创作的许多环节,这篇解说词为
我们交代了历史的发展,以及皇帝们对京城建都的努力,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者肯定对于北京历史的发展了如指掌,才能
写出如才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故事,虽然相隔历史久远,很多故事我
们无从考证,但是作者还是把解说词做的更有艺术性。
在公元1420年,这座宫殿终于建成了。
它是在元大都皇宫旧址上
诞生的。
那个元大都曾十分著名的延春阁被景山所取代,而整个宫
殿建筑群由北往南延伸座落在整个北京的中心地带,成为这个王朝
新的神圣之地。
这里的砖瓦木石,这里的色彩,这里的空间布局,都昭示着中国人
曾经的文明意志和理念。
从此这里开始历经24位皇帝和众多嫔妃皇
子们的悲喜人生。
开始上演中国历史中许多精彩的瞬间。
公元1421年,在宫殿刚刚建成之后,百姓迎来了那一年的农历元旦。
这一天,朱棣在新落成的宫殿里,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朝贺仪式。
他
登上了高敞壮阔的奉天殿,接受大臣们的跪拜。
朱棣和大臣们都为
这座辉煌无比的宫殿所振奋与鼓舞。
这段解说词给我们充分表现了当时宫殿建成后人们的欢庆鼓舞,这
种具象的事物,是很难透过千年历史来展现在今天的,作者的细节
描写能使我们感受到那份喜庆,人民费尽劳力,辛苦建成的宫殿终
于以一幅华丽的姿态进入到历史长河中。
这段解说词为我们讲述了千年前先辈们为了这样一座气势恢宏的宫
殿所作出的巨大的付出和贡献,很多人的名字都不为人知,穿过前
年的历史长河,我们无从考证那些为此付出过的先辈,但正是这样
一座规模巨大的宫殿才显示了我们这个民族是真正有能力和创造力
以及想象力的民族,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世界里上上最伟大
的工程之一,这是我们为之自豪的事业。
解说词不断地重复各个工
种或者工匠的事迹,这种强调也写出了工人们的伟大和付出。
朱棣终于下定决心迁都北京,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地理位置,阐述了
它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正是这次的迁都使得中国的政治中心开始北移,让观众了解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和动向,穿越千年的历史让人觉
得扑朔迷离,很
【篇二:世界遗产在中国——故宫解说词(很棒的解说
词)】
世界遗产在中国(明清故宫解说词配音稿件)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这是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
初中国五百年间政治权力的中心,
这些红墙黄瓦、深宅大院,就像一本厚重的书,纪录了中国两千多
年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与没落。
故宫——昨日中国曾经华丽的交响,今天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
公
元1368年,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被明朝所取代。
三十八年后(公元1406年),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
他毫不
客气地把曾经金碧辉煌的元大都皇宫推成一片平地,在元皇宫的轰
然倒塌声中拉开了新都城建造的序幕。
这是大明王朝的又一次奠基礼,雄才大略的永乐皇帝将京都变成了
天子守边的边塞司令部,永远将虎视眈眈的北元残余势力摒除在长
城之外。
那年六月,永乐皇帝正式诏建北京宫殿。
他任命泰宁侯陈
珪为修建总指挥,大批官员被派遣到全国各地采办木材等建筑材料。
朱棣要用整个帝国的财力物力建造一个人间奇迹般的都城。
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陈珪把北京逐渐变成了大明王朝疆域内最
热闹、最庞大的建筑工地。
这是当年营建紫禁城时工地的景象,那
些由此而生的著名工地和材料库名称一直保存至今。
2002年故宫开始实施一项庞大的维修计划,各种建筑机械和大批的
建筑工人陆续进入故宫。
当年朱棣修建紫禁城用了十八年的时间,
而完成这项维修工程预计耗时十九年。
这不是一般的建筑工程,所
有的修复技术都要严格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这些建筑工艺从建造
这座宫殿的时候就存
在了。
我们已经看不到当年陈珪监督下的紫禁城建造场景,可是这
些工艺和这座宫殿一样,至今还保留着。
清朝的时候,它被总结成
八大作,即木作、瓦作、石作、扎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
糊裱作。
这样的工序与当时掌握的工艺是一样的。
朱棣建造的宫殿就是今天的故宫,也叫紫禁城,是中国封建社会中
历朝皇宫的沿袭和集大成者。
紫禁城东西宽七百五十米、南北长九百六十米,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十五万平方米。
传说共有房间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但是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天灾人祸,1973年经专家核实,故宫
还剩下大小房屋八千七百零四间。
中国古人认为九是数字中最大的,而皇帝则是人中之王,所以故宫
的建筑几乎都和九或与九的倍数有关。
像大门上的九排九路门钉、
房檐上的九个走兽,就连城墙四角的四座角楼也都是九梁十八柱七
十二条脊。
同时,九与久谐音,暗含江山天长地久、永续不变的寓意。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也是紫禁城最大的门,每逢重大典礼以及重要
节日,都会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
穿过午门紫禁城的真容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紫禁城南北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它们以乾清门广场为界,以
