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技术

合集下载

烟气循环流化床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

烟气循环流化床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

烟气循环流化床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摘要:利用烟气循环流化床在脱硫方面的技术已日渐成熟,但利用该装置同时实现脱硝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

此文取石灰与粉煤灰制作的强活性吸收剂,向里边投入氧化性M添加剂之后,将其变成拥有强活性和强氧化性的活性吸收剂,且运用烟气循环流化床和这一活性吸收剂实施一体化脱硫、脱硝的实验,以进一步研究烟气循环流化床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

关键词: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技术;吸收剂一、研究背景我国近几年颇受雾霾天气的困扰,这种天气形成的一大因素是空气当中的SO2与氮氧化物过多,火电厂等排出的烟气成分中这两种物质的比重就极大,纵使浓度不算太高,但排放量太大,依然会对空气质量有很严重的影响。

所以,要加强火电厂等烟气污染企业的烟气处理,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在这方面是强项,不但脱硫、脱硝的效率高,而且成本低,能够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也是火电厂等烟气污染企业的希望。

近些年,烟气循环流化床在脱硫技术方面的势头强劲,其与湿法脱硫比起来,于投入资金和维护费用两种情况下都体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所以其在国际上的使用越来越多。

伴随新型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装置的制造与引入,脱硫事业获得了很好的成效。

然而,该项技术并不涉及脱硝,导致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大受影响。

本文针对烟气循环床在脱硫的过程中如何脱硝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拓展该技术的使用范围提出有力依据。

二、实验研究2.1一体化脱硫、脱硝实验把流化床反应器安装于内径3000mm、高度5000mm圆筒内,于其主体设测温处,实验中,运用SO2、NO、H2O与空气混合之后的气体仿效现实烟气,将该气体热处理以后输入流化床反应器,由引风机提供动力,系统于负压情况下工作应用螺旋式给料机把强活性吸收剂投入反应器里,然后对加料口打开程度予以适度更改,可以控制吸收剂供应多少与快慢。

旋风除尘器收敛经过反应过程排出来的固态物质,这之后固态物质经过回料返回到烟气流化床。

高压水泵中出现的零划水滴基本上是自流化床下边流进去,这能针对烟气中湿度情况予以调整,系统中进入及流出的SO2和NO两者浓度是利用烟气分析仪予以检测。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应用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应用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炭燃烧数量不断加大,同时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强化基础上,必须要注重积极采用煤炭燃烧清洁技术,因此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也得到人们的重视及认可,同时也积极强化支持。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过程中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多个技术,尤其是在工业化应用中,一方面需要对其技术条件展开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显著提升经济竞争力。

目前在发展中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已经在相关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显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得到一定社会效益,对于完善煤炭清洁利用工艺方法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工业发展进程中,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我国对于煤炭的消耗量也在逐渐提升,燃烧煤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为了有效改变煤炭燃烧的污染状况,在研究和发展中逐渐采用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相对使用效率比较高和污染程度较低的煤炭清洁使用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有效进行负荷调节和提升利用率等方面的特点,我国逐渐对环境和较大的电厂负荷调节范围以及环保和燃煤利用之间的矛盾加深认识,促使我国不断将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燃煤技术发展和完善。

1 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流化锅炉燃烧技术是一项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清洁煤燃烧技术。

它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低、低成本石灰石炉内脱硫、负荷调节比大和负荷调节快等突出优点。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中主要包含着四种流态情况,在锅炉启动吹扫的程序时,物料的状态主要呈现为固定床或微流化,在锅炉启动以及低负荷运行过程中会出现鼓泡床形态,当处于中负荷或高负荷的时候,锅炉才能够处于循环流化床状态,在这种状态中,锅炉炉膛的上部和下部温度能够保持均匀的状态。

在进行锅炉压火时,属于是在固定床状态。

锅炉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物料不平衡,也就会引发燃烧中的煤质出现大变化,同时也会经常出现大风量运行情况,如果出现分离效率不高以及物料没有得到及时补充,也就会导致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中出现密相和稀相气力输送燃烧的状况发生,在这一状况下锅炉比较和煤粉炉运行工况接近。

半干法脱硫脱硝循环流化床生石灰用量水用量计算解析

半干法脱硫脱硝循环流化床生石灰用量水用量计算解析

半干法脱硫脱硝循环流化床生石灰用量水用量计算解析
半干法脱硫脱硝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主要用于燃煤锅炉、发电厂等烟气脱硫脱硝。

