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

xx年xx月xx日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
引言子宫肌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展望与思考
contents
目录
引言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通过调节内分泌、改善血液循环等途径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评估
病例一
患者,女,35岁,因月经不规律、痛经就诊,经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中药汤剂加孕激素治疗3个月后,肌瘤缩小50%,临床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
要点一
要点二
病例二
患者,女,42岁,因月经量增多、痛经就诊,经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中成药加米非司酮治疗6个月后,肌瘤缩小30%,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随访无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04
临床治愈
临床疗效标准
显效
有效
无效
西药治疗
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米非司酮等,可抑制子宫肌瘤生长,但长期使用可导致内分泌紊乱、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中药治疗
中药汤剂、中成药等,可改善患者症状、缩小肌瘤体积,副作用较小,但起效较慢。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综合应用中药和西药,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传统西医治疗子宫肌瘤多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复发率。
研究背景与意义

椎管内占位围手术期的护理

椎管内占位围手术期的护理

103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8 年 4月 A 第 6 卷第 10 期Apr. A 2018 V ol. 6 No. 10椎管内占位围手术期的护理仇美平(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摘要】目的 总结椎管内占位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例椎管内占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精细的护理。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后经过完善的护理,恢复效果良好,均顺利出院。

结论 对椎管占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联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椎管占位;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0.103.01椎管内肿瘤指的是在脊髓本身、周围组织和椎管内生长的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主要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脊膜内肿瘤和硬脊膜外肿瘤三种[1]。

椎管内肿瘤大多为良性,经过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通过手术摘除治疗后还是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所以加强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2]。

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椎管内占位患者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总结患者的围手术期手术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椎管内占位患者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2.3±7.6)岁,髓内肿瘤患者2例、髓外硬脊膜内肿瘤4例、硬脊膜外肿瘤6例。

所有患者均入院接受治疗,顺利完成手术。

2 护理方法术前护理:护理人员要评估患者的健康情况,详细阅读术前化验报告,检查手术位置处的皮肤有无脓性病灶,女性患者应避开月经来潮日期。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和担心治疗效果的焦虑心情,提高对手术的自信,能够在手术过程中主动与医生护士配合,争取早日康复健康。

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进展ppt课件

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进展ppt课件
➢ 2、在肿瘤的形成中,内因外因都很重要, 而且需要很长时期才能形成。
-
3
肿瘤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 人体器官、组织的生长、更新、修复受到 人体自身的精密调控,保持着一种有序、 有度、有节的生长形式。
➢ 肿瘤是人体的正常细胞在有关因素的长期 作用下,生长不受机体的约束和控制,而 呈现无规律的迅速生长,最终破坏正常的 器官和组织,导致严重的后果。
-
16
➢ 1、现有几种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大致分为以下 6类:
➢ (1)手术:早期患者可手术根治,姑息性手术: 如卵巢癌、结肠癌即使转移也要手术。
➢ (2)化疗:分类:新辅助化疗、根治化疗、姑息 化疗、辅助化疗、联合放化疗。
➢ 化疗敏感肿瘤: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淋巴 瘤等。疗效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个体化:每个病人所具有的特点实现“个 别对待” 也是达到根治的重要环节。
➢ 标准化:国际最有名的是美国NCCN每年出 版两次的指南。
-
15
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吗?
➢ 癌症作为恶性疾病,有其固有的特点,易 复发和转移,造成治疗上的困难,但是随 着医学的发展,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已有 较多类型的肿瘤可以治愈,如绒癌,恶性 淋巴瘤,急性白血病、早期乳腺癌、早期 肠癌等等,因此勿需谈“癌”色变,只要 做到及早治疗,正规治疗,还是有很大一 部分病人可以恢复健康。
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
海盐人民医院肿瘤科 刘海英
-
1
肿瘤的定义
➢ 生物机体内的正常细胞在众多内因(包括 遗传、内分泌失调和营养不良、紧张等等 )和外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等因素)长期作用下发生质的改变,从而 具有过度增殖的能力而形成的。
-
2
➢ 1、绝大多数肿瘤是由机体细胞而来的,不 是外来的。

