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 三“点”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教学中三“点”论

声乐是一门立体学科,整体认识和把握歌唱发声器官各部分的协调运动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事情。通过对歌唱中发音的额“起点”、共鸣的“焦点”和气息的“支点”作立体解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体会歌唱松弛且积极的状态,获得整体的声音。

声乐教学整体歌唱歌唱的点

声乐的整体性教学在一直被大家关注,虽然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工程,但是我们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被学生的一些歌唱毛病所困扰,基本体现在气息太浅、压喉或提喉、舌根音、声音抖动,真假声不统一等。导致这些毛病的产生基本是由于学生追求宏大响亮的声音、明暗的音色,或者是由于对声音“集中”和“高”部位理解的偏差而导致的用力不当所致。我们可以通过对歌唱中各种点、线、面作立体解读,采用点、线、面的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具备立体的的发声状态,体会松弛且积极的歌唱,从而获得艺术的嗓音,引发听众的共鸣。

歌唱中的点有三个一是嗓音发音的“起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声带;二是共鸣的“焦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声音的位置;三是歌唱气息启动一霎那的“支点”。这三个点经常被我们提到,尤其是以第二个点提到的最多,说法也最

不统一,达到或者找到该点的手段也最多。其次被提到多的是气息启动的点,而第一个点在21世纪之前很少有人提到,最近几年开始受人关注。正确理解和运用歌唱中的这三个点对于我们认识歌唱的整体协调运动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个“点”作为歌唱起音的发音部位——声带,位于气管的最上端,前段附着在甲状软骨内侧,后端连接在杓状软骨上。声带被喉头包裹,左右并列,是两条韧性很强的带,由软骨和肌肉来保持或者调节张力,从肺部通过气管输出的气息使声带产生振动,发出基本声音。[1]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在发音时声门关闭,在不发音时声门打开。但是在歌唱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声门于呼吸搭配失调的问题。有的死撑喉咙唱,喉部肌肉用力,声门不能闭合,出项喉音;有的吸气过多,呼吸肌肉负担过重而呼气过猛,导致起音失控,声门负荷过大,造成声音病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喉头向下挡气的方法来解决,以求喉头与呼吸的关系平衡。喉头向下挡气的方法很多,但是最为简洁的就是“叹气发声法”,想象在衬衫的第二个纽扣处有一个“点”,声音从这里往下叹,一直叹到腰底。这个方法很容易使初学声乐的女生在中声区混入假声而进入混声歌唱的状态。具体做法1、面部表情放松自然,鼻咽腔适度打开,软腭抬起;2、小腹平静地吸气,横膈膜下沉;3、做一个“U”的小口型,里面空间很大,下颌松弛、牙关松开;4、在衬衫第二纽扣处找

个点,感觉从这个“点”往下叹气的感觉碰响嗓子。5、初学多用下行音阶练唱。这样发出来的声音发自喉底,并在”U”腔中站定,音色上既有芯又有丰富的泛音。

在歌唱的时候,有些学生喜欢咬文嚼字,导致下巴很紧张,舌根发紧,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让学生忘掉自己的喉,他认为美声唱法正确的发音位置是在喉结下方第二个纽扣处,沈先生称之为嗓子眼儿,他主张“轻轻一叹气,气一碰嗓子眼就响了”[2]。这种“以气带声”的“叹气发声”感觉,能使发音变得更为轻松、自如。我们都知道歌唱的发音部位不可能真的的会到喉结下第二颗纽扣处,只是沈先生用心理暗示法,告戒学员,要松掉歌唱的嘴巴,尤其是要让下巴松弛,放下喉结,并让其尽量保持在最下面。所以,歌唱的起音还是通过声带振动而发出基音的。不管是软起还是硬起甚至激起都应该找到胸口起音的发声位置,挡住气,均匀地让流动的气息冲击那个“点”而引发悦耳的歌唱。

第二个点是共鸣的“焦点”,这个“点”的位置不是不固定不变而是移动的。它的位置以鼻梁为中线到头顶随着声区的不断上升而逐渐向上移动。中低声区在上牙齿后面,中高音区在眉心,高音区在头顶。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喜欢在中低声区撑大嗓门唱,口腔共鸣成分多,咽腔以上共鸣少,声音是横向散着发出的,即使唱上去也没有高位置的声音特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穿针引线法”,这个方法和

歌唱中的“线”密切相关。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在她的声乐著述里已经谈到这种方法。具体要求是共鸣腔充分而适度的打开及其协调配合,这时喉头下降,软腭吸起、咽壁竖立,鼻咽腔充分打开,感觉声音都是从假想的那个“点”上穿过针孔而发出。这种声音明亮、集中、富有高泛音色彩。歌唱者获得这个“点”后深切地感受到一种一种摆脱喉部

肌肉挤压的解放感,获得梦寐以求的金属般的头腔共鸣。当然高频共鸣效果的获得不仅仅是需要有良好的气息支持,正确的起音,还要完美地打开喉咙。

但是要想获得统一完美的头腔共鸣必须要让共鸣的

“焦点”能够在一条线上非常光滑地串联起来。实现共鸣“点”的顺利对接必须解决在中声区到高音区之间的混声

区的问题,除了我们通常所要求的改变母音的方法外,还需要我们要逐渐调整音色,适当暗起来点,略微控制点音量,尽量以中等偏小为主。可采用哼鸣练习,声音从喉底部的“点”发出,顺畅地进入口咽腔、鼻腔、蝶窦和额窦。声音就像一颗颗浑圆的小珍珠,在脑门处滚动。这颗珠子就是声音的焦点,也俗称“芯”,它所发出来的金子般的音色,是其他唱法所无法比拟的。在做哼鸣练习时要松开咬肌、牙关和颌关节,舌头放平,舌尖抵住下牙;颈部除了喉头附近的肌肉略微向下向外拉开外,其他部分的肌肉都必须放松;张开鼻翼,有点像擤鼻涕和打喷嚏前一霎那的感觉;用气不要

过多;像“呻吟”或者“轻叹”,让气息轻柔地抚摸声带那个“点”。能做到以上几点我们的声音就能从共鸣的“焦点”像“穿针引线”那样飞翔出去。[3]

歌唱的第三个点是气息启动的“支点”。有了歌唱的第一个点“起点”我们有了嗓音的起音;有了歌唱共鸣的“焦点”我们能掌握歌唱的美妙音色;但是如果离开歌唱的气息“支点”前面两个“点”就是无本之木,无米之炊。歌唱中一些常见的问题总会和气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气息吸得很浅,支点就很高,乐句无法延长;歌唱的气息固然重要,但是也是其重要性让很多学生走入另外一个极端,气吸入的过多,过饱,学员一味地用很大的力撑在腰部导致上胸紧张,歌唱不能流畅。我们都知道气息使歌唱的原动力,没有足够的气息就不可能让声音的“起点”产生振动;没有足够的气息不可能产生歌唱的泛音在头腔形成声音的“焦点”;没有足够的气息更不可能感受歌唱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实际上,歌唱呼吸技能的训练就是吸气肌肉群对抗呼气肌肉群的训练,让歌唱的软肋和横膈膜在吸气后保持较长时间的扩张能力,并能够抗拒呼气肌肉群强大的收缩压力。如果没有这个抗拒能力,扩张的软肋和横膈膜就会迅速地凹陷下去,失去控制的气息。沈湘先生主张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状态歌唱,强调吸气肌肉群在歌唱中的主导作用。呼气肌肉群和吸气肌肉群的范围比较大,参与对抗的肌肉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