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散性思维培养
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人。而现代的社会需要具备发散性思维的人才,因此孩子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成为了我们教育中比较关键的一项内容。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应。例如,一词多组、一事多写、一题多解或设想多种路子去探寻改革方案时的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 。
一、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呢?
孩子的思维方式在1岁左右基本确立,3岁以内完成,12岁以内可以通过弥补教育改善。
那么我们的发散性思维方式从孩子一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
宝宝躺在床上,我又要给他做游戏拉!我拿一个小小的皮球,告诉他:“这是皮球,妈妈要和你玩皮球拉!“皮球掉下来拉,掉在左边拉!掉在右边拉!皮球掉在肚子上拉!皮球掉在小手上拉!”孩子好开心啊,咯咯......咯咯一个劲地笑呢。
妈妈来吹你啦,吹眼睛,吹耳朵,吹头发,吹小手......
很简单,很快乐的游戏。孩子就在着简单的快乐中初步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方式。
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过程。比方说宝宝学会了说门,那么教他开门、关门、进门、出门敲门......
二、专注力是孩子完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指标,具备发散性思维可以让专注力更持久。
在我的美术教育中经常发现有很多孩子画画的时候不专心,其实这些孩子表现的不仅仅是在画画活动中,在很多活动中都体现出专注力不足的问题。这些学生机械地学习,死记硬背,更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很茫然。很多人都会认为孩子肯定对这门功课没有兴趣,可是经过研究发现,这种孩子即便是对自己有兴趣的内容,也会出现不知道该怎样去学的现象。那么是对这种教育方式没能很好地接受吗?这样的话,总该会玩吧!?经研究发现这种不会学习的孩子同样不会玩。
我和有这样问题的孩子家长沟通时,孩子的家长也表示孩子不会玩。那么,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让家长根据我说的方法在家里训练孩子,果然
,短短的1个月孩子就有了明显的变化。
后来有个妈妈告诉我说孩子非常粘她,使她没有办法做自己的事情。我问她,会不会是因为孩子不会玩呢,不知道自己改做什么,所以她才很粘!?经我这么一提醒,她说确实是这样。在我们班上还有一个露露小朋友,今年已经4岁多了,根本没有办法独立活动。因为是兴趣班,所以允许家长在教室外面等待,别的家长都是到点了才来接,可是她的妈妈一步都不敢离开。她的孩子一定要非常自由的出入教室,并且不断地找妈妈,根本不能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我告诉孩子的妈妈一定要好好培养独立性,她的妈妈说:“孩子在家里也是一步都离不开大人。”我便问,那是不是发现孩子不会玩那?回答是肯定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被动式的大脑和依赖感使孩子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创造,孩子变得茫然。失去教导,孩子 不知道要做什么。玩的水平降低,如何谈的上自我发展与学习了。而我上面所说的不会玩的问题,通过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孩子一旦能够想出各种各样玩的方法,就不需要成人的陪伴,他有能力让自己开心,让自己得到发展。同时能够带动其他的孩子游戏,成为小小领导者。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早期是通过玩来达到自我发展的。如果孩子连玩都不会,实在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可是在我的研究中发现孩子在1岁开始形成初步的思维方式,这直接影响着孩子玩的水平。在1岁半到2岁半甚至年龄更大的孩子中,会玩的孩子很少。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是会玩的孩子呢!?会玩的孩子1岁半左右便会逐渐减少家长陪同的需要,他们能够自发的做很多活动。妙妙快两岁的时候就能拿一根绳子,一条纱巾,围着她的绒布摇马玩很长时间。听她嘴里嘀嘀咕咕“用绳子把你绑起来”;“摇马不痛,一会就好拉!”;”摇马我来拉你“... ...象这样子可以持续1个小时左右。她一般情况下不会觉得无聊。妙妙2岁半左右在和孩子们玩的时候就更加明显了,其他孩子都显得茫然,不知道改怎么玩,而她很多花样的玩法,总是能够带动其他的孩子,使游戏看起来很有内容,可以让游戏持续很长时间。
三、孩子已经初步建立了发散性的思维方式,那么接下来需要巩固和发展。
1.一岁左右孩子就会对常做的事情产生思维定势,而打破思维定势也是发散性思维教育的一个环节。
妙妙一直都是和我一口气从楼的一头一直走到另一头——我们家的楼洞门口。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因为他连别的楼洞看都不看一眼。我找准了一个机会,专门带她去了别的楼洞。
我们去看看别的楼洞和我们家的那个一样不。
我让她敲门,门开了,一个伯伯。我向人家道歉,并且带着妙妙下楼。
然后他要求我转了每一个门洞。最后才回到了自己的家。
思维定势的打破促使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多端。
2.蒙台梭利和方案教学其实都做了发散性思维。
蒙台梭利的单个活动中体现出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比方说彩虹伞的活动,首先老师拉起彩虹伞,边旋转边念儿歌。然后上下抖动彩虹伞让孩子钻到彩虹伞下面玩“捞鱼”的游戏。接下来孩子坐到彩虹伞里面,老师拉起彩虹伞旋转。最后用彩虹伞盖住孩子——“包饺子”。
北师大的方案教学中主要是在构建孩子的活动中体现出训练发散性思维的目的。比方说方案教学——兔子
我们认识了兔子就来观察它的皮毛,那么皮毛都有哪些颜色,是长或者短。皮毛对于兔子有什么用处,对于人类有什么用处。
兔子都有哪些品种,它们都分布在哪些地区......
