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第5章部分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检测技术第5章部分练习答案

检测技术第5章部分练习答案

第五章电容传感器思考题与习题答案1.单项选择题1)在两片间隙为1mm的两块平行极板的间隙中插入___C___,可测得最大的电容量。

A. 塑料薄膜B. 干的纸C. 湿的纸 D .玻璃薄片2)电子卡尺的分辨力可达0.01mm,行程可达200mm,它的内部所采用的电容传感器型式是___B___。

A. 变极距式B. 变面积式C. 变介电常数式3)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___B___。

A. 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B. 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C. 电容保持常数,电感为变量D. 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4)利用湿敏电容可以测量__B____。

A. 空气的绝对湿度B. 空气的相对湿度C. 空气的温度D. 纸张的含水量5)电容式接近开关对__D___的灵敏度最高。

A. 玻璃B. 塑料C. 纸D. 鸡饲料6)下图中,当储液罐中装满液体后,电容差压变送器中的膜片___A______。

A.向左弯曲B. 向右弯曲C.保持不动差压式液位计示意图1-储液罐2-液面3-上部空间4-高压侧管道5-电容差压变送器6-低压侧管道7)自来水公司到用户家中抄自来水表数据,得到的是___B___。

A. 瞬时流量,单位为t/hB. 累积流量,单位为t或m3C. 瞬时流量,单位为k/gD. 累积流量,单位为kg8)在下图中,管道中的流体自左向右流动时,_____A____。

A. p1〉p2B. p1〈p2C.p1=p29)管道中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力就越_____B____。

A. 大B.小C.不变节流式流量计示意图a)流体流经节流孔板时,流速和压力的变化情况b)测量液体时导压管的标准安装方法c)测量气体时导压管的标准安装方法1-上游管道2-流体3-节流孔板4-前取压孔位置5-后取压孔位置9)欲测量加工罐中面粉的物位,应选用______C______;欲测量10m深的水库水位应选用______A______;欲测量2m深的水池中的水位,既需要用肉眼观察,又需要输出电信号,应选用______B______。

《自动检测技术》习题集及部分参考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习题集及部分参考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习题集及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传感器和测量的基本知识§1-1测量的基本概念复习思考题1.测量的定义及其内容是什么?2.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定义是什么?3.直接测量的方法有几种方法?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4.仪表精度有几个指标?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学习指导p1)5.仪表分辨力的定义是什么?作业题1.测量是借助和和,取得被测对象的某个量的大小或符号;或者取得与之间的关系。

(专用技术;设备;实验;计算;一个变量;另一变量)2.测量是将被测量与通过专用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比表示测量结果时,必须注明(同性质的标准量;比较;标准量倍数;标准量某0的单位)3.直接测量是从事先间的函数关系,先测出,再通过相应的函数关系,被测量的数值。

(分度好的表盘;被测量;某种中间量;中间量;计算出)4.直接测量方法中,又分,和。

(零位法;偏差法;微差法)5.零位法是指在比较仪器中进行,让仪器指零机构,从而确定被测量等于该方法精度(被测量;已知标准量;比较;达到平衡(指零);已知标准量;较高)6.偏差法是指测量仪表用,直接指出被测量的大小。

该法测量精度一般不高。

(指针、表盘上刻度线位移)7.微差法是和的组合。

先将被测量与一个进行用测出。

(零位法;偏差法;已知标准量;比较;偏差法)8.测量仪表指示值程度的量称为精密度。

测量仪表指示值有规律地称为准确度。

(不一致;偏离真值)9.测量仪表的精确度简称,是和以测量误差的来表示。

(精度;精密度;准确度;相对值)10.显示仪表能够监测到被测量(最小变化)§1-2传感器的一般特性复习思考题1.试述传感器的定义及其在检测中的位置。

2.传感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定义是什么?3.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技术指标及其各自的定义是什么?作业题1.传感器是与被测对象接触的环节,它将被测量转换成与机构。