南是外朝,又叫前朝;以北是内廷,又叫后宫。
前朝是举行重大典
礼的地方,由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构成一条南北纵贯的建筑群。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内规模最大、最高的殿宇。
它的建筑
面积两千三百八十一平方米。
宫殿的长宽比例也被精心设计成九比五,代表
着帝王的九五之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明清两朝的重要
典礼,如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这里举行。
然而,这个紫禁城的核心宫殿里却没有过多的装饰。
皇帝的宝座是惟
一的主角,目光所及之处,皇权的威严辐射到每一个角落。
紧接在太和殿后面的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在太和殿举行典礼前,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歇歇脚,接受官员的跪拜。
每年除夕,皇帝都会在前朝最北面的保和殿宴请少数民族的王公、
大臣,后来这里也成为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的考场。
殿试与其他考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考场的监考官由皇帝本人亲自担任。
在这份清朝乾隆年间的殿试答卷中,考生以工整的楷书完成皇
帝亲自拟定的考题。
按照当时的规定,考生必须在太阳落山前交卷。
这是封建王朝最后一次殿试后发布的金榜,考试合格荣幸登榜的共
有二百七十三人,能在金榜上题名是考生无尚的光荣。
跨过乾清门就进入了后宫,这里就是皇帝的家。
乾清宫在清代康熙帝以前是皇帝的寝宫和日常活动的地方。
自雍正
皇帝移住养心殿后,这里成为处理日常政务和举行筵宴的重要场所。
这块“正大光明”匾后面放着一个被称作“建储匣”的小木匣,皇帝通
常会把自己选中的皇子写下来,锁进木匣,这个皇子就成为日后继
承大统的接班人。
坤宁宫原是明朝皇后的寝宫,公元1665年,清朝的顺治皇帝将这
个宫殿改作萨满祭祀的主要场所。
西大炕祭祀供朝祭神位、北炕供
夕祭神位,东北角的大锅是为祭祀煮肉用的。
坤宁宫东暖阁是皇帝
大婚时的洞房。
康
熙皇帝的时候规定皇后住在坤宁宫,因为坤宁宫地处东西六宫之间,皇后又有统摄六宫之责,所以皇后号称“位居中宫”。
当朝皇帝的嫔
妃则住在后三宫两旁的宫殿里,这些宫殿就是东西六宫。
东西六宫
取自于《周礼》的六寝六宫制度,因为这个地方住着妃子,所以它
的建筑布局从平面上看是一个坤卦的卦象,象征阴。
东西六宫的地
位比后三宫要低。
乾清宫、坤宁宫之间的宫殿是交泰殿,清朝皇帝使用的二十五方宝
玺曾收藏于此。
乾隆皇帝根据《周易大衍》天数二十有五所定,将
宝玺的数目设为二十五枚,他就是籍《周易》所记,祈求上苍保佑
大清的江山能延续二十五代。
中国的风水文化讲究人居之处要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故宫的花园
一处一景、别有洞天。
华丽宝贵的皇家气派和玲珑纤巧的私家园林
风韵相结合,为庄重的宫廷建筑群注入了灵动的艺术气氛。
公元1421年,永乐十九年的春节举国欢庆,永乐皇帝终于在新落
成的宫殿里接受百官规模宏大的朝贺,六十二岁的朱棣迎来他一生
最辉煌的时刻。
故宫,不仅是一组完整的建筑群,更是中国封建大一统王朝家国一
体理念的物化表达。
永乐皇帝将紫禁城建成了帝国的微缩模型,这
个模型体现的是两千多年来中央帝国理想的政治体系模式。
此后历
经五百年的陆续修建,使得紫禁城成为了中国建筑的最高典范、世
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缩影。
从故宫建成之日起六百年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院子,一直是中国
的权力中心。
天还没有放亮,承天门下的金水桥上陆陆续续开始有官员进入,事
实上住的远的官员,在半夜时分已经起床,因为在三点之前,他们
必须等候在午门,准备觐见皇帝,这就是每天帝国政治枢纽运作的
开始——上朝。
皇帝在这里召见大臣、处理政事。
明朝时期自有一套完善的政务流程。
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
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
-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
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发出,
通过全国一千九百三十六处驿站、全长十四万三千七百公里的驿道,层层下发到帝国每一个角落。
清朝的中央政府机构设置和政务处理程序则有所不同。
雍正七年
(即公元1729年),军机处成立,从此,清朝入关前的议政王大臣
会议制度正式被军机处代替。
乾清门广场西北有一排不起眼的小平房,这里就是当年军机处值房。
军机处值房距离皇帝平时处理日常
政务的养心殿只有五十米的距离。
平日皇帝在养心殿阅览官员呈报
的奏折---军机大臣聆听皇帝口述上谕---回到军机处拟定上谕---然后
再赴养心殿交皇帝定夺---上谕经皇帝首肯之后就成为正式的诏书,
由军机处下发。
永乐皇帝万万没有想到故宫建成三个月后,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
紫禁城三大殿被雷火击中,全部烧毁。
从那一刻开始,六百多年来
梦幻般的建造和残酷的毁灭就伴随着这个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
宫殿群。
公元1695年,康熙皇帝终于要修建十六年前再一次被焚毁的三大殿。
这一次他决定要恢复永乐三大殿的盛况,可是那个想象中的二
百多年前的
【篇三:故宫导游解说词】
故宫导游解说词
--------------------------------------------------------------------------------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
