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 囊肿
口腔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十三单元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十三单元口腔颌面部囊肿](https://img.taocdn.com/s3/m/0eee3f6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2.png)
口腔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十三单元口腔颌面部囊肿[单选题]1.胚胎第6周时,如甲状舌导管不消失或发育异常可导致A.牙源性角化囊肿B.甲状舌管囊肿C.畸胎样囊肿(江南博哥)D.鼻唇囊肿E.含牙囊肿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胚胎第4周甲状腺始基(甲状舌管)下行,在甲状软骨处发育成甲状腺。
胚胎第6周时此管开始退化,消失。
如甲状舌导管不消失或发育异常可导致各种病损,如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屡或甲状腺迷走组织等。
掌握“甲状舌管囊肿”知识点。
[单选题]2.甲状舌管囊肿发生最多见的部位是A.舌盲孔B.下颌角区C.胸锁乳突肌D.甲状舌骨区E.鼻底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甲状舌管囊肿可发生在舌盲孔与甲状腺之间导管经过的任何部位,以甲状舌骨区发生者最多见。
掌握“甲状舌管囊肿”知识点。
[单选题]3,邻近口腔处的甲状舌管囊肿的衬里多为A.复层椭圆上皮B.假复层柱状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纤毛柱状上皮E.复层鳞状上皮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邻近口腔处的甲状舌管囊肿衬里多为复层鳞状上皮,而位置靠下方者多为纤毛柱状上皮衬里。
掌握“甲状舌管囊肿”知识点。
[单选题]4.细裂囊肿常位于A.腭中线前部B.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C.牙槽突表面近鼻孔基部D.颈部中线或近中线处E.颈上份近须部处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细裂囊肿又称为颈部淋巴上皮囊肿。
常位于颈上部近下颌角处,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
掌握“鲤裂囊肿”知识点。
[单选题]5.纤维囊壁中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的囊肿是A.牙源性角化囊肿B.含牙囊肿C.鼻唇囊肿D.畸胎样囊肿E.细裂囊肿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细裂囊肿又称为颈部淋巴上皮囊肿,常位于颈上部近下颌角处,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
一般认为细裂囊肿来自细裂或咽囊的上皮剩余,但也有人认为其发生可能与胚胎时期陷入颈淋巴结内的唾液腺上皮囊性变有关。
囊肿好发于20〜40岁的年轻患者,囊性肿物柔软,界限清楚,可活动,无明显症状,继发感染时可伴疼痛。
口腔组织病理学-病变特征
![口腔组织病理学-病变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741352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5.png)
口腔组织病理学-病变特征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研究口腔组织的形态学与病理生理学变化的学科。
口腔组织病变特征可以通过口腔黏膜、口腔黏膜下层、舌和牙齿等区域的解剖学改变来了解。
口腔黏膜病变特征包括:
- 颜色改变:常见有白色、红色、棕色、黑色等变色。
- 表面形态变化:可以是溃疡、结节、疱疹等。
- 血管形态变化:可以是扩大、变形、破裂等。
- 组织改变:常见有水肿、坏死、增生、增厚等。
口腔黏膜下层病变特征包括:
- 囊肿:常见的有牙根囊肿。
- 肿瘤:常见的有鳞状细胞癌。
- 炎症:可以是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
- 结缔组织病:如口腔干燥症等。
舌病变特征包括:
- 舌苔:可以是白色、黄色、灰色、黑色等。
- 生理性斑块:一般无症状,可以是灰白色或褐色。
- 萎缩性舌炎:舌表面变细瘦,可以出现痛苦。
- 舌萎缩症:舌表面的小颗粒变得变小或者消失,可以影响味觉。
牙齿病变特征包括:
- 龋齿:是牙齿的最常见病变。
- 牙齿裂缝:可以影响咀嚼和引发疼痛。
- 牙周病:常见的有牙龈炎和牙周炎。
口腔组织病变特征的检测可以通过临床表现、病史以及口腔生物组织学检查来确定。
及时发现病变特征并进行治疗可以防止口腔相关的罕见疾病的出现。
口腔组织病理学_第十五章: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组织病理学_第十五章:口腔颌面部囊肿](https://img.taocdn.com/s3/m/5aeeb0c2bd64783e08122b32.png)
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
1. 皮样和表皮样囊肿 2. 鳃裂(淋巴-上皮)囊肿 3. 甲状舌管囊肿 4. 畸胎样囊肿 5. 粘液外渗、粘液潴留和舌下囊肿
补充
在腭弓中线的两侧,近于硬腭与软腭交界 处,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小点,称为Epstein 或Bohn小珠,不久消失,无需处理
婴儿龈囊肿又称新生儿牙板囊肿或Bohn小结
特点:囊肿包绕一个未萌出牙齿的牙冠
临床表现: 10-39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下颌第三磨牙多见,其次是上颌单尖牙 颌骨膨胀,面部不对称,牙齿移位,邻
近牙的牙根吸收 X线表现为境界清楚的透光区,伴有未
萌出牙的牙冠
第一节 牙源性囊肿
含牙囊肿
病理变化:
肉眼观:囊肿内含牙齿,多为恒牙,囊 壁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处
时手术难以完整摘除
2.生长方式特殊,倾向于指状突起沿抗 性小的途径(骨小梁间)生长,难以 完整摘除
3.可能来源于口腔粘膜基底细胞的增殖, 手术若不能将与囊肿粘连的粘膜切除, 易复发
4.主囊的囊壁内可有微小的子囊或卫星 囊,遗留下来可继续长大形成囊肿
5.有人认为角化囊肿由牙板剩余发生, 术后其他牙板剩余又可形成新发囊肿
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颌骨多发性 角化囊肿、皮肤痣样基底细胞癌及多种骨 骼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又 称为颌骨囊肿—基底细胞痣—肋骨分 叉综合征或Gorlin综合征 ,为常染色 体显性遗传病
主要有以下病变: 1.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 2.多发性皮肤痣样基底细胞癌 3.骨骼异常:肋骨分叉、脊椎畸形、 眶距增宽、额部和颞顶部隆起,轻度 下颌前突
口腔颌面部囊肿为瘤样病变,多见,多与发育 相关,患者年轻。因此要熟悉颌面部发育和 牙的发育
口腔常见牙源性肿瘤及囊肿的病理学表现
![口腔常见牙源性肿瘤及囊肿的病理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23ab003ea98271fe910ef9fd.png)
二、囊肿的分类
(一)颌骨上皮性囊肿(epithelial cysts of the jaws)
1、发育性 牙源性 ① 婴儿龈囊肿 ② 含牙(滤泡)囊肿 ③ 萌出囊肿 ④ 发育性根侧囊肿 ⑤ 成人龈囊肿 ⑥ 腺牙源性囊肿 ⑦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非牙源性 ① 鼻腭管(切牙管)囊肿 ② 鼻唇(鼻牙槽)囊肿 ③ 球上颌囊肿 ④ 下颌正中囊肿
(二)病理表现:
m:
表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
角化复层鳞状上皮衬里, 角化复层鳞状上皮衬里,纤 纤维囊壁中无皮肤附件 维囊壁中可见皮肤附件( )
二、鳃裂囊肿(branhial cleft cyst)
(一)、临床特点: 1、来源:鳃裂或咽囊的上皮剩余。 2、约95%为第二鳃裂来源;5%为第一、第三
和第四鳃裂来源。 3、好发于20-40岁
(三)病理表现:
囊壁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衬里,纤维囊壁中可见甲状 腺组织( )
四、粘液囊肿(mucocele)
(一) 定义: 涎腺组织发生的粘液外渗性囊肿和 粘液性潴留囊肿。常由外伤、结石、 炎症所致。
(二) 临床表现:
●部位:下唇、颊、口底、舌部、 腭部,是 唇部最常见的瘤样病变。
●特点: 深浅不一、大小不等 肉眼观察囊肿为圆形半透明肿物 直径几毫米至1cm。 可破溃,排出内容物后自行退。 反复发作再肿胀。
(二)临床表现: 部 位:舌盲孔与甲状腺之间即导管经过的任何
部位均可发生,以甲状舌骨区发生多见。 可形成瘘管:长期分泌蛋白样液或脓液(染)。 1
5
示 囊 肿 发 生 的 部 位
(三)病理表现: M:内容物为清亮粘液样物质,继发感染,
则为脓性。 m: 1、衬里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有时衬
以复层鳞状上皮或呈现二者的过渡状态。 2、结缔组织囊壁含有甲状腺滤泡结构。
口腔囊肿治疗方法
![口腔囊肿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1351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f.png)
口腔囊肿治疗方法口腔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在口腔黏膜、舌下、颌骨等部位都可能发生。
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法因囊肿的类型、大小、位置等因素而异。
下面我们将介绍口腔囊肿的常见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的口腔囊肿,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切除囊肿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对囊肿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囊肿的性质。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口腔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
2.内窥镜下治疗。
对于一些较深部位的口腔囊肿,传统手术治疗可能无法完全清除囊肿,此时可以选择内窥镜下治疗。
内窥镜下治疗可以减少创伤,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同时也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术后恢复较快。
3.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较小的口腔囊肿,可以选择药物治疗。
口腔医生可以根据囊肿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一些囊肿在早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达到缩小或消失的效果,但需要患者长期配合,定期复诊。
4.激光治疗。
近年来,激光治疗在口腔囊肿的治疗中也逐渐得到应用。
激光治疗可以减少手术创伤,促进伤口愈合,同时也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激光治疗需要在专业的口腔医院进行,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
5.中药治疗。