它是检测和控制中最关键的部分。

(最初;被测量有确定对应关系;电量)2.通常用传感器的和来描述传感器输出-输入特性。

《检测技术》习题及答案

《检测技术》习题及答案

答:电涡流传感器结构简单、频率响应宽、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特别是由于其非接触测量式的特点,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什么事霍尔效应?霍尔电势与哪些参数有关?
答:①将导体或半导体置于磁场中并通入电流,若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正交,则在与磁场和电流两者都垂直的方向上会出现一个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②与霍尔灵敏度系数、控制电流和磁感应强度有关。
检测技术
第一章
1.为什么测量结果都带有误差?研究测量误差有和意义?
答:①一切测量都具有误差,误差自始至终存在于所有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任何测量结果与被测物理量的真值之间都存在误差。②任何一个描述和表征测量结果的数据,若不知其可信程度,则该数据是无价值和无意义的。通过研究误差的来源,性质,和传递规律,掌握如何消除减小固定和估计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买得到可靠的真实反映事物本质的结果,这就是误差理论研究的目的。
1.5%=±9℃ X1=±15÷500×100%=±3% X2=±12÷500×100%=±2.4% X3=±9÷500×100%=±1.8% 可供选择为第二台和第三台,因第二台经济合理,所以选择第二台,即等级精度为2.0的
第二章
1.何谓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①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被测非电量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②它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原件和变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3.什么事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答: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在研究动态特性时通常根据“标准”输入信号来考虑传感器的响应特性。
第三章
1.经验温标主要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答:①华氏温标、摄氏温标②华氏温标:以水银为测温介质,制成玻璃水银温度计,选取氯化铵和冰水的混合物为温度计的零度,人体的温度为温度计的100度,根据温度计的体膨胀距离分成100份,每一份为1华氏度,记作1 °F。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的冰点定为0度,水的沸点定为100度,根据水的这两个固定温度点作100等分,每一份称为1摄氏度,记作1℃

国开作业工业分析检测技术-形考任务二:第1~5章阶段测验 (20分)90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工业分析检测技术-形考任务二:第1~5章阶段测验 (20分)90参考(含答案)

题目:01. 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选项A:适应性
选项B:新陈代谢
选项C:生长发育
选项D:生殖
答案:新陈代谢
题目:02. 人体结构和机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选项A:组织
选项B:细胞
选项C:器官
选项D:系统
答案:细胞
题目:03. 婴幼儿大脑对葡萄糖有特殊的依赖,因此,学前儿童每餐的膳食中应摄入一定量的(),以满足脑组织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选项A:脂肪
选项B:碳水化合物
选项C:蛋白质
选项D:维生素
答案:碳水化合物
题目:04. 侏儒症是因垂体的生长激素分泌过()。

选项A:快
选项B:慢
选项C:多
选项D:少
答案:少
题目:05. 关系到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内分泌腺是()。

选项A:甲状腺
选项B:肾上腺
选项C:脑下垂体
选项D:甲状旁腺
答案:甲状腺
题目:06.小孩眼睛在()以前可以有生理性远视。

选项A:五岁
选项B:三岁
选项C:一岁
选项D:七岁
答案:五岁
题目:07. 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在阅读和写字时,光线应从后方照入
选项B:眼距书本一尺远,胸部距桌缘约一拳距离
选项C:只要保持正确的看书姿势,长时间的阅读并不会导致儿童眼睛疲劳选项D:儿童应尽量在强光下阅读
答案:眼距书本一尺远,胸部距桌缘约一拳距离
题目:08. 婴幼儿长骨骼的必需条件是()。

选项A:维生素A和水
选项B:营养和阳光
选项C:维生素C和钙。

射线检测复习题(第5章含答案)word

射线检测复习题(第5章含答案)word

射线检测复习题(第5章含答案)一、是非题5.1 显影使胶片上的AgBr 被还原成金属银,从而使胶片变黑。

(√)5.2 对曝光不足的底片,可采用增加显影时间或提高显影温度的方法来增加底片黑度,从而获得符合要求的底片。

(×)5.3 胶片在显影液中显影时,如果不进行任何搅动,则胶片上每一部位都会影响紧靠在它们下方部位的显影。

(√)5.4 定影液有两个作用,溶解未曝光的AgBr 和坚膜作用。

(√)5.5 所谓“通透时间”就是指胶片从放入定影液到乳剂层变为透明的这段时间。

(√)5.6 减少底片上水迹的方法是胶片快速干燥。

(×)5.7 胶片表面起网状皱纹可能是胶片处理温度变化急剧而引起的。

(√)5.8 冲洗胶片时,只要使用安全灯,胶片上就不会出现灰雾。

(×)5.9 显影液中如果过量增加碳酸钠,在底片上会产生反差降低的不良后果。

(√)5.10 使用被划伤的铅箔增感屏照相,底片上会出现与划伤相应的清晰的黑线。

(√)5.11 胶片上静电花纹的产生是由于射线管两端的电压过高的原因。

(×)5.12 射线底片上产生亮的月牙形痕迹的原因可能是曝光前使胶片弯曲。

(√)5.13 射线底片上产生黑的月牙形痕迹的原因可能是曝光后使胶片弯曲。

(√)5.14 如果显影时间过长,有些未曝光的AgBr 也会被还原,从而增大了底片灰雾。

(√)5.15 显影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则显影速度减慢,故借助于碱使显影液保持一定PH 值。

