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8章吸收作业吸收塔的计算
化工原理吸收塔的计算
![化工原理吸收塔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07a990bba1aa8114431d9b2.png)
(1)传质单元数(以NOG为例)
•定义:N OG
N OG
Y1
dY Y Y
*
Y2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气相组成变化 平均传质推动力
Y1
dY Y Y
*
Y1 Y2 (Y Y ) m
*
Y2
• 传质单元数的意义: 反映了取得一定吸收效果的难易程度。
第四节
吸收塔的计算
吸收塔的计算内容:
• 设计型:流向、流程、吸收剂用量、吸收剂
浓度、塔高、塔径。
• 操作型:核算、操作条件与吸收结果的关系。
• 计算依据:物料恒算、相平衡、吸收速率方程。
一、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虚框范围内,对溶质作物料衡算:
LX GY2 LX 2 GY L G Y Y Y2 X X2 L G X (Y2 L G
* mG Y1 Y2 mG ln 1 * mG L Y2 Y2 L 1 L
S
mG L
—解吸因数(脱吸因数)
影响NOG的因素:
L、G、m、X2、Y1、Y2
(1) L、G、m
L , G , m m不变, L G 推动力Ym N OG m 平衡线斜率 远离操作线 推动力Ym N OG L mG N OG
当所要求的(Y1-Y2)为一定值时,平均吸收推动力(YY*)m越大,NOG就越小,所需的填料层高度就越小。
(2)传质单元高度
•定义: H OG
G K ya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传质单元高度的意义:
完成一个传质单元分离效果所需的填料层高度,
化工原理第八章第三节吸收过程的计算复习教案
![化工原理第八章第三节吸收过程的计算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1d903d69eae009581bec8e.png)
D.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难溶气体
2、总结:溶解度系数H、亨利系数E、相平衡常数m值的大小与温度、气体溶解度的关系
【复习要点】
一、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1、写出全塔物料衡算式:
2、以塔内任一截面m-n与塔底为衡算范围写出物料衡算式:
3、确定吸收操作线方程
4、吸收率ΨA指的是
定义式为
A.气膜B.相界面上C.气相主体D.液膜
4、实验室用水吸收NH3,该吸收过程属于()
A.液膜控制B.气膜控制C.两相扩散控制D.不能确定
5、下列不属于填料特性的有()
A.比表面积B.空隙率C.填料因子D.填料密度
6、当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时,要想提高吸收速率必须()
A.气膜吸收阻力B.液膜吸收阻力C.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D.无法确定
10、在吸收操作的物料衡算式中,V是表示单位时间所处理的()
A.混合气体的体积;B.混合气体的摩尔流率;
C.惰性气体的摩尔流率;D.惰性气体的体积
11、依据“双膜理论”,下列判断中可以成立的是()
A可溶组分的溶解度小,吸收过程的速率为气膜控制;
B可溶组分的亨利系数大,吸收过程的速率为液膜控制;
C可溶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大,吸收过程的速率为气膜控制;
2、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
3、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表示。
4、用△y,△x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中,当平衡线为直线时传质总系数KY与分系数kX ,kY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KX与kX ,kY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吸收塔的计算
![吸收塔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ba9b468580216fc700afd7e.png)
第4节吸收塔的计算吸收过程既可在板式塔内进行,也可在填料塔内进行。
在板式塔中气液逐级接触,而在填料塔中气液则呈连续接触。
本章对于吸收操作的分析和计算主要结合连续接触方式进行。
填料塔内充以某种特定形状的固体填料以构成填料层。
填料层是塔实现气、液接触的主要部位。