一些口腔囊肿也可以选择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可以通过改善体质,调理气血,增强免疫力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但是中药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坚持,同时也需要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总的来说,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囊肿的性质、大小、位置等因素来确定。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口腔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也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获健康的口腔。
口腔囊肿治疗方法
![口腔囊肿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aa89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8.png)
口腔囊肿治疗方法口腔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是由于口腔组织内的液体或半固体物质在包膜内积聚而形成的囊肿。
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口腔囊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药物治疗是口腔囊肿治疗的一种常见方式。
对于一些较小的、良性的口腔囊肿,可以尝试口服一些消炎药物,如布洛芬等,以减轻疼痛和消炎。
此外,口腔外用药物也是治疗口腔囊肿的有效手段,例如一些口腔药膏和漱口水,能够有效地缓解口腔囊肿引起的不适症状。
其次,手术治疗是治疗口腔囊肿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一些较大的、恶性的口腔囊肿,如囊肿体积较大或者有恶变的风险,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口腔内或口腔外的方式进行,一般情况下,口腔外科手术更为常见。
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清除囊肿内的积聚物质,预防囊肿再次形成,对口腔囊肿的治疗效果较好。
此外,中医中药治疗也是治疗口腔囊肿的一种选择。
中医认为口腔囊肿的形成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有关,因此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来治疗口腔囊肿。
中医中药治疗口腔囊肿的方法多样,如中药煎剂、中药口服液、中药外敷等,针对不同病情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总之,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口腔囊肿的类型、大小、位置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接受治疗时,建议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避免因个人主观原因造成治疗的不彻底。
同时,口腔囊肿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因细菌感染等原因导致口腔囊肿的再次发生。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获健康的口腔。
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案
![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9a450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e.png)
一、口腔囊肿的类型1. 牙源性囊肿:由牙齿或牙周组织发育异常引起的囊肿,如根尖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等。
2. 非牙源性囊肿:由口腔黏膜下组织或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的囊肿,如皮脂腺囊肿、黏膜下腺囊肿等。
3. 肿瘤性囊肿:由肿瘤组织引起的囊肿,如腺瘤性囊肿、良性肿瘤性囊肿等。
二、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1)药物治疗:对于一些较小的囊肿,可采取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以控制感染和炎症。
(2)局部治疗:对于较小的囊肿,可采用局部治疗,如囊肿穿刺抽吸、局部封闭等。
2. 手术治疗(1)囊肿摘除术:对于较大的囊肿,需要手术摘除囊肿。
手术方法包括:① 开放性手术:在囊肿部位做切口,切除囊肿及其周围组织,并进行缝合。
② 闭式手术:在囊肿部位做切口,切除囊肿及其周围组织,然后缝合切口。
③ 微创手术:利用激光、电刀等微创技术进行囊肿切除。
(2)囊肿切除术:对于牙源性囊肿,需切除囊肿及患牙,并进行牙周组织修复。
3. 放射治疗对于一些良性肿瘤性囊肿,可采用放射治疗,如放疗、化疗等,以抑制肿瘤生长。
4. 介入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囊肿合并感染、囊肿位置特殊等,可采用介入治疗,如经皮穿刺引流、经皮穿刺抽吸等。
三、口腔囊肿的治疗原则1. 明确诊断:在制定治疗方案前,需明确囊肿的类型、大小、位置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年龄、性别、病情、并发症等。
3. 全面治疗:治疗口腔囊肿时,要综合考虑囊肿本身及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全面治疗。
4. 早期治疗:口腔囊肿的治疗越早越好,早期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5. 长期随访:治疗口腔囊肿后,需定期随访,观察囊肿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口腔囊肿的预防1. 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等,预防口腔感染。