(√)5.16 定影液的氢离子浓度越高,定影能力就越强。

(×)5.17 胶片未曝光部分变为透明时,即说明定影过程已经完成。

(×)5.18 因为铁不耐腐蚀且容易生锈,所以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显影液。

(×)5.19 溴化钾除了抑制灰雾的作用外,还有增大反差的作用。

(×)5.20 显影时搅动不仅能够使显影速度加快,还有提高反差的作用。

(√)5.21 所谓“超加和性”是指米吐尔和菲尼酮配合使用,显影速度大大提高的现象。

现代检测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交通大学

现代检测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交通大学

现代检测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一章测试1.用以标定的仪器,直接的测量出某一待测未知量的量值称为()。

A:直接测量 B:接触式测量 C:间接测量 D:动态测量答案:直接测量2.下列哪项不是闭环控制型现代测试系统的优点()。

A:实时数据采集 B:实时控制 C:实时判断决策 D:远距离传输答案:远距离传输3.下列属于测量过程的是()。

A:测量误差 B:数值和计量单位 C:被测对象 D:测试方法答案:测量误差;数值和计量单位;被测对象;测试方法4.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属于直接式测量。

A:错 B:对答案:对5.测试技术与传感技术被称为信息技术系统的()。

A:神经 B:大脑 C:感官答案:感官第二章测试1.下列非线性补偿方法中属于软件补偿的是()。

A:闭环式 B:拟合法 C:差动式 D:开环式答案:拟合法2.A类标准不确定度是用非统计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

A:对 B:错答案:错3.真值在实际测量中是可以确切获知的。

A:对 B:错答案:错4.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测量仪表量程之比。

A:对 B:错答案:错5.将63.73501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为()。

A:63.74 B:63.73 C:64.00 D:63.00答案:63.74第三章测试1.直流电桥可以测量电容的变化。

A:对 B:错答案:错2.全桥接法的灵敏度是半桥双臂接法的几倍()。

A:8 B:1 C:4 D:2答案:23.半导体式应变片比金属丝式应变片的灵敏度高。

A:对 B:错答案:对4.丝式应变片采用栅状结构是为了获得大的电阻变化量。

A:对 B:错答案:对5.下列哪项不是半导体应变片的优点()。

A:易于集成化 B:灵敏度高 C:温度稳定性能好 D:体积小答案:温度稳定性能好第四章测试1.下列哪项是电容式传感器的缺点()。

A:电缆分布电容影响大 B:精度低 C:结构复杂 D:灵敏度低答案:电缆分布电容影响大2.电容式传感器灵敏度最高的是()。

检测技术作业答案

检测技术作业答案

第二章测试系统2-2 解释下列概念:频率特性、频响函数和工作频带解:频率特性是指测试系统反映出来的输出与输入幅值之比和两者之间相位差是输入频率的函数的特性。

频响函数是指系统稳态输出量的付立叶变换与输入量的付立叶变换之比。

(参见教材P11页)或者频响函数是指当测试系统的输入为正弦信号时,将该信号的输出与输入之比。

工作频带是指测试装置的适用频率范围,在该频率范围内,仪器装置的测试结果均能保证达到其它相关的性能指标。

(或P25工作频率范围)2-4 某动压力测量时,所采用的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90.0nC/MPa,将它与增益为0.005V/nC的电荷放大器相连,然后将其输出送入到一台笔式记录仪,记录仪的灵敏度为20mm/V,试计算系统的总灵敏度。

