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浅析太原市快速路系统构建与布局

3 道 路 网规划 思路
就城市而言 。 土地利用开发效益 出发 , 从 期望 土地 利用的效 率越高越好 , 在一定的城市路 网交通 容量条件下 , 但 不合理的土
地 利 用 形 态 , 高 的 土 地 开 发 强 度 , 然 导 致 交 通 容 量 不 能 满 足 过 必
() 5结构欠缺、 功能紊乱 。快速路未按规划形成 , 主次干道功 能穿插 , 造成交通流难 以组织 , 无法发挥整体效益 。
构建太原都市 圈。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 把太原市 由单核 心城市结 构转变为多极城市结构 , 中心城市的传统产业“ 使 有机疏散” 以这 。 个区域作为空 间平台向外延伸城市功能 ,并 与区域范围内的空间 资源和产 业布局 “ 重新组合 ”在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 中实现 , 空间资源 与城市功能的整合 , 扩大城市容量 , 增加经济总量, 而 从 增强省城 中心城市的资源凝聚力和辐射力 , 最终实现区域共赢。 通过研 究城市空 间结构演变 的一般规 律 , 从经济 、 会 、 社 政 治、 交通 、 文化 以及 自然与生 态等多方面对太原市空 间结构 进行 分析 , 认为规划期内太原城市空 间结构将 出现 以下演变趋势 : 产业 空间将在市域乃至整个都市区范围内重新配置 ; 区层 市 次将 会出现结构 向开放式的多 中心结 构转化 ; 中心城将承担 区域 性政治 、 经济 、 文化 中心 的职 能 , 的功 能要 素将会较快增长 , 新 空 间结构将整合优化 ; 新城作为 主城 区的发展 重点 , 得到合 理发 将 展。 承担起疏散 中心城产业及人 口的职能 , 成为集聚新型产业、 具 有一定规模、 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的重要节点 。
整体 路网呈棋盘式 布局 ;中心区 以内主干道 已形成刚性骨 架, 外围区规划主干道则滞留于公路标准 ; 主干道网格单元表现为 南北狭长 的几何形态 , 东西 向跨 河桥梁间距约 1 m~2 m; .k 5 .k 干 0 道 网接近主多次少的非均衡 分布 , 支路 主要集 中分布在 旧城区 ; 中腹汾河 、 河西东晋铁路支线 、 河东石太铁 路对道路网纵 向切割 形成三大 “ 瓶颈 ” 地带 ; 部太 钢 、 西重机等 大型企业 , 北 河 龙潭公 园、 迎泽湖等水域 范围内道路网空白。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07•【字号】晋政发〔2024〕5号•【施行日期】2024.0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规划发展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晋政发〔2024〕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已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4年2月7日目录第一章基础与形势第一节地理格局与资源禀赋第二节开发保护成效与问题第三节风险与挑战第二章目标与战略第一节总体要求第二节定位与目标第三节空间战略第三章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第一节巩固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第二节深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三节构建保护与开发总体格局第四章营造特优富美的农业空间第一节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第二节优化现代农业布局第三节优化乡村空间布局第四节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第五节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第五章筑牢安全永续的生态空间第一节加强生态空间保护和管控第二节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第三节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第四节建立面向大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第五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矿系统修复第六节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第六章建设集聚高效的城镇空间第一节推动“一群两区三圈”高质量发展第二节促进各级各类城镇协调有序发展第三节优化产业转型发展空间布局第四节支撑营造高品质城镇空间第五节增强城镇空间安全韧性第六节促进城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第七章提高水资源和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第一节筑牢水资源安全保障线第二节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第三节巩固提升国家综合性能源基地第四节划定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区第八章统筹国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第一节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第二节建设绿色低碳能源网络第三节完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第四节系统布局智能化基础设施第五节构建安全韧性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第六节协调优化重大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第九章塑造晋风晋韵的魅力空间第一节构建魅力三晋空间格局第二节整体保护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第三节系统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第十章促进开放融合与区域协调第一节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第二节加强省际区域合作第三节推进省内重点地区协调发展第十一章统筹规划实施和管理第一节加强党的领导第二节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保障体系第三节强化规划传导和用途管制第四节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第五节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第六节近期安排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依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要求,编制《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太原调研报告