2. 注意饮食:避免进食过硬、过热、过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3.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疾病。
口腔颌面部肿瘤病理(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
![口腔颌面部肿瘤病理(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73dc8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7.png)
(一) 混合性牙瘤 1、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以
前磨牙区和磨牙区多见。
2、X线片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放 射透光区,其中可见放射阻 射性结节状钙化物。
●肉眼观,肿物为圆形或类圆形钙化团 块,表面光滑或略呈分叶状,剖面淡 黄色,可有放射条纹。
●镜下见,肿物内分化成熟的 牙本质,釉质,牙骨质及牙 髓组织成分排列紊乱,互相 混杂,无牙齿结构;肿物生 长有自限性。预后良好。
●转移性成釉细胞瘤型组织学表现同良性成釉细胞,但已 发生转移,多转移到肺部。
●转移瘤的存在是诊断其恶性的主要依据。
●成釉细胞癌既有成釉细胞瘤的组织学特征,如癌巢周边 细胞呈极性倒置,又有细胞异型、核分裂、坏死、神经 浸润等恶性表现。
●包括原发型和继发型。
●继发性成釉细胞癌指原有良 性成釉细胞瘤病史,后期发 生恶变,细胞去分化,呈明 显侵袭性生长,破坏周围组 织。临床多见于老年人,常 有局部复发或放疗史。组织 学上可见成釉细胞瘤向成釉 细胞癌转变的过渡性病变。
目 录
1
牙龈瘤
2
血管瘤
3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4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牙龈瘤
特指牙龈局限性慢性炎性增生,并非真性肿瘤 病因:创伤、局部刺激(菌斑、牙石)、内分泌改变
牙龈瘤
临床表现
女性多见 多位于前牙区,上、下颌之间无明显差异 术后有复发倾向 组织学分型:血管性龈瘤(肉芽肿性和血管性龈瘤合并)
纤维性龈瘤 巨细胞性龈瘤
通过预习,请大家思考,这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一部分是邻近组织胚胎发 育性上皮残余或外伤植入的上皮发展而来,另一部分 是由涎腺分泌物外溢或滞留而形成的,如皮样和表皮 样囊肿、皮样囊肿常发生于颌面 部,好发于口底、颏下、额、 颞等部位,囊肿一般为圆形, 表面光滑,界限清楚,与周 围组织无粘连,触之有生面 团感,压迫之后出现凹陷。
口腔执业助理-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执业助理-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部囊肿](https://img.taocdn.com/s3/m/3d5fb025fad6195f312ba6e6.png)
---------------------------------------------------------------最新资料推荐------------------------------------------------------ 口腔执业助理-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部囊肿第四单元口腔颌面部囊肿第十三单元口腔颌面部囊肿大纲要求十三、口腔颌面部囊肿 1. 牙源性囊肿(1)牙源性角化囊肿(2)含牙囊肿 2. 非牙源性囊肿(1)鳃裂囊肿(2)甲状舌管囊肿(3)黏液囊肿囊肿是一种非脓肿性病理性囊腔。
除少数外,几乎都有上皮衬里,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囊壁(或囊膜)包绕。
虽然囊肿的发生学尚未完全认识,但根据颌骨囊肿衬里上皮的可疑来源可以分为牙源性和非牙源性两大类。
第一节牙源性囊肿是指牙齿形成器官的上皮或上皮剩余发生的囊肿。
可以是炎症性的(如根尖囊肿),也可以是发育性的(如含牙囊肿)。
衬里上皮来源于牙齿形成器官的上皮剩余。
①牙板上皮剩余或 Serres 上皮剩余:牙源性角化囊肿、发育性根侧囊肿和牙龈囊肿;②缩余釉上皮:含牙囊肿、萌出囊肿以及炎性牙旁囊肿;③Malassez 上皮剩余:根尖囊肿、残余囊肿和炎性根侧囊肿。
1 / 9一、牙源性角化囊肿 2005 年的 WHO 头颈部肿瘤分类中,已经将牙源性角化囊肿命名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是一种良性、单囊或多囊,发生于颌骨内的牙源性肿瘤。
(了解)是单发或多发于颌骨内的角化囊肿。
具有特征性病理改变和生长方式以及较高的复发率肉眼:囊肿为单囊或多囊,多数囊腔内含有黄白色发亮的角化物或干酪样物质(自溶性角化物),有时囊液较稀,含淡黄色或血性液体。
囊液内含可溶性蛋白的量较低,主要是白蛋白。
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主要病理改变:①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厚度较一致,约 5~8 层细胞,一般没有上皮钉突;②基底细胞层界限清楚,常由柱状细胞组成,胞核着色深,呈栅栏状排列;③棘层较薄,常见副基底层细胞直接移行为表层角化层;④棘层细胞常呈细胞内水肿;⑤表层的角化主要是不全角化,但也可见正角化,出现正角化者颗粒层亦较明显,有时在同一囊肿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角化;⑥衬里上皮表面常呈波状或皱褶状;⑦纤维性囊壁较薄,一般无炎症。
口腔组织病理学 囊肿
![口腔组织病理学 囊肿](https://img.taocdn.com/s3/m/a80d3bc752d380eb63946d39.png)
生长,囊肿边界不光滑而呈贝壳状时,囊壁 进入一些深陷的骨壁缝隙中,难以完全去除。 3.有子囊或牙源性上皮岛残留继续长大形成囊肿。
精品课件
(五)术后易复发的原因:
4.因其来源可能是口腔粘膜基底层的增殖,如手术 未切除与囊肿粘连的粘膜,则具有高度分裂能力 的基底层可产生复发。
(一)定义: 是单发或多发于颌骨内的牙源性肿瘤,其
传统命名为牙源角化囊肿。 特点: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衬里,具
有潜在的侵袭性和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
精品课件
(二)临床特点:
单发或多发,多发约占10%。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高峰1:10—29岁
高峰2:40—49岁。 男性较女性多见
以下颌角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精品课件
外渗性囊肿,囊腔形成
囊腔内见吞噬粘液的泡沫细胞
潴留性粘液囊肿(mucous retention cyst) 涎腺导管阻塞、粘液潴留、导管扩张、呈囊性变。 特点:M:囊腔内含浓稠粘液物质。
m:衬以假复层或双层柱状或立方状上皮。 上皮外为结缔组织囊壁。
精品课件
潴留性黏液囊肿:囊壁可见上皮衬里,由导 管阻塞涎液潴留所致
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的牙冠并附着于该牙 的牙颈部的囊肿。
精品课件
7
(二)临床特点: 高峰年龄:10—39岁,男>女。 部位:多发于下颌智齿区,上颌恒尖牙区。 X—Ray:境界清楚的透射区,伴一个未萌出
牙的牙冠,透射区围绕牙 冠,大部或全部位于牙 冠一侧。
精品课件
8
第一恒磨牙未萌出,被一个含牙囊肿取代
精品课件
复层鳞状上皮衬里,表面不全角化,基底细胞栅栏状排列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口腔颌面部囊肿](https://img.taocdn.com/s3/m/ff5ad2617c1cfad6185fa74f.png)
婴儿龈囊肿 成人龈囊肿
含牙囊肿 萌出囊肿 发育性根侧囊肿 腺牙源性囊肿 鼻腭管囊肿 鼻唇囊肿 根尖囊肿 残余囊肿 根尖侧囊肿 牙旁囊肿
口腔、面颈部软组织 囊肿
皮样、表皮样囊肿
鳃裂囊肿 甲狀舌管囊肿 畸胎样囊肿 粘液囊肿
舌下囊肿
牙发育及正常牙组织结构复习
发育 胚胎第五周 口腔上皮— 原发性上皮带 — (颊唇侧)前庭板 — (舌鄂侧)牙板— 牙胚:
(二)炎症性牙源性囊肿
1.根尖周囊肿 2.牙旁囊肿
根尖囊肿 radicular cyst
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常发生于死髓牙的根尖 部
病理过程:
龋
牙髓炎
根尖周炎
免疫反应 malassez 上皮剩余增殖 液化、囊性变
根尖囊肿 radicular cyst
常和一死髓牙相连,牙体无光泽,呈黄色或 灰色
又称:牙源性产粘液囊肿或唾液腺牙源性囊肿
罕见 有复发倾向 可伴成釉细胞瘤
肉眼 单或多囊 葡萄状
镜下 复鳞上皮 厚薄不均源自立方上皮 纤毛黏液池 黏液细胞
基底细胞 棘细胞
上皮球 钙化
镜下: 1.复层鳞状上皮增厚——上皮斑 2.部分区域呈嗜酸性立方或柱状 不规则乳头状突起,含纤毛细胞 和产粘液细胞 3.隐窝及囊性小腔隙形成粘液池, 被覆嗜酸性立方细胞
2. 纤维囊壁:囊壁内慢性炎细胞,可有含铁血黄 素和胆固醇晶体沉积。
3. 囊液:棕黄色透明状,为水分、电解质、蛋白 质。涂片镜下可见长方形缺一角的胆固醇晶体。
根尖囊肿
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厚薄不一 钉突增生、伸长,呈网状 细胞水肿,炎症细胞浸润 上皮连续性中断
缩余釉上皮
(成釉细胞 + 中间层细胞 + 星网状层 + 外釉上皮):
口腔囊肿病理报告
![口腔囊肿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d8bf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f.png)
口腔囊肿病理报告1. 引言口腔囊肿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为口腔黏膜或颌骨内的囊状扩张,通常由于黏液或分泌物在囊肿腔内积聚造成。
口腔囊肿种类繁多,包括各种来源和性质的囊肿。
本文将对口腔囊肿的病理报告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2. 临床资料2.1 病例概况•姓名:XXX•性别:男•年龄:50岁•主诉:口腔肿块•病史:无特殊病史2.2 临床表现患者主诉口腔内有肿块,局部无疼痛或不适感。
口腔内触诊可触及一质地较软的结节,大小约为1cm。
2.3 检查结果口腔区域的CT扫描显示局部软组织内有类圆形囊性结构,直径约为1.2cm。
扫描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3. 病理检查3.1 标本来源病理标本来源自患者口腔内肿块进行活检。
3.2 病理学特征镜下观察显示标本为一囊肿,囊壁呈多层鳞状上皮覆盖,囊壁较薄,内腔充满透明或淡黄色液体。
3.3 病理诊断根据病理学特征和组织学检查结果,鉴定为滑膜囊肿。
4. 结果分析滑膜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囊肿,其来源于滑膜组织。
该囊肿的病理特征为囊壁由多层鳞状上皮构成,囊壁较薄,内腔内充满透明或淡黄色液体。
通常情况下,滑膜囊肿生长缓慢,无疼痛或症状。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滑膜囊肿可引起局部压迫症状,例如口腔内肿块。
口腔滑膜囊肿的治疗一般为手术切除,通常预后良好。
少数情况下,滑膜囊肿可能恶性转化,因此需要长期随访。
5. 小结口腔囊肿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一种疾病,滑膜囊肿是其中的一种类型,病理特征为囊壁由多层鳞状上皮构成,囊壁较薄,内腔内充满透明或淡黄色液体。
口腔滑膜囊肿的治疗一般为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口腔囊肿的病理报告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及时准确地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分析能够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以上为对口腔囊肿病理报告的描述和分析,供参考。
