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乙醛的银镜反应

教案-乙醛的银镜反应
教案-乙醛的银镜反应

乙醛的银镜反应教案

授课人:许磊授课对象:高中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精品】

以下是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无机化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铜、银、锌、镉、汞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技能目标:掌握Cu+ \ Cu2+及Hg22+\ Hg2+相互转化条件,正确使用汞;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 一课时安排:3课时 二实验要点:1、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3、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4、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重点、难点】 Cu+ \ Cu2+及Hg22+\ Hg2+相互转化条件; 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教学方法】实验指导、演示、启发 【实验指导】 一、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铜、锌、镉 操作:0.5mL 0.2 mol·L-1MSO4→2 mol·L-1NaOH→↓→2 mol·L-1H2SO4; ↓→2 mol·L-1 NaOH 指导: 离子

Cu2+实验现象 H2SO4NaOH 溶解释及原理Cu2+ +OH-=Cu(OH)2↓Cu(OH)2+2H+=Cu2++2H2O Cu(OH)2++OH-=[Cu(OH)4]2- Zn2+ +OH-=Zn(OH)2↓方程式同上 溶溶浅蓝↓溶 Zn2+ Cd2+ 结论白↓白↓溶不溶 Cd2+ +OH-=Cd(OH)2↓ Zn(OH)2、Cu(OH)2具有两性,以碱性为主,能溶于浓的强碱中生成四羟基合M(Ⅱ)酸根配离子。 Cd(OH)2碱性比Zn(OH)2强,仅能缓慢溶于热浓强碱。 2、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0.5 mL 0.1 mol·L-1 AgNO3 →2 mol·L-1NaOH→→↓+ 2 mol·L-1HNO3(2 mol·L-1 NH3·H2O) :0.5 mL 0.2 mol·L-1 Hg(NO3)2 → 2 mol·L-1NaOH→→↓+ 2 mol·L-1HNO3(40% NaOH) 指导: 离子实验现象解释及原理Ag + Ag2O褐↓ HNO3溶溶无色 氨水溶 NaOH 不溶 Ag2O+ 4NH3 + H2O=2Ag(NH3)2+ +2OH HgO + 2H+=Hg2+ +H2O - Hg 2+

乙醛

乙醛 【知识要点】 1.乙醛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乙醛的分子式是O H C 42,结构式是,简写为CHO CH 3。 注意 对乙醛的结构简式,醛基要写为—CHO 而不能写成—COH 。 2.乙醛的物理性质 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为C 8.20。乙醛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注意 因为乙醛易挥发,易燃烧,故在使用纯净的乙醛或高浓度的乙醛溶液时要注意防火。 3.乙醛的化学性质 从结构上乙醛可以看成是甲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由于醛基比较活 泼,乙醛的化学性质主要由醛基决定。例如,乙醛的加成反应(碳氧双键)和氧化反应(醛 基氢),都发生在醛基上。 (1)乙醛的加成反应 乙醛分子中的碳氧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例如,使乙醛蒸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镍催化剂,乙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说明:①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就属于还原反应。 ②从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的实例可知,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外延应当扩大了。 (2)乙醛的氧化反应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乙醛易被氧化,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 注意 ①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 ②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乙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O H CO O CHO CH 22234452+??→?+点燃