椎管内肿瘤 (2)

椎管内肿瘤 (2)
第13页,共60页。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传入和传出通路的 集中处,又包含各种脊髓反射中心。脊髓位 于骨性椎骨内,当椎管内发生肿瘤时,由于 椎管本身无扩张性,很容易造成对神经根的 刺激与脊髓的损害,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 症状,通常可分为三个时期。
1.神经根刺激期 2.脊髓部分受区期 3.脊髓完全受压期
第21页,共60页。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腰膨大(L2~S3): 受损时出现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双下肢及会阴部感觉丧失,大小便功能障
碍 损害平面在L2~4时膝反射消失;在S1~2时
踝反射消失;S1~3受损出现阳痿
第22页,共60页。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脊髓圆锥(S3~5和尾节): 无下肢瘫痪及锥体束征 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皮肤感觉缺失,呈
②脊髓碘油造影:是诊断椎管内最有价值的检查 方法。不仅能确定肿瘤的节段平面,还能确定肿瘤与 脊髓和硬脊膜的关系,有时还能作出肿瘤定位诊断。 方法是将3~6毫升碘苯酯(Myodil)或碘水(碘卡明 Dimerx或碘葡酰胺)经腰穿或颈-2侧方穿刺注入蛛网 膜下腔,透视下调节病人体位,观察造影剂在椎管内 的流动状况和被梗阻的程度以及观察肿瘤对脊髓的压 迫程度。髓内肿瘤时碘油沿脊髓两侧分流,衬托出肿 瘤部位脊髓呈梭形膨大。髓外硬膜内肿瘤时,碘油呈 杯口状充盈缺损。硬脊膜外肿瘤时,碘油梗阻平面呈 梳齿状。
脊髓解剖
脊髓表面有纵行的沟裂,在前面有前正中裂 ﹑软脊膜和血管深入其中,后面有后正中沟。 一对前外侧沟,脊神经前根的根丝自此发出; 一对后外侧沟,脊神经后根的根丝由此进入 脊髓。在颈髓和上胸髓,在后正中沟和后外 侧沟之间有后中间沟,是薄束和楔束的分界 标志。
第7页,共60页。
脊髓解剖

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治疗漫谈PPT课件

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治疗漫谈PPT课件


23
中医治疗肿瘤具体实施方法途径

⑤民问单方独味攻治法;
⑥直肠滴肛给药法; ⑦气功导引防治肿瘤法; ⑧中成药对证治疗法; ⑨采用中药制成肌肉、静脉注射剂以对证治疗;

⑩中药抗癌制剂介入治疗。
24
中医药常用方法

①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热毒内蕴;
②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气滞血瘀; ③扶正固本法——适用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④以毒攻毒法——适用于体质壮实有形之积; ⑤软坚散结法——适用于腹部及体表肿瘤; ⑥化痰利湿法——适用于肺及消化道肿瘤。

中药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肿瘤治疗的靶点---调整免疫,改善造血功 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分化,抑制 RNA、DNA合成,逆转多药耐药,影响细 胞通讯等
提高放化疗的敏感性,减少化疗药物对人 体的毒性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 生存期。
27

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性



对癌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并经大宗临床验证的抗 癌中药如喜树、莪术、苦参、鸦胆子、斑蝥、蟾 蜍、砒霜等, 某些药对放射和化疗有增效、减毒作用,如马蔺 子(马蔺子甲素)、田七(田七皂甙)是放射治 疗的增敏剂,人参(人参皂甙和多糖)、北芪 (多糖)对化学药有减毒作用。 发现或研制一批抗癌制剂或复方,如康莱特(苡 薏仁提取物)、榄香烯、喜树碱、平消胶囊、鹤 蟾片、六神丸、西黄丸、贞芪扶正冲剂等。
8
近年来内科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一、靶向治疗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05-07,重 大进展1/3与靶向治疗有关) 肝癌和头颈部鳞癌的靶向治疗无疑是最振奋人心 的发现之一。 1、肝细胞癌(索拉菲尼)(ECOG行为状态评分: 0-2,肝功能Child-pughA级、未接受全身治疗者, TTP12.3周—46.3周),为第一个延长晚期肝癌生 存期的全身治疗方案。 2、头颈部鳞癌(西妥昔单抗)联合含铂方案一线 治疗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与含铂方案相比, OS显著提高,MST延长2.7个月。使25年来首次得 到延长。

