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6版数字教材版)'第一章
1.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 民族性是哲学的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 学是世界无产 阶级共同的哲 学。
19世纪中叶的西 欧,资本主义比 较发达。
2.历史背景
哲学把无产阶级 当作自己的物质 武器,同样,无 产阶级也把哲学 当作自己的精神
武器。
3.阶级斗争
法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德 国西里西亚纺织工 人起义表明工人阶 级已经开始作为独 立政治力量登上历 史舞台。
哲学与具体科学
辩证关系: 通过两者的比较,更清楚的理解为什么说哲学是世界观
(1)哲学与具体科学都以世界为对象,不同的是,任何自然科学或社会 科学都是以世界(自然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为对象,所研究的问题是具体 的,限于特定的领域。哲学以人与世界的总体为对象,所研究的问题和 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并不限于个别领域。 (2)其次,具体科学只研究对象本身,而不研究作为研究主体的人与对 象的关系。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不是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而是 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3)最后,具体科学表现为关于某一领域的某种具体知识,哲学则表现 为一种智慧。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又极为密切。哲学不能脱离科学。
3.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 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 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 地根植于实践中。
科学对哲学发展的本质 关系是促进的。
科学比技术具有较 大稳定性,哲学则更 具有更大稳定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 重视总结、概括和反 思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两个 命题
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
力求在现代科学和 哲学成就的基础上, 使二者达到完美的
两个成因
第一个成因是取决于人类活动的特点 和哲学的本性。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同于动 物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思维 和存在的关系最为普遍。哲学基本问题的 产生就是源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第二个 成因是取决于它在全部哲学中的不可超越 性。只要是哲学,只要以哲学的方 式思考, 那么,就都要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都会以不同方式 直接或间接、鲜明或隐 蔽地表明自己在这一问题上所奉行的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PPT课件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更是社会
劳动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
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社会的产物”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二、 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
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三章 唯物主义辩证法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这主要表 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从事物存在的范围来看, 对一个过程来说是必然性的东西,相对于另一 个过程来说则是偶然的;二是从事物发展的过 程来看,随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必然性和 偶然性也可相互转化(新事物:偶然→必然; 旧事物:必然→偶然)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 时间和空间绝对性的含义 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是
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条件的,绝 对的。 “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 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 客观实在性。”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社会会历史条件 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
尔文生物进化论 理论来源 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
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革命性 科学性
——列宁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2 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含义 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3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对立统一的。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第一节PPT课件
界 唯心主义)
的
本
质 的 不
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同
回 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总结:(p1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物质,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020/10/13
4
二.自然界是客观的
2020/10/13
5
宇宙与人
2020/10/13
6
三.人和社会是客观的
1.人和人类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
古猿萌芽性生产劳动——人的劳动的转换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生产力 +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特定的统一体)
3.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支配社 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020/10/13
2
一.世界的构成及其本质
1.自然界
作为一切存在物总和的物质的自然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自然
作为人类活动要素的自然
世
界
的 构
2.人类社会
成
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 思想文化结构
3. 人自身
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
2020/10/13
3
基督教
4.
对 世
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
2020/10/13
1
第一节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一.世界的构成及其本质(哲学回答) 二.自然界是客观的(科学论证) 三.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科学论证)
要点:从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视角(即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一章
3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着眼于思考中的推理和证明,而辩证逻辑更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认知源于实践,并且必须 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证实。 知识不是从空中掉下来的, 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 造者
马克思主义承认全体人民 的贡献,不仅是社会发展 的被动的接受者和观察者, 更是积极的推动者和活跃 的参与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第 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倡人们以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分析为基础,发现一切内在 的矛盾,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பைடு நூலகம்义
1
辩证法基本命题
在辩证法中,相互矛盾的两个事物可以通过相互作用彼此转化。这是一种有机的 联系。
2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命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变化是由内在矛盾的斗争而产生的。这种内在矛 盾和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基于自然和社会的分析而产生的哲学。它提供了一种 深刻的理解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并从中汲取教训。希望此课 件对大家有所启发。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主要 矛盾
每个矛盾具有主要方面和非主 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关键,是 找出主要矛盾并抓住这个矛盾 的主要方面。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区别
1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是针对思维中所用的概念和理性思考过程所进行的逻辑分析。它通常涉及推 理、证明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
2
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是一种从关联的整体和内部相互影响的角度来看待细节和过程的方法。这种 方法通常用于矛盾和发展的分析。
社会革命与变革的驱 动力
社会变革来自社会内部的 矛盾,也可能来自外部的 挑战,任何一个社会都会 经历从生存方式到能力的 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PPT课件
三、近代哲学的本质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 遗产
近代哲学的起源及其重要的历史变革意义。近代哲学的基 本立足点和主要派别: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近代哲学的发展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批判学” 及其主体性原则。黑格尔哲学:历史原则与辩证法的伟大 复兴。费尔巴哈对绝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历史功绩与局限 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从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遗 产的过程中产生的。近代社会生活的变革要求在哲学上的 反映。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化形态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 展: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以实践为基础的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以矛盾规律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以社会基本矛盾为主要内 容的历史唯物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哲 学与中国实际、文化相结合。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点:世 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论与初 中的统一。
