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方案跨国公司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溢出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战略方案跨国公司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溢
出效应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文档资源★★★摘要:随着信息和电讯技术进步,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体系内及时交换信息,从而使研发活动分散在全球不同国家,这些研发机构给东道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本文介绍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的益处,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溢出效应内部竞争外部竞争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科技增长的主导力量,同时,跨国公司又是科技研发的主导力量,他们规模大,实力强,有着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和处理能力,同时又聚集了许多高技术人才,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
因此,跨国公司主导着世界科技进步的方向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
随着生产与服务全球化趋势的进展和信息电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又在引导着一个新的趋势,即科学技术全球化的趋势。
可以说,跨国公司正在改变以往的以母国为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的传统布局,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的设立科研机构,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这一过程虽然缓慢,但其趋势却已不可阻挡。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加入WTO后面临国外新技术的挑战,要想充分享有加入WTO后的好处,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我们必须积极融入到这一趋势中,积极促进外国研发机构在我国的建立。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溢出效应”
积极促进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可以克服“技术转移”的缺陷,它可以使我们第一时间接触到世界先进的技术,同时基于我国本土的研发项目可以克
服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还可以发挥经济的正外部性,即“溢出效应”。
从下面的模型我们可以看出“溢出效应”的作用。
其中,K为资本;L为劳动力(高科技人才)。
a点是在我国原有的技术研发能力下,资本及研发硬件设备和L技术人力结合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即技术研发成果。
b点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后投入设备、资金和人力资源,使我国的资本和人力资源积累达到一个新水平之后所产生的最大效应。
从b点到c点则是溢出效应的作用,跨国公司在我国投入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其高水平的技术研发能力,这种能力通过溢出效应提高了我国本土企业的研发能力,这种研发能力提高的一个表现就是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即从(a)点移到(b)点,在新的设备和人力的配置下效应也相应提高到c点。
在积极促进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的同时我们还要采用相应的措施以使“溢出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鼓励国内研究机构积极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合作,以提高技术层次我国企业有许多优势,如熟悉本土市场和文化,有大量廉价的高技术人才,完全有与外资研发机构合作的实力和吸引力,并且,这种合作对于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实力有很大作用。
但是,在同跨国研发机构合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
首先,选择合适的伙伴,要求合作者之间有互补性,能相互信任。
其次,必须有明确的组织形式、行为和技术要旨。
再次,明确合作条件,各自承担责任,以及应享受的利益。
第四、建立合理的合作过程管理体制。
发挥政策导向,建立开发区,鼓励外资研发机构的聚集,并鼓励国内企业向这些开发区聚集从目前情况来看,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独资企业的比重将会明显上升。
跨国公司为了避免出现与中国国内合资伙伴之间产生利益冲突等不利影响,在中国已经取消对独资企业产品内销****等制度改革的影响下,今后将会更多采用设立独
资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现有合资、合作企业通过股权收购等方式转为外方独资的案例在其中将占有一定比重。
针对跨国公司的这一趋势,我们采用建立开发区,鼓励聚集的策略,可以使我国企业和跨国公司更全面的接触,使“溢出效应”通过各种渠道发挥出来。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现状及我国策略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现状
由于我国已经认识到积极引进跨国研发机构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鼓励措施,自90年代中期以来,外资研发机构在我国增长很快,中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的全球研发基地。
到2002年8月底,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已经超过150家。
主要集中在信息通讯、生物制药、精细化工、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
2002年以来,跨国公司继续在中国设立研发型企业,并且开始进入以往涉足较少的领域。
例如,美国AMD公司与中国基础软件有限公司(中基软件)组建合资研发公司——北京中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惠普公司在上海成立了惠普中国软件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直属美国总部研发中心,是惠普在全球的第四个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将力推WCDMA技术。
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一共有400多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天津等地。