该报告具体情况以实际病理检查结果为准。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解释重点整理(第十七至十八章)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解释重点整理(第十七至十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5f00ea0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3.png)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解释重点整理(第十七至十八章)第十七章口腔颌面部囊肿1.口腔囊肿的一般组织学特征。
答案要点:病理性囊腔和结缔组织囊壁构成。
囊腔内含各种表现的液体、半固体物质;囊壁的囊腔面多有上皮衬里(上皮的种类多为复层鳞状上皮,也可为其它类型上皮);结缔组织囊壁多有明显的胶原纤维,其中可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浸润,有的出现腺体组织。
2.叙述含牙囊肿的组织学特征。
答案要点:肉眼见囊壁较薄,囊腔内有牙颈部附着于囊壁的牙冠,囊液多呈黄色;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衬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仅由2~5列扁平细胞或矮立方细胞构成,无角化,无上皮钉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炎症不明显。
囊肿继发感染时,上皮增生,上皮钉突明显,囊壁组织内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约40%囊肿的衬里上皮可发生黏液细胞化生,少数情况还可见皮脂腺细胞;某些病例的衬里上皮还可发生区域性角化,一般为正角化;纤维囊壁中有时可见牙源性上皮岛。
3.叙述腺牙源性囊肿的组织学特征。
答案要点:衬里上皮部分为复层鳞状上皮,部分为无明显特征的上皮,但在相当区域内,复层上皮的表层细胞呈嗜酸性立方或柱状,常形成不规则的乳头状突起,含不同数量的纤毛细胞和产黏液细胞;在衬里上皮内常可形成隐窝或囊性小腔隙,内含黏液,形成黏液池,内衬这些小腔隙的细胞为类似于表层的嗜酸性立方细胞;衬里上皮可发生局灶性增厚,形成类似于发育性根侧囊肿和成人龈囊肿中所见的上皮斑。
4.叙述根尖囊肿的组织学特征。
答案要点:囊肿大小和囊壁厚薄不一,可附着于患牙根尖。
多数情况下,送检物为散碎囊壁样组织。
镜下见囊壁的囊腔面内衬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厚薄不一,上皮钉突因炎性刺激发生不规则增生、伸长,相互融合呈网状,上皮表现明显的细胞间水肿和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上皮内炎症细胞浸润,炎性浸润致密区常导致上皮的连续性中断。
纤维组织囊壁内炎症明显,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也混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泡沫状吞噬细胞。
囊壁内可见含铁血黄素和胆固醇晶体沉积。
口腔囊肿病理报告
![口腔囊肿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5ba4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b.png)
口腔囊肿病理报告概述口腔囊肿是口腔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它是一种液体或半固体物质充满的袋状结构。
这些囊肿可以发生在口腔的各个部位,包括颌骨和软组织。
本文将根据口腔囊肿的病理报告,为您详细介绍口腔囊肿的病理特征和处理方法。
病理特征根据病理报告,口腔囊肿通常表现为囊肿壁上皮覆盖物。
最常见的口腔囊肿类型有牙源性囊肿、根尖囊肿和黏液囊肿。
1.牙源性囊肿:这种囊肿是由于牙齿内部的感染或炎症引起的。
病理报告中可能显示上皮囊肿壁内有牙齿碎片或鳞状上皮覆盖。
牙源性囊肿通常位于颌骨中,与牙齿周围组织有关。
2.根尖囊肿:这种囊肿是由于根尖周围的感染引起的。
病理报告中可能显示上皮囊肿壁内有根尖骨质破坏。
根尖囊肿通常位于根尖周围,与根尖的感染有关。
3.黏液囊肿:这种囊肿是由于黏液囊肿腺体的阻塞引起的。
病理报告中可能显示上皮囊肿壁内有黏液积聚。
黏液囊肿通常位于口腔软组织中,与黏液囊肿腺体的异常有关。
处理方法根据病理报告结果,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口腔囊肿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1.牙源性囊肿:牙源性囊肿的处理方法通常包括牙齿治疗和囊肿切除。
首先要治疗引起囊肿的牙齿,例如进行根管治疗或拔除感染牙齿。
随后,囊肿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或引流来清除。
2.根尖囊肿:根尖囊肿的处理方法也包括牙齿治疗和囊肿切除。
类似于牙源性囊肿,根尖囊肿的治疗也包括根管治疗或拔除感染牙齿,以及手术切除或引流囊肿。
3.黏液囊肿:黏液囊肿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囊肿。
这种手术通常较简单,恢复较快。
在手术后,应定期进行随访,以确保囊肿不会复发。
预防措施除了治疗口腔囊肿,预防口腔囊肿的发生也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预防措施:1.良好口腔卫生: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可帮助防止囊肿的发生。
2.及早治疗感染:任何口腔感染都应及早治疗,以防止感染扩散并引发囊肿。
3.定期检查:定期到口腔专科医生进行口腔检查,可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囊肿。