二、近代科学的特征及其哲学意义
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性起源。资本主义生产作为自然科学 的工艺学的应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早期成就与变革意义。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近代自然科学的世界观与传 统观念的斗争及其意义;这种世界观的局限性。马克思主 义哲学创立的自然科学前提。
近代社会科学的历史性起源泉:启蒙运动、社会生活的变 革与政治解放。近代社会科学作为“市民社会的科学”及 其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复辟时期的历 史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成果和意义 以及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科学前提。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幻灯片PPT
②主观唯心主义
把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 把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 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或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或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a陆九渊: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b王阳明:“心外无物” 王阳明: 心外无物” 王阳明 c贝克莱:“物是观念的复合” 贝克莱: 物是观念的复合” 贝克莱
9
5.哲学 5.哲学派别——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两派划分依据: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两派划分依据: 理解) (2)关于唯物主义(理解) ) 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 证唯物主义。 证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论: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 ②朴素唯物论: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 初”物质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 ③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 和唯心史观( )(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和唯心史观(不彻底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观点解释
6
2.哲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 2.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是整个世界的普 遍本质, 遍本质,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7
3.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理解) 哲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即思维和存在何 内容(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 )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本体论;( 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本体论;(2)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认识论 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认识论 意义:( :(1)理论意义:第一, ※意义:( )理论意义: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的问题, 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 划分哲学认识论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划分哲学认识论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2)实践意义: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包含认识世界、改造 )实践意义: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包含认识世界、 世界这两个基本方面, 世界这两个基本方面,其实质都是在认识和处理思维和 存在的关系问题, 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 中的根本问题。 中的根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矛盾的性质不同,其斗争形式也不同,有两种 基本形式,即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43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
26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而多样 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主导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科学实验
27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37
2、事物的永恒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现实意义: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把握我国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38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 和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发展的趋势
21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 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 运动的特殊状态。
15
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相互交织, 形成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16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 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43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
26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而多样 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主导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科学实验
27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37
2、事物的永恒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现实意义: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把握我国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38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 和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发展的趋势
21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 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 运动的特殊状态。
15
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相互交织, 形成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16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 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PPT优质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
哲学观是关于哲学的哲学,是对有关哲学本身的一系列 问题如哲学的对象、性质、特点、功能、基本问题等等 的反思
不同的哲学观对哲学的对象、性质、特点、功能、基本 问题等等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它们使得哲学史上的各 种哲学理论相互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种 变革就是从哲学观的变革开始的
哲学能够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场、 观点和方法,使人们能够更加自觉地处理自身与外部世 界的关系,这是哲学的总体功能
.
1.哲学具有描述功能
❖ 哲学的描述功能在于其通过对于人与世界及其关系“是 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描述性解答,能够为人们 提供一幅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图景,这是哲学能够成为系 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重要根据
.
3.哲学具有规范功能
❖ 哲学并不局限于对现实的人与世界关系的描述和解释,它总 是还要按照某种特定的价值尺度、价值标准来审视现实的人 与世界的关系,并自觉地追求和观念地建构一定的理想的人 与世界的关系,正因如此,哲学能够为一定时代人们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向导
❖ 哲学的规范功能在于其对于人与世界及其关系“应如何”问 题的回答,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
无论是科学主义思潮还是人本主义思潮都极为重视以语言为出发 点去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西方哲 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
20世纪以来,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演进过程中,又出现了所谓的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
.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
19世纪40年代,也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人类实践去考察和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从而真正发现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奥秘,有人称其实现了西方哲学 发展过程中的“实践转向” 严格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完全属于西方哲学的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构成了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主脉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
哲学观是关于哲学的哲学,是对有关哲学本身的一系列 问题如哲学的对象、性质、特点、功能、基本问题等等 的反思
不同的哲学观对哲学的对象、性质、特点、功能、基本 问题等等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它们使得哲学史上的各 种哲学理论相互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种 变革就是从哲学观的变革开始的
哲学能够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场、 观点和方法,使人们能够更加自觉地处理自身与外部世 界的关系,这是哲学的总体功能
.
1.哲学具有描述功能
❖ 哲学的描述功能在于其通过对于人与世界及其关系“是 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描述性解答,能够为人们 提供一幅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图景,这是哲学能够成为系 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重要根据
.
