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热解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燃烧:焦中形成新含硫化合物
2-萘硫醇中硫的迁移机理
TPO Incorporate into char S TPD char H2S, SO2, COS + H2O, CO2 Polymerization
SO2
HS
SH TPD
React with char
sulfur
Char

• 硫氢自由基· SH的产生 •· SH 与焦反应: → 生成挥发性含硫化合物 → 生成(当时的)非挥发性含硫化合物, 部分在更高温度下热解 → 生成非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在燃烧中释放 · SH : 硫迁移的重要中间物种
空气干燥煤样
导电率转折
干煤样
Cdaf (%)
介电常数最小
Cdaf (%)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性质与煤阶的关系
煤化程度与比磁化率的关 系 煤化程度与溶解度参数的关系
比磁化率 转折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物理性质的变化-两个区域
煤物理性质的变化 分两个区域,以含C 90%为界?? 有机物 含C 90% 炭(接近石墨?)
热解产生的H 加氢 加热断键 和自由基大小 相近的产物
自由基
缩聚
大分子 固体产物
热解和液化的差别和实质?
煤热解中的宏观变化
气 相 变 化
温度
0
脱气 脱水 析出焦油
析出煤气
固 相 变 化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软化
固化
收缩→形成裂纹
熔融、流动、膨胀
煤 都 是 这 样 ?
重焦油 沥青质 20-30% 苯不溶 5-10%
H2 27% CO 30% CH4 22% C2+ 12% CO 8%
870
oC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的快速热解化学
大连理工 煤粉与热半焦混合(150 t/d) 褐煤: 500 -650 oC 焦油 4-14 % 粗汽油 0.5-0.8% 煤气 90-190 m3/t
S
2-naphthalenethiol
dibenzothiophene
二苄基硫醚

215 oC
• 热解:单个甲苯(C7H8)逸出峰 → 硫自由基(· S· )的产生 • 热解:气态含硫化合物中H、O、C, COS,SO2,H2S • 燃烧:焦中形成新含硫化合物
硫通过· S· 迁移
二苄基硫醚中硫的迁移机理
焦中孔隙结构的来源?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的成焦机理(另一种可能)
随温度的升高
胶质体
焦炭I 的尺度变化很小

焦炭II
焦炭I
两种焦炭性质不一
煤粒软化,表面出 现含有气泡的胶质 体,体积膨胀
胶质体固化、外层 半焦壳破裂,体积 收缩,形成两种焦
所有的煤种都是这样?
煤的炼焦过程
特点:间接加热,低加热速度,长时间加热,无载气吹扫
不同煤阶煤的性质变化 ←→ 热解残焦的性质变化
煤性质与煤阶的关系
煤化程度与显微组分密度的关系 煤化程度与孔隙率的关系
密度
密度最小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性质与煤阶的关系
煤化程度与润湿热的关系 煤化程度与可磨性的关系
润湿热最小 甲醇在煤表面的 稳定性变化规律?
可磨性系数HGI(%)
焦油(%) 低温炼焦 酚类 碱类 萘 20-35 1-2 痕量 高温炼焦 1-3 3-4 7-12
H2
CH4
26-30
40-55
55-60
25-28
煤炼焦的化学产品
我国炼焦工业发达,年耗煤300 x 106(亿)吨,年产: 煤气 80 x 109 m3 焦油 9 x 106 t 粗苯 1.7 x 106 t 氨 0.5 x 106 t 甲醇 ?
干煤 三个阶段:干燥脱气 过程本质: 缩合为主
胶质体
半焦
焦炭 二次脱气 缩聚为主
活泼分解 解聚、分解为主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煤热解:三个区间
区间一:分解温度(<350 oC)以下 -析出 H2O、CO、CO2、H2S、烷基苯、甲酸、草酸等 含氧物质为主 来源 反应
• H2S不参与硫迁移
焦炭上硫酸铁、硫酸锌的热解行为(无氢)
• 硫酸铁和硫酸锌 - 只生成SO2 200-750oC - SO2与焦接触 不生成其它含硫物 - SO2与焦接触 不在焦中生成 含硫结构 • SO2不参与硫迁移
煤热解中硫的迁移机理
H2 S, SO2 sulfur compound char heat char interaction H2 S, SO2 COS, CS2 s in char
最高温度815 oC
温度(oC)
加热速度(oC/s)
• 加热速率越快 -最大失重速率越大,失重峰温越高 -总失重量越大
行为与煤种有关!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热解中的宏观变化
热解
初期 不同煤种的行为差异很大→挥发分 后期 不同煤种的行为差异变小→半焦 煤化过程 脱挥发分、缩聚过程 -温和、长期热解
后期规律接近
不同煤的热解行为 残焦的热解行为类似
煤不同组分热解残焦的分解行为 残焦的热解行为类似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累积失重(%)
初期差别明显
初 期 斜 率 差 别 很 大
煤热解中的宏观变化
失重速率与加热速率的关系
失重速率(mg/min) 脱挥发分(wt%)
失重与加热速率的关系
Car-S键的共性
2-萘硫醇
SH
对甲苯基二硫
S
S
二者的热解、燃烧行为相同 • Car-S断键:280oC • 含硫热解产物,双峰(源于高的裂解温度) • 硫迁移到焦中
2-甲硫基噻吩

