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负压引流装置

合集下载

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

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
根据手术需要,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敷 料、引流材料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及时 传递医生所需的器械和物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
3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确保患者安全。
生命体征监测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负压吸引产生的机械力量能够促 进血液循环和组织生长,加速肉
芽组织的形成和创面闭合。
同时,VSD敷料的多孔结构能够 提供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维 持伤口或创面的湿润环境,有利
于细胞的生长和修复。
02
VSD负压引流术术前护理
术前评估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 性别、体重、身高、生命体征等,
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
目录
• VSD负压引流术介绍 • VSD负压引流术术前护理 • VSD负压引流术术中护理 • VSD负压引流术后护理 • VSD负压引流术护理效果评价
01
VSD负压引流术介绍
VSD负压引流术的定义
VSD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是一种外科技术,通过使用特殊的 敷料和负压吸引装置,对伤口或创面进行引流和闭合。
以及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 史等。
评估手术部位
对手术部位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 病变的范围、深度、周围组织情况 等,以便更好地制定手术计划和护 理措施。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以评估患 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耐受能力。
心理护理
术前沟通
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术前 沟通,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 过程、术后护理等,以缓解患者 的紧张情绪和恐惧感。

VSD负压引流术医疗护理PPT课件

VSD负压引流术医疗护理PPT课件

减少感染发生率
负压引流能够及时引流出创面的渗出 液和细菌,降低感染风险。
VSD技术能够减少创面的细菌数量, 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控制感染和 预防全身性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VSD技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使患者更早地恢复 正常生活和工作。
创面愈合后,患者的外观和功能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确保引流液顺利排出。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引流管的固定与清洁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滑脱和移位,同时保持引流管的清洁,防止 感染。
患者体位的护理
保持舒适体位
0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以利于
引流和减轻疼痛。
告知患者及家属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 手术的必要性、风险及 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
同意书。
手术过程
消毒与麻醉
对手术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并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
手术操作
按照手术计划,进行VSD负压 引流术操作。
止血与缝合
手术完成后,进行止血处理, 并对伤口进行缝合。
放置引流管
根据需要放置引流管,以便术 后引流出伤口内的渗出物。
05
VSD负压引流术的展望与未 来发展方向
新材料的应用
新型生物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生物材料 如生物可降解材料、高分子材料 等将被应用于VSD负压引流术, 以提高引流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
生率。
抗菌材料
抗菌材料的应用能够降低感染风 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的应用将为VSD负压引 流术提供更精细、高效的护理方 案,如纳米药物载体、纳米抗菌

VSD

VSD

注意事项

如创面引流物粘稠,坏死组织多,可用庆 大霉素盐水或甲硝唑冲洗创面,可以起到 使脓液变稀,易于引出,消除炎症促进肉 芽组织生长。应注意置管及冲洗过程的无 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意事项

一般封闭负压引流可维持有效引流5~10天, 如坏死组织较多,引流物粘稠,更换引流 物时间间隔应短些;如引流物较稀薄,间 隔时间可稍长,但不宜超过10天。
持续封闭引流的优点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利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作 为负压引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不受体位 的限制,达到全创面引流,并使引流物经 泡沫材料与引流管隔开,不易堵塞管腔, 引流通畅。
持续封闭引流的优点

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的前提,用生物透性 膜封闭,使创面与外界隔开,构成防止细 菌入侵的屏障,有效地预防常规的换药和 引流导致的污染与感染,并能保持持续高 负压状态。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减少病人 痛苦,并减轻工作量。病人免除换药之苦, 医生免除换药之劳 。
VSD包装
VSD特点

可控制的负压,促进血流量增长和蛋白合 成,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同时 为全方位的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
VSD特点

生物半透膜的封闭,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 接触的感染机会
VSD特点

全方位的引流,是将传统的点状或局部引 流,变为了面状引流,保证了能随时将创 面的每一处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液,及时排 除体外。
持续封闭引流的优点

彻底清创,不留死腔;引流不能替代清创, 这是外科的基本原则,虽封闭负压引流有 一定的清创效果,坏死组织碎削可经引流 管引出,块状坏死组织会被吸附在医用泡 沫材料表面而在更换引流时被清出,但适 度的清创是必要的,使引流区被彻底开放, 不遗留死腔,保证引流彻底。

vsd负压吸引术

vsd负压吸引术

vsd负压吸引术VSD负压吸引术,即Vaccum Assisted Suction Device,是一种用于创伤或手术伤口的负压吸引疗法。

该疗法通过植入负压引流装置,以负压作用促进创伤底部排液,并加速伤口愈合。

VSD负压吸引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负压吸引疗法最早应用于创伤伤口的治疗,旨在通过负压的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感染的风险。

VSD负压吸引术作为负压吸引疗法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植入负压引流装置,实现对创伤伤口的持续负压抽吸,从而改善创伤伤口的愈合过程。

