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袋降温究竟应如何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3:用手拿热包子时沾些冷水可以防烫,实际上很可 能是由于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而导致的可以大量吸热而缓慢升 温的缘故。当然,即令是在手上沾了些冷水后去拿热包子,也 必须注意到“轻拿”与“快放”的操作要领——如果你紧紧的 把热包子长时间的攥在手心内,那么热包子无疑会把你烫的龇 牙咧嘴。 要点4:欲把“沾水防烫”的物理解释归结为水在汽化时 吸热所致,那么除非对沾在手指上的水在与热包子接触的短暂 过程中因蒸发所吸的热Q1和因升温所吸的热Q2作定量比较,并 确认其间关系为 Q1 >> Q2 (*) 方可。如果其间关系与(*)式相反而仍然武断的以“汽化吸热” 来解释“沾水防烫”,那就好像在乘火车启动时推上一把后便 大言不惭的宣称“是我把火车推动”一样的滑稽可笑。
2、两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在对上述“扑朔迷离”的问题给出如上所述的诠释 后,笔者又应这位初中物理教师的要求而认真的研究了这 套中考试卷中的其他试题。而在研究当中,又发掘出了其 他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
现将其中两个“耐人寻味”而“值得深思”的问题 分述如次。 (1)“沾水防烫”的诠释问题
所谓“沾水防烫”的诠释问题,仍然是源自于习题1 的B选项。
3、三个“习题命制”的问题
上述“扑朔迷离”和“耐人寻味”的相关问题,实际上 分别提出了基于初中物理学科“习题命制”中三个应该予以 密切关注的问题。 (1)初中物理“习题命制”中“约定俗成”的表达问题
在相应的“习题命制”中,无法回避的是对物理模型和 物理过程的表述;在对物理模型或物理过程的表述中,有时 需要采用的是所谓“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要点1:用手拿热包子时沾些冷水可以防烫,其原因不 应该是因为水的汽化方式中的沸腾吸热所致,因为一方面达 到沸点(1000C)而沸腾时手已经被烫伤,另一方面热包子 的温度也不可能使沾在手上的水升温到沸点。 要点2:用手拿热包子时沾些冷水可以防烫,其原因也 不应该简单的判断为是因为水的汽化方式中的蒸发吸热所致, 因为作为在任意温度下都能够进行的缓慢的汽化方式,蒸发 吸热所造成的防烫效应一般较为微弱。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若不辅之以对着手指吹气而加速其蒸发吸热,相应的防烫效 应根本不可能被明显的感受到,更何况对着手指吹气的做法 表明你已经被烫的够呛了。
没承想,习题1是以C选项为参考答案、但在其 A、B两个选项的表述中确实存在着不尽合理之处的 习题。
听了上述解释后的这位初中物理教师告诉笔 者:习题1是今年中考试卷中的第5题。接着又向 笔者追问由这道试题(既然确认是中考试题,因 而应将上述“习题”的称谓改为“试题”)给一 些初中物理教师和部分中考考生引起的一个倍感 “扑朔迷离”的问题,即:冰袋降温究竟应如何 解释?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习题2的参考答案选D,可在应试过程中却有相当比例 的考生选择了C。我们在为这些考生感到遗憾的同时,也应 该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作一点理性的思考:作如 是选择的考生,其思维线索一定是在简单排除A、B两选项 后而把视线聚焦在C选项中的“静止”二字上,从而忽视了 命题专家在基于“他”的指认上所设置的陷阱。
在特定的物理语言环境中,若以代词“他”或“她”指 认被当作“受力物体”的某个人时,通常应该包括这个人的 肉身和肉身上所有附件:
我们以“他”指认上学路上的小学生时,通常应该包括 其肩上的书包; 我们以“她”指认买菜的老奶奶时,通常应该包括其挎 着的菜篮; 我们以“他”指认举重的运动员时,通常应该包括其举 起的杠铃。 若主观上不想把“受力物体”的附件纳入其间,那么与 其采用如上述试题表述中煞费苦心的“暗示”方式而与考生 “捉迷藏”,倒不如采用“明示”方式而把“他”的含义明 确告诉考生。
可见,针对“受力物体”的指认,通常应该用一 种被认可的约定俗成来制约,即:当我们把某个人指 认为是“受力物体”时,那么就应该默认所指认的 “受力物体”是包括这个人的肉身和肉身上所有的附 件在内的整体。
而在这道试题的C选项表述中,若命题的主观意图 是用“他”来指代“不包括杠铃在内的举重运动员”, 则相应的含义就应该予以明示。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 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 蒸气液化
