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内涵

一、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成分

何谓“民俗”?民俗学者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下的定义是: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钟先生认为民俗就是民众中世代沿袭的生活文化,它是区别于官方的民间的文化。目前被民俗学家广为认可并深入研究的民俗文化,主要为:物质生活民俗、生产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人生礼仪、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艺术等。

在语文教材中专门设立一个集中体现民俗风情的教学单元,意味着编者已经意识到语文教育是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二者有紧密的联系。事实上,民俗和文学本就难解难分,民俗是生活,而文学正是生活的反映。作家的创作不可能离开他自身的民俗文化圈和民俗文化心理。教材中的重要作家如鲁迅、沈从文、汪曾祺、萧乾、琦君等人的作品里带有明显的民俗文化成分。因此,仔细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很多课文中涉及了民俗文化成分。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为例,逐册列举选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如表1所示)。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教材较为重视民俗文化,有意识地引入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文章,最为集中的体现是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编排的主题为民俗风情,单元选文集中体现岁时节日民俗、民间歌谣、民间艺术等民俗文化,而综合性学习则是动员学生学做一个民俗学家,到民间去采风。这样的编排可以看出编者是具有民俗文化意识的人。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内容的缺失

但是,编者的良苦用心并没有被一线的语文教师所理解。在大多数语文教师眼里,民俗太“俗”,不能登大雅之堂,没有认识到在语文课上分享民俗文化的意义;还有一些教师,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往

往没能顾及民俗文化,而是把课堂时间留给考试需要的重点内容。

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教师要深入解读带有民俗文化成分的课文,必须要清楚作家和作品所属的民俗文化背景。很多人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了大作家的作品,如谭介华的《沈从文小说与湘西民俗》、丁玲的《沈从文小说的民俗民情的文化意蕴》,甚至很多人研究《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诸如《〈红楼梦〉中的民俗、风俗杂谈》《〈红楼梦〉中的民俗现象及其民俗》等文章。从民俗文化角度来解读“高雅文化”,能让学生体会到民俗文化独有的艺术魅力,从而更深刻地品味到真正的“高雅文化”。有些课文,因为时间地域等差距,学生会无法理解,但如果从民俗的角度切入,则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教师要改变观念,清楚地认识到俗文化才是雅文化的源泉和母体,并在教学中运用民俗文化视角去解读具有民俗文化成分的文本。

三、课堂教学运用民俗文化解读文本的效果

如何运用民俗文化视角去解读文本内涵,这样的解读会达到何种不一样的效果?下面笔者用几个教学案例来说明。

(一)从民俗文化心理解读《台阶》

《台阶》这篇课文的内容大意是:作为农民的父亲对自家的低台阶一直耿耿于怀,因为当地人认为台阶高是屋主人地位高的表现。因此,低眉顺眼了一辈子的父亲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于是他开始了终年辛苦的准备。然而,等父亲真正建好九级台阶后,他却并没有感到拥有了高地位,反而觉得不自在了。

这篇文章学生读来费解,为什么父亲如此期待高台阶,为什么千辛万苦建成高台阶后,低眉顺眼了一辈子的父亲并没有真正扬眉吐气的感觉。

针对父亲为什么要执着于高台阶的问题,学生会借助课文中的原句“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地高”来理解,此时教师一般会追问:“仅仅是为了地位高吗?若不是,那是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学

生讨论过后,一般会得出:父亲之所以执着于建高台阶,一是为了追求人生目标,二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三是为了子孙后代……这样的解读,无疑曲解了文本中的父亲形象。因为父亲作为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不懂什么追求人生目标或者实现人生价值,他之所以执着于高台阶,从民俗文化视角来解读,实际上是民俗文化心理在“作祟”。

什么是民俗文化心理?“民俗文化心理是民族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发展、传承、遵循的心理准则,体现出民间的好恶、偏向等审美要求和取舍、判断等价值要求,并通过外在的民俗习惯反映在某一群体的社会活动中。”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在中国,每到过年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游子,甚至是海外游子,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他们都自发地想尽一切办法要回家来。这种自发地要回家团聚的心理,就是一种民俗文化心理。其实,父亲一直这么执着追求高台阶,正是长期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基因在父亲身上积淀而产生的心理。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民俗文化中,台阶是主人身份的象征,台阶越高,主人身份越高,反之,台阶低,意味着身份也低。紫禁城每座宫殿前都有长长的台阶,其中太和殿前的台阶有39级。为什么要建39级台阶呢?原来每个数字都有它的民俗意义,其中“一、三、五、七、九”在建筑民俗中是级别的象征,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一般民间百姓的门槛是三个台阶,因为“三”在民俗文化中意味着多数,是个吉祥的数字。在《台阶》一文中,父亲家的台阶一开始也是三级。比起“三”,“九”是数的极限,中国古代的数字,九为阳数之最,同时,“九”是龙形的图腾化文字,因此“九”成为帝王位置的象征,代表权势,代表至尊,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处处可见“九”的影子。父亲把台阶从三级升到九级的目的,潜意识里受着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父亲在达到目的后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成就感呢?按我们现在的观点,坐在几级台阶上都不会跟身份地位联系起来,但是父亲有这种民俗文化心理,他本能地觉得坐在高台阶上有种高高在

上的感觉,而低眉顺眼惯了的父亲没办法习惯这种感觉,所以反而觉得不自在了。

了解民俗文化心理,有助于我们去理解生活中或者作品中某些人的行为。教材还有多处可以从民俗文化心理角度解读,如《变脸》中的老艺人水上漂认定“变脸”传男不传女,也是中国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民俗文化心理的影响。又如《蒲柳人家》中的一丈青大娘给孙子穿花肚兜打扮成女娃以防被阎王抓走的细节,也可以从民俗文化心理角度来解读。

(二)从民风民情角度解读《春酒》

《春酒》是台湾作家琦君的作品。作者一开始先介绍了家乡的新年风俗和禁忌,接着写了自己到处蹭春酒,然后写喝“会酒”,最后写自己在美国如法炮制,却再也找不到家乡春酒的味道。

琦君大部分作品的主题是思乡怀旧,而这些内容又包含着大量的温州地区的民俗文化信息。因此,要解读琦君的思乡文学,必须从民风民情入手,因为在作者大量地描写介绍家乡的风俗中,就蕴含着她浓厚的思乡之情。在《春酒》中,作者记叙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等事情,让我们感受到两种美:淳朴的民风之美和浓浓的乡情之美。

前者包括新年迎神拜佛时有诸多禁忌、元宵节后祭神灵后的贡品有“满满一大缸”等。新年时孩子们快乐,家长们的繁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温州传统风俗画卷,体现出了淳朴的民风之美。

后者包括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常会有“家家扶得醉人归”的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要起个会等。正月里,会首要置酒表示酬谢,而母亲总是乐意把花厅“供人请客”,还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众人助兴;会酒后,人人兴高采烈,母亲因别人的赞美羞得“两颊红红”。笑眯眯的母亲,本本分分的村民,让人印象深刻。

毫无疑问,作者是饱含着对故乡的深情写下的这两种美。因为对故乡的深情,所以时隔几十年仍然惦念着故乡的民风民俗,而在美国炮制的春酒少了故乡的味道,所以让作者不禁感慨:“可是叫我到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