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椎管内肿瘤是指发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邻近的各种组织(如神经根、硬脊膜、血管、脂肪组织、先天性胚胎残余组织等)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的总称。

临床上按其与脊髓和硬脊膜的关系分为髓内、髓外硬脊膜下和硬脊膜外肿瘤。

椎管内肿瘤可压迫脊髓和神经引起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

肿瘤可发生在脊椎的任何节段,因胸段最长故肿瘤的发生率也相应较高,约占半数,颈段约占1/4,其余分布在腰髓段及马尾。

椎管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年龄为20~50岁之间。

除脊膜肿瘤外,椎管内肿瘤男性较女性发病率略高。

各种肿瘤有其特有的好发部位,如上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多发生在腰骶段;而神经胶质瘤则胸腰段和胸段多见;肉瘤及神经节细胞瘤多见于硬脊膜外;肠源性囊肿以颈段硬膜下髓外、脊髓腹侧多见,可与髓内皮样囊肿并发。

发病机制椎管内肿瘤可压迫脊髓神经根引起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压迫血管造成脊髓水肿,变性及坏死,引起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综合征临床表现1.一般临床表现主要为肿瘤所在平面的神经根损害及该水平以下的长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

(1)神经根性疼痛:为神经根或硬脊膜的刺激所致部位较固定,常局限于一处并沿受累神经根分布区放射,性质如刀割针刺或烧灼样常呈间歇性发作。

(2)感觉障碍:表现为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麻木或蚁走感)。

(3)运动障碍:肢体力弱在小儿椎管内肿瘤表现较突出,颈髓病变可有四肢肌力减弱;胸腰段损害表现为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阳性等;腰骶段表现为马尾神经损害征、肌张力及腱反射低下等。

(4)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括约肌功能损害,可有肛门松弛,大小便失禁。

2.不同部位肿瘤的临床表现(一)髓内肿瘤1. 室管膜瘤:来源于脑室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或脑内白质室管膜细胞巢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尤其多见于中年人,男女发病率相同。

颈段是好发部位。

多数脊髓的室管膜瘤属良性肿瘤,虽然没有包膜,但与脊髓之间界限清楚,手术常能完全切除,术后可治愈或长期不复发。

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近年来,恶性肿瘤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在探索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兴治疗方法。

本文将就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进行探讨。

一、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发展历程恶性肿瘤是一种恶性细胞增生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的加重而逐年上升。

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已经经历了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多个阶段。

手术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最早方法,其主要依赖于相应器官和组织的切除和转移灶的清除。

但是,手术治疗的效果容易受到肿瘤的位置、体积、分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放疗是指利用电离辐射对肿瘤辐射作用,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或死亡。

目前,放疗已经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常用方法。

但是,放疗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如过多的辐射会导致健康细胞的损伤。

化疗是指利用药物的毒性作用杀死肿瘤细胞,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大,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针对化疗不良反应较大的问题,靶向治疗应运而生。

靶向治疗是指利用特殊的药物对肿瘤细胞内的分子进行干扰,从而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二、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基础实践证明,传统的单一治疗方法往往面临着诸多难题,这时候中西医结合治疗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基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

1.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医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人体机体阴阳失调、气血失调、体液紊乱有关。

当人体的这些系统功能失调时,会导致人体的内环境失衡,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西医则认为,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是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2.中西医治疗理念的相似性中西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理念是有相似之处的。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强调调整内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

