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热解PPT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chap33煤的性质之工艺性质PPT课件
组 ◆煤的发热量的测定原理
成 和 工
(1) 称量1g煤样置于氧弹中,并将氧弹充入纯氧 2.6~3.0MPa,然后放入有水的内桶中;
艺 (2)点燃煤样,煤样燃烧释放的热量传给内桶中的
性 水;
质 (3)测定内桶水温,校正热损失,即可计算弹筒发
热量,用Qb, ad表示。测定装置示意图。
煤的工艺性质之发热量校正 第
煤的工艺性质之高位发热量 第
三 ◆对N、S特殊热效应的校正––恒容高位发热量
章
从弹筒发热量中扣除稀硫酸和稀硝酸生成热,称为恒容高位发热量,
煤 的
简称高位发热量,用符号Qgr, v, ad表示,
组 成
Q gr v a, ,dQ ba, d (9S b 5 a, d Q ba,)d
和 式中:Sb, ad-由弹筒洗液测得的硫含量,%,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
成 ◆煤的主要工艺性质
和
煤加工-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可选性(重选、浮选、特种选) 煤作为燃料-发热量、燃点、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灰熔融性、
工 结渣性、可磨性、反应性,…
艺
煤作为原料-粘结性、结焦性、腐植酸产率, …
性
质
煤的一般性质之煤的密度
第
三 1. 真(相对)密度 true relative density, TRD (真比重)
章 1.1 真密度的概念:20℃时单位体积煤的质量 (不包括煤的所
煤
Hale Waihona Puke 有孔隙) 。的1.2 真密度的用途: 真密度是煤的主要物理性质之一,在研
组
究煤的分子结构、确定煤化程度、制定煤的分选密度时,都
成
会用到煤的真密度。
和 1.3 纯煤真密度的概念:在研究煤质时,为了排除煤中矿物质
洁净煤燃烧技术——煤的热解与气化ppt课件
25
26
2020年5月3日
27
一、简介
煤炭气化技术 煤炭气化是将固体(煤、半焦、焦炭)或液体燃料(水煤浆)与气化剂(空气、 氧气、富氧气、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等)作用而转变成燃料煤气或合成煤气。
28
29
30
三、煤气化技术主要工艺
31
1、固定床气化
也称移动床气化。因为在气化过程中,煤料与气化剂 逆流接触,相对于气体的上升速度而言,煤料下降很 慢,甚至可视为固定不动,因此称之为固定气化床, 实际上,煤料在气化过程中的确是以很慢的速度向下 移动的,故以称为移动床气化
第一阶段:鼓空气燃烧煤蓄热,生产空气煤气
第二阶段:鼓水蒸气,生产热解煤气和水煤气
45
2、煤炭地下气化方法及工艺
46
47
48
总结
一、煤热解及意义 二、煤热解的分类及过程 三、煤炭热解技术与工艺 四、煤炭气化技术 五、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49
32
2、流化床气化(沸腾床气化)
以小颗粒煤为原料,并在气化炉内使其悬浮分散在垂 直上升的气流中,煤粒类似于沸腾的液体剧烈地运动 ,从而使得煤粒层几乎没有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从 而使得煤粒层内温度均一,易于控制,提高气化效率 。
33
3、气化床气化
3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熔浴床气化
也称熔融床气化,将煤粉和气化剂以切线方向 高速喷入一温度较高且高度稳定的熔池内,池 内熔融物保持高速旋转。作为粉煤与气化剂的 分散介质的熔融物可以是熔融的灰渣、熔盐等 可熔融的金属。
项目三 煤转化为燃料的技术
任务一 煤的热解与气化技术
1
任务一 煤的热解与气化技术
一、什么是煤热解及意义 二、煤热解的分类及过程 三、煤炭热解技术与工艺 四、煤炭气化技术 五、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26
2020年5月3日
27
一、简介
煤炭气化技术 煤炭气化是将固体(煤、半焦、焦炭)或液体燃料(水煤浆)与气化剂(空气、 氧气、富氧气、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等)作用而转变成燃料煤气或合成煤气。
28
29
30
三、煤气化技术主要工艺
31
1、固定床气化
也称移动床气化。因为在气化过程中,煤料与气化剂 逆流接触,相对于气体的上升速度而言,煤料下降很 慢,甚至可视为固定不动,因此称之为固定气化床, 实际上,煤料在气化过程中的确是以很慢的速度向下 移动的,故以称为移动床气化
第一阶段:鼓空气燃烧煤蓄热,生产空气煤气
第二阶段:鼓水蒸气,生产热解煤气和水煤气
45
2、煤炭地下气化方法及工艺
46
47
48
总结
一、煤热解及意义 二、煤热解的分类及过程 三、煤炭热解技术与工艺 四、煤炭气化技术 五、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49
32