在半干法脱硫脱硝系统中,循环流化床生石灰用量和水用量是很关键的参数,以下是计算和解析这两个参数的方法。

1. 循环流化床生石灰用量计算:
循环流化床生石灰用量主要由燃烧煤的含硫量和脱硫脱硝效率决定。

一般可以根据煤的含硫量和排放标准要求来确定脱硫脱硝效率。

计算公式如下:
循环流化床生石灰用量 = 含硫量 x 脱硫脱硝效率 x 100 / 生石
灰的含硫量
2. 水用量计算:
水用量主要是指脱硫脱硝过程中用来稀释和输送性浆液的水量。

一般来说,水用量可以根据循环流化床生石灰用量和性浆液的浓度来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水用量 = 循环流化床生石灰用量 x 浆液浓度 / 生石灰含水率
以上是半干法脱硫脱硝循环流化床生石灰用量和水用量的计算和解析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简化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和实际情况。

如果需要更加详细的计算方法,建议参考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实际工程设计手册。

哪些因素会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效果?

哪些因素会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效果?

我国大气污染以煤烟型大气污染为主,其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大气中二氧化硫的87%来自于煤的燃烧。

近日,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宜煤则煤、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观点。

在政策的强力引导下,环保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燃烧,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环保性能优异、负荷调节范围广、灰渣易于综合利用等优点。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包括燃烧设备、物料循环系统、燃煤制备系统、风烟系统和除渣、除灰系统几大部分。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燃烧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清洁的燃烧技术,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下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效果具体受哪些因素影响。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的特点是反应在气、固、液三相中进行,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利用烟气显热蒸发水分,最终产物为干粉态,一般与布袋除尘器结合使用。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技术具有系统简单、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脱硫产物为干态、易于处理等优点,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主要的缺点是脱硫率低,吸收剂利用率低。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脱硫剂的种类粒径、床深气流速度、床温(燃烧温度)、Ca/S等,其中在选定脱硫剂的条件下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床温、Ca/S等。

1.钙硫比脱硫剂所含钙与煤中硫之摩尔比称为钙硫比(Ca/S)。

在影响脱硫效率的所有参数中,Ca/S影响最大。

各种循环流化床锅炉Ca/S(c)对脱硫率(R)的影响不同,但可用一经验式近似表达:其中m是其他主要性能参:床深、流化速度、脱硫剂颗粒尺寸脱硫剂种类床温和运行压力等的函数,但对固定型号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来讲,m更多地受床温和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国内有关石灰石脱硫特性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炉型和石灰石粒度运行床温等条件下,随钙硫化的增加其脱硫效率不断提高,且呈现负指数规律增长。

2. 床温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温度一般控制在800℃~950℃之间。

燃烧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也比较大,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来说存在一个适宜脱硫温度区,大约在800℃~900℃。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工艺技术的特点与现状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工艺技术的特点与现状
关键词 烟气循环流化床 脱硫脱 硝 钙硫 比
1I Q瞰 t s o T d lg l e e t f e mo y∞ D sl r O na dD ntf ao yFu a 蛐 di o eu u ̄ o n ei letab l G s f r  ̄ l e a帕
X 硼g i Z AZ i l ' Z OC i dn UY —y H h —mn  ̄ HA u一】 2 a
Fud e e l i dB d /z
(. , 1A妇 噼 P wr oe

# l H f 02 ) f‘ ne dd 2 0 2 3
A s ̄ bt r
Tehrapwr l e a h e loep it i tm ml h m n删 s
ot u sno  ̄ n y iwi e e f adN s f u d fh feg u o t ,n h h g ada 0s n O ip dc 。 e l a i r u r c a rt l 0 e
率较高; 可以通过喷水将床温控制在最佳反应温度条件下, 排烟温度可在烟气露点温度以上, 不需常规脱硫工艺的烟温
调整 ; 对煤种适应性强 , 对反 应塔人 口的 S2 O 浓度变化 有很
放; ④粉尘收集系统 的选择不影响脱硫。
大量的反应产物与飞灰由烟气携带进入反应塔后部的预除 尘器和 EP 大部分固体物料返回流化床。最终产物为干态 S, 的粉末状钙基混合物。与传统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装置相 比,F — c 具有系统简单, CB FD 工程投资、 维修和运行费用低, 占地面积小等特点, 适于现有电厂及工业锅炉的改造。
wi 嘲 yhrsh n hh d a ea∞枷 c mt
.I tsp 日 Ⅻ1 a crts ft ml yO dmfitnaddnrclnb fegs n h 叩 i 1 c r tic o  ̄ og i e l mi n ei f l y l a e h aes 3 o l i i a o ti o u i ̄

科技成果——循环流化床脱硫-中低温SCR脱硝技术

科技成果——循环流化床脱硫-中低温SCR脱硝技术

科技成果——循环流化床脱硫+中低温SCR脱硝技术成果简介
本脱硫脱硝技术工艺流程为“烧结机/带式焙烧机→电除尘器→主引风机→脱硫反应塔→布袋除尘器→GGH换热器(原烟气段)→SCR 脱硝→GGH换热器(净烟气段)→脱硫脱硝引风机→烟囱排放”。