我们会养殖兔子,我们还会养殖哪些动物?那我们为什么农场里没有大象?......
不断延伸,不断加深认知。
3.我们要做的是在给孩子们安排活动时整体是一个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而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安排发散性的活动方式。
比方说我给孩子们做的一个玩沙工具的游戏。
第一天,我让孩子带着沙铲和小桶去沙坑玩沙子。孩子玩累了的时候,有意识的让孩子倒掉桶里的沙子,然后将桶翻过来,并且坐在上面休息。
第二天,孩子给水桶里装上水,然后带上毛笔,在户外的水泥地上画画
第三天,我带上一根皮紧,(1)引导孩子把玩沙的小铲子用皮紧穿起来。(2)引导孩子拉着皮紧上下活动,做弹力的游戏。(3)拉着皮紧把小铲子当作拖车。(4)把皮紧取下从孩子腋下穿过把孩子吊起来——皮紧断了。哈哈!
中间两点也许会变为许多点,只要成人不急于完成教学任务任务,孩子都可以自己完成,发现的。孩子自己发现比教师引导要好的多。
四、开展发散性思维活动的误区。
我们的老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理解一种教育思路的时候往往出现偏差。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就拿蒙苔梭利来说,我们的老师特别关注的是工作时老师的引导,把它当成一节课,然后为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忽略了孩子的表现,忽略了其他很多比活动更加重要的东西。
今天我们来研究思维教育,老师们也通常会走进课程的误区。把这当成一节课来上,这样的话就大错特错了。
发散性思维只是孩子们处于某一
个阶段需要来着重培养的,而且每个孩子的这个阶段都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很早就已经拥有了发散性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要给予他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孩子去发展其他的能力。
灵敏感官的培养:
宝宝刚一出生做这样的培养是最好不过的,现在很流行的抚触还有婴儿游泳就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孩子的皮肤觉。有些家长对于抚触只了解其皮毛,所以以为随便抚摸抚摸就好。其实我国中医的推拿是抚触的最好原型,根据穴位进行轻柔的推拿不仅可以让宝宝长得好还能够治疗宝贝的疾病。
在感官培养上也应该注意发散性思维的训练。给宝宝一块布在脸上蹭蹭,腿上,肚子上(当给孩子大的物体的时候,美感的培养也同时开始了)粗糙的、细腻的、热的凉的、绒毛的、光滑的都给孩子试试,这培养的是皮肤觉。
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这些都很重要,需要耐心的培养。比方说孩子大些的时候喜欢吃煮的黄豆,那么不要让他看,把不定数目的黄豆放到他嘴里。问他有几颗黄豆?让他运用感觉去感知。听到窗外有声响,猜猜是谁呀?小猫!?妈妈!?摩托车!?。“神秘的小口袋”里面放上孩子熟悉的物品,让宝宝猜猜摸到什么东西拉。有着灵敏感官的孩子一定是个聪明的孩子。
让孩子把世界同生活联系起来
现在很多家长抱怨孩子玩具很多,可是并没有什么意思。而且孩子不会自己做玩具,玩的水平很低。家长的抱怨是对的。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看看孩子的玩具箱吧!是不是到处充斥着塑料制品??我们居家日用的东西是不是也越来越多地被塑料制品所代替?这就我们要找到的原因。
那么我现在就知道要改善些什么了。我们都需要给孩子准备哪些玩具呢?