填料的主要作用是:①填料层内空隙体积所占比例很大,填料间隙形成不规则的弯曲通道,气体通过时可达到很高的湍动程度;②单位体积填料层内提供很大的固体表面,液体分布于填料表面呈膜状流下,增大了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
通常填料塔的工艺计算包括如下项目:(1)在选定吸收剂的基础上确定吸收剂的用量;(2)计算塔的主要工艺尺寸,包括塔径和塔的有效高度,对填料塔,有效高度是填料层高度,而对板式塔,则是实际板层数与板间距的乘积。
计算的基本依据是物料衡算,气、液平衡关系及速率关系。
下面的讨论限于如下假设条件:(1)吸收为低浓度等温物理吸收,总吸收系数为常数;(2)惰性组分B在溶剂中完全不溶解,溶剂在操作条件下完全不挥发,惰性气体和吸收剂在整个吸收塔中均为常量;(3)吸收塔中气、液两相逆流流动。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式全塔物料衡算图2-12所示是一个定态操作逆流接触的吸收塔,图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下:V -惰性气体的流量,kmol (B )/s ;L —纯吸收剂的流量,kmol (S )/S ;Y 1;、Y 2—分别为进出吸收塔气体中溶质物质量的比,kmol (A )/kmol (B );X 1、X 2——分别为出塔及进塔液体中溶质物质量的比,kmol (A )/kmol (S )。
注意,本章中塔底截面一律以下标“l ”表示,塔顶截面一律以下标“2”表示。
在全塔范围内作溶质的物料衡算,得:VY 1+LX 2=VY 2+LX 1或V (Y 1-Y 2)=L (X 1-X 2) (2-38)一般情况下,进塔混合气体的流量和组成是吸收任务所规定的,若吸收剂的流量与组成已被确定,则V 、Y 、L 及X 2。
《化工原理》第八章 吸收
![《化工原理》第八章 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2eae850f52ea551810a687b7.png)
中一
Y A mX A
(8-11)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3)吸收平衡线 表明吸收过程中气、液相平衡关系 的图线称吸收平衡线。在吸收操作中,通常用图来表示。
图8-2吸收平衡线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式(8-10)是用比摩尔分数表示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它在坐标系中是一条经原点的曲线,称为吸收平衡线,如 图8-2(a)所示;式(8-11)在图坐标系中表示为一条经 原点、斜率为m的直线。如图8-2(b)所示。 (4)相平衡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 ①判断吸收能否进行。由于溶解平衡是吸收进行的极 限,所以,在一定温度下,吸收若能进行,则气相中溶质 的实际组成 Y A 必须大于与液相中溶质含量成平衡时的组 成 Y ,即YA Y 。若出现 YA Y 时,则过程反向进行,为 解吸操作。图8-2中的A点,为操作(实际状态)点,若A Y 点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A Y 为吸收过程;点在平衡线上,
yB 1 yA
(3)比质量分数与比摩尔分数的换算关系
WA mA nAM A M XA A mB nB M B MB
(8-3)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M 式中 M 、B 分别为混合物中、组分的千摩尔质量, kg/kmol 。 在计算比质量分数或比摩尔分数的数值时,通常以在 操作中不转移到另一相的组分作为组分。在吸收中,组分 是指吸收剂或惰性气,组分是指吸收质。 2.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混合物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对 于组分,有 m V (8-4) 式中 A ——混合物中组分的质量浓度,㎏/m3; V ——混合物的总体积,m3。
二、气液相平衡关系
吸收的相平衡关系,是指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被吸 收的组分(吸收质)在两相中的浓度关系,即吸收质在吸 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 1.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在恒定的压力和温度下,用一定量的溶剂与混合气体 在一密闭容器中相接触,混合气中的溶质便向液相内转移, 而溶于液相内的溶质又会从溶剂中逸出返回气相。随着溶 质在液相中的溶解量增多,溶质返回气相的量也在逐渐增 大,直到吸收速率与解吸速率相等时,溶质在气液两相中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此时气液两相达到了动平衡。平衡 p A 表示; 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称为平衡分压,用符号 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溶解度,简称溶解度;它们 之间的关系称为相平衡关系。