其中,脱硫吸收塔采用循环流化床超净吸收塔技术,循环流化床工艺主要由吸收剂制备与供应、吸收塔、物料再循环、工艺水、布袋除尘器以及副产物外排等构成,一般采用干态的消石灰粉作为吸收剂。

单套吸收塔自下而上依次应为进口段、塔底排灰装置、文丘里加速段、循环流化床反应段、顶部循环出口段,烟气从吸收塔(即流化床)底部进入,吸收塔底部为一个文丘里装置,烟气流经文丘里管后速度加快,与细的吸收剂粉末互相混合,使颗粒之间、气体与颗粒之间产生剧烈摩擦,形成流化床,在喷入均匀水雾、降低烟温的条件下,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化硫反应生成CaSO3和CaSO4。

脱硫后烟气温度为80-110℃,进入由GGH换热器、烟气加热炉、SCR反应器、氨站等组成的低温脱硝系统,经过GGH换热、加热炉将温度加热至160-300℃,进入SCR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当烟气温度为280-300℃时,利用氨作为还原剂,与烟气中的NOx反应,产生无害的氮气和水,最后洁净烟气经系统引风机排往烟囱。

烟囱出口颗粒物排放≤10mg/Nm3,SO2排放≤35mg/Nm3,NOx 排放≤50mg/Nm3(干标,16%O2)。

应用情况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6套脱硫脱硝系统运行稳定,烧结/球团排放烟气经消石灰脱硫、氨水为还原剂低温SCR脱硝工艺深度处理,无废水产生,处理后出口烟气主要排放指标,颗粒物浓度:1mg/Nm3、SO2浓度:15mg/Nm3、NOx浓度:25mg/Nm3,以16%含氧量折算。

我国烧结烟气脱硫现状及脱硝技术研究

我国烧结烟气脱硫现状及脱硝技术研究

我国烧结烟气脱硫现状及脱硝技术研究随着全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而其中大气环境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如今人们还是主要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作为燃料,它们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烟尘颗粒物等,而其中SO2和NOx又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大气污染造成的自然灾害也在我们的身边频繁發生,酸雨泛滥、气候异常、光化学烟雾等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健康,可以预见,如果随着大气环境的不断恶化,最终会导致地球生态环境和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类以及动植物的生存将会面临严重威胁。

标签:烟气烧结;脱硫技术;脱硝技术一、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现状目前,人们为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去,主要采用的控制方法是燃烧一些低硫燃料、对燃料进行前期脱硫、燃料燃烧过程脱硫以及末端尾气处理。

燃烧前脱硫主要是利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对煤等燃料进行净化,以去除原来燃料中的硫分、灰分等杂质。

燃烧过程中脱硫主要是指当煤等燃料在炉内燃烧时,同时向炉内恰当的位置喷入脱硫剂(常用的有石灰石、熟石灰、生石灰等),脱硫剂在炉内较高温度下受热分解成CaO和MgO等,然后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和SO3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最后以灰渣的形式排出,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而目前世界上应用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是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技术。

其中,又以一些湿法、干法以及其他典型的方法应用最为广泛。

二、烟气脱硫技术(一)湿法烟气脱硫技术(1)石灰石/石灰法石灰石/石灰法烟气脱硫是采用石灰石或者石灰浆液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

石灰石/石灰法开发比较早,工艺成熟,吸收剂价格便宜而且容易得到,应用比较广泛。

其主要工艺参数为:浆液pH在5.6-7.5之间,浆液固体含量:1.0%-15%,液气比:大于5.3L/m3钙硫比为1.05-1.1之间,碳酸钙粒度90%通过325目,纯度大于90%脱硫率大于90%。

钙基循环流化床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钙基循环流化床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钙基循环流化床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李鹏飞俞非漉朱晓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烧结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的行业背景和技术背景,介绍了目前烧结烟气脱硝的研究方向及技术难点。

提出了我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符合烧结烟气特性的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并详细阐述了其工艺流程、反应机理、副产物利用状况及技术特点。

关键词 烧结烟气 同时脱硫脱硝 催化氧化Simultaneous Desulph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for Sintering Flue Gas by Calcium-based Sorbent i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Li Pengfei Yu Feilu Zhu Xiaohua(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Beijing, 100088)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dustry and technical background of the desulph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for the sintering flue gas, and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and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of the flue gas denitrification. A simultaneou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that satisf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ntering flue gas developed by our company is present, and the technique process, reaction mechanism, utilization of the by-products and the technique features are elaborated.Key words sintering flue gas, simultaneou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catalytic oxidation1 行业和技术背景烧结工序是钢铁行业典型的污染源,烧结烟气中含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氟化氢及二恶英等多种污染物,污染严重,是钢铁企业较难治理的污染源。

