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全套教案名师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全套教案第一课时 1.1.1 命题及其关系(一)
教学要求: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教学重点:命题的改写.
教学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12(2)3;
,12(3)3吗,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命题的概念:
?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
是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 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
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 ?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
(2)若整数是素数,则是奇数; aa
3)2小于或等于2; (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215x,(5);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
?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pq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
pqpq?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则”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叫做命题的条件,叫做命
题的结论.
pq?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则”的形式.
pq?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对顶角相等;
(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pq3. 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则”的形式.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教材 P4 1、2、3
2. 作业:教材P9 第1题第二课时 1.1.2 命题及其关系(二)
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
第1页(共57页)
关系.
教学重点: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并判断真假:
(1)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2(2)函数有两个零点. yxx,,,32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四种命题的概念:
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pqqppqqp 若,则若,则若,则若,则,,,,?写出命题“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师生共析学生说出答案教师点评) ,,
?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
2. 教学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讨论:例1中命题(2)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间的关系.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图:
逆互原命题逆命题
若p则q若q则p互否为逆互互
否否逆
为否?讨论:例1中三个命题的真假与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间关系. 互逆否命题否命题?结论一: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假;
若?q则?p结论二: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若?p则?q逆互22pq,,2?例2 若,则.(利用结论一来证明)(教师引导,学生板书,教师点评) pq,,2
3. 小结: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ab,acbc,,,yxx,,,32(1)函数有两个零点;(2)若,则;
22xy,xy,,0(3)若,则全为0;(4)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5)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
2. 作业:教材P9页第2(2)题 P10页第3(1)题
1.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1) 【教学目标】
1(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结合具体命题,初步认识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方法;
第2页(共57页)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的意识(
】构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数学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可写成:若p则q(
2(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
3(请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2222xy,xy,xy,xy,(1)若,则; (2)若,则;
22(3)若,则; (4)若,则 x,1x,1x,1x,1
二、讲授新课
1.推断符号“”的含义: ,
pqpqpq,一般地,如果“若,则”为真, 即如果成立,那么一定成立,记作:“”;
pqpq如果“若,则”为假, 即如果成立,那么不一定成立,记作:“”. pq,,
ab,acbc,ab,acbc,,,用推断符号“和”写出下列命题:?若,则;?若,则; ,,,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pq,一般地,如果,那么称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称q是p的必要条件(
如何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中的“充分”和“必要”呢,
pqpq,由上述定义知“”表示有必有,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这点容易理解(但同时说q
qpqp是p的必要条件是为什么呢,q是p的必要条件说明没有就没有,是成立的
必不可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