化工原理填料吸收塔实验计算示例
![化工原理填料吸收塔实验计算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acc702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2.png)
化工原理填料吸收塔实验计算示例填料吸收塔是一种用于气体吸收液体传质的设备,常见用于工业废气治理和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处理。
本实验将介绍填料吸收塔实验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示例来进行演示。
实验目的:通过填料吸收塔实验,了解气体吸收液体传质过程,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实验装置:填料吸收塔、气体流量计、液体流量计、pH计、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1.将填料吸收塔装置好,并连接气体流量计和液体流量计等仪器。
2.将需要处理的废气通过气体流量计引入填料吸收塔,调节气体流量至设定值。
3.在填料吸收塔内加入吸收液,调节液体流量至设定值。
4.在塔中的适当位置设置取样口,用于采样分析吸收液的成分和性质。
5.连续记录吸收液进口和出口的流量、pH值、温度等数据。
实验计算:1.计算气体的透析系数:透析系数(D)表示气体在液体中的传质速率,一般使用亨利定律来进行计算。
透析系数(D)=φ现值/(y气体-y平衡)其中,φ现值表示气体流量计读数,y气体为吸收塔出口气体中溶解气体的摩尔分数,y平衡为溶解气体平衡时的摩尔分数。
2.计算吸收效率:吸收效率(η)表示填料吸收塔对废气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可以通过水相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来计算。
吸收效率(η)=(C入-C出)/C入*100%其中,C入为进口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C出为出口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3.计算传质速率:传质速率(N)表示单位时间内气体传入塔中所溶解的物质的摩尔数。
传质速率(N)=(C入-C出)*V/t其中,C入为进口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C出为出口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V为填料吸收塔的体积,t为实验时间。
示例:假设填料吸收塔的气体流量为100 m3/h,液体流量为50 L/h。
进口废气中污染物浓度为1000 mg/m3,出口废气中污染物浓度为50 mg/m3、填料吸收塔的体积为10 m3,实验时间为3小时。
首先,计算透析系数:透析系数(D)=φ现值/(y气体-y平衡)=100/(y气体-y平衡)然后,计算吸收效率:吸收效率(η)=(C入-C出)/C入*100%=(1000-50)/1000*100%=95%最后,计算传质速率:传质速率(N)= (C入 - C出) * V / t = (1000 - 50) * 10 / 3 = 3150 mol/h通过实验计算,我们可以获得填料吸收塔的透析系数、吸收效率和传质速率等重要参数,进一步分析并改善填料吸收塔的工艺条件,提高废气的处理效果。
吸收塔的计算
![吸收塔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d51dfdd59eef8c75fbfb3f1.png)
(7-40)便可求出塔底排出的吸收液的组成X1,即
吸收塔的计算
2. 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式
在稳态操作的情况下,操作线方程可通过对吸收塔 内任一横截面M-N与塔底端面之间进行对溶质A作物料衡 算获得,即
VY+LX1=VY1+LX
吸收塔的计算
式(7-43)和式(7-44)称为逆流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两式 可相互转化。它们表明了在吸收塔内任一截面上气相组成Y与液相组 成X的关系。
吸收塔的计算
1. 物料衡算