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
故宫博物馆,一般大家都简称它为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昔日的皇
家宫殿。
自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
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
五个世纪之久。
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
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
殿建筑群。
由于这座宫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
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
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
形成的。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
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
紫微垣在
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
因此,古人认为紫外线微
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
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间至尊,因此
他们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宫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现其位居
中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
传
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
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
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
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
字来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了。
“禁”字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皇
宫禁地,戒备森严,万民莫近。
此话决无半个虚字,在1924年末代
皇帝被逐出宫后这里正式开放以前平民百姓别想踏近半步,大家可
以想像紫禁城过去是多么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历史的,也因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说
起来话长。
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用了14年的时间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历史。
大家看到了,故宫是一
级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
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
饰和建筑上使用。
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正由于这
些原因,故宫建筑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
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宫殿楼阁99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
万平方米。
四周有高9.9米,号称10米的城墙,墙外一周是52米
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
城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60米,
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结构奇异,和谐美观的角楼,呈八角形,人称九
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城四周各设一门,南面的正门是午门,北
门叫神武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
故宫在施工中共征集
了全国著名的工匠23万,民夫100万人。
所用的建筑材料来自全国
各地。
比如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县,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
的盘山,花岗石采自河北曲阳县。
宫殿内墁地的方砖,烧制在苏州,砌墙用砖是山东临清烧的。
宫殿墙壁上所用的红色,原料产自山东
宣化(今高青县)的烟筒山。
木料则主要来自湖广,江西,山西等省。
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工程之浩大。
我们眼前的建筑叫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俗称五凤楼。
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门都要悬灯赐食百官。
到了清代这种活动就取消了。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要在这里举行颁
布次年年历仪式,清代乾隆年间因避乾隆帝“弘历”的名字,故将“颁历”改称“颁朔”。