太原调研报告太原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产业基地之一。
为了了解太原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以及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本次调研团队前往太原进行实地调研。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太原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为了获取详细的信息,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与当地政府官员进行座谈、实地参观了太原的主要经济园区和重点工程。
三、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具备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近年来,太原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目前,太原的主要产业包括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
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太原的能源产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太原市现已制定了2020年城市规划,该规划致力于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
在城市规划中,太原明确了发展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此外,太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包括交通、水务等方面的建设。
尽管如此,太原在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努力。
四、调研结论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太原需要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步伐,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太原还应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
此外,太原还需加强环境保护,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五、建议1.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
2. 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
3.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六、参考文献1. 《太原市2020年城市规划》2. 太原市政府官方网站相关信息。
找准国家战略部署中的山西发展定位

2021年4月第2期总第5期三晋基层治理Grassroots Governance In SanjinApr.2021No.2 Sum 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中共中央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这个目标是在深刻洞察国际环境、精准把握国内现状的基础上形成的。
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准确把握“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依托国家战略、结合山西省情进行了明确定位、前瞻设计、统筹部署,制定的山西“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既契合当下,又着眼未来,相关规划方案的实施,势必为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作出山西贡献。
一、在国家战略部署中找准自身优势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积极把握发展机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进一步明确山西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有机整合省内外、国内外要素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为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贡献山西智慧和力量。
(一)精准定位,形成大视野“十四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推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和国家战略步调相一致。
为此,山西应该精准定位,汇集资源力量,共同应对外部风险,把握外部机会,推动全国一盘棋局面的形成。
精准定位,首先需要摸清家底,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衔接全球产业体系,构建围绕科技战略制高点的技术发展路线图。
其中,经济功能的精准定位要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不是丢掉家底,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依托现有资源禀赋优势,构建资源型区域现代化产业延申体系,形成国家资源型产业体系的精准价值定位,发展能够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资〔摘要〕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准确把握“十四五”开局这一重要历史机遇期,依托国家战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自身定位。
耿彦波再造太原

131116耿彦波再造太原11月的太原已入冬,天气逐渐寒冷,城池错落叠架在一片暗灰色的苍茫之中。
但严寒并没有挡住太原城再造运动的火热步伐:大大小小的塔吊、挖开的深沟、摆在路边的排水管,正将太原带入史无前例的整修之中。
此时,在太原市南部的晋源区,刚刚召开了城中村改造项目推介会。
履新太原市市长7个月的耿彦波出现在会场,亲自推介晋阳湖片区1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台下坐着包括华润、恒大、保利等知名房地产企业在内的45家全国性房企代表。
3年内,这里将再造一个升级版的晋阳新城。
而这,不过是耿彦波再造太原的一个缩影。
再造太原的“奇迹”不断被创造:东西南北4条以高架为主的城市快速路,在4月到6月间开工,10月底完工,只花了半年左右的工期。
11月13日,双向8车道的东中环快速路上,路灯、公交站台正抓紧安装,剩余辅路在抢铺沥青。
太原正势不可挡地进入一个城市翻新的非常时期。
太原谋变2013年,太原的市民不得不适应这样的境况:常走的路突然被封,上班要绕路,购物要绕路,出行的规律一再打乱。
太原市民们都知道,他们的城市来了一个“拼命三郎”一样的市长——耿彦波。
这位曾因再造大同而名震全国的市长,今年4月来到山西省会太原。
