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精密模具产业园厂区一期项目勘察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力精密模具产业园厂区一期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1、前言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道九康路与常北路交汇处兴建格力精密模具产业园厂区一期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40214 m2(不含生活区),项目分二期设计和施工,其中一期先设计,建筑面积137914 m2,二期规划建筑面积102300 m2,一期项目主要包括材料开粗车间、中型、小型模具加工和装配厂、模架制造工厂、中型、大型模具装配厂、钣金冲压车间、注塑车间、员工活动中心、宿舍、游泳池、配电房、空压站、水池、3C产品注塑区、食堂、污水处理中心、垃圾站、危险品库及物资回收仓库等建(构)筑物组成。
拟建建(构)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设计等级为乙级,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为了给设计提供必要的岩土工程地质依据,现需对拟建场地进行地质工程勘察,我公司特编写本地质工程勘察技术方案,以便今后能正确、科学地指导该工程的施工。
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
2.1查明场地内各岩土层的构成、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查明场地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2.2 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2.3 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初见及稳定水位;提供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和主要地层的渗透系数;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2.4 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评价;
2.5 对地基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
2.6 根据建筑物和场地地质情况,提出适宜的基础设计方案建议;对基础的类型、持力层的选择提出建议,并提供有关桩基础设计所需要的岩土技术参数;对桩基础设计和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
2.7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建议,并提供基坑支护设计参数,
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
3、拟建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概况
3.1气象、水文条件概况
武汉市蔡甸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气候特征。
冬夏温差大,历年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28.8℃~31.4℃,极端最高气温41.3℃(1934年8月10日),历年最低气温为1月,平均为2.6℃~4.6℃,极端最低气温-18.1℃(1977年11月30日)。
每年7、8、9月为高温期,12月至翌年2月为低温期,并有霜冻和降雪发生。
多年平均降雨量1204.5mm,最大年降雨量2107.1mm,最大月降雨量为820.1mm(1987年6月),最大日降雨量317.4mm(1959年6月9日),最小年降雨量575.9mm,降雨一般集中在6~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
年平均蒸发量为1447.9mm。
多年平均雾日数32.9天。
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6.4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7%。
武汉蔡甸地区4~7月份以东南季风为主,其余时间以北风或西北风为主,最大风力八级,最大风速27.9m/s(1956年3月17日)。
基本风压按30年一遇、10秒平均最大风速(m/s)为标准,武汉地区为2.5MPa。
武汉地区大气影响深度3.0m,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为1.35m。
3.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环境类型应属Ⅱ类。
本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表层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的下渗补给,无统一自由水位,水量及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且很不稳定。
3.2场地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道九康路与常北路交汇处,现场地已基本整平,场地属长江Ⅲ级阶地垅岗地貌单元。
武汉位于扬子地台北部,秦岭地槽东端之南,属淮阳山字形构造南弧西翼。
虽有多期造山运动复合影响的痕迹,但主要受控于燕山期构造运动,表现为一系列走向近东西到北西西的线性褶皱以及北西、北西西和近东西的正逆断层及逆断层。
在南北向应力支配下,还发育有其它一级的构造带,即北北东及北西西两组张扭性断裂。
3.3场地地层结构与特征
拟建场地地层从上自下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第①层素填土(Q ml):棕红色、黄灰色,可塑状,主要由粘性土、砖渣、碎石等组成,局部表层有植物根系,层厚约0.5-3.0m。
l):灰色,流~软塑,有腥臭味,含腐植物,光泽反第②层淤泥质土(Q
4
应为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分布于原来的塘区,层厚约0.5-1.0m。
al+pl):黄褐色、棕红色,可塑状,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第③层粉质黏土(Q
4
物,刀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约1.5-6.0m。
al+pl):黄褐色、棕红色,硬塑状,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光泽第④层黏土(Q
3
反应为稍有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局部夹碎石,层厚约8.0-18.0m。