乙醛不仅能被2O 氧化,还能被弱氧化剂(如银氨溶液和新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银氨溶液的制备: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 mL 2%的3AgNO 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此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 实验现象 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实验结论 化合态的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 说明: ①上述实验所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 +↓=+4 23·NH AgOH O H NH Ag []O H OH NH Ag O H NH AgOH 223232)(·2++=+- + []O H NH Ag NH COO CH OH NH Ag CHO CH 23 4 3233322)(2+↑+↓++→+++- - + 由于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这个反应又叫做银镜反应。 在这个反应里,1mol 的醛基氢原子对应着2mol 的银。 ②银镜反应常用来检验醛基的存在,工业上可利用这一反应原理,把银均匀地镀在玻璃上制镜或保温瓶胆。 ③配制银氨溶液是向3AgNO 稀深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到最初生成沉演恰好溶解为止。滴加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最后得到的溶液不是银氨溶液。银镜反应的实验条件是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煮沸。制备银镜时,玻璃要光滑洁净。玻璃的洗涤一般要先用热的NaOH 溶液洗,再用水洗净。 注意 ①这里所说的有机物的氧化反应、是指反应整体中某一方物质的反应。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统一性上看,整个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反应的实质也是电子的转移。 ②结合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和乙醛的还原反应可知,乙醇与乙醛之间能在不同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做本实验要注意:配制银氨溶液时,应防止加入过量的氨水,而且随配随用,不可久置。 此外,另一种弱氧化剂即新制的2)(OH Cu 也能使乙醛氧化。 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 的溶液2mL ,滴入2%的4 CuSO 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 溶液0.5mL 加热到沸腾,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论 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 说明: ①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实验中,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就是 ↓=+- + 22)(2OH Cu OH Cu O H O Cu COOH CH OH Cu CHO CH 223232)(2+↓+?→?+? 实验中看到的沉淀是氧化亚铜,由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醛被氢氧化铜氧化。在这个反应里,1mol 的醛基氢原子可以还原出1mol 的Cu 2O 。

实验银镜反应

袃基本定义 薄银镜反应(英语:silvermirrorreaction),是一种化学反应,指的是还原银离子,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薀用途 蚈银镜反应主要用来检测醛基(即-CHO)的存在。 芄实验器材 肂试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胶头滴管,葡萄糖溶液,氨水,硝酸银溶液。艿实验方法 螈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再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 蚅乙醛的银镜反应: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在此过程中,不要晃动试管,否则只会看到黑色沉淀而无银镜。) 螄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滴入一滴管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莂反应本质这个反应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即-CHO被氧化成-COOH),乙酸又与生成的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从葡萄糖的角度来说,葡萄糖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把硝酸银里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 螈反应条件

肆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 膂反应物的要求: 肁 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 袇 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 蒇 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等 袄 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 袀实验现象 羇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薄实验原理 莂银镜反应的现象 虿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OH→(水浴△)CH3COONH4+2Ag↓+3NH3+H2O化合态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备注:原理是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本试验可以使用其他有还原性的物质代替乙醛,例如葡萄糖(与乙醛相似,也有醛基)等。甲醛(可看作有两个醛基)的话被氧化成碳酸铵(NH4)2CO3。C6H12O6+2Ag(NH3)2OH----→(水浴加热) C5H11O5COONH4+3NH3+2Ag↓+H2O葡萄糖的反应方程式若要体现出葡萄糖内部的结构以及断键情况:CH2OH-CHOH-CHOH-CHOH-CHOH-CHO+2Ag(NH3)2OH→(水浴加热) CH2OH-CHOH-CHOH-CHOH-CHOH-COONH4+2Ag↓+3NH3+H2O 肇注意事项 羅1.试管要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否则,只得到黑色疏松的银沉淀,没有银镜产生或产生的银镜不光亮。

中学化学教学实验北师大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实验报告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及 教学探究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学院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乙醇、苯酚、乙醛、乙酸的主要性质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技术关键,初步掌握典型的有机化合物性质实验的演示教学方法。 二、实验用品 1、仪器与装置 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滴管、玻璃棒、烧杯、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火柴、二氧化碳发生器 2、试剂与材料 无水酒精、普通酒精、钠、铜丝、苯酚、蒸馏水、紫色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饱和溴水、三氯化铁溶液、乙醛、硝酸银溶液、氨水、硫酸铜溶液、乙酸、酚酞、锌粒、浑浊石灰水、乙醇、浓硫酸、饱和碳酸钠、乙酸乙酯、稀硫酸、浓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 三、实验内容、现象及结论分析 验证乙醇中羟基上的氢为活泼氢原钠 管 气泡 将 成 试管倒立,用 住试管口,移 灯火焰,有爆鸣声 验证乙醇的还原性,可以被氧气部分氧化紫 丝 中 黑 入 时 变 色 继续变黑,如此反复。一 后