而西医治疗则需要减少恶性肿瘤细胞、杀灭肿瘤细胞并防止复发。

三、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和发展现状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以下优势:1.综合治疗效果好传统的单一治疗方法不同,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中医治疗调节体质,如调理气血、调整体内平衡,西医药物、化疗等治疗则可以消灭肿瘤细胞。

中医与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与疗效

中医与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与疗效

中医与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与疗效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关于中医和西医放射结核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优势。

方法:选择自2007年1月开始来我院治疗肿瘤的45名患者,按照患者的意愿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中医组、西医组与结合组,每组有15例,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患者出院后随访3年,统计患者3年内的存活率。

结果:结合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中医组和西医组治疗临床效果。

结合组患者3年内有12例存活,而中医组和西医组的3年内存活的例数分别为7例、8例。

结论:通过对比后发现,中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的效果是最显著的,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治疗法与西医治疗法的临床优势与劣势方面互相补足,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放射治疗肿瘤【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37-01恶性肿瘤是目前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已成为目前我国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具有千百年的历史,而西医是近现代出现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肿瘤的临床效果也具有明显优势。

在治疗方面,中医与西医有各自不同的优势。

现今临床治疗肿瘤常用的方法就是中西医结合放射治疗肿瘤,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互相补足,保证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

以下为具体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将所有45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的年龄为35~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4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28例。

女性患者中患乳腺癌9例,患子宫颈癌11例,患其他癌症8例;男性患者中患肝癌5例、肺癌4例、鼻咽癌3例,其他癌症5例。

1.2方法。

对三组患者分别采用单纯中医抗肿瘤法、西医抗肿瘤治疗和中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方法,所有患者经过常规治疗3个月,治疗过程除主要治疗方案不同外,所有辅助治疗方法完全相同。

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判定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的程度,当数据符合标准之后,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阳和汤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阳和汤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阳和汤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者:刘晓彤叶峥嵘刘晓婷杨娜刘金响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第05期【摘要】阳和汤,具有散寒通滞,温阳活血之功效,主治“阴疽”的要方,通过阳和汤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以及临床运用发现此方在治疗肿瘤方面有着积极地运用前景。

笔者就此对阳和汤治疗肿瘤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阳和汤,肿瘤,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5..01恶性肿瘤在中医药的治疗方面,我国大多数的医家多选用清热解毒和抑邪扶正的方药。

但是在近年中,不少医家认为“阳气虚,寒凝瘀滞”也是恶性肿瘤发病的重要病机之一[1]。

巢元方言:“积聚者,由寒气在内所生也”,《灵柩》言:“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血气虚弱,风邪搏于脏腑,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也”,此言认为肿瘤归属“阴疽证”的范畴内,表明阳气虚弱,阴气过盛是肿瘤形成的主要原因。

根据“阳化气,阴成形”之说,治疗肿瘤可用温阳散寒法。

阳和汤,出自著名医家王维德所著书《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有温阳散寒,补血通滞的功效,由于此方的药物组成复杂,以及在实验方面对它的作用机理研究有一定限制,笔者对于目前阳和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与实验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总结。

1 阳和汤抗肿瘤的临床应用“分辨阴阳”“辨证论治”为中医诊病之基础,也为运用阳和汤的首要条件。

运用阳和汤首先要分清阴证阳证,阳和汤创始人在其书《外科证治全生集》中反复强调,以分阴阳为主[2],也是后人临床用方的心得所在。

著名医家刘沈林[3]认为癌毒是肿瘤形成的主要病因,阴盛寒凝,癌毒为阴邪,影响正常气血运行,凝滞体内积之成形,耗伤人之正气,所以,在临床上刘沈林从温阳散寒补虚出发,运用阳和汤在临床上取得不错疗效。