循环流化床技术脱硫脱硝的试验

循环流化床技术脱硫脱硝的试验

经济效益
虽然该技术的一次性投资相对较高,但由于 其高效的脱硫脱硝性能,使得运行过程中的 维护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在长期运行中具有 良好的经济效益。
05
循环流化床技术脱硫脱硝 的改进与展望
技术改进措施与建议
01
提高脱硫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循环流化床技术脱硫效率,可以采用更先进的脱硫剂,
优化脱硫剂的使用量和投加方式,同时改进反应器的结构和流场设计,
循环流化床技术脱硫脱硝的 试验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循环流化床技术概述 • 脱硫脱硝技术介绍 • 循环流化床技术脱硫脱硝试验设计 • 循环流化床技术脱硫脱硝试验结果分析 • 循环流化床技术脱硫脱硝的改进与展望
01
循环流化床技术概述
循环流化床技术原理
气固流动特性
循环流化床通过特定的气流设计 ,使固体颗粒在床内呈现类似流 体的流动状态,实现高效的气固 接触和传热传质。
试验目的与意义
探究循环流化床技术在脱 硫脱硝方面的性能
通过试验来验证循环流化床技术在脱硫脱硝 方面的效果,以确定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 性。
为工业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通过试验获取的数据可以为工业应用提供重 要参考,有助于推动该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广
泛应用。
试验装置与流程设计
试验装置
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脱硫剂、脱硝剂、供气系统、温度控制 系统、检测系统等。
绿色低碳发展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循环流化床技术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通过优化能源 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降低脱硫脱硝过程的能耗和碳排放。
对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意义
要点一
推动环境保护
要点二
促进产业发展
循环流化床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脱硫脱硝技术,对 于推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广泛应用这一技术, 可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 身体健康。

CFB-FGD烟气脱硫、脱硝、调质

CFB-FGD烟气脱硫、脱硝、调质

CFB-FGDCFB-FGD(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工艺是八十年代末由德国鲁奇(LURGI)公司首先提出的一种新颖的干法脱硫工艺。

这种工艺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使吸收剂在反应器内多次再循环,延长了吸收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吸收剂的利用率。

它不但具有一般干法脱硫工艺的许多优点,如流程简单、占地少、投资低以及副产品可以综合利用等,而且能在钙硫比很低(Ca/S=1.1~1.2)的情况下达到与湿法脱硫工艺相当的脱硫效率,即95%左右。

CFB-FGD技术目前已在国外发展地非常成功。

如在德国Borken 电厂100MW电站锅炉上(烟气量为620000m3/h)已经有了多年的稳定运行时间和经验,并在许多中小锅炉上得到应用。

CFB-FGD脱硫工艺由吸收剂添加系统、吸收塔、再循环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组成(见图1)。

烟气从流化床下部布风板进入吸收塔,与消石灰颗粒充分混合,SO2、SO3及其他有害气体如HCl和HF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SO3·1/2H2O、CaSO4·1/2H2O和CaCO3。

反应产物由烟气从吸收塔上部携带出去,经除尘器分离,分离下来的固体灰渣经空气斜槽送回循环床吸收塔,灰渣循环量可以根据负荷进行调节。

吸收剂的再循环延长了脱硫反应时间,提高了脱硫剂的利用率。

工艺水用喷嘴喷入吸收塔下部,以增加烟气湿度降低烟温,使反应温度尽可能接近水露点温度,从而提高脱硫效率。

CFB-FGD工艺的吸收剂可以用生石灰在现场干消化所得到的氢氧化钙(Ca(OH)2)细粉,由于制得的消石灰颗粒已经足够细,可以满足脱硫要求,因此无须再磨,既节省了购买球磨机等大型设备的投资费用,又减少了能耗,降低了运行费用。

该工艺是一种干法流程,所以也不象湿法、半干法工艺需要为数众多的贮存罐、易磨损的浆液输送泵等复杂的吸收剂制备和输送系统,用简单的空气斜槽就可以输运,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

该工艺的副产品呈干粉状,其化学组成与喷雾干燥工艺的副产品类似,主要成分有飞灰、CaSO3、CaSO4以及未反应的吸收剂等、加水后会发生固化反应,固化后的屈服强度可达15-18N/mm2,渗透率约为3×10-11,压实密度为1.28g/cm3,强度与混凝土接近,渗透率与黏土相当,因此适合用于矿井回填、道路基础等方面。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中试研究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中试研究