结论口腔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可以通过病理报告来确定类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口腔组织病理学》十六、口腔颌面部囊肿练习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十六、口腔颌面部囊肿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06eeee7375a417866f8ff6.png)
《口腔组织病理学》十六、口腔颌面部囊肿练习题一、A11、属于炎症性囊肿,肉眼见囊壁厚薄不一,囊肿较小时可随拔除之残根或患牙一起完整摘除,为附着于患牙根尖部的软组织囊性肿物,为哪种疾病的表现A、鼻腭管囊肿B、黏液囊肿C、含牙囊肿D、根尖囊肿E、多形性腺瘤2、下列不属于根尖周囊肿病理过程的是A、龋坏、牙髓炎症和坏死B、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免疫反应C、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D、增殖上皮团块中央液化、囊性变E、牙体缺失3、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是A、牙源性角化囊肿B、含牙囊肿C、萌出囊肿D、成人龈囊肿E、根尖囊肿4、含牙囊肿与萌出囊肿的共同上皮来源为A、牙板上皮剩余B、Malassez上皮剩余C、牙龈上皮D、缩余釉上皮E、Serres上皮剩余5、囊肿的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颈部,囊液多呈黄色;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炎症不明显,为以下哪种疾病的病理表现A、萌出囊肿B、根尖周囊肿C、含牙囊肿D、复发性腮腺炎E、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6、含牙囊肿的定义是A、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牙的牙根B、囊壁包含一个发育异常的牙体C、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的牙体D、囊壁包含一个已萌出牙的牙根E、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牙的牙冠7、一般认为,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来源于A、Serres上皮剩余B、牙源性上皮剩余C、牙板上皮剩余D、缩余釉上皮剩余E、Malassez上皮剩余8、炎性根侧囊肿发生的上皮剩余是A、牙板上皮剩余B、结合上皮C、Serres上皮剩余D、Malassez上皮剩余E、缩余釉上皮9、一般认为,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来源于A、牙源性上皮剩余B、胚胎间充质细胞C、神经嵴细胞D、血液细胞E、成骨、破骨细胞10、颌骨炎症性囊肿的病理过程不包括以下哪项A、牙齿龋坏B、牙髓炎症和坏死C、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或)免疫反应D、牙槽骨坏死,吸收E、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11、由牙齿发育和(或)萌出过程中的某些异常所致的囊肿称为A、生长性牙源性囊肿B、浸润性牙源性囊肿C、癌性牙源性囊肿D、炎症性牙源性囊肿E、发育性牙源性囊肿12、下列属于非牙源性囊肿的是A、含牙囊肿B、根尖周囊肿C、鼻牙槽囊肿D、牙龈囊肿E、萌出囊肿13、临床上表现为腭中线前部的肿胀,有时可伴疼痛或瘘管形成,为以下哪项疾病最常见A、鼻腭管(切牙管)囊肿B、鼻牙槽囊肿C、龈乳头囊肿D、根尖周囊肿E、鼻唇囊肿14、若切牙管囊肿全位于切牙乳头的软组织内,则为A、切牙管囊肿B、鼻牙槽囊肿C、龈乳头囊肿D、根尖周囊肿E、鼻唇囊肿15、来源于切牙管内的鼻腭导管上皮剩余可发生A、鼻唇(鼻牙槽)囊肿B、鼻腭管(切牙管)囊肿C、甲状舌管囊肿D、黏液囊肿E、鳃裂囊肿16、口腔淋巴上皮囊肿好发部位为A、颊部黏膜B、舌C、硬腭D、腮腺E、舌下腺17、有一类发生于口腔内构成所谓Waldeyer环的淋巴组织内的囊肿,称为A、鼻唇囊肿B、鼻牙槽囊肿C、黏液囊肿D、根尖周囊肿E、口腔淋巴上皮囊肿18、鳃裂囊肿常位于A、腭中线前部B、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C、牙槽突表面近鼻孔基部D、颈部中线或近中线处E、颈上份近颏部处19、甲状舌管囊肿发生最多见的部位是A、胸锁乳突肌区B、下颌角区C、甲状舌骨区D、上颌中切牙牙槽骨区E、鼻底部20、甲状舌导管于胚胎第几周时开始退化,消失A、胚胎第4周B、胚胎第5周C、胚胎第6周D、胚胎第7周E、胚胎第8周21、甲状腺开始发育的时间是A、胚胎第4周B、胚胎第5周C、胚胎第6周D、胚胎第7周E、胚胎第8周22、特指发生于口底的黏液囊肿称为A、外渗性黏液囊肿B、蛤蟆肿C、潴留性黏液囊肿D、鳃裂囊肿E、甲状舌管囊肿23、浅部的黏液囊肿的颜色为A、深红色B、黑色C、浅褐色D、淡蓝色E、草绿色24、黏液囊肿常发生于A、下唇黏膜B、颊黏膜C、口底黏膜D、硬腭部黏膜E、软腭部黏膜二、A21、一男性患者,32岁,下颌后牙区近年来出现膨隆,并逐渐增大,致面部不对称,镜下检查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衬较薄的复层扁平上皮,仅由2~5列扁平细胞或矮立方细胞构成,无角化,没有上皮钉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版
26
结 缔 组 织 囊 壁 内 见 子 囊
整理版
27
结缔组织囊壁内见牙源性上皮岛
(四)生物学特性:
1、衬里上皮增殖较活跃。 2、多变性:囊壁上皮增生,变成壁性成釉细胞瘤。 3、恶变性:衬里上皮增生、恶变,转变成鳞状细
胞癌。 4. 具有局部侵袭性,术后易复发:复发率5%—62%。
整理版
29
右侧恒中切牙萌出囊肿
(三)病理: M:囊腔内清亮液体或血性液体(损伤所致)。 m:
囊肿表面为牙龈的复层鳞状上皮所覆盖。 衬里上皮:缩余釉上皮。 牙龈上皮与囊肿之间有致密结缔组织相隔, 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整理版
15
三、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
(一)定义: 是单发或多发于颌骨内的牙源性肿瘤,其