著名医家李可[4]也认为温阳散寒补虚为治疗肿瘤方面的重要方法。

孙其新医师[5]在统计《跟师李可抄方记》中总结:运用阳和汤者多达20次。

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多发病、常见病。

目前临床工作仍采用非手术治疗作为该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有了较大的进展。

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283-0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多发病、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隋核向后突出,压破一侧或双侧神经根,从而产生腰部疼痛、活动障碍,下肢放射痛等临床症状。

目前临床工作仍采用非手术治疗作为该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有了较大的进展。

本文为了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而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简述一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比较一下中西医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1)外伤;(2)年龄;(3)遗传因素;(4)职业。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1)椎间盘的细胞营养的减少,营养的减少导致椎间盘的退变而引起椎间盘突出症;2)活细胞的数量减少,椎间盘活细胞的减少导致椎间盘的退变;3)细胞的衰老,随着年龄的增大,椎间盘的组织细胞出现衰老而导致该病的发生,4)组织细胞的变性,椎间盘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后椎间盘出现退变而导致该病等。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该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腰腿痛,40%患者主诉先有腰背痛,后有下肢痛,33%的患者发现腰背痛和腿痛同时发生,17%的患者发现先有腿痛,后逐步出现腰背痛,9.6%的患者主诉只有腿痛,还有1.4%的患者只表现为腰痛。

患者活动时感觉疼痛加重,在咳嗽、排便时疼痛加重。

许多患者不能长距离的行走,同时伴有间隙性跛行,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

通过临床观察于研究可知90%以上腰椎间突出部位在腰4,5或腰5,骶1。

大多数患者在第四、五腰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叩击痛,用力按压该部位时可发现下肢放射痛加剧,体格检查: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

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

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

《试述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姓名:***年级:2016级班级:一附院专业硕士1班专业:中医妇科学试述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摘要:系统阐述了中医肿瘤学发展历程及历代医家、论着对肿瘤类疾病的认识过程,通过对中医药防治肿瘤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本文就中医药防治肿瘤在理论、临床、实验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一展望。

关键词:中医肿瘤历史现状展望中医药学关于防治肿瘤的理论和实践,源远流长,在肿瘤的辨证论治方面具有独到的认识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有必要对其发展历程作一系统阐述。

1、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原始社会至秦汉时期早在殷商时期殷墟的甲骨文中,就已记载有“瘤”的病名。

先秦时期的《周礼》记载“疡医”所主治的“肿疡”就包括当今临床的肿瘤在内,并且主张内外结合的治疗方法。

对于肿瘤类疾病较系统的认识,则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开始的,该书奠定了中医肿瘤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在《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

”留者,瘤也,日久则传舍或留着于各处,此为中医对转移肿瘤疾病的最早记载。

书中所记载的肠蕈、伏梁、马刀、石瘕、积聚、噎嗝等病证与现代某些肿瘤的临床表现极为类似,如《素问邪气脏腑病形》云:“胃病者腹月真胀,……,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则与现今临床所见的食道、胃、贲门肿瘤症状相似。

同时,《内经》对某些肿瘤的病因病机也作了许多论述,如认为肿瘤是由于“虚邪中人,留而不去,……,息而成积”,以及“喜怒不适,……,积聚已留”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各种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影响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郁滞不通,均为导致肿瘤发生的原因。

另外,《内经》还认识到“邪气客”、“结气归之”以及“其气必虚”等是筋瘤、肠瘤等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

另外,据《吕氏春秋尽数》和《素问异法方宜论篇》已注意到肿瘤的发生与饮食水土、地区方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有关,对于现今肿瘤的防治与普查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药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摘要:肿瘤是世界医学难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其患病率日趋上升,目前现代医学有各种治疗肿瘤的手段,但中药有其独特的优势亦有不错的疗效,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治疗癌症,从整体入手,通过内服中药调理患者的体质,环境,情志等方面,往往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很多西医放弃的病人也往往能够通过中药的调理延长寿命,并且很多能够生活自理调高了患者生活的幸福指数。