甫一上任,他就说要在太原“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今年要建成46公里的环状快速交通体系,将太原的交通由平面转为立体。
其次,还要整村拆除21个城中村,改造60条小街巷。
诸多工程同时开工,太原很快成为一个巨大的工地。
但是,建设效果也很快显现。
几个月的突击式施工下来,外环高速路已经初见雏形。
一些重要的连接工程,立交桥所过之处,违建、临建、加建、压线、棚户区等建筑被迅即拆除。
这种强大的执行力,正是来自耿彦波。
在南北主干道并州路通车前夕,耿彦波一天之内徒步8小时,边走边查找问题。
围在他身边的,是涉及该工程的各部门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遇到问题,现场找到原因,问责,整改。
这是耿彦波抓工程的惯常做法。
“说话声音不高,批评毫不留情面,常让人难以下台。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5.27•【字号】晋政发〔2021〕17号•【施行日期】2021.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通知晋政发〔2021〕1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现将《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1年4月30日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目录一、“十三五”回顾 1(一)发展现状 1(二)存在问题 5二、面临形势7(一)发展机遇7(二)严峻挑战10三、总体要求11(一)指导思想11(二)基本原则12(三)发展目标13四、发展重点15(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15 (二)半导体产业16(三)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18 (四)光电产业19(五)光伏产业20(六)碳基新材料产业21(七)特种金属材料产业22(八)生物基新材料产业24(九)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25 (十)煤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26 (十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27 (十二)通用航空产业29(十三)现代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30(十四)节能环保产业32五、主要任务33(一)创新驱动引领工程33(二)企业主体培育工程35(三)产业链现代化工程36(四)产业集群壮大工程37(五)产业数字化工程39(六)品牌市场开拓工程40(七)人才引进培育工程41(八)开放合作深化工程43六、保障措施44(一)加强宏观统筹协调44(二)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45(三)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45(四)强化项目落地支撑47(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47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专篇54工业是实体经济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依托,引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新兴产业”,山西要“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太原都市圈核心区产业布局现状分析及研究

太原都市圈核心区产业布局现状分析及研究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纷纷涌现出来,2004年3月,温家宝同志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个相邻省份。
在中部六省中山西gdp总量居中部第五位,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在中部地区居中下水平。
进入21世纪,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发展的条件己经成熟。
文章就是在此背景下,对太原都市圈的产业布局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试图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太原都市圈产业布局山西高教园区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31-0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大都市圈,主要有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等。
20世纪80年代后期,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成就了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和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推动了上述两个区域的经济繁荣,使我国经济的繁荣在这两个区域得以集中体现。
这两大都市圈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对中国向世界大国的目标迈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9年6月,长沙、湘潭、株洲三市实现通信一体化,区号统一为0731,而且手机通信时也不用在号码前加拨“0”,这一改变成为长株潭城市群成型一大特征,也被认为是城市群建设的标本事件。
由国家发改委编制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在“培育城市群增长极”部分再次明确了六大城市群(圈)发展方向,以太(原)榆(次)为中心的太原城市圈同样位列其中。
然而,与另外五大城市群(圈)相比,目前,太原城市圈的发展仍较为滞后,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太原城市圈的发展要明显滞后于城市群的概念。
一般来讲,城市圈内除了具有龙头产业外,其他产业也应该形成互补,最好的结果是,城市圈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
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分区级体育中心布局在滨河体育中心、迎新、河西千峰南路、北中环路、长风地区、教育园区、小店镇区、新城中心、北营和五龙口。
规划不仅是举办重大赛事,也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健身场所,未来太原将结合汾河两岸景观绿地,建设一批体育设施,包括沙滩排球场、门球场、网球场、健身路径、排球场、羽毛球场等,实现体育园林化。
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向城市南部迁建,原址转给市中心医院使用。新增小店、柴村等急救分站。
市疾控中心迁址新建,在小店新建疾控中心一座。