3.哲学具有规范功能
❖ 哲学并不局限于对现实的人与世界关系的描述和解释,它总 是还要按照某种特定的价值尺度、价值标准来审视现实的人 与世界的关系,并自觉地追求和观念地建构一定的理想的人 与世界的关系,正因如此,哲学能够为一定时代人们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向导
❖ 哲学的规范功能在于其对于人与世界及其关系“应如何”问 题的回答,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
无论是科学主义思潮还是人本主义思潮都极为重视以语言为出发 点去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西方哲 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
20世纪以来,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演进过程中,又出现了所谓的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
.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
19世纪40年代,也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人类实践去考察和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从而真正发现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奥秘,有人称其实现了西方哲学 发展过程中的“实践转向” 严格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完全属于西方哲学的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构成了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主脉
马哲第-章PPT课件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服务;同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作为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05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形成
资本主义起源于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扩大,封建主义生产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得以确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01
认识世界的任务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奥秘,
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02
改造世界的任务
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创造符合自己需要
的人化自然和社会环境。
03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只
马哲第-章ppt课件
目录
• 绪论 •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目录
•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01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
学习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 阅读原著和文献,积极参加课堂 讨论和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02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 律
物质世界和实践
物质世界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人与世界关系的 基础和纽带。
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服务;同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作为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05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形成
资本主义起源于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扩大,封建主义生产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得以确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01
认识世界的任务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奥秘,
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02
改造世界的任务
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创造符合自己需要
的人化自然和社会环境。
03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只
马哲第-章ppt课件
目录
• 绪论 •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目录
•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01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
学习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 阅读原著和文献,积极参加课堂 讨论和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02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 律
物质世界和实践
物质世界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人与世界关系的 基础和纽带。
马哲第一章.ppt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
2、实践制约人与自然的和谐
①实践把自然“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社
②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会
③实践失衡导致生态危机
生
活
的 本
3、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质
③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然
利用客观规律引起有利于人的自然变化
规
律
与
社
II二者区别 ①盲目自发力量――有意识的客观力量
会
②客观作用――主客观相互作用
规
③不同意义上的重复性
律
1、意识的作用
意
I意识能动作用定义
识
的
II意识能动作用表现
能
动
①目的性计划性
作
②创造性
用
③对象性
④指导控制行为和生理活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展
③从社会历史领域
4、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思想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的定义
同
一
2、矛争性的辩证关系
争 性
4、同一性斗争性的重要作用
5、和谐
1、矛盾的普遍性
普
遍
2、矛盾的特殊性
性
特
殊
3、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性
4、方法论意义
1、质、量、度的表述
量
变
2、量变和质变
和
质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变
4、理论意义
1、肯定因素和否定
肯
定
2、辩证的否定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 关系问题
•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 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 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
•
——恩格斯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 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世界统一于精神。唯物主义发展有三个阶段。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物质
• 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定义。“物、物质无非是
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 出来的”。 • 理解恩格斯物质概念注意两点: A、物质不是 指的某个或某些物,而是“各种物的总和”; B、 物质这一概念是一种哲学的抽象,即物质本身是纯 粹的思维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它撇开了各种实物 的个性,抽取概括出其共性。所以,物质和具体物 质形态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意识的本质 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即人脑是产生意 识的物质器官。 ②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达尔文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产生发展中具有决定的作用:
• 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人脑是思维的物 质器官。人脑的形成和发展为意识的产生、 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 劳动使语言产生,语言作为意识的外在 表达形式,使人们的思想得以表达和交流。
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唯物主义认识物质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 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对世界如何存在这个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 学标准。
•
劳动提供了意识的源泉。意识的丰富内
容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以及其它社会交往中
取得的。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பைடு நூலகம்不
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
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 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 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 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 神思,所谓‘天马行空’ 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 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 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 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 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 已” 。
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包括:水是万物本原、火是万物 本原、中国的五行说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和中国王夫之的“元气说”。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把自然科 学中的原子看成世界的本原,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 单位。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要点】
教学要点
• 世界的物质性 •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 事物的普通联系和永恒发展 •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方法 •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
• 本章为以后各章打下理论基础。〔物质与 意识,存在与思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特 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线索〕。握马 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 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本质是 物质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 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直观性、历史观的不彻底性
3、辩证唯物主义阶段
一元论和二元论
1、凡是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有一个本原的哲学 就是一元论。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 义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旧唯物主义一元论)。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才是彻底的、科学的一元论。
2、二元论的特征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 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而实际是动摇于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笛卡 儿)
世
界 是
辩证法
怎
样
存
在 的
形而上学
问
题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承认矛盾
孤立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否认矛盾
•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A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与 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B揭示了物质世界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 的局限性。
• 意识
• 意识的起源 ①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唯心主义一元论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 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 成是世界的本原;(贝克莱、王守仁、陆九渊)客 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黑 格尔的绝对精神、朱熹的理在事先)。二者的区别 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 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 列宁对物质概念的定义。“物质
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 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 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 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性” B、物质是可认识的。 C、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 共同本质,一切物质形态的这一共 同的本质属性是不变的、绝对的。
恩格斯完整地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全部哲 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并且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正确解决了 这一基本问题。
• A、从理论上讲,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确立了科学的 标准。
• B、是反对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的锐利武 器。
• C、从实践上讲,哲学基本问题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 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一节 物质世界与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方面: A、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精神和为第一性的问题(成为本原问题),
对这个体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己任的认识能否反映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