al+pl):黄褐色、棕红色,硬塑-坚硬状,含少量铁锰质第⑤层粉质黏土(Q
3
结核及高岭土条带,夹砾石及碎石,光泽反应为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为红黏土或残积土,层厚约3.0-8.0m。
第⑥层强、中风化砂质泥岩(S):砂质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强风化岩面埋深约在15.0~24.0m,中风化岩面埋深约在15.5~25.0m。
4、岩土工程勘察的依据
本岩土工程勘察方案制定的依据是:
4.1设计院提供的勘察任务委托书及技术要求;
4.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4.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4《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14;
4.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7《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
4.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9《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
4.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5、勘察工作量设计
依据现行规范,结合拟建建(构)筑物性质,我公司在拟建建(构)筑物
范围内共布臵勘探孔500个,其中钻孔243个,静力触探孔257个。
对该场地而言,在施工中勘探孔深度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遇有特殊情况时应与设计人员联系。
在勘察过程中如发现主要持力层坡度超过10%或相邻孔位地层差异很大,应适当增加勘察孔数和调整控制孔数。
5.1勘察手段
本工程勘察拟采用钻探、静力触探试验、标贯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波速测试等野外原位测试和采取原状土样、岩石样、地下水试样进行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进行,经综合分析研究后提供设计所需的各土层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
5.2工作量的确定
本勘察工程共布臵500个勘探点。
5.2.1勘探孔类型及其设计深度
5.2.1.1取土样钻孔
本工程共设计取土样钻孔180个,要求每个钻孔孔深均要进入强或中风化砂质泥岩3.0m左右,综合考虑预计孔深约20.0m。
5.2.1.2标准贯入试验钻孔
本工程共设计标准贯入试验钻孔141个,要求每个钻孔孔深均要进入强或中风化砂质泥岩3.0m左右,综合考虑预计孔深约20.0m。
5.2.1.3静力触探试验孔
本工程共设计静力触探试验孔257个,要求进入硬塑状黏土5.0m以上,综合考虑预计孔深约15.0m。
勘察施工时,如在所勘察范围内发现有软弱地层等不良地质现象或岩面起伏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勘探孔数量和加大勘探孔深度。
孔位布臵详见勘探点平面布臵图。
5.2.2原状土样、岩石试样、地下水样的采取
在控制性取土样钻孔中分层采取原状土样,每单元土层保证至少采取6组土试样。
采取土样时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取土样间距约2.0m,预计取原状土试样600件,取岩石样80组,为保证取样质量,原状土用活塞式薄壁取土器采取。
各类样品均须按规范要求封存保管,及时送试验室。
水样:在两个钻孔中各采取3件地下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试验。
土样:在两个钻孔中各采取3件土样进行土的腐蚀性试验。
为了确定各土层密实度、状态、承载力等,定量估算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如判定黏性土稠度状态及土的变形和强度有关的参数,评定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于场地内一般性标贯试验钻孔中进行标贯试验,试验间距约2m ,设计标贯试验500次。
标贯试验技术要求如下:
①标贯试验采用回转钻进,当有地下水位时,钻进过程中要保持孔中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以保证孔底、孔壁稳定。
当孔壁不稳定时,可采用泥浆或套管护壁。
②标贯器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装臵并保证落锤平稳下落,减少导向杆与锤间的摩阻力,避免锤击偏心和侧向晃动。
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分钟。
③在试验前,应预先将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 ,然后开始记录每10cm 的锤击数,以累计打入30cm 的击数为标贯击数N 。
当锤击数已达到50击,而贯入深度未达到30cm 时,可记录50击的实际贯入度,并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30cm 贯入度的标贯击数N ,并终止试验。
S
N ∆⨯
=5030 式中的ΔS —50击时的实际贯入深度(cm ) 5.2.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为了确定碎石土及强风化岩石的密实度、均匀性、承载力等,在上述地层中进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落锤质量为63.5kg 。
每进尺10cm 记录锤击次数,试验时应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度宜为15~30击/分钟,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每进尺10厘米记录其锤击次数N 63.5,每贯入1m ,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 时,每贯入20cm 宜转动探杆一次。
当连续三次N 63.5>50时,可停止试验。
设计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20m/40孔。
5.2.5静力触探试验
为了更精确提供土层的密实度、均匀性、承载力等,在上述地层中进行静力触探试验,将圆锥形探头按一定速率匀速压入土中,每进尺10cm 记录其贯入阻力值。
5.2.6剪切波速测试
根据规范要求,在勘探孔中选两个孔作剪切波速测试,拟布设2个波速孔及地脉动1个点(测定场地的卓越周期)。
5.2.6 岩、土、水试验
除了对所采取的土样进行含水量、重度、液限、塑限、压缩性、直接快剪等一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试验外,另外还会挑选部分基坑开挖范围内各单元层土样做渗透试验,遇到淤泥质土要做有机质含量试验,老黏土还要做膨胀性试验。
5.2.