VSD负压吸引术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负压作用、促进血流、刺激细胞增殖和分泌活性物质。

首先,负压作用能够引起创伤底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流灌注,改善创伤部位的氧供和营养供应。

同时,通过负压的作用,还能够加速伤口排液,减少组织间的水肿,促进创伤伤口的清创和愈合。

其次,负压刺激细胞增殖和分泌活性物质,如促进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等,有助于提高伤口愈合的效果。

此外,负压作用还能够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提高创伤伤口抗感染能力。

VSD负压吸引术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为伤口植入负压引流装置。

这一步通常需要在手术台上完成,医生会在伤口底部插入一个引流管,并将管道与负压收集罐连接。

然后,启动负压设备,建立适当的负压,使引流装置开始工作。

负压的大小通常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最后,根据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装置,并进行伤口清创和护理。

VSD负压吸引术的应用范围较广,主要包括创伤伤口、术后创面、慢性溃疡和腹腔感染等方面。

在创伤伤口方面,VSD负压吸引术能够加速创伤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术后创面方面,该技术可以有效清除伤口积液和减少组织水肿,提高伤口底部的供氧和营养,促进伤口的愈合。

同时,VSD负压吸引术还可用于治疗慢性溃疡,通过负压的作用促进溃疡面的清创和愈合。

在腹腔感染方面,该技术可以通过持续负压引流,有效清除感染灶和减少腹腔感染的程度。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课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课件
皮肤消毒
麻醉
VSD敷料覆盖
连接负压源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将VSD敷料覆盖于损伤部位,封闭创面,贴膜前确保创面清洁干燥。
将吸引管通过三通接头与VSD敷料和负压源连接,确保密面密闭和有效引流。
负压维持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等指标,做好详细记录。
临床应用案例三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32岁,因急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入院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阑尾切除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同时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处理手术切口。
护理方法
术后保持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清理创面周围的坏死组织,更换敷料。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全身状况。
对于疼痛问题,可以使用止痛药或镇静剂进行缓解;对于焦虑问题,可以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
其他常见问题及处理
vsd技术护理的临床应用案例
05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45岁,因车祸导致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护理方法
术后保持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清理创面周围的坏死组织,更换敷料,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优点
高效引流:VSD技术可以彻底清除创面或伤口内的渗液、脓液等有害物质,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溃疡,如糖尿病足溃疡、压疮、溃疡性结肠炎等。
各种急慢性感染疾病,如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缺损,如创伤、爆炸伤、冻伤等。
各种手术后的创面,如骨折内固定术后、截肢术后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概述vsd技术操作流程vsd技术的护理重点vsd技术护理的常见问题及处理vsd技术护理的临床应用案例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课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课件

contents •VSD技术概述•VSD技术操作流程•VSD技术的优缺点•VSD技术的护理要点•VSD技术的并发症及处理•VSD技术的临床应用案例分享目录01VSD技术的定义VSD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创面、伤口、溃疡和软组织缺损等,如糖尿病足、压疮、烧伤、创伤性皮肤缺损等。

对于一些难以愈合的创面,如褥疮、下肢血管性溃疡等,VSD技术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VSD技术的应用范围VSD技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VSD技术适用于各种急慢性创面、伤口、溃疡和软组织缺损等,尤其对于一些难以愈合的创面,如褥疮、下肢血管性溃疡等。

禁忌症对于一些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存在出血倾向或近期接受过抗凝治疗的患者,应谨慎使用VSD技术。

此外,对于一些感染严重、组织坏死较多、血管及淋巴管受损较重的情况,也不宜使用VSD技术。

01操作前准备030201操作步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负压的大小,以避免过度吸引或引流不畅。

将引流管连接到负压吸引器上,确保引流管的畅通。

在放置引流管后,需要使用生物透性薄膜封闭伤口,以防止外界细菌的侵入。

在进行VSD技术操作前,需要清洁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根据伤口的大小和形状,放置相应的引流管,以确保充分的引流。

操作后护理在VSD技术操作后,需要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包括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等。

观察引流情况更换敷料调整负压大小预防感染根据医嘱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负压的大小,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进行VSD技术操作后,需要预防感染的发生,包括使用抗生素、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等措施。

01优点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缺点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在连接负压源时,必须确保连接正确、紧密,以免出现漏气或脱落的情况。

正确连接负压源及时处理异常情况01皮肤准备清洁患处皮肤,修剪指甲,避免损伤皮肤。

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负压封闭引流-VSD

负压封闭引流-VSD

负压封闭引流-VSD外科引流外科引流定义引流是指将组织裂隙、体腔和有脏器官骨的液体引离原处和排出体外。

广义的引流还包括内 引流,如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和胃肠之间的短路吻合等。

本节讨论的内容是指手术中放置引流物的引流方法。

外科引流的目的引流的 液体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液体(指脓液)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