又当压力变化3.5MPa时,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是多少?解:系统总灵敏度为:90.0×0.005×20=9mm/MPa当压力变化3.5MPa时,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为:3.5×9=31.5mm2-5 用某一阶装置测量频率为100Hz 的正弦信号,要求幅值误差限制在5%以内,问其时间常数应取多少?如果用具有该时间常数的同一装置测量频率为50Hz 的正弦信号,试问此时的幅值误差和相角差分别为多少?解:(1)根据一阶系统的幅频特性可知:%51)(111)(A 2≤-+=-τωω,即%5)(1112≤+-τω将Hz f ππω0022==代入上式,可解得:41023.5-⨯≤τ (2)用该装置测量频率为50Hz 的正弦信号时:013.01)(111)(A 2=-+=-τωω,故幅值差为1.3%相角差: 3.9)arctan()(-=-=τωωφ2-6 设用一个时间常数为1s .0=τ的一阶装置测量输入为t t t x 40sin 2.04sin )(+=的信号,试求其输出)(t y 的表达式。

设静态灵敏度K=1。

解:根据一阶系统的幅频特性2)(1K )(A τωω+=、相频特性)arctan()(τωωφ-=以及静态灵敏度K=1, 将数据代入,可得:)96.7540sin(048.0)8.214sin(93.0)4arctan 40sin(1712.0)4.0arctan 4sin(16.11)( -+-=-⋅+-=t t t t t y2-8 两环节的传递函数分别为)55.3/(1.5+s 和)4.1/(412n n 22n ωωω++s s ,试求串联后所组成装置的灵敏度。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东北电力大学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东北电力大学

第一章测试1.测量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测量示指产生的状态可以分为()。

A: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B:一般测量、工业测量和精密测量C: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D:偏位法测量、平衡法测量和微差法测量答案:D2.按照误差性质不同,误差可分为()。

A: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B:基本误差和附件误差C: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D: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答案:C3.测量中,仪表零位或量程为调整好就会引起()误差。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附加误差D:随机误差答案:A4.仪表的死区是指使仪表产生可察觉相应时的最小激励值(下限处)。

()A:错B:对答案:B5.重复性是指在不同的测量条件下测量值映在一定的准确度内的一致性。

()A:错B:对答案:A6.仪表合格的条件是其基本误差不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

()A:错B:对答案:B7.什么是测量?答案:8.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相比,那个更能确切地反映测量的精确程度?答案:9.如何了解误差的存在是必然的?答案:10.说出仪表的基本组成?答案:11.作为用户关心的仪表性能指标有哪些?答案:12.何谓仪表的防爆性能?答案:13.仪表的防爆性能和防护性能有何不同?答案:第二章测试1.热电偶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点的温度,对热电偶热电势无影响,其依据是()。

A:标准电极定律B:均质导体定律C:中间温度定律D:中间导体定律答案:C2.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电势引入测温仪表,补偿导线的长度对测量影响是()。

A:补偿导线越长,测量误差越大B:补偿导线的长短对测量误差无影响C:补偿导线越长,测量误差越小D:补偿导线越短,测量误差越大答案:B3.为使热电偶的热电势与被测温度间成单值函数关系,热电偶的冷端必须()A:恒定B:随所测温场而变化C:随热端温度上升D:随热端温度下降答案:A4.热电偶的热端温度不变,而冷端温度升高时,热电偶的输出电势将增大。

()A:错B:对答案:A5.在热电偶回路中插入第三、四种导体,只要插入导体的两端温度相等,且插入导体是匀质的,无论插入导体的温度分布如何,都不会影响原来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

光电检测技术课后部分答案

光电检测技术课后部分答案

第一章1.举例说明你知道的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激光检测一激光光源的应用用一定波长的红外激光照射第五版人民币上的荧光字,会使荧光字产生一定波长的激光,通过对此激光的检测可辨别钞票的真假。

山于仿制困难,故用于辨伪很准确。

2.简述光电检测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组成:(1)光学变换:时域变换-------调制振幅,频率,相位,脉宽空域变换-------光学扫描光学参量调制:光强,波长,相位,偏振形成能被光电探测器接收,便于后续电学处理的光学信息。

(2)光电变换,变换电路,前置放大将信息变为能够驱动电路处理系统的电信息(电信号的放大和处理)(3)电路处理放大,滤波,调制,解调,A/D,D/A,微机与接口,控制。

第二章1.试归纳总结原子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受激辐射三个过程的基本特征。

自发辐射: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在激发态能级只能一段很短的时间,就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中去,同时辐射出光子。

受激辐射:在外来光的作用下,原子从激发态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并发射一个与外来光完全相同的光子。