图7-7所示为一处于稳定操作状态下,逆流操作吸收塔 内气、液两相流量与组成的变化情况。混合气体通过吸收塔 的过程中,可溶组分不断被吸收,故气体的总量沿塔高而变, 液体也因其中不断溶入可溶组分,其量也沿塔高而变。但是, 通过吸收塔的惰性气体量和吸收剂量是不变的。因此,在进 行物料衡算时,以不变的惰性气体流量V和吸收剂量L作为计 算基准。现对全塔作物料衡算,可得
(2)坐标X、Y代表吸收塔内某一截面的液相和气相组成。 (3)当进行吸收操作时,因塔内任一截面处的 Y > Y*或X* > X, 故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的上方。反之,如果操作线位于平衡线的下方, 则为解吸操作。 (4)操作线上的任一点A与平衡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表 示塔内某一截面的气相和液相传质推动力。操作线离平衡线愈远,吸收 的推动力愈大。
吸收塔的计算
通常,进塔混合气的组成与流量是由吸收任务规定了的,如
果吸收剂的进塔组成和流量确定。同时又规定了吸收率η,则气体
出塔时的组成Y2为
Y2=Y1(1-η)
(7-42)
式中,η为混合气体中被吸收的溶质量V(Y1-Y2)占总的溶质量
VY1的百分率,称为吸收率或回收率。
吸收塔的计算
![吸收塔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9d6bc603186bceb19e8bbcc.png)
m,一般取Hb=1.2~1.5m;
Hb
n——填料层分层数
2020/10/22
【填料塔高度的近似计算】
【说明】由于液体再分布器、喷淋装置、支承装置、捕沫器等的结构不同时其高 度不同,当一时无法准确确定时,也可采用下式近似计算塔高:
H=1.2Z+Hd+Hb
Hd——塔顶空间高(不包括封头部分),m; Hb——塔底空间高(不包括封头部分),m。
∵
G 1000 273 (1-0.09)=37.85(mol / s)
22.4 293
故吸收用水量为: L=35.5G=35.5×37.85=1343(mol/s)=1.343(kmol/s)
2020/10/22
三、吸收塔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填料塔的高度
【说明】填料塔的高度 主要决定于填料层高度。
(2) HOG愈小,吸收设备的传质阻力愈小,传质效能愈高,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 需填料层高度愈小。
2020/10/22
【体积传质系数( KY a )——参数归并法】
(1)有效比表面积(a)与填料的类型、形状、尺寸、填充情况有关,还随流体 物性、流动状况而变化,其数值不易直接测定; (2)通常将a与传质系数(KY)的乘积合并为一个物理量KY a ( 单位kmol/m3·s), 称为体积传质系数,通过实验测定其数值; (3)在低浓度吸收的情况下,体积传质系数在全塔范围内为常数,或可取平均值。
2020/10/22
【解】已知 y1=0.09 η=95%=0.95
∴
Y1
y1 1 y1
0.09 1 0.09
0.099
Y2=(1-η)Y1=(1-0.95)×0.099=0.00495 据 Y*=31.13X 知: m=31.13
化工原理-26低组成气体吸收的计算-等板高度法
![化工原理-26低组成气体吸收的计算-等板高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84ec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e.png)
X
(Y2
qn,L qn,V
X2)
依次使用操作线方程和平衡方程,经推导可得
Y1 Y2 ANT 1 A Y1 Y2* ANT 1 1
克列姆塞尔方程
二、等板高度法
溶质的吸收率
A
Y1 Y2 Y1
溶质的最大吸收率
A,max
Y1 Y2* Y1
溶质的相对吸收率 A Y1 Y2 A,max Y1 Y2*
第八章 气体吸收
8.4 低组成气体吸收的计算 8.4.1 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8.4.2 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8.4.3 塔径的计算 8.4.4 吸收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一、传质单元数法 二、等板高度法
二、等板高度法
(3) 解析法 (克列姆塞尔法)
平衡关系 Y* mX b
操作关系
Y
qn,L qn,V
第八章 气体吸收
8.5 吸收系数 8.6 其他吸收与解吸 8.7 填料塔 8.7.1 塔填料
一、填料的类型
1.散装填料
(1) 环形填料
增加填料比表面积
勒辛环
十字隔 板环
螺旋环
拉西环
鲍尔环
阶梯环
扁环
改变通量,改善气液流动状况
拉西环
鲍尔环
阶梯环
扁环
一、填料的类型
(2)鞍形填料与环鞍形填料
弧鞍填料
分别反映了哪方面的影响? 3.解吸有哪些方法,如何进行选择?
