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功能理论指导下的政论文英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功能理论指导下的政论文英译
发表时间:2016-09-29T15:23:14.84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6年2月作者:李玉冰
[导读] 政论文旨在宣传中国的国家方针政策和政治立场,其英文翻译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
河南师范大学
摘要:政论文旨在宣传中国的国家方针政策和政治立场,其英文翻译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外国及外国人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赖斯的文本功能理论出发,通过分析政论文词汇、句法和篇章等方面的特点,探讨政论文英文翻译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政论文英译;文本功能理论;翻译方法
一、引言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使世界各国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充满好奇与期待,不管是超级大国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希望了解和借鉴实现这一发展奇迹的中国模式,积极寻求中国发展给自身创造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重大会议决议(决定)文件、中国领导人对内和对外讲话就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新理念、发展新目标、改革新举措的窗口,成为国外政要、媒体、智库研究中国执政理念的一手资料(黄友义,2014)。
政论文主要指的就是这些重大会议决议文件、领导人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等,它体现了中国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治国理念。
而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由浅及深,更为迫切地希望及时了解到中国政策、立场和态度。
因此,政论文英译既要从英语的用词及表达习惯出发,又要满足中国国情需要,带有中国特色。
本文以德国功能学派翻译学家Reiss提出的语言功能理论为指导,分析政论文词汇、句法和篇章等方面的特点,探讨政论文英译的方法。
二、文本功能理论
Reiss 1971年在其书《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中将文本功能引入翻译批评,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思想。
她认为,只有译文与原文在文本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方面均实现对等才能称得为理想的翻译(Reiss,1971)。
Reiss提出的文本功能理论,核心是文本类型学。
她分出了三种文本类型:“重内容(content-focused)文本”、“重形式(form-focused)文本”、“重感召(appeal-focused)文本”,后来,她又称之为“信息(informative)文本”、“表情(expressive)文本”、“操作(operative)文本”(转引自胡作友,2008)。
根据Reiss的文本功能理论,政论文多属于“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通常是用于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立场等,文本核心是文本的内容,译文应更注重传达文本内容, "达意"是翻译这类文章的主要目的,翻译时应当运用平白明晰的手法将原文本的信息表达清楚,满足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政策及治国理念的需求。
三、政论文体的特点
(一)词汇特点
1.选用范畴词范畴词(category words)指用来表示行为、现象、属性等概念所属范畴的词,是汉语常用的特指手段(连淑能,2008)。
这些范畴词一般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有些也放在名词后面,如“现象”、“行为”、“问题”、“态度”等。
政论文是阐释、解析国家政策方针、治国理念等重要内容的文件,和法规文件一样,文体正式,用词严肃。
同时政论文中多倾向于在一些实词后添加范畴词,这类范畴词本身一般没有实质意义,但若使用恰当,可以使行文流畅。
2.动词连用汉语是动态的语言,篇章句子多选用动词,致使汉语的谓语形式十分复杂。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连动式和兼语式谓语动词结构。
“连动”是汉语动词在使用中的基本特色。
所谓“连动式”也就是同一主语下的动词连用,其中动词可以带宾语,补语,但不能带连词,带上连词就成了并列结构(刘宓庆,2006:120)。
如:“会客赴宴”、“脱了鞋进屋”、“敲锣打鼓”等都是连动式结构,两个动词并列,共同表示一个先行后续的行动组合。
兼语式的主谓结构内部有一个层次套接,它的实质是:主语1动词1只与宾语1(即主语2)有关,而动词2(及可能的宾语2等)无关(刘宓庆,2006:124)。
如:“他请你帮忙”、“老师叫你去”等均符合兼语式的基本结构。
在政论性文本中,为强调政府政策方针,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词汇较多的选用动词。
如:“要继续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尊重他国,和平共存【7】”,其中“继续推进”,“倡导尊重”属于连动式结构;“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属于兼语式结构。
(二)句法特点
1.使用无主句在汉语的句法结构中,主语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汉语有许多句子可以不用主语,称为“零位主语”,即无主句。
在政论性文本中,较多地使用无主句,句子的主语需要读者根据语境进行推断补充。
如:“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内在动力【7】”、 “扩大“营改增”试点,取消和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7】”。
这些句子均是“零位主语”,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充出句子主语。
2.使用并列句型在政论性文本中,常常会罗列多项政府政策或举措,出现了各小句之间并列出现,各小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隐含,需从语境中分析所得。
如:“各国应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从根本上减少不安全因素”、 “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一如既往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
政府政策、措施等常并列列出,但其间的逻辑关系需要读者体会,并非均是并列关系。
四、政论文英译的方法
(一)省略法汉语政论文中常出现的范畴词,有时其本身没有实质意义,因此英译时可以采用省略法,不再翻译这些无实质意义的范畴词。
例1:科学家与环保人士担心全球变暖问题。
译文:Scientists and environmentalist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 of) global warming.
例句中的“全球变暖问题”不必再译为“the problem of global warming”,因为“问题”属于范畴词,其在英语译文中并没有实质意义,而国际上承认的“全球变暖问题”的翻译为“global warming”。
(二)转换法根据汉英对比研究,我们知道汉语属于动态语言,动词占大多数,而英语属于静态语言,每句话只有一个谓语动词,更多地使用名词、介词等,以表达动作的意味。
因此,在政论英译时要注意词类的转换,将汉语中较多的动词转换为英语的名词、介词、
形容词等,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2:这个政府一定要有民有、民治、民享,才不会从地球上消失。
译文:This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译文将原文中的汉语动词“民有、民治、民享”转换为三个英语介词“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三)补充无主句主语在政论文体中,无主句的使用较为频繁。
一般我们可以从上下文语境中找出句子主语将其补充。
当然,也可以用人称代词如“we”或泛指性代词“people,one”等做主语。
例3:扩大“营改增”试点,取消和免征部分行政性事业收费。
译文:The pilot project to replace business tax with value-added tax was expanded, and some administrative fees were either canceled or exempted.这里巧妙的运用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将原文中的宾语转换为译文的主语。
(四)合并句型由于英语句法结构中,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却允许存在较多的非谓语动词或介词短语结构。
而汉语的政论文体中尤较多的并列句型,在翻译时应可以使用非谓语动词、介词结构或连接词、关系词)等进行句型合并,将部分并列关系转成主从关系。
例4:我们从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的第一件大事。
译文:Taking government reform as our starting point, we made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streamlining administration and delegating more power to lower-level governments the top priority of this government.这里使用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将较多的小句转化为主从关系,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五、结语政论文英译不仅仅是简单的汉英语言转换,它还对反映中国国家政策、立场和态度,帮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使国际社会更深入了解中国领导的执政理念、发展举措等,译者首先要了解中国国情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度,然后从英语的用词和表达习惯出发,运用语言功能理论,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才会收获成功的政论英译本。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毛忠明. 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 黄友义、黄长奇、丁洁. 重视党政文献对外翻译,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J]. 中国翻译,2014(3):5-7.
[3] 胡作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J]. 学术界,2008(6):249-255.
[4]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刘宓庆. 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
[6] Katharina Reiss.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translated by Erroll F. Rhodes) [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71.
作者简介:
李玉冰(1992.10.7---):女:24岁:汉族:籍贯河南;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翻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