非感 染性液体包括血液、渗出液及组织分泌液等,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局部压力、减少液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作用、减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口愈合等目 的。

外科引流的作用机制及分类包括①吸附作用:在伤口内放置纱布类引流物,伤口液体借助于纱布毛细管的吸引作用,而被引流出 体外。

②导流作用:在伤口内放置导管状引流物,伤口液体凭借其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通过导管腔被引流出体外。

③虹吸作用:体内位置较高的腔内液体通过引流 管流入位置较低的引流瓶中。

条件是体腔中压强与瓶中压强相等,内管口不能露出液面。

将引流管连接于减压器,借助负压作用吸出伤口内液体。

引流可分为开放式和闭合式两种类型。

上述吸附作用和导流作用的引流为开放式引流,其缺点是容易有外源性污染。

而闭合引流需缩小体表引流口,将引流管外端通向封闭的 容器,如上述虹吸作用引流和主动引流。

引流物类型纱布引流条:有干纱布引流条、盐水纱布引流条、凡士林纱布引流条和浸有抗菌 素引流条。

凡士林纱布引流条常用于脓肿切排后堵塞伤口,其作用是压迫止血,防止因伤口壁与敷料的粘连或肉芽长入敷料导致换药时疼痛。

盐水纱布引流条和浸有 抗菌素引流条多用于较浅的感染伤口。

橡胶引流片:由橡胶手套、薄片橡胶裁剪而成。

烟卷引流管:由纱布引流条和橡胶引流片组成,即在纱布引流条外层 包裹一层橡胶片,形成类似香烟式的引流条。

由于外周柔软、光滑不易压伤周围组织。

使用时须将内置端的外周橡胶剪数个小孔,以增加吸附面积,并需先将其浸湿 无菌盐水后再置入伤口内。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

LOREM IPSUM DOLOR
谢谢!
• 定义 •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 也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 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之 成为一个密闭空间,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 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用VSD材料+半透膜+三通接管+负压吸引器吸引的 技术。
• • • •
2、VSD干结变硬的处理
若前48h变硬,可以从引流管中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浸泡使其变软,然后在接通负 压源,检查有无密封不实处,若48h后变硬,此时引流管中已无引流物持续流动, 可不做处理,一般不会影响VSD的最终效果。
3、新鲜血液吸出的处理
当发现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时,应马上通知值班医生,仔细检查创面内是否有活 动性出血,并做相应的处理。
LOREM IPSUM DOLOR
三、适用症
• 1、重软组织挫裂伤及软组织缺损; • 2、大的血肿或积液; • 3、骨筋膜室综合征; • 4、开放性骨折可能或合并感染者 • 5、关节腔感染需切开引流者; • 6、急慢性骨髓炎需开窗引流者; • 7、体表脓肿和化脓性感染; • 8、手术后切口感染。 • 9、植皮术后的植皮区; • 10、溃疡、褥疮。
2、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 • (1)检查引流装置的封闭性能,注意引流管有无裂隙, 引流瓶是否破损,各衔接处是否密封。 • (2)引流管的位置应低于出口位置,负压引流瓶每天浸 泡消毒更换,引流量占引流瓶的三分之二时应更换引流 瓶。 • (3)在更换负压瓶时,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并关闭负 压源,避免引起逆流感染。 • (4)后期,若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10ML,可撤除封闭 式引流。
• 二、装置组成 • 1、聚也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

vsd负压引流的护理

vsd负压引流的护理

vsd负压引流的护理我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护理过不少使用 VSD 负压引流的患者,这其中的经历和故事,那可真是不少。

今天就来和您唠唠这 VSD 负压引流的护理。

咱先来说说啥是 VSD 负压引流。

简单来讲,这 VSD 负压引流就像是给伤口安装了一个超强的“吸尘器”,把伤口里那些不好的东西,比如脓液、渗出液啥的,都给吸走,同时还能促进伤口的愈合。

那护理 VSD 负压引流的时候,要注意的可多了去了。

首先,得时刻盯着负压装置。

有一次,我接班的时候就发现负压值不太对,比正常的要低。

这可把我紧张坏了,赶紧检查各个接口,原来是有一处连接管有点松动了。

我赶紧重新固定好,这才让负压恢复了正常。

所以啊,随时观察负压值,保证它在正常范围内,这可是至关重要的。

再说说伤口的护理。

每次换药的时候,那都得小心翼翼的,就像对待一个珍贵的宝贝一样。

得仔细查看伤口的情况,看看有没有新的渗出,周围的皮肤有没有红肿。

有一回,我给一位患者换药,发现伤口边缘有一点点发红,我马上报告给医生,经过处理,避免了情况的恶化。

还有就是要保证引流管的通畅。

这就好比是道路不能堵塞,一旦堵塞,那可就麻烦了。

我记得有个患者,因为不小心压到了引流管,导致引流不畅。

我发现后,赶快调整了体位,又轻轻挤压了引流管,这才让引流重新顺畅起来。

另外,心理护理也不能忽视。

很多患者看到自己身上带着这么个装置,心里总是有点害怕和担心。

这时候,咱们就得耐心地跟他们解释,让他们知道这是帮助伤口愈合的好帮手。

就像有位大姐,刚用上 VSD负压引流的时候,整天愁眉苦脸的,我就天天陪她聊天,给她讲成功的案例,慢慢地她心情好了,伤口也恢复得更快了。

饮食护理也很重要哦!要让患者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这样才能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有个小伙子,特别挑食,伤口恢复得就比较慢。