作业题: 10、11、12
8.5 吸收系数 8.5.1 吸收系数的测定 8.5.2 吸收系数的经验公式(选读) 8.5.3 吸收系数的准数关联式
一、准数关联式中常用的准数
1.施伍德(Sherwood)数
气相施伍德数
ShG
化工原理吸收公式总结
![化工原理吸收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717f28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0e.png)
化工原理吸收公式总结化工原理中的吸收可是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吸收公式更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钥匙。
咱们今儿就来好好唠唠这些公式。
先来说说亨利定律,这可是吸收过程中的基础。
它表明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液平衡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与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用公式表达就是:p = Ex ,这里的 p 是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E 是亨利系数,x 是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再瞅瞅气膜吸收速率方程:NA = kg(p - pi),这里的 NA 代表溶质 A 的吸收速率,kg 是气膜吸收系数,p 是气相主体中溶质 A 的分压,pi 是相界面处溶质 A 的分压。
液膜吸收速率方程也不能落下:NA = kl(ci - c),NA 同样是溶质A 的吸收速率,kl 是液膜吸收系数,ci 是相界面处溶质 A 的浓度,c是液相主体中溶质 A 的浓度。
还有总吸收速率方程:NA = Ky(y - yi),Ky 是气相总吸收系数,y 是气相主体中溶质 A 的摩尔比,yi 是相界面处溶质 A 的摩尔比。
给您说个我曾经遇到的事儿,就和这吸收公式有关。
有一次在实验室做吸收实验,我们小组想要研究某种气体在特定溶液中的吸收情况。
一开始,大家都信心满满,觉得按照书上的步骤来肯定没问题。
结果呢,实验数据出来一分析,和预期的相差甚远。
我们几个那叫一个着急,赶紧从头开始排查问题。
最后发现,原来是在计算的时候,把气膜和液膜的吸收系数弄混了,导致整个计算结果都错了。
这可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让我们明白了,这些公式可不是随便拿来用的,得搞清楚每个参数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说完这些单个的公式,咱们再聊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公式来求解。
比如说,要确定吸收塔的高度,就得先根据物料衡算求出塔底和塔顶的浓度,再结合吸收速率方程计算出传质单元数,最后才能得出塔高。
还有啊,在使用这些公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化工原理-第8章--吸收作业-吸收塔的计算
![化工原理-第8章--吸收作业-吸收塔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66a6ce276a20029bc642d1e.png)
姓名: ;学号: ;班级:第8章 吸收(吸收塔的计算)一、填空题:1. 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
2. 吸收过程物料衡算时的基本假定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 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
增加吸收剂用量, 操作线的斜率____,则操作线向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 -ye )_____。
4. 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操作线将___平衡线。
5.一般吸收塔中常采用逆流操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某吸收塔中,物系的平衡线方程为y=2.0x,操作线方程为y=3.5x+0.001,当y1=0.06,y2=0.0030时,x1=_______,x2=_____________,L/V=______,气相传质单元数OG N =_______.6. 某逆流吸收塔, 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易溶组分,设备高为无穷大,入塔Y1=8%(体积),平衡关系Y=2X 。
试问:⑴.若液气比(摩尔比,下同)为2.5时,吸收率= ______%⑵.若液气比为1.5 时,吸收率=________%7.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OG H 将_____,OG N 将_____(增加,减少,不变)。
8.用纯溶剂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符合亨利定律。
当入塔气体浓度上升(属低浓度范围)其他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2y ______________和吸收率η 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 吸收(或解析)塔计算
![化工原理 吸收(或解析)塔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980844daef8941ea66e053f.png)
NOG仅与气体的进出口浓度、相平衡关系有关,与塔的结构、 操作条件(G、L)无关,反映分离任务的难易程度。
(2)传质单元高度
H
=
OG
K
G y a
kmol 单位: m2 • s m
kmol m3 • s
HOG与操作条件G、L、物系的性质、填料几何特性有关,是吸收 设备性能高低的反映。其值由实验确定,一般为0.15~1.5米。
y4
•B
y3
E3
yN1
y2
y1 A
E1
E2
x0 x1
x2
x3
解析法求理论板数
x0
y1
平衡线方程:y=mx
y1
操作线方程:y=y1+L/G(x-x0)
由第一板下的截面到塔顶作物料衡算:
y2
y1
L G
x1
x0
y1 mx1
y2
y1
L G
y1 m
x0
(1
A) y1
Amx0
1
2
x1 y2
x2 y3
xN 2 y N 1
N 11 A A1
N-1
N xN 1 y N
yN 1
xN
y2
x2
吸收
y1
x1
y1
解吸
y2
六、塔板数
• 板式塔与填料塔的区别在于组成沿塔高是阶跃 式而不是连续变化的。
x0
y1
1
x1 y2
2
x2 y3
xN 2 y N 1
N-1
yN
N xN 1
xN
理论板:气液两相在塔板上充分接触, 传质、传热达平衡。
相平衡关系:yn f (xn )
吸收塔的计算
![吸收塔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345f2f726fff705cc170a88.png)
h0 NOG HOG 2.88m
例3 某厂吸收塔填料层高度为4m,用水吸收尾气中的 有害组分A,已知平衡关系为y=1.5x,塔顶xa=0, ya=0.004,塔底xb=0.008,yb=0.02,求: (1)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2)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 (3)由于法定排放浓度ya必须小于0.002,所以拟将填料 层加高,若液气流量不变,传质单元高度的变化亦可 忽略不计,问填料层应加高多少?