6.2岩石试验
作饱和或天然状态下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上述工作量设计见下表:
工作量设计表
5.3勘察孔施钻技术要求
在钻探施工中严格按《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实施,每回次进尺不大于2.0m,以保证较高的岩芯采取率。
野外描述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字迹要清晰,描述内容要详细完整,提交的记录资料必须注明工程名称、孔号、孔口标高、孔深、记录者、检查人、验收人、地下水位等。
取土试样与标贯必须保持孔底清底干净,岩、土、水试样要及时密封,轻拿轻放。
在每个钻孔中均应观测初见水位和终孔稳定水位深。
5.4封孔方案
每一钻孔完成资料收集、终孔水位测量后,应立即进行钻孔封堵,封孔材料应当根据地层土质,按照“以土还土”的原则确定。
6、工程管理目标
6.1质量目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满足有关规范及设计单位使用的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合格。
6.2工期目标
勘察拟在正式进场后28个日历天内完成野外施工并提交勘察报告(其中野外20天,室内8天),力争提前。
开工日期根据甲方的要求,在下达开工令后开工。
6.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四大事故”(重大生产性伤亡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事故)为零。
无任何人身伤亡事故。
6.4环境保护目标
“三废”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噪音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6.5承诺
我公司承诺,将如期完成本项目的勘察任务,力争提前。
7、施工组织
本工程我公司设臵项目部对勘察施工及内、外部的协调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全面管理,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本勘察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安全文明生产。
7.1项目组织机构
具体详见: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7.2本期勘察拟投入施工人员安排计划表
7.3本期勘察拟投入勘探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7.4本期勘察拟配备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7.5施工进度计划
7.5.1本期项目勘察总需28天,其中勘察外业工作预计20天。
7.5.2室内岩土水试验
与外业钻探交叉进行,即施工钻孔所取土样、岩样及水样等及时送往试验点进行试验,分批进行,该工作约需12天。
7.5.3工程负责人绘图,每期计算及报告书编写需5天时间。
7.5.4工程审核人(一审)及工程审定人(二审)审查、审定、报告修改、装订需2天。
勘察计划进度完成工作量如下表:
说明:开工日期根据业主的要求,在下达开工令后开工。
7.6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
7.6.1材料能及时供应是施工进度的必要条件,本工程的材料例如:套管、泥浆粉、样盒、钻头等材料均应在项目经理的直接管理下进行。
7.6.2依据计划进度要求,现场管理人员预先准备提供材料计划,制订出材料的具体使用日期和使用数量,经项目经理同意后由专职材料员安排发放。
7.6.3所有进场材料由专人负责进场检查,符合项目要求后方准使用。
7.6.4详勘主要材料用量计划:样盒600个、静力触探探头10个,合金钻头20个,金刚石钻头20个。
7.7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7.1项目部将准备一笔备用资金,主要用于安全生产和材料购买的使用,备用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挪用,以确保本项目顺利进行。
7.7.2专项资金根据项目工作的不同阶段分段使用,属于专项资金范围内费用的使用,由现场管理人员向项目经理递交费用使用计划,经项目经理同意后,由现场财务人员负责发放。
7.7.3现场财务人员根据项目部的使用情况,每周予以汇总,并同项目部核对,
发现差错,及时整改。
7.7.4项目部备用金不足时,将由项目经理向公司财务部提交追加资金的申请,经公司领导同意后,方可发放。
项目结束后如备用金尚有盈余,由项目经理和现场财务人员负责将盈余金额返还到公司财务部。
7.7.5详勘时拟准备备用金20.0万元。
7.8技术组织措施和工期保证措施
为确保工程进度计划的圆满完成,必须对工程进度进行有效控制。
为此,我公司将采取如下保证措施:
7.8.1抓紧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展开,一旦中标,工程计划即可全面开始实施。
7.8.2 强化组织措施。
现场项目经理部设臵一名专职副经理,对工程进度、质量专项管理。
各施工部门根据日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量,本着“只赶前,不滞后”的原则,抢时间,争速度,保证每天的工作必须按时保质完成,确保工期如期完成。
7.8.3工程勘察项目工期能否如期完成,主要在于外业工作能否如期完成。
当外业工作出现滞后现象时,将采取增加作业机具、设备等相应措施。