清代,皇帝举行朝会或大祀,以及元旦,冬至,万寿,大婚等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卤簿,仪仗。
此外,国家凡
有征战凯旋时,皇帝在午门接受献俘典礼,如果皇帝亲征也从午门
出驾。
关于“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戏剧午台上及野史小说敷
衍而来的。
实际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有的在午门廷杖,当然严
重的可能也有被当场打死的。
(进午门后金水桥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故宫里面,在正式游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故宫
的布局和参观路线。
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在这样大的面积上,
集各种建筑手法,建造一组规模如此宏大的建筑群,不但没有纷杂
现象,反而给人以结构严谨,色彩辉煌和布局规整的感觉,最主要
的手段是建造中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中轴红,这条中轴线和整座
北京城有机地结为一体,北从钟楼,南至永定门,总长度约8公里,皇家禁区苑内的部分约占三分之一。
宫内重要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其它建筑分东西对称分布。
整个宫殿的设计和布局都表现了封
建君主的“尊严”和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故宫分外朝内廷。
现在我们在外朝的最南端正,前面是太和门。
门
前有一对青铜狮子,威严,凶悍,成了门前桥头的守卫者,象征着
权力与尊严。
皇帝贵为天子,门前的狮子自然最精美,最高大了。
东边立的为雄狮,前爪下有一只幼狮,象征皇权永存,千秋万代。
我们眼前的这条小河,叫金水河,起装饰和防水之用。
河上五座桥
象征孔子所提倡的五德:仁、义、礼、智、信。
整条河外观象支弓,中轴线就是箭,这表明皇帝受命于天,代天帝治理国家。
(在太和门前)
故宫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由午门到乾清门之间的部
分分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两侧有文华、武英两组宫殿,左右对称,形成“外朝”雄伟壮观的格局。
三大
殿前后排列在同一个庞大的“工”字型汉白玉石殿基上,殿基高8米,分为三层,每层有汉白玉石刻栏杆围绕,三台中有三层石雕“御路”。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高大的一座建筑物,也是国内最高大、最壮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乾清门以内为“内廷”,建筑布局也是左
右对称。
中部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封建皇帝居住和处理
日常政务的地方。
两侧的东、西六宫是嫔妃的住所,东、西一所是
皇子的住所。
“内廷”还有为皇家游玩的三处花园——御花园、慈宁
花园、乾隆花园。
内金水河沿“内廷”西边蜿蜒绕过英武殿、太和门、文华殿流出宫外,河上有白玉石桥,沿河两岸有曲折多姿的白玉雕
栏杆,形似玉带。
故宫建筑绝大部分以黄琉璃瓦为顶,在阳光下金
碧辉煌,庄严美观。
故宫中的建筑除了突出中轴线外,还用了各种手法,使宫城中各组
建筑独具特色。
比如殿基的处理,殿顶的形式,吻兽和垂脊兽的数目,彩绘图案的规制等等。
这样,不仅使主要建筑更显得高大,壮观,而且还表现了宫中建筑的等级差别。
民间传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说天上的皇宫一共有房10000间,地上的皇帝自称“天子”,不
敢与其同数,所以就少了半间。
这半间房在哪儿呢?它指的便是文
渊阁西头那一小间。
实际上紫禁城有房9000余间,所谓的这半间是
根本不存在的。
文渊阁西头一间,面积虽小,仅能容纳一个楼梯,
但它仍是一整间。
文渊阁楼下是藏我国第一部《四库全书》的地方,为了照顾布局上的美观,所以把西头一间建造的格外小。
(经过太和门之后)
女士们、先生们,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
大宫殿。
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
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
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字型须弥
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中,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
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可以
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
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
元旦、冬至、
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
赐安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底登基时,年仅3岁,由他父亲摄政王
载沣把他抱扶到宝座上。
当大典开始时差,突然鼓乐齐鸣,吓得小
皇帝哭闹不止,嚷着要回家去。
载沣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哄着小皇
帝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大臣们认为此话不吉祥,
说来也巧,3年后清朝果真就灭亡了,从而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
封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