解得液相出口摩尔分数 y y G . 0 2 0 . 0 0 1 b a 0 x ( y y ) x 0 . 0 1 3 9 b b a a L L 1 . 3 7 G
②求传质单元数 平均推动力
(y b y b* ) ( ya ya* ) y m y b y b* ln * ya ya (y b mxb ) ( ya mxa ) 1.94 10 3 y b mxb ln ya mxa
技 术 上 , x , y , h a m 0
经 济 上 , x , h , 设 备 费 a 0
x , 解 析 操 作 费 用 增 加 。 a
例1: 吸收塔高(填料层高)的计算 在一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氨 —空气混合气 中的氨,混合气流量为 0.025kmol/s, 混合气入塔含氨摩
传质单元数
y y . 0 20 . 0 0 1 b a 0 N 9 . 7 9 O G 3 y 1 . 9 41 0 m
③求传质单元高度
气相流率
化工原理(吸收塔的计算)课件
![化工原理(吸收塔的计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b096db680203d8ce2f24ac.png)
学习交流PPT
29
比表面积=填料的数量×单个填料的表面积
拉 西 环 填 料
学习交流PPT
30
堆 放 在 塔 内 的 填 料
有效比表面积a ——被吸收剂湿润
的填料表面积
学习交流PPT
31
定态吸收时,气相中溶质减少的量等于液相中溶 质增加的量,即:
dF AG dYLdX ——物料衡算式
算,则得到:
G1 YLX G Y L1X 或 YG LX(Y1G LX1)
G, Y2 L, X2
G, Y
m
n
L, X
【吸收操作线方程式的作用】 表明了塔内任一截面上气相组 成Y与液相组成X之间的关系。
G, Y1 L,X1 逆流吸收操作线推导示意图
学习交流PPT
7
【逆流吸收操作线方程的有关讨论的特点】
塔底
G , Y2 L, X2
Y Y2
塔顶
m
斜率=L/G
G, Y
n
L, X
G , Y1 L, X1
0
X2
X
X1
X
吸收操作线
学习交流PPT
9
(2)吸收操作线仅与液气比、塔底及塔顶溶质组成
有关,与系统的平衡关系、塔型及操作条件T、p无
关。
(3)吸收操作时,Y > Y*或X* > X,故吸收操作线在 平衡线Y*=f(X)的上方,操作线离平衡线愈远吸收的 推动力愈大; (4)对于解吸操作,Y<Y*或X*<X,故解吸操作线在 平衡线的下方。
学习交流PPT
37
(2)传质单元数
【定义】
NOG
Y1 dY Y2 YY*
化工原理下册气体吸收
![化工原理下册气体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edd2602526fff705cd170ae1.png)
第8章气体吸收dC A dz因为C MD C B2 C M D C A1 —A2N Aln ——CB1 5 C B 2 —'C B1DC :m CA1C A2lnDPln P B2 RT P BIRT P BmP AI -P A2液膜中的传质速率 NA = kx ( X A,iX A)或NA = k l (C A,i - CA )111式中,KxFK y ,K x'x k y m11m------- = ----------------- "T -------------K ykyk xD C Al — C A2D AB ---------- 7 ----------O2、单向扩散和主体流动(分子扩散 +同方向上缓慢的总体流动)速率引起缓慢的总体流动的原因:溶质A 不断在气液相界面上发生溶解,自气相中消失,使得气液相界面附近的气相中产生空穴位,因此,引起缓慢的总体流动来补充所产生的空穴位。
如果是在气相中的传质,组分的浓度可以用分压表示,则3、对流传质 集总参数法表示传质速率气膜中的传质速率N A 二 k y (y A -y A,i )或 N A 二 k G (P A - P A,i )式中,k y =Pk G ,k x = Pk l 包括气膜和液膜的总传质速率N A =K y (y A - y A,e )或 N A = K x (X A,e - X A )解吸操作,包括气膜和液膜的总传质速率N A 二 K y (y A,e 一 Y A )或 N A 二 K X (X A - X A,e )4、传质控制如果m1 ————,则 K y k y ,传质过程为气膜阻力控制,k xk yNM - Nnet,ACB2CB1如果1 1- ,则K x k x,传质过程为液膜阻力控制。