例 的粉煤 灰或飞灰与工业石灰或消石灰混合后 ( 若 是生
石 灰则 要 进行 加水 消化 ),再将 强氧 化性 添加 剂 以溶 液或粉 末 的形式加人 混合 均匀后晾干备用 ,由于K Mn O 应 ,从 而降低 了添加剂性能 ,因此 吸收剂 制备过 程应尽 间长 了失效 ,不利于工业化应用 。 有 系统 简单 、工程投资费用低 、占地 面积 小 、运行维护 方便等 特点。若能在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 的基础 上 ,不 改变本体 ,通 过合适 的途径和方式增加 吸附剂 添加剂就 能实 现脱硝功能 ,从而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将 成为脱硝 技术革命 陛的突破 ,前景广 阔。结合循环 流化床特点和 大量循 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程实践经验 的积累 ,可以通 过往 吸收塔 内直接加入强氧化性添加剂 的方式 ,使之与 高 密度 吸 收剂物 料颗 粒原 位 混合形 成 “ 富 氧型 ” 吸收 剂 ,与烟气 中N O 接触反应 生成易溶于水 的N O , ,最终与 计时秒表 、称重装置 、脱硝添加剂 配备及加料工具等 。 中试 采用 将脱硝添加剂直接加人循环流化床反应塔 物料充分混合 ,通过 吸收塔 内的烟气与之充分接触 ,实 ( 1 ) 调 节C F B — F G D 装置 达高效稳定运行状态 ;
4 2
期 凌他 藩脱 一镓匏越恭
王建春 ,余华龙,章拔群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龙岩 3 6 4 0 0 0 )
避黝
摘 要: 选择K M n 0 和N a C 1 0 作 为脱硝添加剂主料 ,在烟 气循环流化床脱硫 的基础上 ,对 高含 N ( 】 浓度 的 玻璃 窑炉烟 气进行 中试试验。结果表 明,强氧化性添加剂K M n 0 和N a C l O 用于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 一体化 具 有很好 的效果 ,脱硝 效率最大可达6 7 . 2 % ,并具有较好 的持续性 。对脱硝效率 的影 响因素 进行分析 ,结果 表 明:增 大添加 剂的使 用量可以提 高脱硝 效率;两种不 同的添加剂具有 不同的脱硝效应 ,其 中使用N a C l O

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中的运用

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中的运用

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中的运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中的应用。

首先从技术原理入手,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工作机制。

然后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的必要性,并总结了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在该过程中的优势。

接着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最后从效果评估和未来研究方向两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推动环保和节能减排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超低排放、改造、优势、应用案例、工程实施、效果、未来研究方向、总结、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为了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的目标,需要采取有效的脱硝技术。

传统的脱硝技术如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和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分别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各自也存在一些问题,如SCR技术需要高成本,SNCR技术在低温条件下催化效果不佳。

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的出现成为了一种解决方案。

通过结合两种技术的优势,可以有效降低NOx的排放,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超低排放。

研究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中应用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

通过分析这种联合脱硝技术的原理,我们希望能够找出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放达到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

我们也希望通过研究该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优势和应用案例,为工程实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指导。

通过对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中的效果进行评估,我们将为未来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提供指导和建议,以实现更加清洁和高效的能源利用。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电 动 震 打
38
• 石灰石输送系统故障 • 旋转给料机漏料
旋转给料机漏粉,更换盘根
39
• 石灰石输送系统故障 • 旋转给料机卡涩
未投运的叶片
投运3个月后的叶片
40
• 石灰石输送系统故障 • 料位开关故障
料位开关 参与逻辑控制
料位低 开始进料
料位高 停止进料
41
• 石灰石输送系统故障 • 料位开关故障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特点
优点: 1) 技术成熟 2) 吸收剂价廉易得 3) 脱硫效率高 4) 对煤种变化的适应性强 5) 副产品可综合利用 缺点: 1) 系统复杂 2) 占地面积大 3) 一次投资较大
典型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国内主流吸收塔技术
喷淋空塔
液柱塔
托盘塔
鼓泡反应器
26
主流脱硫工艺特点及选择条件
项目
湿法
氧化镁法 循环流化床干法
技术成熟程度 适用煤种 应用单机规模
成熟
成熟
成熟
不受含硫量限 制
不受含硫量限 制
Sar≤2%
没有限制
没有限制
≤300MW
能达到的脱硫率 95%以上
95%以上
60%
吸收剂来源
资源较多
附近有资源 资源较多
三、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系统
1. 主要组成系统:
1) 石灰石储存系统 2) 输送系统 3) 流化风机
吸收剂 —— 石灰 副产物 —— 亚硫酸钙/硫酸钙
喷雾干燥法工艺流程图
喷雾干燥法化学反应机理
烟气
溶液
SO2+H2O→2H++SO32SO2 Ca2++2 H2O← 2H+ +Ca(OH) 2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项目技术方案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项目技术方案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项目技术文件一、项目简介1.1.工程概述贵公司现有1台75t/h锅炉因燃料中含有一定的硫份,在高温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SO2会对周围的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根据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进一步除尘脱硫,确保锅炉尾部排放粉尘及SO2按照国家和当地环保排放要求达标排放,并按照环保总量控制要求在确保达标的同时进一步削减粉尘及SO2的排放量。