我就劝他,“你看,你不多吃点有营养的,这伤口好得慢,你得多遭罪呀!”后来他听进去了,乖乖地吃饭,伤口也慢慢好起来了。

总之,VSD 负压引流的护理可真是个细致活,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时刻保持警惕,用心去照顾每一位患者。

骨科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VSD)

骨科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VSD)

5天更换VSD,潜腔内单独置管并缝合固定 天更换VSD,潜腔内单独置管并缝合固定 VSD, 创面继续应用VSD 创面继续应用VSD
潜腔消灭 创面植皮
6个月 外形和功能 恢复满意
双下肢毁损伤 开放性趾骨骨折ⅢC 开放性趾骨骨折ⅢC 男性,45岁 男性,45岁,火车压伤
右足移植修复左前足缺损 足背仍遗留创面
GRADE INFECTION AMPUTATION I 0-2% II 2-7% IIIA 1010-25% IIIB 1010-50% IIIC 2525-50% 50%
*Tibia Fractures
针对Gustilo ⅢB/ⅢC型开放骨折 针对Gustilo ⅢB/ⅢC型开放骨折 早期感染, 早期感染 , 根据感染涉及的多个肌肉 间隙、 关节间隙、 间隙 、 关节间隙 、 骨折间隙甚至血管 神经周围的化脓性炎症的不同情况, 神经周围的化脓性炎症的不同情况 , 分区、 分层应用负压类别, 分区 、 分层应用负压类别 , 并根据置 管部位和引流情况决定拔管次序和时 间,来控制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 来控制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的操作步骤
清 创 准备 引流物 填 充 封 闭 开放 负压
以下是典型病例介绍
开放性骨盆骨折ⅢB 开放性骨盆骨折ⅢB 32岁 32岁 女性 车祸
肛门造瘘和清创
肌瓣覆盖骶髂关节,钢丝拉拢缩小创面,应用VSD 肌瓣覆盖骶髂关节,钢丝拉拢缩小创面,应用VSD
术后采用俯卧位, 术闭引流术(VSD)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
开放性骨折
处理初期由于组织解剖结构清晰,创面是污染创面而常未引起感染,应用VSD VSD可 处理初期由于组织解剖结构清晰,创面是污染创面而常未引起感染,应用VSD可

VSD负压引流的术后护理

VSD负压引流的术后护理

VSD负压引流的术后护理维斯第简称VSD,即一次性负压闭式引流,由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传统采用的引流方法,其引流效果不满意,维持时间短,容易引起引流管堵塞和发生感染。

而使用VSD负压引流装置,创口分泌物随即被高负压及时吸到引流瓶内,能持续彻底地引流出全创面的分泌物且不易堵塞管腔,保持引流通畅,从而减少分泌物对创面的刺激,破坏细菌生长的环境,又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强烈地刺激健康的肉芽组织生长,有利于伤口的早期愈合或为植皮提供良好的局部条件。

1.材料由3部分组成: ①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敷料,俗称“人工皮”,是由高分子聚合材料、聚乙烯醇制成的医用泡沫敷料,具有很强的吸附机体分泌物的特性。

该物质无免疫活性,耐腐蚀,有极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对机体任何副作用,能与全创面充分接触又不受体位的限制。

其厚度0.8mm,微孔直径0.3~0.5mm,泡沫内置2根有多个孔的硬性硅胶引流管,管径0.5mm。

②生物透性薄膜由美国3M 公司生产,生物相容好,对皮肤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③负压引流瓶用国产普通负压瓶,维持压力-16~-8kPa。

2.手术方法①在彻底清创止血的基础上,根据创面大、小选择合适敷料型号。

②缝合切口后,把引流管和切口用3M薄膜粘贴封闭,证实密封状态后用三通将引流管接上负压引流瓶。

③根据需要,修剪或拼接敷料,必要时适当缝合固定。

④将多根引流管用多头连接管合并成1或2个出口(?管型)。

3.术后护理3.1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正确连接负压引流装置,妥善固定管道,保障引流持续通畅,使负压维持在,及时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加强营养和基础护理。