传统命名为牙源角化囊肿。 特点: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衬里,具
有潜在的侵袭性和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
整理版
17
(二)临床特点:
单发或多发,多发约占10%。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高峰1:10—29岁
高峰2:40—49岁。 男性较女性多见
以下颌角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整理版
18
临床经过:
1、缓慢生长、无痛、多偶然发现。 2、沿颌骨长轴扩展。 3、肿物膨大至表面可有乒乓球感。
4、继发感染有疼痛麻木、肿胀、液体流出。
整理版
19
X-ray:单囊或多囊型放射透影区, 有时有扇形切迹,有时含牙。
右下颌升支单房性透射区,术后病理为角化囊肿
整理版
20
左上颌及右下颌升支区两个囊性透射区
M:囊壁是扩张的滤泡,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囊 内含牙冠
含牙囊肿镜下见:
1.囊壁附着于牙颈部,由衬里上皮和纤维囊壁构成
2.衬里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无钉突,无角化,纤维囊壁中 通常无炎症。
整理版
11
(四)组织发生: 1、缩余釉上皮与发育成熟的釉质之间有液体潴留。 2、釉质未完全成熟时,成釉器网状层退变液体聚
整理版
3
2、炎症性
① 根尖囊肿 (radicular cyst)
球
② 根尖侧囊肿 (apical and l状ateral cyst)
上
③ 残余囊肿 (residual cyst)颌
囊
④ 牙旁囊肿 (paradental cy肿st)
整理版
4
(二)、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
1、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dermoid or epidermoid cyst) 2、鳃裂囊肿(branchial cleft cyst) 3、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tract cyst) 4、畸胎样囊肿(teratoid) 5、黏液囊肿(mucocele) 6、舌下囊肿(ranula)
5.因其来源可能为牙板剩余,囊肿摘除后,其他牙 板剩余又发生新囊肿。
整理版
31
(五)颌骨囊肿—基底细胞—肋骨分叉综合征, 又称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 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或Gorlin综合 征)
整理版
2
二、囊肿的分类
(一)颌骨上皮性囊肿(epithelial cysts of the jaws)
1、发育性
牙源性 ① 婴儿龈囊肿 ② 含牙(滤泡)囊肿 ③ 萌出囊肿 ④ 发育性根侧囊肿
非牙源性 ① 鼻腭管(切牙管)囊肿 ② 鼻唇(鼻牙槽)囊肿 ③ 球上颌囊肿 ④ 下颌正中囊肿
⑤ 成人龈囊肿 ⑥ 腺牙源性囊肿 ⑦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第十七章 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组织病理教研室: 施磊
整理版
1
概述
一、囊肿的定义
囊肿(cyst)是一种非脓性病理性囊腔, 内含囊液或半流体物质,通常由纤维结缔组织 囊壁包绕,绝大多数囊肿的囊壁有上皮衬里, 少数无上皮衬里者又称为假性囊肿( pseudocyst) 。 囊肿的生长方式: ①膨胀性生长
②指状突起生长
整理版
5
第一节 牙源性囊肿
定义:指牙齿形成器官的上皮或上皮剩余发生的一 组囊肿,可以是炎症性的,也可以是发育性 的,通常位于颌骨内。
上皮来源:成釉器、缩余釉上皮、Malassez 上皮剩 余、牙板上皮剩余、口腔粘膜上皮。
整理版
6
一、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
(一)定义 又称滤泡囊肿(follicular cyst),是指
积而成,牙齿可出现釉质发育不全。 (五)生物学行为:
预后好,不易复发。 少数可能发展为成釉细胞瘤
整理版
12
二、萌出囊肿(eruption cyst)
(一)定义: 是指一个正在萌出的乳牙或恒牙的牙冠部,缩
余釉上皮和釉质之间液体潴留而形成的囊肿,实 际是发生在软组织内的含牙囊肿。
整理版
13
(二)临床表现:正在萌出牙的上方形成光滑肿物, 淡蓝色 或粉红色,柔软而有波动感。
(五)术后易复发的原因:
1.衬里上皮薄,术中易破,手术难以完整除。 2.倾向于指状突起沿抗性小的路线(骨小间)
生长,囊肿边界不光滑而呈贝壳状时,囊壁 进入一些深陷的骨壁缝隙中,难以完全去除。 3.有子囊或牙源性上皮岛残留继续长大形成囊肿。
整理版
30
(五)术后易复发的原因:
4.因其来源可能是口腔粘膜基底层的增殖,如手术 未切除与囊肿粘连的粘膜,则具有高度分裂能力 的基底层可产生复发。
(三)病理特点:
M:单囊或多囊,囊壁薄,可穿透骨,长入软组织。
整理版
22
(三)病理特点:
m: 1.衬里上皮薄、复层鳞状上皮5—8层细胞,无钉突。
2.上皮表面由于囊壁收缩而呈波浪状角化层(波纹
状角化)。
3.基底细胞排列整齐,界限清楚,由柱状或立方状 细胞组成,胞核染色深,远离基底膜呈栅栏状排 列。
整理版
23
复层鳞状上皮衬里,表面不全角化,基底细胞栅栏状排列
4.棘层较薄,细胞分化不明显。 5.棘层细胞常呈细胞内水肿。 6.并发炎症纤维包膜变厚,出现上皮钉突,角 化消失。 7.纤维性囊壁较薄,一般无炎症,部分囊肿的 基底细胞形成增生细胞团在结缔组织中生长 形成牙源性上皮岛,中央发生角化形成小子 囊(卫星囊)。
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的牙冠并附着于该牙 的牙颈部的囊肿。
整理版
Hale Waihona Puke 7(二)临床特点: 高峰年龄:10—39岁,男>女。 部位:多发于下颌智齿区,上颌恒尖牙区。 X—Ray:境界清楚的透射区,伴一个未萌出
牙的牙冠,透射区围绕牙 冠,大部或全部位于牙 冠一侧。
整理版
8
第一恒磨牙未萌出,被一个含牙囊肿取代
(三)病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