对习题1文本仅仅扫视了一眼,笔者便简单的认 定:此题应该选A。
当被告知所选答案与参考答案不相符时,笔者 自然表现出了“预料中的惊诧”:所以“惊诧”, 是由于所作的认定居然没能得分;所以把“惊诧” 纳入“预料”之中,是由于这位资深初中物理教师 的设问已然引起了笔者的警觉——估计这道习题很 可能会存在着表述上的某些问题,以至于使得这位 资深的初中物理教师竟然需要向笔者求助。
作为普通习题的命制,考虑到在所设定的解答要求中 “思维含量”的保证应该是基于习题难度掌控的必要与必须; 而作为中考试题的命制,考虑到在所设定的解答要求中“思 维深度”的发掘又应该是基于试题区分度把握的必须和必要。
而在上述习题1的B选项表述中,无论命题专 家们的主观意愿如何,关于汽化吸热Q1和升温吸热 Q2谁能够成为解释“沾水防烫”的主要缘由,在客 观上显然应该是针对相应设问实施理性分析而必须 将思维推向深入的定量分析环节。
接下来所呈现的是笔者针对这一“扑朔迷离”的问 题所给出的诠释要点。
要点1:冰袋冷敷所以能够为高热病人降温,其直接 原因并不是试题中A选项所说的冰块熔化吸热,因为若用 -50C的冰袋冷敷时,冰块并未熔化但一样有降温作用。
要点2:冰袋冷敷所以能够为高热病人降温,其直接 原因说起来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冰袋的温度比高热 病人的体温更低的缘故。
在针对习题1而作深入的探讨时,笔者首先对习题1 的四个选项作基于“现象的表述”、“解释现象的物理知 识呈现”以及“现象”与“解释”间是否存在逻辑层面上 的因果关系的深入剖析(如下表)。
对表中内容的分析可知:
第一,关于“现象的表述”,应该说习题1的四 个选项均表述的客观无误;
第二,关于“解释现象的物理知识呈现”,习 题1的A、B、D三个选项所呈现的知识均无误,但C 选项所呈现的知识却有误——表面上看起来水银的 凝固点-390C似乎是“较低”,但若与北方寒冷的气 温-500C相比较,则-390C的水银凝固点就不应该被 认定为是“较低”而应该被认定为是“较高”;
可见:关注“约定俗成”的表达,应该是初中物理“习 题命制”中不应忽视的问题。
(2)初中物理“习题命制”中“思维深度”的发掘问题 由于在“习题命制”与“习题解答”之间先天性的存在 着基于“策论”的逻辑关系,所以“习题解答”应该在揣摩 “习题命制”意图的基础上设定相应策略,而“习题命制” 更应该在明确“习题解答”要求的基础上设定考查功能。
(2)“受力物体”的明示问题 所谓“受力物体”的明示问题,实际上是源自于这套试卷 中另一道试题(第 6 题)中的 C 选项所引发。试题的相应表述如 下(注:为节约篇幅,这里把不影响物理意义表达而可有可无的 题图和题干中所加的“青奥会今年8月在南京举行”的“帽子” 均予以省略)。 习题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动能变小,重力势能 变大 B、足球运动员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 用力 C、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在空中静止时,他受到的重力和地 面对他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D、篮球运动员抛出的篮球在空中先上升后下落,是因为力 改变了篮球的运动状态
在通过这道试题而与这套试卷接触后,本文又针对这 道试题的其它选项、针对这套试卷中的其他试题进行了较 为精细研究,在针对“沾水防烫”的诠释问题和“受力物 体”的明示问题的剖析中,一般性的提出了初中物理习题 命制及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密切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冰袋;降温;熔化;吸热;初中物理习题命制;初 中物理教学
可见:关注“思维深度”的发掘,应该是初中 物理“习题命制”中不应忽视的问题。
(3)初中物理“习题命制”中“因果联系”的关注问题 考察了一定数量的初中物理习题便能够发现:在为数不能算 少、比例不能算低的初中物理习题的相关表述中,尽管对应的 “现象”描述无误和相应的“知识”呈现准确,但所呈现的 “知识”与所描述的“现象”之间并不存在逻辑层面上的因果 关联却经常会被“习题命制”和“习题解答”所忽视。如上所 述的习题1中A选项表述即为其一个例证:“冰袋冷敷”确实能 为高热病人降温;“冰块熔化”过程也确实要从外界吸热;可 是以“冰块熔化吸热”的相关知识来解释“冰袋冷敷降温”的 现象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这就好像早晨吃了两个包子而 赶到学校上第一节物理课的同学一本正经的说:“早晨第一节 上的是物理课,是因为早饭吃的是包子”。
