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员的现状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保育员的现状及对策
[论文提要]
保育工作是幼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幼儿健康成长和日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保育员是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人员,保育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保育工作的发展。本文从提高幼儿在园生活质量,提升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出发,对二连市部分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如保育员队伍素质不高,与教育发展不相适应;保育员地位偏低,不利于保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认识不足,未建立系统的保育评估体系。同时就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重新认识保育内涵,形成保育理念(“三维健康模式”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保育队伍建设,提高保育员整体素质;建立评估体系,规范保育员管理。
[关键词] 幼儿园保育员问题现状对策三维健康模式
保育工作是幼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培养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保育工作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日后发展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保育员是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人员,也是影响保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切实提高幼儿在园生活质量,提升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本人对我市幼儿园保育员的工作现状作了调查,并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研究,现就此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问题现状
1、保育员队伍素质不高,与教育发展不相适应。
“二连市部分幼儿园保育员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①保育员的在岗年龄趋于中老年,年龄结构不合理。
②保育员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居多,下岗安置人员占有一定比例。
③保育员的非正式编制占有比例较大,会给工作带来不稳定因素。
④保育老师的培训、再培训机会很少,无论是幼教理论素养,还是业务能力都难以提高。保育工作往往凭借经验或照搬他人操作方式,随意性大。
这些现状可以看出,保育员队伍的素质与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已不相适应,文化层次的偏低,队伍的不稳定,加之没有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操作要求,保育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幼儿园保教质量难以提高,制约了当前幼儿教育高速度、高标准、高层次的发展。
2、保育员地位偏低,不利于保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幼儿园在班级教养人员的配置上,往往有教师和保育员之分,而无论是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还是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中,对保育员文化
素质的要求都比对教师的要求低。因此保育员容易产生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在现阶段,由于教师和保育员工作职责的分工,往往把教师看作幼儿园的主力军,在受尊重程度上和工资收入上都远比保育员高。正规学校毕业的幼儿教师宁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做保育员工作,究其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以教师为主,保育员为辅的等级观念。这种状况导致保育员工作热情不高,很少有意识的去考虑每项工作中的保育和教育的价值。
3、认识不足,未建立系统的保育评估体系。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工作重心仍以教学为主,很少开展保育研究,“保教并重”的原则未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对于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观摩教育活动,很少涉及其保育能力的,对于幼儿园的评估,其保育权重也偏低。于是原本应该特别重视的保育工作当作了附带工作,这也是导致保育员现状的直接原因。许多幼儿园,教师竞聘落岗后转岗当保育员,保育员的上岗要求随意性较大,这些都说明对保育的认识不够,观念陈旧,管理不规范。
幼儿正处于发展之中,是一个个正在发展的个体。保育一方面要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要适应人的后继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个体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是已经形成共识的问题。面对时代发展的需要,保育员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包括理论及实际操作水平),如何提高和转变她们的保育观念,提高她们的知识层次,拓宽她们的工作思路,熟练她们的操作技能;管理层如何建立系统的保育评估体系,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等,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认真地探讨。
二、对策与建议
1、重新认识保育内涵,形成保育理念。
①“三维健康模式”的理念
随着对健康概念认识的变化,卫生保健的科学基础也不只停留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之上,而是在注意生物因素的同时注意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卫生保健模式已由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这一转变有利于人们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中全面考察健康问题。对幼儿实施保育,同样应以健康“三维模式”为核心,涉及幼儿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在保育幼儿身体的同时保育心灵,既促进身体的健康,又促进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发展。我们对幼儿实施的是全面的保育。儿童是整体的人,其发展既有自身规律,又具有整体性。在保育过程中要以整体的人的观点来看待幼儿。
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保育过程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无论在生活设施设备的提供,还是保育的操作行为都要以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为本,创设和提供增进幼儿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和宽松、和谐的人际心理环境,重视幼儿的心理需要,切实提高幼儿生活质量。假设我们将原来午餐地点在教室改设为餐厅,并且将整洁明亮的餐厅布置成肯德基餐厅、自助餐厅的样式,午餐时教师、保育员穿上漂亮的服务员衣服,播放午餐音乐,幼儿在舒适、富有情趣的餐厅享受教师、保育员亲切的服务,色香味美的佳肴,这样一个简单的吃,就蕴涵了全新的保育理念。再如,如果我们将非常传统的统一供量、统一内容的幼儿吃点心的做法改成为孩子们准备小茶壶、小杯子、小盘子以及各种各样的小点心,孩子们就可以选择不同的食品,选择多少不同的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可以使孩子们拥有了学习生活的空间,学会独立思考的空间,学会自理能力的空间,这就是渗透了培养幼儿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保育理念。
无论是保教人员还是社会、家庭都应从现代健康观出发,以正确的保育观关心幼儿,适宜的保育行为养育幼儿,增强保育对人成长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保育队伍建设,提高保育员整体素质
幼儿园保育质量提高,与保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从目前状况看,保育员队伍与教师队伍两者的水平相距甚远,无论是学历层次、物质待遇都偏低,保育员中的相当一部分缺少正规的岗位培训,同时上级行政及业务部门对这支队伍缺少系统的培训计划,种种原因造成了目前人员不稳定、业务能力不强、培训渠道不畅、物质投入甚少的局面。
未来幼儿教育的发展,使得保育工作的科学化、教育化含量不断增加。懂科学、懂教育、高水准的保育员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幼儿教育涉及教育、心理、卫生等多个领域,加上独生子女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使得保育的广度、难度增加,质量要求提高。因此开展正规培训,形成培训网络,使保育员能全面科学系统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为保育员的进修培训给予优惠政策,通过增加经费收入、引进竞争机制、采取优胜劣汰、协调互补等手段,优化保育员队伍,使之逐步达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幼儿园也应根据保育员的实际水平,结合幼儿园的保育实践,采取参与式的培训方式。一是专题讲座。由幼教专家及儿保医师对保育员进行“现代保育观念”及“肥胖儿、体弱儿、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突发事件处理”等专题讲座,并进行座谈研讨。二是示范表演。由保育员班组长进行常规工作的示范表演,全体保育员学习规范操作流程,反思日常工作,及时改正不足之处。三是观摩竞赛。组织保育员工作观摩、评比活动。四是参与研究。保育员选择、参与适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