7.8.4 现场设臵专职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全天候作业,确保施工机具设备的完好率。
7.8.5 根据工程进度横道图,各专业工作交叉进行,技术总负责人协调其技术工作的传送畅通。
7.8.6为按期、高质量地提供勘察成果,资料整理于现场进行,项目经理部设臵信息处理组,负责对文字、图件的处理。
7.8.7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及时对施工实绩调查,编制作业量计划与实绩对照表,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提出相对对策。
7.8.8建立施工进度管理奖惩制度。
7.8.9发放雨季施工劳保用品,每个职工配备防雨衣裤、雨鞋、防水手套。
7.8.10施工现场做好防雷措施,防雷装臵一般是由避雷针、接地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
7.8.11搭设机械罩棚防雨,机械罩棚要固定牢固,防止倒塌漏雨。
8、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在整个勘察施工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公司的有关质量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对施工全过程实施控制,严格执行“三级检查制度”和工程质量的“一票否
决”制度。
8.1钻孔定位:采用GTS-336全站仪和水准仪实测坐标和高程,实际孔位与设计孔位偏差必须满足规定要求。
8.2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必须做到场地平整,钻塔天车、立轴和孔口三点成一线。
钻具摆放整齐,施工场地泥浆池要规划,要有围蔽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牌。
8.3勘察过程中对于土层应尽量采用无水干钻,如地层无法实现干钻时,应有优质泥浆护壁钻进,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回次进尺,在软弱土层,粉土层中,回次进尺应不大于1.5m,重点研究的土层回次进尺不大于0.50m,其它土层中回次进尺不应大于2.0m,软质岩层中回次进尺不大于1.0m。
8.4保证岩芯采取率,完整岩层岩芯采取率不宜小于80%,破碎岩层的岩芯采取率不宜小于65%,土层岩芯采取率不低于75%。
岩芯采取率达不到要求的,现场技术人员和质检员有权废孔。
8.5准确记录钻探进尺,不同岩性的分层深度和采样位臵,厚度大于0.50m 的岩土层应分层取样。
8.6测量每个钻孔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
8.7在钻孔中取原状土试样时,孔底残留的浮土厚不得大于取土器上端废土段长度,下放取土器时严禁冲击孔底,采用冲击钻进时,应在预定深度以上1.0m处改为回转钻进,采取试样宜用重锤击入法,取土器取出地面后,严禁敲打、水冲、应用专用工具将土试样小心地卸下,并立即妥善密封。
8.8取原状土样钻孔的孔径,土层取样不得小于108mm,岩石取样不小于89mm,所取的原状土样必须及时封蜡,并放在阴凉处,不得日晒、风吹、碰撞、震动,在规范规定的时间内送试验室,送样时应装箱,并加缓冲垫层物质,有专人负责。
8.9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及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时,必须采用自动落锤,每次贯入试验前必须清孔,钻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同时应防止锤击偏心,钻杆倾斜及侧向晃动,击数大于50击时,可终止试验。
8.10现场编录由专职技术人员承担,记录必须真实及时,字迹应清楚端正,并按回次逐段填写,严禁事后追记或用橡皮擦改,原始记录必须签署齐全,钻进过程中所有深度数据必须用尺量测,严禁目测估尺,手指量尺,钻进深度及分层深度允许误差为+5cm,为消除人为差异,在工作开始前由技术负责人讲解
本次勘察的具体情况及技术要求,并对第一手资料的获取进行示范性操作,以达到统一标准,统一认识。
9、勘察过程中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QHSE)三位一体管理
我公司已通过GB/T19001-2000--ISO9001:2000系列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QHSE)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具备健全的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保证能力,本工程将严格按公司的QHSE管理体系中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控制程序》进行生产,为业主提供高质量的勘察成果和服务。
9.1、勘察过程控制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控制流程图见附图。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控制流程图
我公司岩土工程勘察过程的关键过程是勘察纲要编制、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取样及试验、原位测试、水文地质观测及试验、报告编审等。
9.1.1 组建项目部