要点3:在所有温度低于高热病人体温而可作为降温的冷 敷物体当中,我们之所以选择冰袋冷敷而帮助高热病人作物理 降温,其理由是:冰是晶体,且其熔解热和所对应的液态水的 热容量均比较大,因而在熔化过程中能够较为持久的保持着 00C的低温而免去护士小姐频繁更换冷敷物的麻烦。
要点4:尽管用冰袋冷敷而为高热病人降温时可能会处在 冰已经开始熔化的阶段,尽管冰在熔化的过程中确实是从外界 吸热,但冰袋冷敷可以为高热病人降温的原因却不能归结为冰 块的熔化吸热——冰袋冷敷能够为高热病人降温,与冰是否熔 化、甚至与冰熔化时是否吸热等,其实并无直接关系,而冰袋 温度低于高热病人的体温,才应该是冰袋冷敷能为高热病人降 温的合理解释。
当再度认真的审读习题1文本而把刚才根本没去 关注的B、C、D三个选项的相关内容仔细斟酌了一 番后,笔者给出了如下解释:当被告知是单选题后 笔者注意到习题1的题干中要求选出解释“错误”的 选项,而首先映入眼帘的A选项其相应的解释明显是 错误的,所以对后续的B、C、D选项的内容根本就 没去看便做出了选A的认定。
这些考生们认为:C选项中的“他”是指“举起杠铃而 与杠铃浑为一体的举重运动员”,所以“他”受到的重力 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相互平衡。没承想命题专家所认 定的“他”,却是“不包括杠铃在内的举重运动员”。
其实,这些选C的考生们把指代“受力物体”的“他”界 定为是“举起杠铃而与杠铃浑为一体的举重运动员”,其界定 方式应该被认为是基于“受力物体”指认与界定的某种合乎情 理的约定俗成。 因为若按照命题专家所设置的那样,以“不包括杠铃在内 的举重运动员”来界定“他”的含义,则将会在描述“受力物 体”的受力情况时产生如下所述的尴尬,即:我们不能把“静 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某人,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相 互平衡”的相应说法认定为是正确的;我们只能对所谓“一丝 不挂、光着脚丫、项上不挂链子、腕上不戴镯子、指上不套箍 子……而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某人,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 的支持力相互平衡”的怪诞说法勉强认可。
第三,关于“现象的表述”与“解释现象的物 理知识呈现”间于逻辑层面上的相应关系,习题1的 A选项其“现象”与“解释”之间并不存在着因果关 系,而其B选项在“现象”与“解释”之间是否存在 着因果关系则还需要经过进一步定量计算后方能够 作出合乎情理的认定。 尽管表中内容的呈现为这位初中物理教师较好 的解决了对习题1中的A、C、D等选项的困惑,但由 习题1的B选项所引发的“沾水防烫”的诠释问题却 仍然未能够彻底释疑。因而笔者又不得不针对这一 “耐人寻味”的问题而给出如下所述的诠释要点。
我们以“他”指认上学路上的小学生时,通常应该包括 其肩上的书包;
我们以“她”指认买菜的老奶奶时,通常应该包括其挎 着的菜篮;
我们以“他”指认举重的运动员时,通常应该包括其举 起的杠铃。
若主观上不想把“受力物体”的附件纳入其间,那么与 其采用如上述试题表述中煞费苦心的“暗示”方式而与考生 “捉迷藏”,倒不如采用“明示”方式而把“他”的含义明 确告诉考生。
冰袋降温究竟应如何解释?
——兼谈初中物理习题命制及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朱建廉
南京市 金陵中学
摘要:
在一道“中考”物理试题(单选题)某一选择支的文 本表述中,表达了如下所示的观点,即:用冰袋能给高热 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本文针对这一“解释不甚 确切的观点”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剖析,并指出:用冰袋冷 敷之所以能够为高热病人降温,其原因只是由于冰袋温度 低于高热病人体温而已;而为高热病人降温之所以选择冰 袋冷敷,其原因则是由于冰袋能够较为持久的保持着低于 高热病人体温的较低温度(00C)。
1、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
一位初中物理教师要求笔者帮助其分析一道初中物理习题, 并在提交习题时明确告诉笔者:这是一道单选题。相应习题的 文本表述如下所给出
习题1: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