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从全国来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经过近几年调整的确形成了良好的格局,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配置趋向合理,多种产业与多种经营得到迅速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相适应,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 目前农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毕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 调整所要达到的目标已远远超出一般性的阶段要求 ,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 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局限于品种结构的调整 , 农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 滞后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近年来, 许多地方的农业结构调整总是在数量关系上做文章, 市场开发和产销协调工作较为薄弱。因此, 农业结构调整往往偏重于品种结构的调整, 农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虽发展较快, 但仍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 导致农产品大路货多、名优特新产品少 , 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 低档和劣质品多、高档和优品少的“三多三少”的问题难以根本解决, 农业竞争力难以提高, 甚至增加了农产品的供求矛盾和经营成本。
产业化水平低,因为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土地经营规模小,很难形成规模化经营,导致我国农业产业中原料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储运体系发展滞后。所以现阶段,我国农产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的保鲜、包装、储运、销售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滞后,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 :1以上,而我国只有0.4 3 :1。我国各类肉制品仍以初级加工品或基本以原料进入市场。而且由于质量不稳定,包装不标准,大大降低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再从出口结构来看,我国初级农产品出口占8 0%,深加工品仅占2 0%。而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之一的荷兰,其初级农产品与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例为1:3。上述表现的直接后果是,使农产品在品质、价格上处于劣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将持续减弱,来自国外农产品竞争的压力增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缺乏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虽然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虽然符合农业发展的要求, 但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过于细小, 经营分散, 劳动生产率低, 组织化程度低, 不具备与国外大农场开展平等竞争的能力, 属于劣势群体。许多地区的结构调整还没有跳出以往适应性调整的思维定位, 在内容和范围上, 仅仅局限于农业内部粮经作物面积产量的增增减减, 对通过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特别是对于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农业劳动力,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繁荣城乡经济 , 如何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一般号召上, 缺乏具体的实质性的推进。
农业科技含量不高,技术储备不足,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不多,中国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市场竞争力弱,优质高效农业技术很少,而且区域农业结构的科技含量低,再加之农业科技的投资欠缺 ( 中国农业的科研投资占农业 G D P的比例仅为0.3%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2%~5%的水平),使得农业科技储备匮乏,科技成果推广率低。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则在WT O条件下,中国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将难以成为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
我国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于现实。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其自身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观念 , 直接影响着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效果, 也影响着自身收入的稳定增长。尽管农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但相当部分农民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仍然不足, 或者误认为种地不需要懂得市场经济, 致使市场经济观念不强, 缺乏相应的前瞻力和判断力, 甚至凭传统经验、主观意志办事。在种植生产上不注意观察市场动向、分析市场变化, 乐于跟风、随大流, 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要么都涨, 要么都跌。
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下面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第一,注重市场导向,拓宽流通渠道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注重市场导向,指导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安排产业结构和生产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且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要通过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解决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销售不畅的问题;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管理水平;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销地批发市场;要加强农产品储运、加工、分级分类、包装及信息服务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要规范批发市场,积极培育代销商、批发商等中介组织,改进交易方式,逐步向公开竞价拍卖、样品交易等方式过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生产基地与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紧密结合的新型流通方式,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和市场;要进一步推广“绿色通道”的做法,清除各种关卡和杜绝乱收费、乱罚款现象,保证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运销通畅。
第二,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提升,积极发挥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力量,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向农民宣传科研成果,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更好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还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第三,加快农业产业链建设,提高农业产业链管理水平。目前中国农业产业链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大力倡导,加强管理。农业产业链管理的主要内容涵盖4个方面:即价值链管理、组织链管理、信息链管理和物流链管理。要通过加强农业产供销或农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组织、信息、价值和物流的沟通与协调,拉长并加强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第四,加大培训力度,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工作,各级政府应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安置,搞好农民科技培训,要重点开展对青年培训,还有农村妇女培训,同时培训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