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班组名片,展示真我风采(华送新甘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班组名片展示真我风采
华东送变电220kV新甘线项目班组
一、指导思想
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而班组文化建设则是班组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华东送变电220kV新甘线项目班组在加强班组文化建设过程中,以编辑出刊项目《工程报道》为形式,打造项目班组名片,引导职工认同和践行价值理念,凝聚人心、激发士气,在川西高原塑造上海电力品牌。
二、工作目标
新甘线工程是我公司迄今为止海拔最高、条件最恶劣、工作最艰苦的一项线路工程,工期紧任务重,项目建设者从黄浦江畔奔赴川西高原,为“电亮藏区”而拼搏。要通过编辑出刊项目《工程报道》,聚焦项目建设亮点,提炼优秀班组文化,传播上海电力品牌,讴歌建设者的伟大与光荣。
三、工作步骤
1、策划阶段:工程开工后,全体班组成员连续召开两次讨论会,大家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想法,描绘出自己心中最理想的工程报道样式。最终确定《新甘线工程报道》为半月刊,设“工程大事记”、“工程进度展示”、“上级关怀”、“安质园地”、“感动事迹”、“先进个人”等六大固定板块,并可根据工程进度特点推出特别版块,丰富《新甘线工程报道》的多样性、全面性。
2、素材收集阶段:项目班组在第一次工程例会上向每位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队现场管理人员发放了工作日志本,要求班组人员按照日记的形式记录每天的工作情况,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高原奋战中,项目工地每天都在上演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其中的很多故事编辑人员不可能全都看到。为了让每一位班组人员都能去观察和体会这些人和事,使大家都成为我们《工程报道》的编者和对象,让大家记录工作日志成为了《工程报道》收集素材的重要渠道。每两周我们将这些记载着施工第一线辛劳汗水的工作日志本收集起来,从中寻找那些最真实的点点滴滴。
3、编辑出版阶段:班组管理人员将这些施工一线的故事及工程进展情况撰写成一篇篇通讯稿,交由《工程报道》编辑团队制作成每一期排版精良、内容丰
富、制作精美的《新甘线工程报道》。
4、传播阶段: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一是将《新甘线工程报道》发放到工程建设的业主单位、指挥部、监理、高原医疗站和其他标段的兄弟单位,展示上海电力建设者的风采。二是通过公司内网邮箱向全体职工刊出,使公司职工感受来自高原的问候,同时将目光都聚焦在新甘线。三是在项目驻地设置工程报道宣传专栏,将《新甘线工程报道》定期张贴,使职工可以随时看到《工程报道》的最新内容,并将自己的意见及想法写在留言簿上。
四、保证措施
1. 收集素材的工作日志本每两周收集一次,由项目经理或施工队长对每名职工的日志内容进行评语,有的单独进行沟通,班组人员感受到领导的关心也会增加班组成员收集素材的积极性。
2. 邀请公司媒体专家进行指导,提高编制的质量。
3. 与公司工会合作,由公司工会对稿件撰稿人、编排人进行相关奖励。
4. 向公司领导和到现场的专家、领导进行刊物推荐,建立知名度和认可度,确保《工程报道》编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达到效果
编辑出刊新甘线《工程报道》,是班组文化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是一张在“电亮藏区”重点工程中展示的班组名片。通过《工程报道》,全体员工与业主、指挥部、监理等相关方一起见证了工程建设的每一步,展现了班组和员工的风采,营造出了浓厚的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班组文化氛围。
六、发展方向
1. 将每一期新甘线《工程报道》集中出版成册,成为新甘线工程参战员工共同回忆,也作为工程总结的一部分留存以供大家共同学习、借鉴。其他项目工程也可根据自身工程特点出版《工程报道》,最终出版成《工程报道集》,积累成公司项目管理及团队文化建设的经验及财富。
2. 鉴于公司施工点多面广,公司可以借由内网搭建职工微博、论坛等平台,让职工第一时间发布工程建设的所见、所闻、所感,大家可以在平台上相互交流取经,增进职工间的情感,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司领导、同事了解工程情况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七、具体实例
1. 2012年4月15日,新甘线《工程报道》第一期出刊。至8月份新甘线全线工程竣工送电,新甘线《工程报道》共刊出八期,撰稿近五万余字,图文报道60余幅。
2. 新甘线《工程报道》在新甘石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业主和监理单位中进行了传播,极好地宣传了工程建设者们的奉献精神,营造了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班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