2、苯酚的性质 液,并不断振荡试管,直到溶液恰 步所得的澄清溶 为二,一份滴加稀盐酸,一份通入二气体,观察现苯酸并比与碳酸B 、 C 、(加入盐酸同下) A 红B 变C 酸溶浊二澄变B 、 C 、

证 酚溴 反 产色沉淀 )显色反检验酚三化显 溶液显紫色苯酚遇三氯化烧里水浴加热,此验证乙醛的还原性 试壁一亮的银

验证乙醛 的还原性 试产色沉加产红淀 (1).试管要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否则,只得到黑色疏松的银沉淀,没有银镜产生或产生的银镜不光亮。 (2).溶液混合后,振荡要充分(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二)。加入最后一种溶液时,振荡要快,否则会出现黑斑或产生银镜不均匀。 (3).加入的氨水要适量(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三)。氨水的浓度不能太大,滴加氨水的速度一定要缓慢,否则氨水容易过量。氨水过量会降低试剂的灵敏度,且容易生成爆炸性物质。 (4).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如果久置会析出氮化银、亚氨基化银等爆炸性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即使用玻璃棒摩擦也会分解而发生猛烈爆炸。所以,实验完毕应立即将试管内的废液倾去,用稀硝酸溶解管壁上的银镜,然后用水将试管冲洗干净。 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观察发生的现象。 乙乙浓的作发酯化 饱钠有油生层闻香味。 (1)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在保持在60℃~70℃之间,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

银氨溶液银镜反应

银氨溶液银镜反应 注:红色文字为需要特别注意的考试重点和考查细节。 一、简介 银氨溶液又叫多伦(杜伦)试剂。 化学式:[Ag(NH 3) 2 ]OH·xH 2 O 。 二、配置方法 1.准备试管:在试管里先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然后加热煮沸。把NaOH 倒去后,再用蒸馏水洗净备用。 2.配置溶液:在洗净试管中,注入1mL AgNO3溶液,然后逐滴加入氨水,边滴边振荡,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三、银镜反应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的水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再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 (一)乙醛的银镜反应 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热水浴)。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在此过程中,不要晃动试管,否则只会看到黑色沉淀而无银镜。) (二)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滴入一滴管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热水浴)。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三)反应本质 在这个反应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化学方程式见下),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即-CHO被氧化成 -COOH),乙酸又与生成的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从葡萄糖的角度来说,葡萄糖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将硝酸银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 四、注意事项 1.银镜反应的成败关键之一,是所用的仪器是否洁净。 2.配制银氨溶液时,应防止加入过量的氨水。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可久置。 3.实验完毕,试管内的银氨溶液要及时处理,先加入少量盐酸,倒去混和液后,再用少量稀硝酸洗去银镜,并用水洗净。否则可能会生成雷爆银。 4.银氨溶液有一个作用是检验有还原性的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也是发

实验银镜反应

基本定义 银镜反应(英语:silver mirror reaction),是一种化学反应,指的是还原银离子,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用途 银镜反应主要用来检测醛基(即-CHO)的存在。 实验器材 试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胶头滴管,葡萄糖溶液,氨水,硝酸银溶液。 实验方法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再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 乙醛的银镜反应: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在此过程中,不要晃动试管,否则只会看到黑色沉淀而无银镜。)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滴入一滴管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反应本质这个反应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即-CHO被氧化成-COOH),乙酸又与生成的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从葡萄糖的角度来说,葡萄糖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把硝酸银里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 反应条件 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