本文通过对肿瘤有治疗作用的中药进行综述以期为挑战世界医学难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肿瘤;中药治疗肿瘤属于一种细胞异常增长,可以无限分裂,不仅自身异常增长还会侵犯周边的组织器官,严重的还会发生转移,这也是导致肿瘤诱发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中医认为肿瘤是寒、气滞、痰湿、淤血等有形之邪在人体堆积人的气血阴阳虚导致的癥瘕积聚所以其治疗目标不仅仅是局限于肿瘤的本身,更加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运用具有补中益气,利水渗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来调理病人达到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调高免疫力可以遏制肿瘤的发展,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往往也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在中药方面,目前有多种具有扶正补益、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已被证实有直接或间接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已总结了不少经验,现将相关研究阐述如下。

1人参人参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人参中含有丰富的多糖和蛋白还皂苷类物质。

人参多糖和人参皂苷可以抗肿瘤。

人参皂苷单体有几种类别:五环三萜类皂苷如RO,人参二醇类(如Rb1、Rb2、Rc、Rd、F2等)和人参三醇类(如Re、Rg1、Rg2、Rf、Rh1等)。

1.1抑制癌细胞转移郑文秀等采用CCK-8法测定人参二醇型皂苷(PDS)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得出结论PDS在体内外实验中均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转移[1]。

1.2诱导癌细胞死亡孙丹丹等利用高效液相法的定Rg3的含量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WB)测Rg3诱导结直肠癌CT26细胞凋亡。

椎管内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椎管内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腰椎间盘突出中西医治疗策略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中西医治疗策略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中西医治疗策略方案1.腰间盘突出有什么治疗方法2.腰间盘突出有何中医治疗方法,什么方法3.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办法?4.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治疗方法都有哪几种?5.腰椎间盘突出如何治疗好?6.腰间盘突出最好最快的治疗方法腰间盘突出有什么治疗方法椎间盘突出症。

再次手术疼痛消失后发生第三次椎间盘突出!四、这类患者发生第三次椎间盘突出后才来中医针灸医师求治而治愈,但如果手术前就来做推拿手法治疗,疗效更好,操作更容易。

五、推拿整脊疗法是首选,结合艾灸、足疗、拔火罐的综合疗效最佳。

六、推拿整脊疗法以及艾灸拔火罐的综合原理是改善颈椎、胸椎、腰椎、胸廓的气血循环和弹性,心肺功能改善,随后肝肾、脾胃功能也相应改善,五脏六腑形成良性循环,属于整体提升脏腑功能的全面疗法。

不容易复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特别多见,可以出现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后者一直放射到下肢甚至脚内侧,属于慢性疾病,容易急性发作。

二、该疾病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紧张、过劳、脊椎病和气血瘀滞。

三、此病的治疗大多数人都随波逐流按照主流医学的要求去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此手术的优点是简单、安全、成熟、高效,一次即可解决问题,1周左右住院时间即可出院,借机可以休息、功能锻炼。

但手术的弊病是局部治疗,并非根本治疗,因此,手术后疼痛消失但腰部仍然僵硬,活动不灵活。

且有患者再次发生发,且整体活动灵活、不再僵硬、不再疼痛,感到年轻了十岁。

严重者1-2个疗程治愈,轻者1-2次治愈。

甚至不再腰椎部位治疗而是在胸椎胸廓部位治疗而手到病除,令人兴奋!七、这说明中医并没有失传,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确实值得感谢古代先贤传下来的中医推拿手法智慧,感谢坚守者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而避免了手术的弊病。

八、如果是车祸出现严重肾破裂特别是脾脏破裂,那么必须立即去医院做急诊手术是首选!必须认清中西医的优缺点、互补性和如何选择,而不是走极端诽谤中西医特别是中医。

九、善意提醒:标准医学术语叫做腰部或腰椎椎间盘、胸部或胸椎椎间盘和颈部或颈椎椎间盘,而不该省略“椎体”的“椎”字,因为是“椎间盘”而不是“键盘或间盘”。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和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和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和应用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和患者所关注的焦点。