另外,构建以大中型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前哨的三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通过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设立,对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和现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型或改造改制。现有卫生资源不足的,按照相关规划予以新建。
第三版总规确定太原市的城市性质为:山西省省会,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2004年调整时,城市性质没变。
规划专家表示,现行的《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0)在指导太原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发展目标大部分已经提前实现。行政区划的调整、太中银铁路、石太客运专线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太原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太原市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修。
晋阳文化产业园位于晋阳古城保护范围以东,汾河西岸,打造现代文化产业基地,展示晋阳古城文化。
另外,分区级文化中心布局在省博物院、迎新、北营、龙城大街、晋阳湖、新城中心、小店和教育园区。
同时,加强居住区级、社区级文化设施建设,增强社区文化氛围,合理安排服务半径,就近满足市民的日常文化娱乐需求。
中北大学适度扩建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太原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6.08.22
•【字号】并政发[2006]25号
•【施行日期】2006.08.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
正文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并政发〔2006〕2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业经太原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批准。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率先科学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对于太原市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绿色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
在制定和实施年度计划时,要贯彻落实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并结合各级各部门实际情况,编制和组织实施好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以及县(市、区)规划,搞好与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工作。
全市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把我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殷实的新型工业基地、文化名城和现代化都市,跨入全国先进省会城市行列而努力奋斗。
二○○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1950年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历史及布局演变

2017.011651950年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历史及布局演变文 / 李岚摘要:太原是在解放初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其规划特点与建设模式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结合太原市解放初十年的城市规划实践,对比建国前的基础建设状况,分三个建设分期总结太原城市布局之演变及城市建设之改进。
通过对太原市规划历史的总结及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实践的角度在自然、人文、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建立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基本认识。
关键词:太原;解放初;城市规划;城市布局中图分类号:TU984;K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7)01-0165-03太原于1949年4月解放,解放初期的太原,由于战争的缘故,碉堡矗立,沟壕纵横,灰渣堆砌,城市照明与供水已近瘫痪,大批房屋、河道坝堰也遭到严重破坏,这给整个城市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城市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是一个衰微破败的小城市。
当时,全市辖区面积只有39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仅3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27.1万人,城市人口21.5万人,城市人口聚居在城关十余平方公里范围内,历代修建的各种房屋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1]3071949年5月,人民政府拨款165600元投入城市建设(占当时市属基本建设费用总额的95.4%),通过拆除危险栋宇、恢复民众基本生活等市政建设措施,以重整市容、恢复生产、清除战迹,初步在太原城内形成新的生机。
一、数个规划草案奠定城市建设基础(一)建国初至1952年,形成太原城市规划的雏形由张桂山总工程师带领制定了初步计划:“1.太原旧城区内的柳巷、钟楼街等地区定为商业区;2.河西太原工学院(现在太原工业学院)及坞城新建学校为教育区;3.北郊太钢和河西万柏林工厂占地为工业区;4.其它居民的居住街巷定为住宅区;5.海子边文瀛湖、迎泽公园为娱乐区等几条”[2]316。
此五条规定上报华北行政委员会。
(二)人民政府于1949年6月19日制定了改造旧城区的第一个计划太原市城关各街道建筑线界暂行规划,恢复时期,新建和改建的五一路、柳巷、南肖墙等街道,大体上都是按照这个规划执行的。
太原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文 章 编 号 :0 5 6 3 (0 2)1 0 0— 3 10 — 0 32 1 1- 1 8 0
S IT C F R A I ND V L P E T& E O O Y C — E H I O M TO E E O M N N CN M
21 年 第 2 卷 02 2
1 研 究背 景
太原是 中部地 区重要 的中心城市 ,全 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