反应物的要求: 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 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 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等 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 实验现象 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实验原理 银镜反应的现象 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OH→(水浴△)CH3COONH4+2Ag↓+3NH3+H2O化合态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备注:原理是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本试验可以使用其他有还原性的物质代替乙醛,例如葡萄糖(与乙醛相似,也有醛基)等。甲醛(可看作有两个醛基)的话被氧化成碳酸铵(NH4)2CO3。C6H12O6+2Ag(NH3)2OH----→(水浴加热)C5H11O5COONH4+3NH3+2Ag↓+H2O 葡萄糖的反应方程式若要体现出葡萄糖内部的结构以及断键情况:CH2OH-CHOH-CHOH-CHOH-CHOH-CHO+2Ag(NH3)2OH→(水浴加热)CH2OH-CHOH-CHOH-CHOH-CHOH-COONH4+2Ag↓+3NH3+H2O 注意事项 1.试管要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否则,只得到黑色疏松的银沉淀,没有银镜产生或产生的银镜不光亮。 2.溶液混合后,振荡要充分(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二)。加入最后一种溶液时,振荡要快,否则会出现黑斑或产生银镜不均匀。

银镜反应实验

银镜反应实验 银镜反应实验 醛类具有还原性,能被弱氧化剂硝酸银的氨溶液(又称Tollens试剂)氧化成羧酸。同时,银氨配合物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析出金属银,在洁净的玻璃容器内壁上形成一薄层光亮的银镜,故称为银镜反应。 1:实验药品 2%硝酸银,4%氢氧化钠,稀氨水 2:实验步骤 1.用NAOH洗试管(加热) 2.2毫升2%硝酸银,加稀氨水至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再滴入 1-2滴4%氢氧化钠,摇匀,加2-3滴40%乙醛,用才摇动1分钟,使之变黄,静置即可得银镜. 3:实验原理 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取决于碱性强弱,而与是否新制无关。强碱性条件下,铜离子的络合物适当温度下均可反应。生成银氨络合物,该络合物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形成银镜。常用此反应检验醛基的存在。工业上用于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等。 银镜反应是醛基(-CHO)的特有反应。除醛类外,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酯、果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二:如何使“银镜反应”获得百分之百的成功? 除了将试管内壁刷洗干净外,再增加一道敏化工序。具体操作为:上课前先将试管做常规刷洗,即以少量去污粉加普通自来水用刷子刷洗试管内壁,再以自来水冲洗干净。关键的一步在课内进行,将敏化剂倒入试管使玻璃表层敏化,数秒后倒掉,再用少量蒸馏水清洗一次,以去除残留的敏化剂。紧接着,技课本所述把配制好的银氨溶液倒入经敏化处理的试管,滴加乙醛,在热水浴中反应。不久,银光闪闪,光可鉴人的金属银层就能致密牢固地附着在试管内壁上,“银镜反应”遂告完成。 敏化剂的配制极为简单,取氯化亚锡少许,配成0.2%。的氯化亚锡溶液即可。因每次实验用量极少,实际操作中,可用牙签蘸取一点氯化亚锡粉末,溶于数十毫升蒸馏水中摇匀后备用,需要注意的是敏化剂应现配现用,不能隔夜,否则会失效。 实验证明,用经过敏化处理后的试管做“银镜反应”成功率可达百分之百,镜面光亮程度不亚于工业制镜的水平。

高中化学必修实验报告

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仪器和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对比实验1 (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 。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 然后加热试管,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比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仪器和试剂】 4%的过氧化氢溶液、12%的过氧化氢溶液、0.2mol/L氯化铁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热水、滴管、烧杯、试管。 【实验过程】 【问题讨论】对比实验3中加入的FeCl 溶液有什么作用? 3

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实验目的】 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1.通过对FeCl 3 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仪器和试剂】 、KSCN溶液。 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 4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 现象:。 (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适量CCl ,充分振荡后静置。 4 现象:。 (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现象:。 2.实验结论 。 【问题讨论】 的检验与Fe3+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 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 2 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 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实验目的】 1.了解化学反应中往往有热量变化; 2.知道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剪刀、砂纸、塑料薄膜袋、2mol/L盐酸、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镁条。 【实验过程】 实验1 步骤:向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再加入5mL2mol/L盐酸,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现象:。