与业主签订合同后,根据公司《项目分级管理办法》和《各级岗位任职标准(附岗位职责)》,选聘符合任职资格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特殊工种岗位人员(电工、测量人员、观测员、记录员、钻机操作人员等)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9.1.2 准备阶段控制
9.1.2.1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纲要》的编制及审批。
项目部组建后, 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研究顾客要求(合同书和其它文件如委托书、合同评审表等),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等,然后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纲要编写细则》的要求编制《勘察纲要》,按《产品实现策划过程控制程序》中的要求,进行各级审核、审定,并填写《审核、审定记录表》,项目负责人按批准后的文件执行。
9.1.2.2 资源配臵
a) 安全生产部负责按《勘察纲要》的要求,进行人员调配;负责勘察设备、检测设备的配臵,生产设备经试运转、检测设备应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b) 文件、资料准备。
——勘察中需用的规程、规范、作业文件、顾客提供的文件资料,以上资料应为有效版本或经验证有效的;当不能确定为有效版本时,填写《有效文件审批单》, 报总工审批后方可使用。
——外业勘察采用的记录表格;
c) 其它准备,如现场临时设施、运输、通讯、食宿等。
9.1.2.3 技术、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交底
外业勘察开展前,项目总工按《勘察纲要》及有关规程规范要求向项目部全体人员进行技术、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交底工作。
交底人将本项目的质量目标、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允许风险等相关信息传递给项目所有人员,确保施工质量、保护环境、安全生产,交底时填写《交底记录表》。
9.1.3 勘察外业控制
9.1.3.1 项目部根据《勘察纲要》的要求,按分项工程进度程序施工,接口部位及时做好沟通,做到施工进度有序有效控制。
9.1.3.2 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相关规范、规程、地方、行业标准、
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及《勘察纲要》及要求,对外业作业的全过程的质量实行全面有效控制。
9.1.3.3 钻探、岩芯编录、水文地质观测及试验、原位测试、取样等工序,现场施工中应采用复核制,技术负责人应复查并按规定签字验收。
9.1.3.4 外业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实际地层与勘察纲要有明显出入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修改纲要,重大技术问题按审核程序经审批后实施,并将修改内容及时传递到业主、设计院等相关部门。
9.1.3.5 外业工作中,编录员应认真填写《岩土工程勘察钻探编录表》和《岩土工程勘察静力触探记录表》等现场原始记录表,各种施工原始记录当事人(操作人、检查人)应及时签字。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检查原始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9.1.3.6 钻探作业过程中,工程编录人员与钻探人员要相互配合,按《勘察纲要》做好岩、土、水取样、原位测试、采样包装、贴写标签等记录工作。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确定委托试验项目,填写《试样试验委托单》,派专人送试验室。
整个过程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试样的防护工作,确保岩、土、水试样的采取、包装、贮存、搬运质量。
9.1.3.7 各项检测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监视和测量装臵应符合《监视和测量装臵控制程序》的规定,确保检测的准确、有效。
9.1.3.8 外业勘察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勘察过程坚持做到边勘察、边收集、边整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对有异常的原始资料和试验成果,应进行真实性和可靠性分析,必要时应进行重复检验,直至返工重做。
9.1.3.9 外业勘察结束,总公司技术部组织对全过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填写《勘探、原位测试原始资料验收表》,验收内容应满足《工程项目校审规定》有关要求,做好验收记录。
室内试验执行《岩土水试验过程控制程序》。
9.1.4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
9.1.4.1 生产过程环境因素控制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设备噪声(钻机、水泵)、废油、泥浆、废土。
9.1.4.1.1 噪音控制措施
a) 噪声执行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值GB12523-90
等效声级Leq〈d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