广泛 表现在社 会 、 济 、 经 环境 等方面 , 并成为城 乡一 体化发展 的
瓶颈所在。因此 ,处理好城市与城镇 的关 系成 为 目前 的迫切需 求。经过近几 年太原市委 、 市政府的努力 , 太原 的城 乡关 系逐步
区, 按照功能区 的特点而不是城乡差别予 以资源配置 , 迈出 了城 乡一体化发展 的坚实步伐。
的总体要求 ,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 , 以城乡一体化推动社会 主义 新农村 、 小城镇 以及城 中村的改造和建设 ,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 的规
划体系 、 产业体系 、 基础设施体 系、 市场体系 、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 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 积极
形成多功能结构高度互补 、 城乡空间布局高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
形成城 乡生态环境 高度协调 、城 乡基础设施高 度共 享的发展格
局; 形成城乡之间生产要素 自由流动 、 社会服务 统筹 管理的发展 格局 。在此基础上 ,0 9年 , 20 太原市委 明确提 出了 “ 个功能区” 八 的建设 ,第一 次突破行政界线 ,以功 能区划代 替过去的城乡分
平 已 高达 8 %, 入 城 市 化 缓 慢 发展 阶段 。 2 进
原市建成区为核心的都市圈城镇 化体 系 ,标 志着城乡关系在 十
市县五年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分析——以太原市为例

市县五年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分析——以太原市为例
徐炎泽;尹成凤
【期刊名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38)2
【摘要】关于五年发展规划方面的研究,国家层面的较多,以市县为研究对象的较少。
本文以山西省省会城市太原为例,着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编制和实施的8个五年规划,并选取太原市“十一五”到“十三五”3个五年规划的指标体系构成进
行比较研究,进而分析太原市五年规划的演进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40
年来太原市五年规划(计划)的编制呈现的特点与经验——坚持党对规划工作的领导是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基本准则,从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
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发展目标由指令性向指导性过度。
【总页数】7页(P104-110)
【作者】徐炎泽;尹成凤
【作者单位】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太原粮食技工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3.3
【相关文献】
1.高等职业院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的战略分析——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高等职业院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的战略分析——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
学院为例3.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效果实证分析——以《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
广西区为例4.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分析——以广东封开县扬池古村为例5.中国区域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病理分析及根治途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规合一”的技术标准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文章 编 号 : 1 0 0 5 — 6 0 3 3 ( 2 0 1 3 ) 1 6 — 0 1 3 3 — 0 4
S C I — T E C H I N F O R M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E C O N O M Y
和条例 , 导致 了布局 、 经 济等不能有效 衔接 , 土地利用效率 不能 充分发挥 ,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 的良性发展。
随着 国家发改委试 图将“ 城市总体规划” 和“ 土地利用规划 ”
作为专项规划纳入发展规划体 系的告吹 ,说 明在我国 当前行政 体制下 , 要真正实现一个规划“ 一统 天下 ” 并不现实 , 而且 目前这 种“ 分割 ” 的规划体制在 一定程度上 、 一定 条件下还有其存 在 的 必要性 与合理性 。但是 , 对具体城市而言 , 一个 城市只有一个空
2 0 1 3 年
第2 3 卷
第1 6 期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2 7
“ 三规合一” 的技术标 准研 究
以 太原 市 为例
丰 晓 棠
( 太 原 规 划 编制 研 究 中心 , 山西 太原 , 0 3 o 0 0 2 )
摘
要: 介绍 了《 太原 市城 市总体规 划》 《 太原市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 和《 太原 市国民经
ZHAO We i , YAN J i n g
ABS TRACT:T h r o u g h t h e c o 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s p a t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i n u r b a n p l a n n i n g i n C h i n a a n d We s t e r n c o u n t i r e s i n t h e s a me p e i r o d, t h i s p a p e r s u ms u p s o me b a s i c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C h i n e s e u r b a n s p a t i a l s t uc r t u r e i n l a t e 1 9 8 0 s ,a n d a n a l y z e s
山西区域发展战略

二、主要任务(四)提升省会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实施太原率先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省会综合优势,按照“跨省域中心城市的档次、特大型城市的规模和能级、现代化都市的框架结构”的发展思路,强化省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的功能,提升省域中心城市的吸引与辐射能力,建设城市综合职能体系。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形成都市型产业经济体系。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城市“南移西进、提质扩容”步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突出景观和环境特色,提高城市载体功能与居民生活质量,力争把太原市建成国内一流的省会城市。