3.2 VSD的观察:3.2.1 持续高负压是VSD的重要特点,VSD负压过低或过高均可导致引流堵塞。

负压过高的引流还可能导致出血张力性水疱等并发症的发生。

应用VSD时被引流区是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负压一旦消失时间过长,引流区内就会开始积液且无法排出因此,要密切观察负压情况,一旦发现负压失效要立即查找原因并报告医生,必要时重新封闭被引流区或更换引流。

VSD负压吸引的应用及护理

VSD负压吸引的应用及护理

VSD负压吸引的应用及护理VSD(负压吸引装置)是一种医疗设备,常用于护理中的吸痰、伤口引流等操作。

它通过产生负压,将体内或体外的液体或气体吸引到设备中,以达到清除引流、促进伤口愈合等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VSD负压吸引的一些常见应用及护理。

1.吸痰:VSD负压吸引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护理中,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排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患者,如拔除气管插管后、胸外科手术后等。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并将其连接至VSD负压吸引设备,进行吸痰操作。

吸痰操作时应注意使用无菌技术、遵循良好的手卫生,并注意吸痰时的吸入时间和压力,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并发症。

2.伤口引流:VSD负压吸引在手术伤口和创伤伤口的引流中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通过产生负压,加速伤口的愈合和组织再生,减少感染的风险。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在手术或创伤伤口上贴上VSD负压吸引系统,将伤口与装置密封连接,并将其连接至负压吸引器。

在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吸引系统,监测伤口引流情况,并记录并报告任何异常。

3.胸腔引流:VSD负压吸引还可用于胸腔引流,如胸腔积液、气胸等。

在进行胸腔引流前,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引流管,并确保其正确插入至胸腔内。

然后,将引流管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并调整适当的吸引压力。

在胸腔引流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和疼痛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任何异常。

在使用VSD负压吸引时,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护理措施:1.定期监测吸引系统的负压,确保其正常工作。

检查吸引管路是否畅通,无堵塞或漏气。

2.定期更换吸引系统和吸痰管,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注意在更换吸引系统时使用无菌技术。

3.对于使用VSD负压吸引的患者,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并提供及时的疼痛缓解措施。

4.做好患者与装置的密封连接,避免负压泄漏和感染的风险。

5.在患者使用VSD负压吸引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教育,解答患者的疑问和担忧。

总之,VSD负压吸引在各个医疗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对于呼吸道护理、伤口引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同冲洗方法对VSD负压引流管堵塞的疗效

不同冲洗方法对VSD负压引流管堵塞的疗效

用6 0 m l 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通 过 V S D引流装置侧旁 的 Y型
管连接进行脉 冲式 冲洗 , 每次 2 5 0 m l , 冲洗结束后停 止负压 吸 引 1 5分钟再行 负压 吸引 , 上午、 下午 各一 次 。( 2 ) 对 照组 采 用V S D装置引流管侧旁 的一个 Y型管连接输液器 , 用生理盐 水持续滴注 冲洗 , 冲洗速 度为 6 0~8 0滴 每分 钟 , 冲洗 时间 为 2 0~ 3 0分钟 , 冲 洗后 停 止 负压 吸 引 1 5分钟 , 再次 行 负压 吸
组负压引流管引 流及 堵管情况 、 l 拆除 V S D负压 引流后创
的情 况 。
3 . 统计 学处 理 : 采用 S A S统计 软件处 理数 据 , 计数 资料 的 比较采用 x 检验 , 有序资料 的比较采用秩 和检 验 , P< 0 . 0 5
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001讨论vsd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是用医用泡沫pva裹多侧孔引流管再利用通透性粘帖胶膜封闭被引流区域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源负压吸引器负压值视创面大小及渗液情况而定一般在125450mmhg就行成了一个高效的引流系统而半透膜是一种单向透气功能的生物半透性簙膜封闭创面后形成负压在高负压状态下创面的渗液脓液和坏死组织被吸出体外减轻组织水肿在吸出渗液的同时使创面缩小和创腔壁内陷材料逐渐退出后腔壁紧密闭合防止了残余脓肿及死腔的形成vsd负压引流装置多用于创面大皮肤软组织损伤重的伤口引流物多是坏死组织脓肿创面渗出物代谢产物等粘滞度高还有引流管径有限所以vsd引流管容易引起堵管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36卷第24期journalqiqiharuniversitymedicine2015vol36no24使导管通畅

VSD负压引流护理

VSD负压引流护理

VSD负压引流护理概述VSD(Vacuum-assisted closure)负压引流是一种通过负压作用来帮助伤口愈合的方法。

它通过创建负压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和提高血液循环,从而延迟伤口愈合时间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VSD负压引流护理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负压引流装置的工作原理VSD负压引流装置由三部分组成:伤口覆盖材料、负压源和负压管道。