醛经典练习题

1、下列有关利用乙醛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 mL乙醛中 C.将盛有乙醛与银氨溶液混合液的试管置于热水浴中加热 D.在银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溶液pH增大 2、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可以析出21.6g银,等量的醛完全燃烧可以产生8.96LCO2(标准状况), 则该醛为() A.乙醛 B.甲醛 C.丙醛 D.丁醛 3、有机物A是合成二氢荆芥内酯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检验A中官能 团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 ) A.先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加银氨溶液,微热 B.先加溴水,后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先加银氨溶液,微热,再加入溴水 D.先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微热,酸化后再加溴水 4、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CH3)===CHCH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C.1 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 5、氯仿(CHCl3)可以作麻醉剂,但常因保存不妥而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剧毒的光气(CO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Cl3+O2→2HCl+2COCl2,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使用前应先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溴水 D.淀粉KI试剂 6、某3 g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结果析出43.2 g Ag,则该醛为 ( ) A.甲醛 B.乙醛 C.丙醛 D.丁醛

乙醛的银镜反应

化学微格教学作业 题目:乙醛的银镜反应 教案:乙醛的化学性质 (1)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糖类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类型,也是很重要的,通过对糖类的学习,对同学的学习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重要意义。 (2)教学过程 科目:高二化学课题:银镜反应 训练技能:讲解技能时间:10分钟 教学目标:1、理解并能运用银镜反应的原理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课后反思 我所训练的是讲解技能,通过对其中一些学生不懂的名词术语、原理用通俗的话简要的进行解释,对于化学性质以及实验现象我用了描述的方式进行讲解,还有对化学概念、特点、成因等理性知识运用了讲述的讲解方式,基本上达到了我所要训练的目的。本节课,我首先通过实验来唤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接着利用挂图上的反应方程式对银镜反应的原理进行了讲解,最后通过一道高考题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对于本节课,我做以下点评: 一、选材:选材不是很好,虽然无论是概念、理论、实验都涉及到了,但是,银 镜反应在高中是比较重要的,10分钟,又做实验,又讲原理,还做了一道练 习题,这样的话就使得讲解比较仓促,没有把知识讲透。 二、思路:将这堂课完完整整的进行了下来得益于我课下精心的准备,思路清晰, 逻辑性强。 三、教态:整体来说,教态大方。在讲课之初还没进入状态,明显感觉到自己面

部表情有些僵硬,随着课的进行,我逐渐进入角色,完全将自己当做一名老 师,此时,对于重难点的强调,以及引导学生“往前走”,我自己认为做的很 到位。 四、表情:眼神刚开始有些“飘”,表情有些僵硬,但是,后来好一些。 五、语言:语言表达流畅,不过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表扬学生时,语言太过单 调。 六、实验:由于这个实验,需要几分钟才能完成,所以在讲课时,我将已经做好 的实验现象对学生进行了展示,所以实验基本没什么问题在做实验之前,将 所用的仪器和药品都一一做了介绍,做实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 的观察,不会使学生觉的这个实验一头雾水。 七、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总体来说不好,问题有些少,没有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调动起来,有些自顾自的感觉,可能是只强调了讲解技能而忽视了其它技能 的穿插。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实验教学大纲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英文名称::T he Research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程(必修)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化学 学时学分:54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化学教学论 二、课程简介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是研究化学实验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学生在高年级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和规范的操作技能、技巧,并探索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的改进,为学生从事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准备实验和演示实验的能力。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技巧,并具备一定的改进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准确、细致、整洁的良好科学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四、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50%,采用课堂提问、实验小作业等形式进行;期末课题交流,交流成绩占50%。本课程不设书面考试。考核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1.平时做实验的态度、实验的结果; 2.每次作业及实验报告有否创新的设想; 3.交流发言或模拟演示讲课;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六、实验内容 实验一、灯的使用和玻璃管加工 目的要求:1、了解煤气灯或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掌握玻璃管的截断、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内容:1、灯的使用 2、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酒精灯、煤气灯(或酒精喷灯)、石棉网、木条、硬纸片、 锉刀、橡皮胶头、玻璃管、捅针、灯芯绳、玻玻棒、米尺、 量角器。 计划时数: 4学时 实验类型:必做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每组人数: 1人 实验二、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目的要求: 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探索水电解器的代用装置。 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 演示的初步能力。 实验内容: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要求装置简单、便于操作、现象鲜明、装置合理)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导线、水槽、直流稳压电源、电插板、试管、铁钉、保 险丝、1:10的稀H 2S0 4 、l0%的NaOH溶液 计划时数: 4学时 实验类型:必做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每组人数:1人 实验三、氧气的性质演示实验的准备 目的要求:1、了解氧气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本实验的操作 技术,总结实验成功的关键。