注重战略引导,强化政府推动,促进太原市与晋中市榆次区的一体化发展。
实施“双赢”策略,创新管理体制,尽快实现公交、电信、金融等领域的“同城化”,搞好城市间快速通道与城市道路的协调衔接。
明确产业分工,调整经济布局,密切城市间的经济社会联系。
编制太原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行空间开发管制,构建城市间永久绿地系统,控制城市发展形态。
强化政策引导,搞好协商协调,有效整合资源,统筹跨区域基础设施和大型工程建设。
合理组织城镇开发,依托各级城镇发展轴,构建以太原-榆次为核心圈层,介孝汾、阳泉、忻原、离柳中四个城镇密集区为外圈层的空间布局结构。
加强城市功能的分工与协作,强化阳泉、介休、忻州、吕梁四个城市的区域次中心地位,明确各类城市的产业定位和职能定位。
建立城市间的协商协作管理机制,加快太原都市圈整合发展步伐。
(五)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强化城市发展的龙头带动地位加快晋北、晋东南、晋南经济区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发展,搞好大同、朔州、长治、晋城、临汾、侯马、运城等重点城市建设。
把强化功能与扩大规模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工矿城市转型,促进城市综合性职能体系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与区域联系,发挥中心城市的区域带动作用。
大同市要依托经济区位、历史文化名城、煤炭资源三大优势,加速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基于提升太原区域地位和作用的发展战略研究

对 区域规划而言 , 在城市 的轮廓夜 景观处 理上 , 要尊 重城市 结构 , 5 结语
城市建筑有高有低 , 山体 、 道路 有 曲有直 , 城市 中的这些 固有要 素 通过对宜 昌夜景 观照明系统及 设计 的研 究 , 我们应该 从 中认 组合在一起宛若 曲谱 上 的优美旋 律一 般 , 因而 , 在 夜景 灯光 的组 识到夜景观 可以是对 日景 的提升 , 也 可 以是对 日景 的颠覆 。它 有 织上应顺应城市谱 曲般 的音 乐化 轮廓 , “ 重音 ” 之处 泼墨 重彩 , 着 别于 白天 的城市功能 空间, 是城市立体化空间 的重要组成部分 。 重亮化 , “ 低音” 声部行 云流水 , 一 带而过 , 通过 加大 对城 市骨干路 城市夜空 间不是单纯 的照 明规 划 , 雅 致舒适才 应是其 最本 质 网的交通 照明和 商业 中心 的霓虹 渲染 所形 成 的亮带联 系各 个 亮 的特色 。我们坚信 , 伴 随着科技 与技 术 的不 断提升 , 我 们城 市夜 区、 亮点 , 整合城市夜景观的点、 线、 面关系, 凸显出城市的独特魅力 。 景观形式不仅会 表现得 更为 丰富 多彩 , 特色 鲜 明, 更将 成为 一 道
第3 9卷 第 3 2期
2 0 1 3年 1 1月
S HAN XI ARCHI T EC T URE
山 西 建 筑
Vo 1 . 3 9 No . 32
No v . 2 0 1 3
・9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3 2 — 0 0 0 9 — 0 3
太原 实现跨越 发展具有深远 的影响。 关键词 : 发展 战略 , 区域 , 地位 , 城市群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29•【字号】并政办发[2009]137号•【施行日期】2009.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并政办发〔2009〕13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并发〔2009〕29号),设置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市发改委),正县级建制,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职责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已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划出职责信息产业管理职责划归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三)增加职责1.组织拟定全市享受西部地区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规划、措施和项目申报。
2.推进国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
3.、组织协调全市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管理工作,实施促进全市资本市场发展政策措施,牵头组织促进公司上市及上市公司再融资,指导协调各类基金和债券发行、融资、审核上报工作。
4.指导协调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组织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工作,负责碳减排和交易权项目有关工作。
5.统筹协调全市资源环境保护及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
(四)加强职责1.拟定和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年度计划;负责全市经济总量和结构综合平衡,加强投融资宏观管理,完善价格管理和调控;加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管理,统筹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等。
太原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出炉

太原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出炉山西晚报网--2010-06-25十二五期间太原重点打造10大产业板块每个板块将新增产值200亿元左右本报6月24日讯记者要维维依托八大功能区做强10大产业板块。
6月24日召开的太原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宣布了十二五期间全市的发展规划物联网和环保再利用板块建设首次被提出。
太原是山西的省会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是山西在中部崛起中占据应有地位的需要。
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向大家宣布的太原未来重点发展的10大产业板块有煤化工产业板块煤机装备产业板块铁路装备产业板块不锈钢深加工产业板块镁铝合金产业板块物联网应用产业板块静脉产业暨环保再利用产业板块现代物流业板块文化会展业板块旅游、高效观光农业板块。
10大产业板块中有5个为太原市特有的传统产业5个为新兴产业。