本期工程为锅炉烟气治理工程除尘脱硫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及运行调试,针对业主方的现场特点,结合我司的工艺技术和工程经验,从工艺技术、安全运行、排放指标、经济指标等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论证,提出以双碱法湿法脱硫工艺处理,新建使用喷淋雾化型脱硫塔(GCT-75),另外方案中还包含脱硫剂制备、脱硫循环水系统、再生、沉淀及脱硫渣处理系统等,供业主方决策参考。

本技术方案在给定设计条件下, SO2排放浓度≤300mg/m³的标准进行整体设计。

技术方案包括脱硫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须具备的工艺系统设计、设备选型、采购或制造、运输、土建(构)筑物设计、施工及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安装督导、调试督导、试运行、考核验收、人员培训和最终的交付投产。

1.2.国内脱硫技术现状我国电力部门在七十年代就开始在电厂进行烟气脱硫的研究工作,先后进行了亚钠循环法(W-L法)、含碘活性炭吸附法、石灰石-石膏法等半工业性试验或现场中间试验研究工作。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电力工业部门开展了一些较大规模的烟气脱硫研究开发工作,同时,近年来我国也加入了烟气脱硫技术的引进力度。

目前国内主要的脱硫工艺有:(1)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是采用廉价易得的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制成吸收浆液。

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被吸收脱除,最终产物为石膏。

超高硫炭素煅烧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除尘工艺的论证与应用

超高硫炭素煅烧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除尘工艺的论证与应用

《广西节能》 2022年第2期 总第150期超高硫炭素煅烧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除尘工艺的论证与应用丘宝增(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361000)[摘要]连云港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炭素煅烧烟气采用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实现了超低排放。

项目自投运以来,在入口SO 2浓度高达5000~6000mg/Nm 3的超高硫工况下,装置出口仍能满足SO 2浓度低于35 mg/Nm 3、粉尘低于5 mg/Nm 3的超低排放要求,装置同步对SO 3(硫酸雾)、重金属等起到协调脱除的作用,并实现废水零排放。

此技术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符合国家当前的减污降碳要求。

[关键词]炭素 循环流化床 半干法 高硫 超低排放1 前言国家环保部于2010年颁布了《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其中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现有企业和新建石油焦煅烧企业执行石油焦煅烧炉(窑)烟道气中的NOX ≤100mg/m 3、SO 2≤100mg/m 3、颗粒物≤10mg/m 3的排放指标要求。

连云港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炭素煅烧采用罐式炉,煅烧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污染物主要成分是SO 2、粉尘和NOX [1]。

随着石油焦硫含量的提高,炭素企业在煅烧过程中产生的SO 2的排放量将增加,因此煅烧烟气脱硫技术的选择非常重要[2]。

煅烧生产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煅烧烟气工况选择适宜的脱硫除尘烟气净化技术。

连云港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考虑节省原料成本,实际生产燃用高硫份石油焦,煅烧烟气中的SO 2有时会出现浓度较高的情况。

经过多种工艺比选,对其新建的40万吨炭素煅烧烟气配套建设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除尘超低排放装置。

新建设的炭素煅烧烟气净化装置在满足现阶段《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前提下,企业进行自我加压,按SO 2≤35mg/m 3、颗粒物≤5mg/m 3的排放指标进行设计,以满足未来更加严格的环保指标要求,避免因环保排放指标要求的提高导致重复的升级改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技术姓名:刘明晓,张智辉宁夏国华宁东发电有限公司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韩家沟 750408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desulfurization denitration technologyNAME:LIUMINGXIAO,ZHANGZHIHUINingxia guohua ningdong power company limited company .Addr.Hanjiagou,Majiatan Town,LingwuCity,Ningxia zip code: 750408ABSTRACT:Circulating luidized bed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options, plant all kinds of lime ston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e optimization optionsKEYWORD:Circulatingfluidizedbed;Desulfur ization denitration; Optimal choice摘要: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方式选择及特点,电厂各种石灰石粉存储及输送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优化选择方案。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优化选择0 前言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目前每年由人类制造的含硫含销燃料燃烧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高达2亿吨左右,严重破坏了大气环境,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等工业的加快发展,煤炭消耗量快速增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不断加剧。