受激吸收:处于低能级的原子,在外来光的作用下,吸收光子的能量向高能级跃迁。

2.场致发光(电致发光)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结型电致发光(注入式发光):在p-n结结构上面加上正向偏压(即p区接电源正极,n区接电源负极)时,引起电子由n区流入(在物理上称为“注入”)p区,空穴由p区流入n区,发生了电子和空穴复合而产生发光。

粉末电致发光:这是在电场作用下,晶体内部电子与空穴受激复合产生的发光现象。

两电极夹有发光材料薄膜电致发光:薄膜电致发光和粉末电致发光相似,也是在两电极间夹有发光材料,但材料是一层根薄的膜,它和电极直接接触,不混和介质。

3.为什么发光二极管的PN结要加正向电压才能发光加正向偏压时,外加电压削弱内建电场,使空间电荷区变窄,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加强,构成少数载流子的注入,产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释放能量,并产生电致发光现象。

4.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与射出的光子数,电子空穴对数,半导体材料的折射率有关。

材料检测技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同济大学

材料检测技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同济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本课程主要关注的问题有()。

A:混凝土缺陷的检测B:混凝土强度的检测C:外墙饰面与节能方面的检测D: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检测答案:ABC第一章测试1.不掺外加剂或仅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才能采用全国统一测强曲线进行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

()A:对B:错答案:B2.回弹法检测关于角度、成型面修正时,应先角度修正后再成型面修正。

()A:错B:对答案:B3.当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角度修正的检测角度指的是回弹仪的轴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

()A:错B:对答案:B4.测强曲线有三类,由于全国统一曲线的适用范围广,曲线制定时参与的单位多、技术力量雄厚、可靠性高,因此检测时尽量选用统一曲线。

()A:错B:对答案:A5.普通混凝土在正常掺量下是否掺减水剂对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影响不显著。

()A:错B:对答案:B6.当混凝土的含水率增大时,其回弹值会减小。

()A:错B:对答案:B7.回弹法检测一砂浆砌体构件的测区强度换算值为4.1MPa,3.3MPa,4.0MPa,3.2MPa,3.5MPa,经修正后的砂浆砌体,检测报告中应给出的构件抗压强度推定值是:()。

A:标准差0.42 MPaB:最大值4.1 MPaC:最小值3.2 MPaD:平均值3.42 MPa答案:C8.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常规保养( )A:仪器遭受严重撞击B:弹击超过2000次C: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D:仪器超过检定有效期限E:对检测值有怀疑时答案:BCE9.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时测强曲线应尽量选用()。

A:统一测强曲线B:专用测强曲线C:任选其中一种均可D:地区测强曲线答案:B10.回弹法检测符合下列条件的非泵送混凝土才能采用全国统一测强曲线进行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其中正确的是()A:采用普通成型工艺B:抗压强度为10~60MPaC:蒸气养护出池后经自然养护7d以上,且混凝土表层为干燥状态D:自然养护且龄期为14~1000dE:混凝土采用的原材料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答案:ABCDE第二章测试1.超声回弹综合法可同时探测到结构物的表面及内部结构情况,因此精度较单纯回弹法高。

检测技术的选择题答案

检测技术的选择题答案

第一部分思考题与习题答案1.单项选择题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C级,另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B级的压力表。

A. 0 .2B. 0 .5C. 1 .0D. 1.5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B。

A.绝对误差B.示值相对误差C.满度相对误差D.精度等级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C左右为宜。

A.3倍B.10倍C.1.5倍D.0.75倍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D。

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A。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D。

A.提高精度B.加速其衰老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提高可靠性2.各举出两个非电量电测的例子来说明1)静态测量;2)动态测量;3)直接测量;4)间接测量;5)接触式测量;6)非接触式测量;7)在线测量;8)离线测量。

3.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试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A。

A. 1℃B. 0.5℃C. 10℃D. 200℃2)当示值为2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B,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C。

A. 1℃B. 5%C. 1%D. 10%4.欲测240V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问:若选用量程为250V电压表,其精度应选B级。

若选用量程为300V,其精度应选C级,若选用量程为500V的电压表,其精度应选C级。

自动检测技术_马西秦_第三版_习题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_马西秦_第三版_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解 马西秦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1、检测系统由:传感器、测量电路、显示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