mk y k x塔内任一横截面上气相组成 y 与液相组成x 之间的关系式,即操作线方程式:L八 G xy2- X 2L 和填料层高度H 。
化工原理 第八章 吸收
![化工原理 第八章 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c6591d0f964bcf84b9d57b29.png)
水吸收NH3、HCl。
三、传质阻力分析
1 1 1 K x mk y k x
液相阻力控制(液膜控制):当 1/mky<<1/kx,则 1/Kx≈1/kx。 此时传质阻力集中于液相。 液膜控制的条件:
分在液体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来 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操作。
溶质A(吸收质):能溶于液体的组分 惰性组分B:不能溶于液体的组分 吸收剂S:吸收操作所用的溶剂
吸收液(溶液):溶有溶质的溶液
吸收尾气:排出的气体,主要成分为惰性气体,还含有残余溶 质
8.1 概述
吸收在化工中的应用: 1.制取化工产品 将气体中需要的成分用指定的溶剂吸收出来,成为液态产 品。如:用水吸收HCl、NO2制取工业盐酸和硝酸。 2.分离气体混合物 工业上利用吸收分离气体混合物。热甲碱法吸收二氧化碳。 3.从气体中回收有用组分 用洗油回收粗苯或二氯乙烷。 4.气体净化 ①原料气的净化。 ②尾气、废气的净化以保护环境。 5.生化工程 菌体在发酵罐中培养。发酵罐中要给予大量的空气以维持 微生物的正常代谢,要应用空气中的氧在水中吸收这一过程。
总传质速率方程
N A K y ( y y*) N A K x ( x* x ) N A K G ( p A p* A) N A K L (C * A CA)
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的关系
1 1 1 K G kG HkL 1 1 1 m K y k y kx 1 H 1 K L kG k L
(3)挥发性 (4)黏性 (5)其它
不易挥发 粘度要低 无毒,无腐蚀性,不易燃烧,不发泡。 价廉易得,化学稳定性等
吸收塔的计算 化工原理
![吸收塔的计算 化工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2f348ea227916888586d71b.png)
m G
L
L
S mG L
S——解吸因数(脱吸因数)
NOG
1 1 S
ln1 S
yb ya
m xa m xa
S
注意:图的适用范围为
yb m xa ya m xa
>20及S<0.75。
讨论:
•
yb m xa ya m xa
的意义:反映了A吸收率的高低。
m、yb、xa、S一定时:
ya
2)传质单元高度
•定义:
G HOG K ya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传质单元高度的意义: 完成一个传质单元分离效果所需的填料层高度,
反映了吸收设备效能的高低。
•传质单元高度影响因素: 填料性能、流动状况
•体积总传质系数与传质单元高度的关系:
Kya
G0.70.8 ,
G Kya
G0.30.2
传质单元高度变化范围:0.15~1.5m。
y
L G
x
(
yb
L G
xb
)
y =y-y*=Ay+B
d(y ) A yb ya ( y y* )b ( y y* )a
dy
yb ya
yb ya
NOG
yb dy ya y y*
yb dy
ya y
yb yb ya dy
ya yb ya y
NOG
yb ya ln Δ yb Δ yb Δ ya Δ ya
同理:
Y
LS GB
X
(Yb
LS GB
Xb)
逆流吸收操作线具有如下特点:
Y
Yb
B
LS
Y* f (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