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的出现,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和应用,以帮助更多人了解这一治疗方式。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怎么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将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身体的平衡和调和,而西医则侧重于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就是将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1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可以综合运用中西医的各种治疗方法,如手术、药物治疗、中药治疗、中医针灸、中医按摩等。

这种综合的治疗方式能够更全面地应对肿瘤,因为不同患者的肿瘤病情各异,而综合治疗能够因材施治,提供针对性更强的疗法。

对于早期肿瘤,可能仅需要手术切除;对于晚期肿瘤,放疗和化疗可能更为合适;而中药治疗、针灸、按摩等中医治疗方法则可以辅助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适。

2.改善免疫功能改善免疫功能这种治疗方式常常包括中药治疗,其中许多中药被广泛应用以提高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

肿瘤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免疫系统的抑制,这使得肿瘤细胞更容易生长和扩散。

通过中药治疗,患者的免疫系统可以得到增强,增加了身体对抗肿瘤细胞的能力。

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如增加免疫细胞的活力,提高抗体水平,以及促进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

这种免疫增强作用有助于抵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身体负担。

3.预防复发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专注于治疗肿瘤本身,还极为重视预防和复发的管理。

中医的调养方法能够帮助患者维持身体的平衡,减少复发的风险。

肿瘤的发展往往与身体的不平衡有关。

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可以识别出患者体内的不平衡因素,并采用中药、饮食调理、锻炼等方式来调整体内平衡。

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1中医病名
肝癌在中医里没有具体病名,属于中医学的“积聚”“臓 胀”“肥气” “胁痛”“癥瘾”“痞气”等范畴。《灵枢•五变》 首曰:“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成。”《难经•五十六难》中“肝 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诸病源候论》对癥瘾积聚进行 了详细分辨,“盘牢不移者,是癥也……瘟者,假也,谓虚假 可动也”。《济生方》中详细记载“肥气之状。在左胁下,大 如覆杯,肥大而似有头足,是为肝积”,与现代医学中的肝癌 有很大程度的相似。现代医家在总结经典基础上将其总体归 属于"积聚”范畴。
(PLC)患者治疗,发现其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 功能,调节机体血清相关因子。
茵陈蒿汤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华永庆等〔28] 观察茵陈蒿汤细胞膜固相化色谱法特异性结合成分对肿瘤细 胞的影响,发现茵陈蒿汤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份。李木 松等〔29]研究加味茵陈蒿汤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 发现加味茵陈蒿汤可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其作 用机制可能通过活化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实现。 赵锦燕等卩°]研究发现小柴胡汤对肝癌细胞BEL-7402/5-FU的 多药耐药有逆转作用。古人在治疗肝癌,认识到肝气郁结所
【收稿日期】2021-03-08 【作者简介】龚纯(1993-),广西中医药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脾胃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
-87 -
瘀毒结聚,气血渐伤,瘀毒流注,其关键为湿热瘀毒结聚, 肝脾气血两伤。李春辉⑷老中医认为肝癌总属本虚标实之证, 正气亏虚、脏腑阴阳失调是肝癌发病的根本原因,瘀毒内盛 是肝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情志是肝癌发病的重要因素。
章查阅近10年中西医治疗肝癌的文献,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诊断、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综述,以期 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

DOI:10.19368/ki.2096-1782.2022.20.048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刘超1,2,苏山林1,桑明中1,张铭明1,肖森1,王永军1,21.寿光市中医医院骨伤二科,山东寿光262700;2.潍坊市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病重点实验室,山东寿光262700[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8月寿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

研究组予以碳酸钙D3、骨化三醇胶丸和蠲痹补肾法中药,对照组予以碳酸钙D3和骨化三醇胶丸。

利用VAS、ODI、BMD和MES量化指标评估两组疗效。

结果对照组VAS评分改善率(62.0±16.5)%与研究组(75.5±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D差值(0.2±0.1)与研究组(0.3±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ODI评分改善率(39.9±2.2)%与研究组(58.5±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80,P<0.05);对照组MES(0.15±0.18)MPa与研究组(0.24±0.06)M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7,P>0.05)。