笛子、葫芦斯、皮紧琴,还有随意地打击......使孩子将原生物与音乐联系起来。
纸灯笼,柳藤筐,蒸馍的草垫,泥壶,竹筒杯......让孩子将原生物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纱巾,纸制的大头娃娃,旱船,假毛驴,舞狮,提线木偶,皮影......让原生物与表演联系在一起。
纸风筝,铁环,猴,风车,鸡毛毽子、沙包、棕编的动物......更是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如果让塑料玩具被这些原生物取代家长就不会有那么多抱怨了。
木制玩具为什么流行?大家现在都明白了。可是去想想吧柳条,泥,竹,草这些也都是原生物为什么没有流行?是因为外国人不懂得怎样去运用。这需要我们中国人把这样好的教育传播给全世界。
因果关系培养已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6个月以上的孩子就要进行这种能力的培养了,灯一拉
就亮了;碟机一摁就响了;皮球扔到床下就发出声音;纸一撕就烂了......这种因果关系的游戏看似简单,可是对于婴儿来说却是非常重要。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可以创设很多游戏。
纸板脸谱,加上用毛线做的头发,两面做成不同的表情。宝宝用手一拍,悬吊起来的脸谱就会翻转一面,是很好的培养因果关系的游戏。成人给嘴里鼓足气,让宝宝拍打鼓起的脸部,宝宝拍上了,就放出嘴里的气。......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孩子来说也是特别重要的,并且是个持续不断的教育过程。最近出的杜曼闪视法,其中他让3个月以上的宝宝自行总结卡片上圆点多少的规律,就很不错的,包括字卡也是这样。宣传者把他说的太神奇了,其实他就是通过了一个方法,而让孩子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做很多活动来培养,仅仅一种是不够的。
比方说给孩子一把口琴,就很好,一个简单的乐器就可以让宝贝发现很多规律。找两个不同质地的瓶子里面放一件小物使瓶子发出声音,让宝贝分辨是那个瓶子发出的声音。
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
孩子1岁左右握笔时,一定要创造好条件刚开始给孩子一两种笔,慢慢地不断拓展他的思维让他知道用很多方法都可以做画。
寻找脚印是一个不错的活动。雨天我们在泥地里踩踏,孩子发现原来泥地里可以踩出脚印。沙地上我们也能够发现脚印。当遇到水坑,孩子用脚踩上水,我们让他在干的地上也踩一下。我们又发现了自己的脚印。知识不断增加,思维不断拓展。
矿泉水瓶也可以用来做画,里面装上水时,在瓶盖上打孔,可以喷出很多图案,非常有趣呢。
用毛笔蘸水在水泥地上做画,也是个非常好的活动。
下来又要进行思维拓展了。春天花瓣片片飘落,原来花瓣中的水分也可以画出来,那么叶子可以吗?? 宝宝可聪明拉,宝宝说:“叶子里面有水,也可以画出来的。”
宝贝学习绘画用中国画颜料和纸张最好不过了。有很多老师喜欢让孩子学习油画,岂不知油画中有很多化学东西对孩子健康不利,而且西画颜料多是人造的,会使孩子无法将自然原生物与绘画联系起来,并且造成错误的认识。如果是中国颜料那就大大不同了,中国颜料多是从岩石,花卉中提取出来的。给孩子简单的三原色及墨汁,让孩子自然地感受美,表现美。
艺术就是让孩子去感受大,大的东西,使孩子发现自己是小的,感受到自己是艺术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给孩子的纸要大,给孩子表现自己身体的纱巾要大。美馨玩具让孩子感受玩具竟然大到
可以使用,而且可以不断变化,获得大的玩具奖项也是可想而知的。
孩子的培养是个持久不断的过程,在研究孩子的教育上更是如此。孩子的性格培养,关键期培养,饥饿感培养,语言游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和,博爱,感恩心理的培养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