在太原市委、市政府此次提出的10大产业板块中物联网应用产业板块、静脉产业暨环保再利用产业板块首次被提出。
在座的可能有些干部还不太了解物联网这个产业这是一个通过最新技术可将我们的生活成本降到最低的一个新兴产业很有发展潜力。
提到物联网应用产业板块申维辰表示物联网在国际上又称为传感网这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虽然这一产业首次确定在太原市发展但政府决定要将其作为最重要的新兴产业来扶持。
静脉产业暨环保再利用产业板块也是太原市政府新确定的一个发展产业。
这个产业主要是通过一些清洁、节能技术把废旧物品再回收加工成可利用的新产品。
提到这一产业申维辰说从循环经济额度的角度来讲在我们身边其实没有垃圾只有资源的再利用。
政府正在着手建设的山西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就是要延伸环保产业链条把环保产业做强。
最终我们要通过做大做强10个产业板块使每个板块新增产值达到200亿元左右从而使我市综合实力有一个大跃升。
申维辰表示在10个板块总量达到2000亿元的基础上太原还将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促进焦煤、太钢、太重等国有企业发展使太原市到十二五时期销售收入增加四千亿元左右。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通知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9.09•【字号】并政办发[2014]60号•【施行日期】2014.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通知(并政办发〔2014〕6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部门:“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实现率先转型跨越、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对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为研究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通知如下:一、“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深入研究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形势,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实现率先转型跨越、建设一流省会城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太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勾画到2025年的发展蓝图,使之成为指导全市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十三五”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根据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规划对象、功能和改革要求,在深入开展规划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县(市、区)规划和开发区(园区)规划。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为确保“十三五”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对事关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重点对主体功能区建设和生产力布局、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路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政府治理体系、公共管理和服务体制、节能减排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太原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阶段性特征分析

太原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阶段性特征分析刘旭东【摘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模式、市场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阶段性特征等有关理论,以太原为例分析了山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太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According to related theories of innovation model, market features and phased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egic new rising industries, by taking Taiyuan for an example, the author analyzed phased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ing strategic new rising industries, promoting effect of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as well as new energy, new material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iomedic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4页(P30-33)【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经济;组织模式【作者】刘旭东【作者单位】太原科技战略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6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可能会将此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经济结构必须做出相应的低碳调整,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势必受到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态结构的建立
--维育“一水中分,三山抱 城” --建立“蓝脉绿网” --打造“生态新都”
● 谋太原
1、太原发展的多动力组合机制
动力一──新型工业化 动力二──城市化 动力三──区域化 动力四──产权多元化 动力五──信息化 动力六──城市精神
2、产业发展战略
-- -- 产业选择 -- 产业组织改进策略 -- 旅游业发展策略
3、区域合作
-- 太原与晋中榆次 -- 太原与省内其他城市 -- 太原与环渤海经济区和西部地区
4、城市经营与管制
-- 理念
从资金导向转向功能导向 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 从管理城市到经营城市 完善参与机制