结论同西药治疗方案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有效促进患者腰部功能的恢复,提高愈合后的骨骼强度,为患者康复提供有力保证。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腰椎压缩骨折;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2)10(b)-0048-05Clinical Study on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LIU Chao1,2, SU Shanlin1, SANG Mingzhong1, ZHANG Mingming1, XIAO Sen1, WANG Yongjun1,21.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Injuries, Section Two, Shougu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houguang, Shandong Province, 262700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Geriatric Diseases, Shouguang, Shandong Province, 2627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protocols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Methods Thirty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admitted to Shougu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August 2021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15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15 cases).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calcium carbonate D3, osteoporotic triol pills and Chinese medicine to re⁃juvenate the kidne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alcium carbonate D3 and osteotriol pills. Th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using quantitative indexes such as VAS, ODI, BMD and MES.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VAS score in the con⁃trol group (62.0±16.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tudy group (75.5±8.8)%,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ifference of BMD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0.2±0.1) and the study group (0.3±0.1)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DI score improvement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39.9±2.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tudy group (58.5±4.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5.780, P<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S (0.15±0.18) MPa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0.24±0.06) MPa (t=1.837,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plan, the [基金项目]潍坊市卫健委中医药科研项目(2021-4-101)。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途径与研究论文(共3篇)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途径与研究论文(共3篇)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途径与研究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探讨中西医不仅是两种医学技术,更是两种医学文化,中西医结合研究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繁荣人类医疗事业,为人类医学科学的发展增添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新诊疗模式。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已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门新医学。

以下从当代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由来、中西医学特点、优势、不足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优越性等方面思考和探讨中西医结合医学。

1“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由来中西医学的碰撞引发社会各界对待中、西医学的不同态度中、西医学的交流由来已久,有学者认为追根溯源应从唐朝孙思邈肇始,他吸纳古印度吠陀医学精华融入中医之中,将其“地、水、风、火”四气并入五行,并用中医理论解释之,可谓中西医结合之先驱。

随着明清“西学东渐”的盛行,中西医学的碰撞引发的中医有无存在之必要、能否发展、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等有关中医兴废的问题引起了医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对待中、西医学的态度分歧不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派别:(1)以余云蚰为代表的“废中崇西派”,主张废止中医,独尊西医。

(2)以汪昂、王清任为代表的“接受西说派”认为中西医是两种互不相同而又相对独立的医学体系,主张中西医并存。

(3)以朱沛文、唐宗海、张锡纯为代表的“中西医汇通派”认为:中西医两者各有优劣,主张两者应找到“交融点”,衷中参西、取长补短、融合汇通。

(4)丁福保、恽铁樵、陆渊雷等人则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主张。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创建和发展近代的“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和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中西医团结合作,为现代“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经验。

而“中西医结合医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则始于1956年毛泽东同志“把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讲话。

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
总结词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能够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受限,且操作 简便、安全可靠。
VS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采用针刺和 艾灸两种方式。针刺多选用腰部华佗夹脊 穴、肾俞穴、大肠俞穴等,能够调节督脉 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气,缓解疼痛。艾灸 则多采用温针灸,通过温热作用促进血液 循环和代谢,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独特优势 ,受到广泛关注。
3
本研究旨在综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文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进行综述 和分析,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 优势。
文献综述结合分析方法,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和总结。
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
非甾体消炎药
非甾体消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皮质类固醇
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有效缓解神经根水肿和炎症。
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多塞平等,以及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等,可缓解疼痛并改善神经功能。
物理治疗
牵引治疗
通过牵引装置对腰椎施加适当的牵引力,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神经根受压。
物理疗法
如低频电疗、中频电疗、高频电疗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缓解疼痛。
手法治疗
如按摩、推拿等,可改善肌肉紧张和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手术治疗
01
微创手术
如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激光汽化减压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