2、传感器部分的作用:是把被测量变换成另一种与之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并且便于测量的量的装置。

测量电路部分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显示记录装置部分的作用:是使人们了解检测数值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非电量的电测法有哪些优点?答:P3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如何进行?答:1)、采用微差式测量 ;2)、微差式测量是综合零位式测量和偏差式测量的优点而提出的一种测量方法。

基本思路是:将被测量x的大部分作用先与已知标准量N的作用相抵消,剩余部分即两者差值Δ=x-N。

这个差值 再用偏差法测量。

微差式测量中:总是设法使差值Δ很小,因此可选用高灵敏度的偏差式仪表测量之。

即使差值的测量精度不高,但最终结果仍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例如: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输出电压U。

可表示为U0=U+ ΔU,其中Δ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

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

的要求,因此对Δ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

当然,可以改用零位式测量,但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如图1-3所示的微差式测量。

微差式测量:⑴、微差式测量电路图中;①、使用了高灵敏度电压表:毫伏表和电位差计;②、Rr和E分别表示稳压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③、RL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④、E1、R1和Rw表示电位差计的参数。

⑵、微差式测量过程①、在测量前调整R1,使电位差计工作电流I1为标准值。

②、然后使稳压电压负载电阻RL为额定值,调整RP的活动触点,使毫伏表指示为零,这相当于事先用零位式测量出额定输出电压U。

③、正式测量开始后,只需增加或减小负载电阻RL的值,负载变动所引起的稳压电压输出电压U0的微小波动值ΔU即可由毫伏表指示出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参考答案参考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参考答案参考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参考答案第1章 检测技术基本知识1.1单项选择:1.B2.D3. A4.B1.2见P1;1.3见P1-P3;1.4见P3-P4;1.5 见P5;1.6 (1)1℃(2)5﹪,1﹪ ;1.7 0.5级、0.2级、0.2级;1.8 选1.0级的表好。

0.5级表相对误差为25/70=3.57﹪, 1.0级表相对误差为1/70=1.43﹪;1.9见P10-P11;1.10见P11- P12;1.11 见P13-P14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及应用2.1 填空1.气体接触,电阻值变化;2.烧结型、厚膜型;3.加热器,加速气体氧化还原反应;4.吸湿性盐类潮解,发生变化2.2 单项选择1.B 2. C 3 B 4.B 5.B 6. A2.3 P17;2.4 P17;2.5P24;2.6 P24;2.7 P24-P25;2.8 P25;2.9 P26;2.10 P30-312.11 应变片阻值较小;2.12P28,注意应变片应变极性,保证其工作在差动方式;2.16 Uo=4m V ;2.17 P34;2.18 P34;2.19 (1) 桥式测温电路,结构简单。

(2)指示仪表 内阻大些好。

(3)RB:电桥平衡调零电阻。

2.20 2.21 线性范围内,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传感器的延迟时间越短越好;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

2.23 P44;2.33 P45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及应用3.1 P53-P56;3.2 变面积传感器输出特性是线性的。

3.3 P58-P59;3.4 P59-P613.5 当环境相对湿度变化时,亲水性高分子介质介电常数发生改变,引起电容器电容值的变化。

属于变介电常数式。

3.6 参考变面积差动电容传感器工作原理。

参考电容式接近开关原理。

3.8 (1)变介电常数式;(2)参P62 电容油料表原理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及应用4.1 单项选择1.B;2.A4.2 P65;4.3 P68;4.4 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比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自由行程大。

(完整版)检测技术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完整版)检测技术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检测技术》部分习题答案第2章2-1 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受阻尼比ξ的影响较大。

分析表明,ξ越小,系统对输入扰动容易发生超调和振荡,对使用不利。

在ξ=0.6-0.7时,系统在宽广的频率范围内由于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而引起的失真小,系统可以获得较为合适的综合特性。

比如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激励下时,如果阻尼比ξ选择在0.6-0.7范围内,则最大超调量不超过10%,且当误差允许在(5-2)%时趋于“稳态”的调整时间也最短。