它通过以下步骤工作:1.将伤口覆盖材料贴附于创面上,并用密封胶带固定。

该材料应具有透气性,以便负压能够作用于伤口。

2.将负压源连接到负压管道,形成负压环境。

3.负压源通过一定的吸引力将伤口周围的组织逐渐拉紧,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4.负压引流装置还可以收集创面上的渗出液,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

VSD负压引流护理的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负压引流装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准备清洁的手术虑,以及消毒液、消毒棉球等消毒工具。

–准备医用胶带、无菌敷料和无菌手套。

2.术前准备:–向患者解释负压引流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对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清洁无菌。

–戴上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3.操作步骤:–根据伤口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大小和形状的伤口覆盖材料,并用医用胶带固定在伤口上。

–将负压源连接到负压管道,并确保连接牢固。

–设置适当的负压水平,通常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确保负压引流装置的密封性,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

–观察伤口周围的组织是否被逐渐拉紧,并注意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定期更换伤口覆盖材料,清洁创面,并确保伤口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和干燥。

4.操作后注意事项:–记录负压引流的时间、负压水平以及更换伤口覆盖材料的情况。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及时报告医生。

–对负压引流装置进行定期维护和消毒,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注意事项•在操作VSD负压引流装置时,应遵循医疗器械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操作流程。

•在更换伤口覆盖材料时,应注意避免引起伤口的二次感染。

骨科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VSD)PPT课件

骨科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VSD)PPT课件

定期检查引流管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 有堵塞应及时处理。
正确放置引流管
确保引流管放置合适,避免对 周围组织的损伤。
疼痛管理
对于疼痛不适的患者,可采取 适当的止痛措施,如药物治疗 或理疗。

VSD技术的当前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VSD技术在骨科临床中广泛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复杂创面、 骨折、感染等。
总结词
VSD技术的优势在于促进创面愈合、控 制感染、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然而, VSD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VS
详细描述
VSD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有效地促进创 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此外,VSD技术还可以控制感染,降低抗 生素的使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然而 ,VSD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 一些大面积的创面,可能需要多次更换敷 料,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此外 ,对于一些深部感染病灶的处理效果不够 理想,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 疗。
02
VSD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前的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 病情、身体状况和手术史等,以 便确定是否适合使用VSD技术。
准备材料和设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备所需的 VSD材料和设备,如负压吸引器、 引流管、敷料等。
消毒和清洁
对手术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洁, 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环境。
和控制感染。
VSD技术对患者的康复影响
01
02
03
改善关节功能
VSD技术能够促进创面的 愈合,减少疤痕的形成, 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提高生活质量
VSD技术的应用能够减轻 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
缩短康复时间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创伤修复中应用及术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创伤修复中应用及术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创伤修复中应用及术后护理负压封閉引流(VSD)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四肢骨科创伤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结合我科临床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回顾负压封闭引流的概况、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优、缺点及术后护理工作,为临床使用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指导作用。

标签:创伤修复;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术后护理1、概况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发明的。

1994年裘华德教授率先将VSD技术引进中国,并创造性的应用于骨科及普外科。

VSD(中文名:维斯第)材料(是一种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外观形同海绵,白色,无毒,无免疫活性,有极强的吸附和透水性,耐腐蚀,质地柔软,抗张力强。

不含纤维,无固性脱落物,有效传导负压,并具有负压刺激性)+半透膜+三通接管+负压吸引器进行负压吸引的技术。

2、VSD负压引流术原理是在清创完的创面上覆盖VSD敷料(可根据创面形状任意裁剪)然后用生物半透膜(单项透气)将其完全封闭。

最后接通负压源给予VSD负压引流治疗,该治疗会把创面的一些坏死组织等分泌物抽出,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提供非常好的肉芽组织生长环境,VSD的原理符合llizarov的张力-应力学说:即经生长中的组织缓慢牵引产生一定张力,可刺激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从而使肉芽快速生长。

3、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大面积皮肤缺损、撕脱伤、脱套伤,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

2.烧伤皮肤缺损的表面。

3.感染无法控制的软组织表面。

4.骨外露的表面。

5.严重的关节腔感染。

6.开放性骨折,骨髓炎,骨筋膜室综合征。

7.褥疮、伤口不愈合、以及糖尿病足。

禁忌症:活动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气性坏疽、破伤风。

癌性溃疡。

4、使用方法1、常规消毒后,清除坏死组织及异物,对疑似有血运的组织,予以保留,彻底止血2、依照创面修剪敷料,将引流管串联或并联,敷料缝合在一起,将敷料边缘与创缘周围皮肤固定,3、以75%酒精擦洗创缘周围皮肤,待干燥后贴膜,引流管处应仔细密封,防止漏气。