2、流化床气化(沸腾床气化)
以小颗粒煤为原料,并在气化炉内使其悬浮分散在垂 直上升的气流中,煤粒类似于沸腾的液体剧烈地运动 ,从而使得煤粒层几乎没有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从 而使得煤粒层内温度均一,易于控制,提高气化效率 。
33
3、气化床气化
3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熔浴床气化
也称熔融床气化,将煤粉和气化剂以切线方向 高速喷入一温度较高且高度稳定的熔池内,池 内熔融物保持高速旋转。作为粉煤与气化剂的 分散介质的熔融物可以是熔融的灰渣、熔盐等 可熔融的金属。
项目三 煤转化为燃料的技术
任务一 煤的热解与气化技术
1
任务一 煤的热解与气化技术
一、什么是煤热解及意义 二、煤热解的分类及过程 三、煤炭热解技术与工艺 四、煤炭气化技术 五、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煤化学 3 煤的热解
煤热解的影响因素
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挥发分由可燃气体混合
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组成,其中可燃 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氢气、气态烃和 少量酚醛。
挥发分的质量和成分与其热解的条件有关,
主要取决于加热速率、加热的最终温度和 在此温度下的持续时间及颗粒尺寸等因素。
研究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挥发分
的总析出量及挥发物中气态和液态碳氢化
8
对于不同煤种,大约在120~450℃时,挥 发分从煤中析出。 影响挥发分析出速率的有煤粉颗粒的温度、 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压力、粒径等。 由于煤的物理及化学结构都很复杂,其热 解挥发也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包括最初的 一些化学键的破裂,不稳定的中间产物的 形成以及形成最终的稳定的热解产物。
9
热解过程不仅包括了气体和焦油的生成还 包括了焦油在气相中的二次反应。当温度 达到约600K时,一次热解反应开始,主要 产物为轻质的气体和焦油。这些挥发物的 逸出顺序为: H2O、CO2、CO、CH4、焦油、 H2。当重质焦油分子发生缩聚和交联形成 半焦时,热解过程便逐渐终止。焦油分子 的交联过程也会生成一些气体产物,如CH4 和CO2等.
多方程热解模型和分布活化能模 型
dVi dt
ki (Vi* Vi )
Vi* V*f(E)dE
f ( E )dE 1
0
f(E) 21exp[(E2E20)2]
V V * 0 1exp -A texp R E T f(E)dE
21
基于煤结构的网络机理模型
以煤的结构为基础模拟煤的热解机理的模 型有:热解产物的组分模型、官能团-解聚、 蒸发与交联(FG-DVC)模型,FLASHCHAIN模型 和化学渗透脱挥发分(CPD)模型。
16
第3章 煤炭热解
加成反应,具有共轭双烯及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在加成时 进行环化反应。如:
CH2
13
煤热解机理及研究新进展
14
15
16
3.3.3 影响煤低温热解的关键因素
– 原料煤性质
• 煤的变质程度:煤气焦油与挥发分含量密切相关; • 灰分:直接影响半焦质量; • 煤岩组分:煤气产率以稳定组最高,丝质组最低,镜质
后期斜率接近
初期 斜率 差别 很大
累积失重(%)
煤质的影响
显微组分影响
19
– 入煤粒度:煤粒度的大小影响加热速度和挥发物 从煤粒内部的导出。
• 煤粒越小,则易于达到较快的加热速度,能增加初次 焦油产率,且煤粒内外温差小,挥发物从煤粒内部逸 出路径短,有利于减少焦油的二次裂解,从而提高初 次焦油的产率。
– 结构单元之间的桥键断裂生成自由基; – 脂肪侧链受热易裂解,生成气态烃; – 含氧官能团的裂解-- —OH( 700~800℃ )
>—C=O( 400℃ )>—COOH( 200℃); – 低分子化合物的裂解,是以脂肪结构的低分子化
合物为主,其受热后,可分解成挥发性产物。
11
一次热解产物的二次热解反应
–煤热解工艺的特点
–工艺过程简单; 加工条件温和投资少; 生产成本低; 易实现 多联产等优于制取灯油和蜡。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褐煤低温干馏工厂,低温煤焦油, 再高压加氢制取汽油和柴油
–上世纪70 年代:多种热解新工艺开发成功。
–上世纪70 年代以来:加氢热解,催化热解等。
• 第二阶段:低温热解阶段,此时热解温度为300~600℃。原料煤中有 机质开始发生变化,放出CO、CO2及水蒸气,生成热解水,产生焦 油,原料煤变软(??)并发生剧烈分解,放出大量挥发产物,绝大 部分焦油产生,形成半焦。这个过程主要发生解聚和分解反应。
CH2
13
煤热解机理及研究新进展
14
15
16
3.3.3 影响煤低温热解的关键因素
– 原料煤性质