但是,目前从总体上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从事适应性研发活动的较多,从事创新研发活动的较少。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鼓励外资在华研发机构从事创新性研发,主要有两个途径,既鼓励内部竞争和鼓励外部竞争。
鼓励内部竞争
所谓鼓励内部竞争就是指积极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使他们能紧跟跨国公司的步伐,发挥“技术后发优势”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从而促进跨国公司积极从事创新性研发。
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持续性主要表现在企业原有知识储量与现有吸收能力之间的正相关性。
只有当企业对其方向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并且能用易于为大家所接受的技术术语来表达,技术吸收的速度和质量才能快速提高。
但是单纯追求知识数量的多少并不能有效提高知识吸收的速度。
因为行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并不是企业个体技术吸收能力的简单加总。
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必须以有效的知识交流系统作为保证,才能实现“快速知识吸收”。
要想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系统,一方面要求企业个体之间知识面有多样性和交叉性,另一方面要求企业个体结构的合理性,这两者的实现是建立有效知识交流系统的前提。
企业原有知识的积累和储备,以及有效信息交流系统的建立是企业拥有技术吸收能力的必要条件,但企业要迅速提高技术吸收能力,还应该制定“快速知识吸收”战略。
首先要实现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同功能组织之间的有机联结,特别是生产,制造,和研究开发的有机联结,尽快实现技术从研究开发到商品化转化。
要实现不同功能组织之间的有机联结根本途径在于不同功能部门之间知识面的相互交叉。
克斯和莱文塞尔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快速实现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原因就在于不同功能面之间的交叉联结。
实现快速知识吸收还要不断加大对R&D的投入。
科恩认为企业R&D有两个功能:产生新的知识,提高企业技术吸收能力。
因此,企业要提高技术吸收能力必须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
新知识的产生和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新知识的产生使企业的知识库得以增加,从而提高对外部知识学习的速度,以及对外部知识效用的识别能力,使企业更快地将外部知识用于自身技术开发。
企业R&D 活动和技术吸收能力关系如下:
该图表明企业只是或直接来自于自身的R&D活动,或来自于行业竞争者知识的溢出。
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决定了对外部溢出知识的利用程度,但企业自身R&D活动和已有的技术知识库大小又决定了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
鼓励外部竞争
外部竞争是指加大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步伐,创造各种条件,积极促进世界各国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形成多样化的竞争局面。
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看,如果国外投资面临激烈竞争,竞争对手又在国外建立了研发中心,那么,跨国公司创新性研发的动力自然就会加强。
那么,怎样才能促进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机构呢一些研究者从区位的角度分析,指出跨国公司的聚集与国家的竞争优势有关。
一国的创新机制特征包括高等教育,知识产权法,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用于研究的公共基金,风险资本结构等。
这些因素形成一个区位的外部环境,使得东道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研发行为有着吸引力。
因此,要想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可以采取下列对策:
第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是FDI决定R&D投资场所必须考虑的法律环境。
1999年6月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在考察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时指出,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科技进步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大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形成了一种制约机制,从而为技术创新营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鼓励知识的公开,有利于发挥“溢出效应”。
反之则会引起保密,不利于发挥“溢出效应”。
第二,积极创造市场环境,便利跨国公司完成从研发到市场的转换。
一项新的技术必须转化成商品投入市场,才能形成竞争力。
我们应当适当简化行政程序,并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使企业能够迅速地将技术转化为商品,以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
第三,大力发展与研发有关的基础设施。
上表列出了研发流程中的基础设施,表中H表示隐含在人力资本之中,O表示隐含在组织结构之中,P表示隐含在有形资本之中。
上述有关研发的基础设施都是影响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决策的因素,这些设施的发展完善将有力吸引跨国公司的眼光。
采用这些对策,能够有效克服外资研发机构引进中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使外资研发机构在提高我国技术层次,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
1.江小娟、杨圣明、冯雷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II》,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2.魏江着,《企业技术能力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3.王春法着,《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基础与工具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4.卢泰宏主编,《跨国公司行销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