2-2 频率特性是指测试系统反映出来的输出与输入幅值之比和两者之相位差是输入频率的函数的这样一个特性。

当测试系统的输入为正弦信号时,将该信号的输出与输入之比定义为频响函数。

工作频带是指测试装置的适用频率范围,在该频率范围内,仪器装置的测试结果均能保证达到其它相关的性能指针。

2-3 不失真测试要求测试系统的输出波形和输入波形精确相一致,只是幅值相对增大和时间相对延迟。

而实际的测试系统很难做到无限频带上完全符合不失真测试的条件,即使测取一个理想的三角波,在某一频段范围内,也难以完全理想地实现不失真测试。

三角波呈周期性变化,其测试装置的非线性度必然引起波形的畸变,导致输出失真。

由此只能努力使波形失真限制在一个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即做到工程意义上的不失真测量。

2-4 系统的总灵敏度为:90×0.005×20=9mm/Mpa 偏移量为:9×3.5=31.5mm2-5 由 ,得用该装置测量频率为50Hz 的正弦信号时, ,即幅值误差为1.3%相角差为:2-6()[]()()t10t 1000/t 2e 39.0t 40cos 05.0t 40sin 01.0t 4cos 34.0t 4sin 86.0e 39.096.75t 40sin 048.080.21t 4sin 93.0sin et sin )(1A )t (y ---+-+-=+-+-=-++=ϕϕωωττk ()()()()ωτϕωϕωωωωarctan a e t sin a 1)t (y s a s 1s Y 22at 2222-=++++=++=-注:设输入t Asin )t (x ω=2-7 由得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是:2-8 环节一的灵敏度为: 1.5/5=0.3 环节二的灵敏度为: 41故串联后的灵敏度为:0.3×41=12.32-9 由测量频率为400Hz 变化的力参量时 : 若装置的阻尼比为0.7,则:2-10第5章5-1 单侧厚度测量利用X射线在被测物体表面反射的强度与被测件的材料有关,且随被测件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原理。

检测技术课后答案

检测技术课后答案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1-1 测量某物体的质量 8次,测量列为:236.45,236.37,236.51,236.34,236.39,236.48,236.47,236.40(g ),试求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解:采用表格形式进行运算 i x i v i Vi2 1 236.45 +0.011 0.000121 2 236.37 -0.069 0.0047613 236.51 +0.071 0.0050414 236.34 -0.099 0.0098015 236.39 -0.049 0.002401 5 236.48 +0.041 0.001681 7 236.47 +0.031 0.000961 8 236.40-0.00390.001521439.236x =∑v i 2=0.026288()g 0613.018026288.0v 1n 1s n 1i 2i=-=-=∑=1-2 已知某仪器测量长度的标准偏差为0.005mm ,(l )若用该仪器对某轴径测量1次,测量值为26.2025mm ,试写出测量结果;(2)若对轴径重复测量10次,测量列为26.2025,26.2028,26.2028,26.2025,26.2026,26.2022,26.2023,26.2025,26.2026,26.2022(mm ),试写出测量结果;(3)若未知该仪器测量的标准偏差值,试写出(2)问的测量结果。

解:(1)取单次测量值为测量结果,mm 202526x m .=已知测量列的标准偏差为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参数,即0050.==σλ取置信概率p =0.9973,按正态分布,置信因子Z =3, 测量不确定度 015000503Z U ..±=⨯±=±=±λ 测量结果写为 ()99730p mm015020226U x x m ...=±=±=(2)取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mm 202526x .= 测量值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参数,即001580100050nx ..====σσλ取置信概率p =0.9973,按正态分布,置信因子Z =3,测量不确定度 004700015803Z U ..±=⨯±=±=±λ测量结果写为 ()99730p mm005020226U x x ...=±=±=(3)采用表格形式进行运算,计算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和测量列的标准偏差 i x i v i Vi2 1 26.2025 +0.0000 0.00000000 26.2028 +0.0003 0.00000009 26.2028 +0.0003 0.00000009 26.2025 +0.0000 0.00000000 26.2026 +0.0001 0.00000001 26.2022 -0.0003 0.00000009 26.2023 -0.0002 0.00000004 26.2025 +0.0000 0.00000000 26.2026 +0.0001 0.00000001 26.2022-0.00030.000000092025.26x =∑v i 2=0.00000042测量列的标准偏差 mm 000216.011000000042.0s =-=以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作为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参数0000683.010000216.0ns s x ====λ取置信概率p=0.99,自由度γ=10-1=9,按t 分布确定置信因子,查表得24983t Z .==α 测量不确定度 mm 0002200000683024983Z U ...±=⨯±=±=±λ 测量结果写为 ()990p mm00020202526x ...=±=1-3 对某压力容器的压力进行九次等精度测量,测量列为:1.47,1.50,l.52,1.48,1.55,1.46,1.49,1.51,1.50(MPa )。