• 煤的变质程度:煤气焦油与挥发分含量密切相关; • 灰分:直接影响半焦质量; • 煤岩组分:煤气产率以稳定组最高,丝质组最低,镜质
后期斜率接近
初期 斜率 差别 很大
累积失重(%)
煤质的影响
显微组分影响
19
– 入煤粒度:煤粒度的大小影响加热速度和挥发物 从煤粒内部的导出。
• 煤粒越小,则易于达到较快的加热速度,能增加初次 焦油产率,且煤粒内外温差小,挥发物从煤粒内部逸 出路径短,有利于减少焦油的二次裂解,从而提高初 次焦油的产率。
– 结构单元之间的桥键断裂生成自由基; – 脂肪侧链受热易裂解,生成气态烃; – 含氧官能团的裂解-- —OH( 700~800℃ )
>—C=O( 400℃ )>—COOH( 200℃); – 低分子化合物的裂解,是以脂肪结构的低分子化
合物为主,其受热后,可分解成挥发性产物。
11
一次热解产物的二次热解反应
–煤热解工艺的特点
–工艺过程简单; 加工条件温和投资少; 生产成本低; 易实现 多联产等优于制取灯油和蜡。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褐煤低温干馏工厂,低温煤焦油, 再高压加氢制取汽油和柴油
–上世纪70 年代:多种热解新工艺开发成功。
–上世纪70 年代以来:加氢热解,催化热解等。
• 第二阶段:低温热解阶段,此时热解温度为300~600℃。原料煤中有 机质开始发生变化,放出CO、CO2及水蒸气,生成热解水,产生焦 油,原料煤变软(??)并发生剧烈分解,放出大量挥发产物,绝大 部分焦油产生,形成半焦。这个过程主要发生解聚和分解反应。
煤化学-3-煤的热解.pptx
煤的热解
脱挥发份
1
根据煤在燃烧过程中温度和质量的变化, 煤粒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 干燥,被加热到热解温度 2 热解,产生挥发份,焦油和焦 3 可燃挥发份的燃烧 4 焦的氧化
2
煤在燃烧过程经历示意图
3
4
传热 加热速率
q
kc
Ap
T2 T1 rp
mpCpdT p / dt hAp Tg Tp Ap Tg4 Tp4
11
煤热解的影响因素
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挥发分由可燃气体混合物、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组成,其中可燃气体主要 包括一氧化碳、氢气、气态烃和少量酚醛。 挥发分的质量和成分与其热解的条件有关,主 要取决于加热速率、加热的最终温度和在此温 度下的持续时间及颗粒尺寸等因素。 研究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挥发分的总 析出量及挥发物中气态和液态碳氢化合物的比 例增加。
k2 A2e RT
20
多方程热解模型和分布活化能模型
dVi dt
ki (Vi* Vi dE 1
0
f (E)
1
2
exp[
(E E0 )2
2 2
]
V
V*
0
1
exp
-
At
exp
E RT
f
(E)dE
21
基于煤结构的网络机理模型
以煤的结构为基础模拟煤的热解机理的模 型有:热解产物的组分模型、官能团-解聚、 蒸发与交联(FG-DVC)模型,FLASHCHAIN模型 和化学渗透脱挥发分(CPD)模型。
13
压力、温度对褐煤热解产率的影响示意图
14
热解终温对褐煤热解产率的影响示意图
15
热解模型
煤热解的数学模型 煤的热解是指煤在惰性、氧化性或还原性气氛条件 下持续加热到较高温度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变 化和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煤的热解与煤的组成和 结构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煤结构的复杂和不均一性 以及煤粉热解的快速和复杂性,现在仍然不能全面 地描述热解期间出现的化学反应。在实验结果的基 础上,从一些简化机理出发,先后提出了许多的脱 挥发分模型。煤的热解是许多其他转化利用过程 (如燃烧、气化、液化和焦化等)的初始步骤,而 且热解对后续过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准确地描述 煤热解过程对于煤的高效清洁转化利用和污染控制 有重要意义。
脱挥发份
1
根据煤在燃烧过程中温度和质量的变化, 煤粒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 干燥,被加热到热解温度 2 热解,产生挥发份,焦油和焦 3 可燃挥发份的燃烧 4 焦的氧化
2
煤在燃烧过程经历示意图
3
4
传热 加热速率
q
kc
Ap
T2 T1 rp
mpCpdT p / dt hAp Tg Tp Ap Tg4 Tp4
11
煤热解的影响因素
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挥发分由可燃气体混合物、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组成,其中可燃气体主要 包括一氧化碳、氢气、气态烃和少量酚醛。 挥发分的质量和成分与其热解的条件有关,主 要取决于加热速率、加热的最终温度和在此温 度下的持续时间及颗粒尺寸等因素。 研究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挥发分的总 析出量及挥发物中气态和液态碳氢化合物的比 例增加。