VSD负压引流管固定装置

VSD负压引流管固定装置

专利名称:VSD负压引流管固定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鲁姣
申请号:CN202120730922.3
申请日:20210409
公开号:CN215608619U
公开日:
202201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SD负压引流管固定装置,圆柱形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封闭盖板,另一端设置有敞口;封闭盖板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夹具,内侧设置有与圆柱形筒体同轴的绕卷轴,圆柱形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线形的槽孔,槽孔内贯穿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上位于圆柱形筒体的内侧固定套设有限位块,位于圆柱形筒体的外侧设置有紧固螺母,驱动杆上设置有与紧固螺母对应的外螺纹,驱动杆的内端固接有限位环;圆柱形筒体的侧壁上靠近固定夹具的一端设置有通孔,VSD负压引流管的一端贯穿通孔后螺旋缠绕在绕卷轴上,另一端贯穿限位环后自敞口伸出。

该VSD负压引流管固定装置可以固定VSD负压引流管,并可以调节VSD负压引流管的长度。

申请人: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地址:214063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路99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嘉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刘力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污染创面的疗效。

方法使用Vacuseal(威克伤)材料和生物透性薄膜对6例感染严重的创伤部位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

结果5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5~7天后,创面经植皮或直接缝合愈合;1例每5~10天更换Vacuseal材料8次后,创腔变浅改为普通换药,7天后愈合。

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致伤和机器绞砸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创面感染病例日益增多。

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
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功能恢复是创伤外科的重要课题之一〔1〕。

既往主要采取常规引流,更换敷料,再行二期闭合创面,但该方法存在愈合时间长、创面感染、病人痛苦大、费用高、并发症多等问题。

2003年7月~2005年1月我科使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6例创面污染重或存在感染,不能一期闭合创面的严重软组织创伤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9~37岁,平均29岁。

其中车祸伤4例,机器绞砸伤和高处坠落伤各1例。

损伤部位分别为:(1)左足背大片皮肤撕脱,肌腱外露,创面感染,面积约10cm×6cm;(2)左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左膝外侧区皮肤撕脱、部分缺损,创面污染严重;(3)右前臂背侧皮肤撕脱缺损,面积约
12cm×8cm;(4)双侧跟骨骨折,双侧胫腓骨严重粉碎性骨折,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5)右下肢开放性多发骨折,右髋关节解脱术后10天创面感染并开放创面;(6)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多次术后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大量脓液渗漏。

1.2 材料(1)Vacuseal(威克伤)材料:比利时ploymedies.n.v公司生产,由高分子聚合材料聚乙烯醇组成的医用泡沫敷料,外
观形同海绵,白色,无毒,无免疫活性,耐腐蚀,有极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质地柔软,抗张力强,原包装为15cm×10cm×0.9cm,使用时根据创面大小修剪,为创面/腔封闭的主体;其内置2根多侧孔硬质硅胶引流管,管径0.5cm。

(2)生物透性薄膜:(tegaderm transparent dressing,美国3M公司生产)。

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防水,并能防止细菌入侵,对皮肤无刺激性。

(3)负压引流源:本组患者系选用中心负压吸引或电动负压吸引器持续吸引。

1.3 治疗方法(1)彻底清创;(2)置入Vacuseal材料:将Vacuseal材料修剪成与创面/腔大小相一致的形状,覆贴于创面或置入创
腔内,边缘可间断缝合数针固定,将泡沫材料上的两根硅胶管从远离创面/腔约5cm处正常皮下组织中戳孔引出或“系膜法”引出。

(3)封闭创面/腔:将创面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用生物透性膜粘贴封闭整个创面至创面边缘约3~4cm范围。

(4)连接负压:将引流管接负压瓶,中心负压吸引或电动吸引,调整负压至60~80kPa,以敷料收缩变硬,有液体引流出为度。

(5)病例6因引流物黏稠,坏死组织多,于第2次更换引流时同时置入一静脉输液管,每日间断滴注
0.9%NS250ml+糜蛋白酶8000u,滴注过程中短时间关闭负压,持续1周后引流液变清晰,更换引流时取出冲洗管,持续负压封闭引流。

2 结果
持续负压引流5~7天后,取出Vacuseal 材料,3例创面植皮后愈合;2例创面直接缝合愈合;1例5~10天更换Va-cuseal材料一次,共8次,根据创面/腔及引流液情况调整Vacuseal材料置入的深度,待创腔肉芽组织生长创腔变浅后改为普通换药,7天后愈合。

3 讨论
3.1 持续封闭引流的优点(1)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利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负压引
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不受体位的限制,达
到全创面引流,并使引流物经泡沫材料与引流管隔开,不易堵塞管腔,引流通畅。

(2)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的前提,用生物透性膜封闭,使创面与外界隔开,构成防止细菌入侵的屏障,有效地预防了常规换药和引流导致的污染与感染,并能保持持续的高负压状态。

(3)负压引流是此项技术的关键,一则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使引流区内达“零聚积”,创面很快获得清洁的环境,减少创面细菌的数量,防止感染扩散和毒素吸收;二则持续负压状态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并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即使有较大腔隙存在时,腔隙也将因高负压的存在而加速缩小。