其中,电厂燃煤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就高达1200万吨,成为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为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改善大气质量,在现有火电厂利用其有限场地寻求一种初投资省、占地少、脱硫脱销效率高、技术成熟可靠、运行成本低的脱硫脱销装置。

加快火电厂烟气脱硫脱销工作,不仅是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电力工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循环流化床锅炉虽然相比其他炉型在炉内脱硫脱销效率上略高一筹,但是还存在诸多技术难题需要改进,才能实现90%以上脱硫脱销的效果。

本文就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脱硝做出综合论述,以求在技术方面得到改善。

1脱硫脱硝方式选择及技术经济比较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多的脱硫技术有烟气脱硫<FGD>及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技术脱硫两种方式。

机组能否采用烟气脱硫,首先要分析烟气脱硫的工艺及设备占地情况。

烟气脱硫一般又分为三种:湿法烟气脱硫、干法和半干法烟气脱硫。

国外应用最为普遍的是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约占电厂装机容量的85,其次是干法和半干法脱硫技术。

排烟循环流化床脱硫全称为气体悬浮吸收技术<简称GSA脱硫系统>。

该脱硫方式具有初投资省、占地少、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系统简单及操作方便等优点。

在国际上掌握此项技术比较成熟的公司有丹麦FLS。

MILJ公司。

此外,德国鲁奇的BISCHOFF 公司排烟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称为CFB烟气脱硫>也是较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

GSA法脱硫与烟气循环流化床<CFB>脱硫的共同点是:均采用锅炉尾部烟气循环脱硫、石灰作吸收剂,占地小、初投资省,副产品抛弃。

不同点是:<1>前者属半干法脱硫,后者属干法脱硫;<2>前者使用脱硫剂为纯度及活性较高的石灰浆CaO<OH>2,后者脱硫剂为熟的干石灰粉<即已消化的石灰>或采用炉内喷钙;<3>前者反应塔后使用分离器循环灰粒,喷嘴注射石灰浆,后者反应器后使用电除尘器循环灰粒;<4>脱硫效率、初投资、运行费用、占地面积等后者比前者略大。

电子束法脱硫<EBA法>电子束法脱硫是干法脱硫中一种新的脱硫工艺,其主要特点是:<1>属干法处理过程,不产生废水、废渣;<2>能同时脱硫、脱硝,并可达到90以上的硫脱率和80以上的脱硝率;<3>副产品为硫铵和硝铵混合物,可用作化肥。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此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将石灰石粉浆或石灰作脱硫剂,在吸收塔内对含有SO2的烟气进行喷淋洗涤,使SO2与浆液中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硫配钙<CaSO4>,从而将SO2除掉。

2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烟气脱硫特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炉内稳定的870℃左右的温度场使其本身具有了炉内烟气脱硫条件,炉外的脱硫装置实际上就是石灰石的制粉、存储及输送系统,并科学经济实用地选择脱硫固化剂。

一般电厂大多是外购满足要求的石灰石粉,由密封罐车运至电厂内,通过设置于密封罐车上的气力卸料系统将石灰石粉卸至石灰石粉储仓。

在石灰石粉储仓底部,安装有气力输送系统,将石灰石粉通过管道输送至炉膛进行SO2吸收反应。

循环流化床脱硫的石灰石最佳颗粒度一般为0.2~1.5mm,平均粒径一般控制在0.1~0.5mm范围。

石灰石粒度大时其反应表面小,使钙的利用率降低;石灰石粒径过细,则因现在常用的旋风分离器只能分离出大于0.075mm的颗粒,小于0.075mm的颗粒不能再返回炉膛而降低了利用率<还会影响到灰的综合利用>。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其分离和返料系统组成外循环回路保证了细颗粒<0.5~0.075mm的CaC2O3、CaO、CaS2O4等>随炉灰一起的不断循环,这样SO2易扩散到脱硫剂核心,其反应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石灰石的利用率。

0.5~1.5mm粒径的颗粒则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进行内循环,被上升气流携带上升一定高度后沿炉膛四面墙贴壁流下又落入流化床。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时较经济的Ca/S比一般在 1.5~2.5之间。

脱硫固化剂的选择问题。

一般情况下电厂大多选择石灰石作为脱硫固化剂是基于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脱硫效率较高。