CH5电容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习题及解答

CH5电容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习题及解答

第5章电容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如将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接成差动形式,则其灵敏度将()。

A. 保持不变B.增大一倍C. 减小一倍D.增大两倍2、差动电容传感器采用脉冲调宽电路作测量电路时,其输出电压正比于()。

A.C1-C2 B. C1-C2/C1+C2C. C1+C2/C1-C2D. ΔC1/C1+ΔC2/C23、当变隙式电容传感器的两极板极间的初始距离d0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A.灵敏度K0增加 B.灵敏度K0不变C.非线性误差增加 D.非线性误差减小4、当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两极板间的初始距离d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

A.灵敏度会增加 B.灵敏度会减小C.非线性误差增加 D.非线性误差不变5、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固体或液体物位时,应该选用()。

A.变间隙式 B.变面积式C.变介电常数式 D.空气介质变间隙式6、电容式传感器通常用来测量()。

A.交流电流 B.电场强度 C.重量 D.位移7、电容式传感器可以测量()。

A.压力 B.加速度 C.电场强度 D.交流电压8、电容式传感器等效电路不包括()。

A. 串联电阻B. 谐振回路C. 并联损耗电阻D. 不等位电阻9、关于差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适用于变极板距离和变介质型差动电容传感器B. 适用于变极板距离差动电容传感器且为线性特性C. 适用于变极板距离差动电容传感器且为非线性特性D. 适用于变面积型差动电容传感器且为线性特性10、下列不属于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是()A.调频测量电路 B.运算放大器电路C.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D.相敏检波电路11、在二极管双T型交流电桥中输出的电压U的大小与()相关A.仅电源电压的幅值和频率B.电源电压幅值、频率及T型网络电容C1和C2大小C.仅T型网络电容C1和C2大小D.电源电压幅值和频率及T型网络电容C1大小12、电容式传感器做成差动结构后,灵敏度提高了()倍A.1 B.2 C.3 D.0二、多项选择题1、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其灵敏度与极距()。

国开作业★汽车检测技术-第5章(5讲)作业32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汽车检测技术-第5章(5讲)作业32参考(含答案)

题目:轻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试验时, 蒸发污染物排放量应小于
选项A:5g/ 试验
选项B:2g/ 试验
选项C:1g/ 试验
选项D:3g/ 试验
答案:2g/ 试验
题目:一般而言, 型式核准排放限值严于生产一致性检查
选项A:排放指标
选项B:排放种类
选项C:排放限值
选项D:排放标准
答案:排放限值
题目:我国汽车排放检测标准可分为
选项A:我国汽车排放检测标准可分为型式核准的排放限值、新生产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点燃式排放限值。

选项B:我国汽车排放检测标准可分为型式核准的排放限值、压燃式排放限值、新生产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

选项C:我国汽车排放检测标准可分为型式核准的排放限值、生产一致性检查排放限值、新生产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

选项D:我国汽车排放检测标准可分为型式核准的排放限值、生产一致性检查排放限值、压燃式排放限值。

答案:我国汽车排放检测标准可分为型式核准的排放限值、生产一致性检查排放限值、新生产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

1。

检测技术习题及答案

检测技术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解: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

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解:(1)开发新的敏感、传感材料:在发现力、热、光、磁、气体等物理量都会使半导体硅材料的性能改变,从而制成力敏、热敏、光敏、磁敏和气敏等敏感元件后,寻找发现具有新原理、新效应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

(2)开发研制新型传感器及组成新型测试系统①MEMS技术要求研制微型传感器。

如用于微型侦察机的CCD传感器、用于管道爬壁机器人的力敏、视觉传感器。

②研制仿生传感器③研制海洋探测用传感器④研制成分分析用传感器⑤研制微弱信号检测传感器(3)研究新一代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测试系统:如电子血压计,智能水、电、煤气、热量表。

它们的特点是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有机结合,构成智能传感器。

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用软件实现。

(4)传感器发展集成化:固体功能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感器集成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多功能与多参数传感器的研究:如同时检测压力、温度和液位的传感器已逐步走向市场。

3.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

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2)传感器的灵敏度S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输入量增量Δx 的比值;3)传感器的迟滞是指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4)传感器的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