组织学检查证实:负压封闭引流的创面淋巴
细胞浸润消退较快,增生期胶原合成较早,修复期可见到收缩性纤维合成增强〔2〕。

(4)一次封闭引流可以保持有效引流5~7天,不需每天换药,既减轻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5)操作简单易行,必要时可床旁进行。

(6)透明薄膜封闭较常规敷料包敷利于伤口的
观察及B超等检查的进行。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笔者认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是严重软组织创面缺损合并感染患者早期治疗的理想
选择。

3.2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的注意事项(1)彻底清创,不留死腔:引流不能代替清创,这是外科的基本原则,虽然负压封闭引流有一
定的清创效果,坏死组织碎屑可经引流管引出,块状的坏死组织会被吸附于医用泡沫材料表面而在更换引流时被清出,但适度的清创仍是必要的,使被引流区彻底开放,不遗留死腔,保证引流彻底。

(2)每根引流管两侧的泡沫材料宽度不宜超过2~3cm,以保证泡沫表面有足够的负压,多侧孔引流管的端孔及所有侧孔都需位于泡沫内,避免堵塞。

(3)封闭良好:良好的封闭是保证引流效果的关键。

清洁干燥周围皮肤,使生物膜粘贴密闭牢固,粘贴时薄膜的覆盖范围要包括34cm的创缘健康皮肤。

手部、足部创面可用“包饺子”方法封闭;引流管可于距创缘5cm的正常皮下组织戳孔引出或用“系膜法”处理〔3〕;(4)维持负压:持续高负压
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重要特点,负压的高低和有无中断直接影响到引流效果,一般应维持负压在60~80kPa(450~600mmHg),负压小于20kPa(150mmHg)引流效果明显不如负压大于60kPa(450mmHg)者〔3〕,但负压太大可致出血。

笔者认为中心负压吸引较理想。

如无条件可用电动吸引,缺点是噪音较大。

如引流物不多,使用负压引流瓶较方便。

(5)应用糜蛋白酶间断冲洗:糜蛋白酶具有分解肽键的作用,选择性分解变性蛋白质,溶化坏死组织,使其与脓液变稀,易于引流,消除炎症过程中所引起的纤维素沉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4〕。

本组病例6应用效果较好,但应注意置管及冲洗过程的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

(6)合
理抗感染治疗:依据引流液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7)减轻负氮平衡:吸出的渗出物中含有大量蛋白以及创伤状态下
的高代谢反应,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使用生长激素进行代谢调理,促进正氮平衡。

(8)一般负压封闭引流可维持有效引流3~10天,如坏死组织较多,引流物黏稠,更换引流物时间间隔应短些;如引流物较稀薄,间隔时间可稍长,但不宜超过10天。

威克伤负压封闭引流装置采用国外先进的
伤口治疗技术,对难治性感染性伤口,经久不愈的溃疡,皮肤缺损,慢性感染性创面,车祸伤创面,烧伤创口及各种手术后伤口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

此方法操作简单,避免病人每日换药(每日多次换药)的痛苦,伤
口愈合快,减少伤口感染,整体降低治疗费用。

主要适应症:
1. 软组织损伤及皮肤缺损
如骨筋膜室综合征,车祸伤,开放性骨折,各种复合伤,应用威克伤可简化创面处理,防止感染,加快伤口水肿消退,促进伤口愈合,并且能较传统方法保留更多的肢体完整和功能,减少痛苦。

2. 腹部伤口
上消化道漏(瘘)、腹部伤口裂开经久不愈(如脂肪液化、感染)及严重腹部创伤造成的胰漏(瘘),十二指肠漏(瘘)和腹腔内的感染,威克伤负压吸引方式治疗可及时去除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充分引流,隔绝伤口,加快愈合。

3. 体表经久不愈的溃疡、陈旧血肿、脓肿
褥疮、溃疡甚至其他各种方法治疗一两年不愈的溃疡创面,使用威克伤治疗可加快肉芽组织生长,使褥疮及溃疡伤口很快长出新鲜肉芽组织,短期内愈合。

糖尿病足,又叫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烂、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

全世界每30秒就有一条脚因糖尿病而被截去。

绝大部分的截足病因是由足部溃疡开始的。

绝大多数的足部溃疡及截足手术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其中有近85%的截足手术是可以避免的。

现在应用威克伤负压引流,可以改善血供,加快创面恢复,减少频繁换药的痛苦和麻烦,降低截肢率。

烧伤和植皮应用威克伤可使已感染、水肿的烧伤创面在短时间内达到清洁,创面新鲜,即可早期植皮。

4. 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由于威克伤足够大的负压吸引,消灭了死腔,避免积液,无须加压包扎,免去了传统术后加压包扎给病人带来的呼吸困难或因包扎不紧发生皮下积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