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方案

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方案 清镇市第一中学蒙庆涛 一、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5)第57页实验3-5,是一个关于乙醛与银 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单质银在试管内壁沉积形成银镜的现象产生了质疑,学生提出“单质银为什么只在试管内壁上产生,而不在试管内部的溶液中产生?” 课堂上,在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时,我做出的解释是:反应中生成的单质银,当有玻璃这个附着物存在时,会附着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单质银,同时也只有当单质银以致密的方式堆积时,才会呈现出金属光泽,若单质银是以分散的粉末状存在时,则不会具有金属光泽,这样的单质银呈现黑色。接着,我请学生再次对试管底部的现象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学生们大都能够观察到确实在试管底部有少量的黑色沉积物。 实验结束后,从我对学生们面部表情的观察上来看,我感到学生们并没有真正地接受我在课堂上所做出的解释。 二、问题的分析: 从与学生的进一步交流中,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虽然只有一个,但是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回答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试管内部是否也产生了单质银?二是,是否非要有附着物的存在才能形成银镜? 按常规,我们可以对试管底部的黑色物质进行如下探究实验:首先将试管底部的黑色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再过滤;然后将少许洗涤干净的黑色物质装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加入浓硝酸进行溶解;然后再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观察现象。最后通过对现象中是否有白色沉淀的产生,来判断沉积在试管底部的黑色物质是否为单质银。

但是,按照以上实验操做下来,只能够解决关于在试管内部的溶液中是否能产生了单质银沉淀,而回答不了是否非要有附着物的存在才能形成银镜的问题,同时,由于以上实验需要使用到浓硝酸,还会带来环境污染和不安全因素。那么,能否设计一个更为简洁、方便和安全的对照实验,来同时解决好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呢? 三、问题的解决: 对照实验指的是:在进行某种试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时,除了对试验所要求研究的因素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要保持一致,并把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 根据对照实验设计原理的要求,我对本实验做了如下新的设计: (一)、首先在一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如图一所示)。 (二)、再另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在试管里同样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向试管内插入一根玻璃棒,再把插有玻璃棒的试管一起放在热水浴中温热(如图二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了实际操作。当试管在热水浴中温热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在图一实验中,试管内壁产生了银镜;在图二实验中,除了在试管内壁产生了银镜外,在玻璃棒外壁也产生了银镜。

乙醛的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醛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1.了解醛类的一般通性,了解甲醛得性质和用途。 学习重点 醛的化学性质 问题支架导学 一、醛类概述 1.饱和一元醛的通式: 2.醛的同分异构体 3.醛类的命名 写出C5H10O属于醛类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二、醛类的化学性质 ①② RCH2OH RCHO RCOOH 1.写出进行①转化的方程式:; 该反应为醛类的反应,醛类断键的位置是。 2.写出三种进行②转化的方程式 a:;b:;c:。 该反应为醛类的反应,醛类断键的位置是。 其中能作为检验是否有醛基存在的反应是。 三、甲醛的性质 1.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电子式: 核磁共振谱上可以看到个峰,空间构型为。 2.物理性质 甲醛俗称,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色、气味的体。有毒(它是室内空气污染源之一,如胶合板、油漆等);溶于水,浓度在的甲醛水溶液俗称,具有性,可作。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银镜反应: 新制氢氧化铜反; 氧气催化氧化:。 (2)还原反应 氢气加成: (3)加聚反应 n HCHO (4)与苯酚缩聚反应(制酚醛树脂) 主备人:袁瑾审核人:袁瑾