概括为“两个基地,三个中心”──即清洁能源基 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旅游中心、物流中心、山西省的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构太原
城市发展规模 --经济规模 --人口规模 --环境容量 --用地规模
区域与城市空间发展
(1)全国视野中的太原 (2) (2) 山西省域中的太原 (3) (3) 大运经济带中的太原 (4) (4) 太原1小时都市圈空间的构
(4)对于太原摘掉“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起到 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次研究的特点(与同类研究比较)
(1)跨学科:突破传统空间规划的定式,通过社会、经 济、文化、环境、空间等多要素的综合发展研究,将空 间发展规划作为以上各要素的实现手段,从而使城市规 划得到更多的支持,真正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跨地域:注重太榆区域的合作与共建,跳出城市来 做城市规划;
● 定太原
1、城市发展目标
从资源型城市走向综合型城市 从偏于一隅走向区域共赢 从千年古邑走向时代名城 从“锦绣龙城”走向“生态新都”
2、总体发展定位
基于对太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政 策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初步认为太原的城市定位是:太 原是国内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具 有晋阳文化特色的国内旅游中心城市之一;华北地区重 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之一;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
(3)强调重点:长远与近期结合,目标与手段并重,全 面与重点兼顾,针对太原面临的城市定位、生态环境等 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4)操作性强:求真务实,强调“行动规划”,针对太 原目前实际情况,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 决的实际问题,如空间发展方向、城市快速路系统的建 构等。
总体思路:
遵循“战略宏远,弹性控制,重点突出,操作可行” 的原则,在对太原全方位认识(读太原)的基础上,剖 析太原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评太原),确定太原的发 展方向(定太原),从区域、规模、空间、交通、生态 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构太原),并就太原发展的动力 机制、产业发展战略、区域合作、城市经营与管制等提 出建议(谋太原)。
● 读太原
1、河谷盆地,中华腹心——从地理看太原 2、军事重镇,锦绣龙城——从历史看太原 3、煤钢为本,资源立市——从产业看太原 4、山西首位,全国堪忧——从数字看太原 5、披山带河,因山为障——从生态看太原 6、南移西进、扩容提质——从建设看太原
● 评太原
丰富的资源与过度无序的开发状况 良好的重工业基础与单一的工业结构 巨大的市场与力不从心的产业基础 良好的山水格局与恶劣的生态环境 求发展的精神与封闭的思想意识 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日渐平淡的城市形象
建 (5) (5)太榆都市区
中心外设
●空间结构分析 ---滨河带形组团城市
城市公共中心结构的建构
--中心商业零售区(CRD ) --中心智力区(CID ) --城市商业游憩区(RBD ) --市级行政中心 --省级行政中心
产业布局规划
--两大拓展轴 --三大物流中心 --五大产业区
尊敬的各位专家:
你们好!
太原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评优汇报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4.7
项目的背景
做为北方具有悠久历史的山 西省会太原市,多年来受计划经 济的禁锢,受资源性城市发展模 式惯性的影响,城市竞争力和综 合实力不断下滑,污染较为严重, 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城 市发展缺乏动力,空间拓展缺乏 明确方向性,城市发展正处在关 键的十字路口,在这种背景下, 关于太原市城市总体发展的战略 规划研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本次研究的目的:
(1)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重新认识现代太原; (2)解决困挠太原市多年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定位问题; (3)太原现阶段和未来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产业选择; (4)太榆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5)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及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 (6)区域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与手段……
本次研究的意义:
总体景观规划
--建立“两纵、四横、多 点”的三维立体景观体系;
“刚性”和“柔性” 结构
●“刚性结构”——指规划 布局中相对稳定的主干骨架。 ●“柔性结构”——指可根 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化的弹性 结构。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环状+放射”的高速路 系统; --“三纵四横”的快速路系 统; --“网格+环”的城市主干 道路网 ; --“丰”字形地铁交通; --市郊铁路系统 ; --近期完善机场,远期考虑 搬迁;
研究方法:
1、采用问题导向法,“专题研究,重点突破, 结合实际,有的放矢”;
2、在“目标规划”的 基础上 ,强调“行动 规划”
规划成果:
1、 读太原 2、 评太原 3、 定太原 4、 构太原 5、 谋太原
专题研究
● 专题研究
1、太原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历史与发展研究 2、太原城市竞争力研究 3、太原产业发展研究 4、太原旅游业发展研究 5、太原城市特色研究 6、太原城中村改造与更新研究 7、城市经营与管制研究 8、太原自然生态资源和城市空间整合规划研究 9、太榆都市区合作研究
(1)为太原市政府在城市发展方面的重大决策提供参 考意见,为调整修编新的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做好技术准 备,对太原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和战略意义;
(2)通过实现太原“率先发展的历史重任”(山西省 第八次党代会),带动山西省的整体发展;
(3)通过对太原城市发展的有益探索,对资源性城市 和中西部城市发展和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