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
一、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思维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依次介绍了希腊城邦的产生原因及特点、两个典型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的政治体制、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灭亡。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社会的高峰。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打败迦太基,罗马从此成为地中海霸主。公元前49年,凯撒夺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灭亡。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达到最大,地中海成为其内湖。由于本课是该册教材中最先提到的欧洲早期文明,同时也对欧洲文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所以,讲好这一节课对于整个单元的学习都至关重要。
2、学情分析
初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历史印象较为深刻,但对于世界历史,知之甚少。而且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普遍感到很难,兴趣也不高。然而,本课内容在整册教材中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节课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单元的学习,乃至世界史的学习。针对这种现状,我觉得成功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同时不能忽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
3、教学设计思路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大量的影像、动画、图片等信息,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有意注意。讨论题的设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在讨论中,既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和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过程与方法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
何启示?罗马历史发展线索怎么样?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洲文明的起源有什么不同?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之上的,说明奴隶社会的确比原始社会进步;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海上贸易和工商业发达,亚非文明古国以农业经营为主,说明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雅典的民主制度和斯巴达城邦的特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教学难点
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五、教学过程
(1)、组织学生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请说出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四大古代文明名称及其产生的大致时间。(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中国文明,公元前2070年。)
上述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北纬20°~40°之间。原因大致有: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讲授新课:
六、板书设计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一、文明之源——繁荣的希腊
二、文明之续——强大的罗马
七、作业布置
八、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了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后来,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文明并发扬光大,感觉内容有些分散,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温故知新导入,比较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地图和图片的应用,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自主学习,只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给予点拨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