课后作业 1.下列各组物质,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丁醇和乙醚 B.丙醛和丙醇 C.丙醇和甘油 D. 乙烯和丁二烯 2.丙烯醛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关有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氧化性 B.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 D.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1―丙醇 3.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的是 ( ) A.乙醛的银镜反应 B.乙醛制乙醇 C.乙醇制乙醛 D.乙醇制乙烯 4.有乙醛蒸气与乙炔的混合气体aL,当其完全燃烧时, 消耗相同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A.2aL B.2.5aL C.3aL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5.丁基有4 种形式, 不试写, 试推断化学式为C5H10O的醛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若氢的质量分数为9%,则氧的质量分数为() A.16% B.37% C.48% D.无法计算 7.有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 生成21.6g银,再将等质量的醛完全燃烧,生成CO2为 13. 44L(标准状况),则该醛是() A.丙醛 B.丁醛 C.3—甲基丁醛 D.己醛 自我小结 课后反思 主备人:袁瑾审核人:袁瑾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精选】

篇一: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实验时间:双周四下午 实验目的: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醛的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的化学性质, 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合物的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的银镜, 往往形成灰色沉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反应的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 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文[1] , 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50~60 ℃, 5 %AgNO3 溶液1ml 、1 %的NaOH 溶液1 滴, 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5 %乙醛3~4 滴。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应条件为:2%AgNO3 溶液1ml 、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3滴乙醛,震荡后置于热水浴中温热。 条件三:文献【2】中的条件为:3%AgNO3 溶液1ml,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pH值约为9—10,乙醛浓度为20%—40%,水浴温度为60℃。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的浓度、温度以及乙醛的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四、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 银镜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正一价的银离子在碱性和含氨的溶液中,可被葡萄糖还原成银原子.析出的银原子吸附在玻璃表面即生成银色的镜面.银离子在氨的碱性溶液中与醛类作用,可得羧酸及金属银之沈淀,而此沈淀以银镜方式出现,故称银镜反应,又称多伦试验,而

乙醛醛类练习

1.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是() A.甲烷 B.氨气 C.甲醛 D.二氧化硫 2.不洁净玻璃仪器洗涤方法正确的是() A.做银镜反应后的试管用氨水洗涤 B.做碘升华实验后的烧杯用酒精洗涤 C.盛装苯酚后的试管用盐酸洗涤 D.实验室用KClO3制取O2后的试管用稀HCl洗涤 3.下列各组物质,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丁醇和乙醚 B.丙醛和丙醇 C.丙醇和甘油 D. 乙烯和丁二烯 4.丙烯醛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关有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氧化性 B.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 D.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1―丙醇 5.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的是( ) A.乙醛的银镜反应 B.乙醛制乙醇 C.乙醇制乙醛 D.乙醇制乙烯 二、填空题 1.银镜反应实验:在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开始时在AgNO3溶液中出现,继续滴入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得到的溶液叫 在溶液中滴加乙醛,在水浴加热后,乙醛被氧化成,银氨溶液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附在试管内壁,形成。该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 _____ __ _ 。 2.乙醛的结构简式:。是一种液体。甲醛的结构简式:。 是一种气体。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下水解反应 (2)氯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下反应 (3)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4)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5)乙醇在铜催化剂加热下被空气部分氧化 (6)乙醇在浓硫酸170度下反应 (7)乙醇在浓硫酸140度下反应 (8)乙醛加氢被还原 (9)乙醛在空气中催化氧化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