215 oC
• 硫氢自由基· SH的产生 •· SH 与焦反应: · SH : 硫迁移的重要中间物种 → 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单峰) →非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燃烧中释放) → Cal-S:215oC断键
研究内容与方法
实验装置
载气
质谱
程序 升温炉 样品 反应器
数据 收集
800C
TPD TPO
温度
25C
时间
采用的含硫物质
有机硫
S S S
无机硫
黄铁矿硫 硫酸盐硫
benzyl sulfide
S SH
dibenzyl disulfide
S
S
2-(Methylthio)thiophene
SH
p-tolyl disulfide
.SH
热解中硫的迁移是自由基过程 · SH自由基:煤中硫迁移的核心中间物 H2:优先与· SH自由基反应,阻碍· SH与焦炭的反应
谢谢!
煤热解与焦化 技术
煤的热解及焦化过程
热解:热场中的分解(惰性气氛)-宏观过程 焦化:特定的热解过程-以焦炭产物为目的
挥发分 煤 气体
加热
固定碳
灰分 水分
液态(焦油) 焦(半焦、焦炭) 水
煤的工业分析(热解信息) -加热干燥 -干燥煤样在带盖的瓷坩埚中加热(900 oC)7 min -焦燃烧
煤热解过程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煤热解:三个区间
区间三:550 oC → >900 oC -主要析出H2和CO -H2析出与芳碳网的长大相符合 -残焦向“隐晶假石墨”结构靠近
芳香部分的简单缩聚
-CO的析出来源与醚氧、醌氧、氧杂环 -H2与C可生成CH4 形成焦炭,但没有 石墨的层状结构
硫氢自由基 · SH : 硫变迁的重要中间体
Cal-S键的共性
二苄基硫醚
S
二苄基二硫
S
S
二者的热解、燃烧行为相同 • Cal-S断键:215oC • 热解产物 • 硫迁移到焦中
2-萘硫醇

280 oC
• 热解:单个萘(C10H8)逸出峰 → 硫氢自由基(· SH)的产生 • 热解:气态含硫化合物中H、O、C的来源,COS,SO2,H2S
体积可变?
体积不可变?
煤热解残焦的性质变化? 目前对煤热解残焦的认识很肤浅,尚未达到科学层次
煤的成焦机理
随温度的升高

胶质体煤Βιβλιοθήκη 半焦煤焦煤粒软化,表面 出现含有气泡的 液体膜(胶质体)
外层液体膜固化 生成半焦, 中间有胶质体层
外层半焦壳 破裂,胶质 体流出
焦炭都是胶质 体形成的? 煤都能变成 胶质体?
• 热力学数据:热解+H → 甲苯和硫氢自由基· SH的产生
Incorporate into char S char TPO
SO2
S
SH
S
+H
HS
React with char
H2S, SO2, COS+ H2O, CO2
Polymerization
TPD
Char
. CH
sulfur
2
+H
· SH 与焦中的组份发生反应: → 生成挥发性含硫化合物 → 生成非挥发性含硫化合物
产物 萘、蒽 甲酚、二甲酚 吡啶、喹啉 沥青 H2、乙烯 塑料、染料、表面活性剂 合成树脂、农药、稳定剂、香料 生物活性物质 沥青焦、电极炭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中硫在热解中的变迁行为研究
-· SH自由基的核心作用
背景
• 煤中硫: 有机、无机 • 煤中硫形态: 加热条件下不断变化
二苯并噻吩
• 热解无峰
S