也可以因地置宜地选择石灰、氧化锌、电石渣等作为脱硫固化剂,不同的脱硫固化剂产生的硫酸盐性能有所不同,影响到灰渣的综合利用性能。

石灰石粉特性:研磨后石灰石粉颗粒棱角,硬度高;石灰石粉对压缩空气分子的亲和力差,逸气性强;粒度分布差别较大<20um-1.5mm>;堆积密度较大<1.3t/m3左右>;吸水性高,粘度大;;对输送管道的磨损较大;气力输送的悬浮速度梯度较大,流态化性能差,气力输送的状态极不稳定<属于难输送物料>;石灰石粉颗粒容易沉积;吸潮板结,造成堵管。

石灰石系统投运后出现的主要问题:采用压缩空气输粉时,压缩空气中带水,使石灰石受潮、结块;送粉管道细长,中途弯头部位易堵;投入石灰石后,床温会下降、床压迅速上涨;冷渣器排渣量增大。

3电厂各种石灰石粉存储及输送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3.1两级料仓石灰石输送系统两级料仓石灰石输送系统为早期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的经实践证明大多不太成熟的常规方案,国内电厂安装的较多。

系统分为石灰石粉库<锅炉房外>至中间粉仓的前置段输送和中间粉仓至锅炉炉膛的后置段输送两个部分。

前置段输送采用空压机做为输送用气动力源进行定容间断输送;后置段输送采用石灰石<罗茨>风机做为输送用气动力源进行可定量调整的连续输送。

<1>两级料仓石灰石输送干式喷钙炉内烟气脱硫系统主要是由储料仓、正压栓流式气力输送系统、炉前仓、喷吹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物料采用罐车压送到储料仓,再由正压栓流式气力输送系统输送至炉前仓,最后经喷吹系统吹送入炉膛。

整个系统采用PLC程序控制。

<2>储料仓一般布置在零米层,可储存一台炉三天的用量,下部设有流化装置以防止石灰石粉结块,顶部设有除尘器及压力真空释放阀。

<3>炉前仓布置在锅炉附近,实际为一缓冲仓,它接受储料仓的来粉,依靠重力自流卸粉。

炉前仓顶部设有除尘器及库顶管箱,还设有高低料位,其下部还设有电加热板以防止石灰石粉结块。

<4>输送系统是以空压机作为动力源,采用高密度的低压栓流式输送,将物料从发送器以灰栓形式由管道输送至炉前仓。

输送系统由发送器、进出料阀、补气阀、管路等组成。

<5>喷吹系统是以罗茨风机作为动力源将石灰石粉吹入炉膛,由罗茨风机、管路、弯头、喷射器、混合器、螺旋给料机、叶轮式旋转给料阀及插板门等组成。

石灰石粉给料量由叶轮式旋转给料阀通过变频调速器根据锅炉燃烧需用量进行调整,也可由螺旋给料机进行调整。

<6>主要技术参数:气灰比:~1:3.5,钙硫比:~2.2:1,脱硫效率:85~90%。

防止炉前石灰石粉输送系统堵塞采用技术措施<1>用电加热器<根据气候特点选用>:将石灰石风机送出的风加热到一定温度,使输送管路中的物料顺畅流动。

<2>用气化装置:安装在粉仓底部,加热过的空气通过陶瓷多孔板使干燥的粉粒状的物料流化,增加物料的流动性,防止物料板结、起拱。

<3>在喷射供料器上增设备用风,风源为压缩空气。

防止在输送风压不足时石灰石输送系统堵塞。

上述石灰石输送系统属于间断输送。

在电厂实际运行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向炉膛输粉的给料量无法保证均匀、连续:石灰石粉的粒度、湿度等特性极易随环境因素变化,石灰石从中间仓进入螺旋给料机时是不均匀、不连续的。

螺旋给粉设备一般较易磨损,带来的后果是:关闭不严,泄漏严重;当通往炉膛的石灰石管路不畅时,石灰石风机风有可能倒灌到炉前石灰石仓,导致给料困难。

<2>石灰石粉较细且极易吸潮,因而石灰石料仓容易结块堵塞,造成石灰石粉下料不畅;<3>旋转给料阀易磨损;<4>间断输送,易在管道中产生细粉的沉积;<5>使用炉前中间仓当做两相流中继输送间的连接和缓冲,系统处理量过大,而且系统较为复杂,所需设备管道较多,故障点也多;<6>整个系统消耗功率大;<7>需设炉前中间仓<在电厂煤仓间15-30m标高之间>,土建投资大;<8>初期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现新建电厂设计或投产电厂的改造不宜再选用此两级料仓石灰石输送系统。

3.2单级料仓连续石灰石输送系统外购满足要求的石灰石粉<粒径小于1.5mm>,由密封罐车运至电厂内,通过设置于密封罐车上的气力卸料系统将石灰石粉卸至石灰石粉储仓。

在石灰石粉储仓底部,安装有气力输送系统,石灰石粉由高压空气通过管道直接输送至炉膛进行SO2吸收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