编号:FS-DY-20513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 篇一: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实验时间:双周四下午 实验目的: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醛的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的化学性质, 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合物的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的银镜, 往往形成灰色沉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反应的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 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文[1] , 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50~60 ℃, 5 %AgNO3 溶液1ml 、1 %的NaOH 溶液1 滴, 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5 %乙醛3~4 滴。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应条件为:2%AgNO3 溶液1ml 、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3滴乙醛,震荡后置于热水浴中温热。 条件三:文献【2】中的条件为:3%AgNO3 溶液1ml,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pH值约为9—10,乙醛浓度为20%—40%,水浴温度为60℃。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的浓度、温度以及乙醛的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四、实验设计方案

乙醛 醛类练习题(A)

乙醛醛类练习题(A)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空?分,共?分) 1、橙花醛是一种香料,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2CH2CH——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橙花醛不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B.橙花醛能发生银镜反应 C.1 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橙花醛跟乙醛等是同系物 2、关于丙烯醛(CH2=CH―CHO)的化学性质叙述中错误的 是 () A.能起银镜反应,表现氧化性 B.能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C.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 D.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3、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4、下列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 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浓NH3水,振荡,混合均匀 B.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 mL稀NH3水,再逐滴加入2% AgNO3溶液至过量 C.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 AgNO3溶液,再逐滴加入浓NH3水至过量 D.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 AgNO3溶液1~2mL,逐滴加入2%稀NH3水,边滴边振荡,至沉淀恰好溶解时为止 5、不能由醛或酮加氢还原制得的醇是() A.CH3CH3B.CH3CH2CH2OH C. D. 6、0.1mol某饱和一元醛完全燃烧生成8.96L(标准状况)CO2。3.6克该醛跟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固体物质的质量 是 () A. 10.8克 B. 7.2克 C. 9.4 克 D. 11.6克 7、结构简式为的物质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加成反应 B.水解反应 C.消去反应 D.氧化反应 8、分子式C4H8O2的有机物与硫酸溶液共热可得有机物A和B。将A氧化最终可得C,且B和C为同系物。若C可发生银镜反应,则原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A.HCOOCH2CH2CH3 B.CH3COOCH2CH3 C.CH3CH2COOCH3 D.HCOOCH(CH3)2 9、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的 是() A.CH3CH2CHO B.

《银镜反应》高中

高中《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通常用于醛基的检验,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银镜反应不容易成功。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1],不少老师对银镜反应作积极的探索,但都是从控制实验条件、提高成功率的角度出发,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要那样做。本文作者对银镜反应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探究。对“该反应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提出了进一步的见解,仅供各位同行参考。 1、乙醛和硝酸银在酸性环境中的反应 硝酸银溶液水解,呈现弱酸性。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与溶液的PH值之间的关系见表1: 表1 溶液的PH值与硝酸银溶液之间的关系 PH值 硝酸银溶液的浓度 mol·L-1 1 3.2 0.1 3.7 0.01 4.2 0.001 4.7 对于银镜反应的解释,现有的理论认为是银氨溶液中的二氨合银配离子释放出的银离子被乙醛还原生成银镜[2]。根据化学反应速度理论,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可以想象,如果溶液中的银离子的浓度较大,则更容易发生银镜反应。在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没有和氨形成配离子,银离子浓度较大,从理论上讲更容易和乙醛发生银镜反应。为此,进行实验1: 【实验1】取两只洁净的试管编号A、B,将1mL2%的硝酸银分别注入两只试管中,然后逐滴滴加乙醛,在A试管中滴加三滴乙醛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约1mL乙醛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在A试管呈现浅黄色混浊,振荡后,溶液变澄清。B试管无银镜出现,也没有出现混浊。 【分析】在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远大于银氨溶液中银离子浓度,因此,硝酸银溶液更容易发生银镜反应。在硝酸银溶液中应该有银镜反应发生,或因反应速度太快,生成黑色单质银生成。实验结果表明无银生成,说明在溶液中可能存在竞争反应。 在溶液中与银离子竞争的物质有:硝酸根离子和氧气。在溶液中银离子、硝酸根离子、氧气的还原电势见表2、表3、表4。 由于乙醛的半电池反应的数据不易得到,且在几个反应中,均是乙醛被氧化,其电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