• 白色dibenzothiophene 粉 末在反应器出口凝聚 • 燃烧无SO2
没有硫的迁移! 由于没有 · SH ?
焦炭上的FeS2和FeS在加氢热解中的行为
• FeS2和FeS在H2中 - 只生成H2S 400-780oC - H2S与焦接触 不生成其它含硫物
- H2S与焦接触 不在焦中生成 含硫结构
CO2
痕量
• 与外界氧形成的表面物种 (如过氧化物) • 煤中的含氧化合物
COOH
OH +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煤热解:三个区间
区间二:分解温度 → 550 oC -大规模热分解 (产生的烃类与煤分子结构关系不大?) -氢化芳香部分发生脱氢反应 --CH2- 桥键断裂 • 非芳香结构的损失 -脂肪环断裂 • 部分芳香结构形成 -形成氢键的酚羟基脱除 • 芳香结构单元没有长大 -脂肪 C-H 键减少 没有焦炭的形成
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2006
煤的快速热解化学-加氢热解
目的 方法 改善焦油质量 加氢、延长热解时间(速度过快,不能改善液体品质)
15MPa H2 1-5 K/s至873K 1123K 气体加氢裂化
两段过程:
苯 甲烷
15% 25%
焦油循环
苯 甲烷 乙烷 焦油 萘
12% 20% 8% 10%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甲醇润湿热(j/g)
最易磨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性质与煤阶的关系
煤化程度与显微硬度的关 系
显微硬度(kg/mm2) 比热(j/g oC)
煤化程度与比热的关系
硬度最小
比热转折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性质与煤阶的关系
煤化程度与导电率的关系 煤化程度与介电常数的关 系
- 固体到气体、到液体、到固体
- 有机到有机、有机到无机; - 无机到无机、无机到有机 • 认识这种变化非常重要: - 硫排放控制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煤化学的发展 • 目前的研究状况: 静止的、笼统的 • 特定硫形态的动态变化非常缺乏,难以探索内在规律 变化机制?
研究思路
• 含硫结构自身变化与炭和炭组份的相互作用 • “煤中硫”的变迁 → “无硫焦+已知含硫组份”的变 迁 1. 先热解(TPD):硫变迁的气态产物 2. 后燃烧(TPO):硫向焦中的迁移
煤炼焦的化学产品
炼焦析出的粗煤气: H2、CH4、CO、CO2、烃类 含氧化合物:酚 含氮化合物:氨、氰化氢、吡啶、喹啉 含硫化合物:H2S、CS2、噻吩 烟煤炼焦主要产品 煤气 焦油 粗苯
煤气(%)
低温炼焦 高温炼焦
低温炼焦 6- 8% 7-10% 0.4-0.6%
高温炼焦 13-15% 3- 5% 0.8-1.1%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热解中的宏观变化
• 分解温度接近固化温度 • 挥发量很小 累积失重(%) 分解温度(oC)
脱气
主 要 失 重 量
0
200
400
600
800
10
20
30
40
温度(oC)
挥发分(daf,%)
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煤热解中的宏观变化
后期斜率接近
炭化室煤料温度和成焦层分布
7
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2006
成焦层分布
煤的快速热解化学
快速热解: 升温速度 > 炼焦过程(<10 oC/min) 升温速度:102-107 K/min 主要现象:焦油量增加
西方石油公司 煤粉与热半焦混合,升温速率达17000 oC/min
高挥发分烟煤 570
oC
焦油 35 % 煤气 6.5 % 焦油 10 % 煤气 3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