k2 A2e RT
20
多方程热解模型和分布活化能模型
dVi dt
ki (Vi* Vi dE 1
0
f (E)
1
2
exp[
(E E0 )2
2 2
]
V
V*
0
1
exp
-
At
exp
E RT
f
(E)dE
21
基于煤结构的网络机理模型
以煤的结构为基础模拟煤的热解机理的模 型有:热解产物的组分模型、官能团-解聚、 蒸发与交联(FG-DVC)模型,FLASHCHAIN模型 和化学渗透脱挥发分(CPD)模型。
13
压力、温度对褐煤热解产率的影响示意图
14
热解终温对褐煤热解产率的影响示意图
15
热解模型
煤热解的数学模型 煤的热解是指煤在惰性、氧化性或还原性气氛条件 下持续加热到较高温度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变 化和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煤的热解与煤的组成和 结构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煤结构的复杂和不均一性 以及煤粉热解的快速和复杂性,现在仍然不能全面 地描述热解期间出现的化学反应。在实验结果的基 础上,从一些简化机理出发,先后提出了许多的脱 挥发分模型。煤的热解是许多其他转化利用过程 (如燃烧、气化、液化和焦化等)的初始步骤,而 且热解对后续过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准确地描述 煤热解过程对于煤的高效清洁转化利用和污染控制 有重要意义。
煤化学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32
溶剂抽提的分类
1)普通抽提: 在≤100℃温度下,用普通的低沸点有
机溶剂,如笨、氯仿和乙醇等。抽提产物小于1-2%。
2)特定抽提:抽提温度在200℃以下,采用亲核性溶
剂,如吡啶类、酚类和胺类等,抽提产物可达20-40%。
3)超临界抽提:以甲苯、异丙醇或水为溶剂在超过
临界点的条件下抽提煤。抽提温度一般在400℃左右。抽 提率可达30%以上。
Hale Waihona Puke 煤自燃的影响因素和预防 煤的高温燃烧
精选课件PPT
29
煤的其他化学性质
煤的加氢化学反应; 煤的磺化化学反应;
精选课件PPT
30
第三章 煤有机质的化学结构
精选课件PPT
31
煤的特性:复杂性;多样性;不均一性。
不象其他有机化合物一样,不存在统一的结构
煤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
①物理研究方法—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 密度、折射率 ②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如溶剂抽提和吸附性能 ③化学研究方法─氧化、加氢、解聚、烷基化、热解和 官能团分析等
无原始植物
有亮暗相间 的条带
易着火,有烟 易着火,有烟 多烟
多
较多
少
很低
低
较高
无烟煤
灰黑色 有金属光泽
无明显条带
难着火,无烟 较少 高
精选课件PPT
6
二.煤的生成
(一)植物的族组成 1.糖类及其衍生物
•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 • 木质素: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 • 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 • 脂类化合物(脂肪、树脂、树蜡)
2)物理性质:风化煤的强度和硬度降低,吸 湿性增大;
煤的热分解PPT
煤热解动力学研究方法: 等温动力学;非等温动力学。 研究主体: 胶质体生成(shēnɡ chénɡ)动力学;脱气动力学。
第八页,共七十三页。
2.2 煤的热解机理(jī lǐ)及动力学 2.2.1 煤热解反响(fǎnxiǎng)模型
煤热解反响(fǎnxiǎng)历程
第九页,共七十三页。
2.2 煤的热解机理及动力学
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三页。
2.3 影响(yǐngxiǎng)煤热解过程的因素
在很高的加热速度下, 煤的最终(zuì zhōnɡ)总失重 可超过用工业分析方法 测得的挥发分。
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三页。
2.3 影响(yǐngxiǎng)煤热解过程的因素
2.3.4 压力和粒度
压力和粒度都是影响挥发分在煤的内部传递的参数,它们都对失重速 率和最终失重有影响。这些参数的影响取决于有效气孔率〔与煤化程度和 煤岩组成有关〕和释放出的物质的性质〔随温度而变化〕。
燥(kūzào)脱气阶段。此阶段析出H2O〔包括化学结合的〕、CO、CO2、 H2S〔少量〕、甲酸〔痕量〕、草酸〔痕量〕和烷基苯类〔少量〕等。 脱水主要在120oC前,200oC左右完成脱气〔CH4、CO2和N2〕, 200oC以上发生脱羧基反响。含氧化合物的析出源于包藏物、化学吸 附外表配合物及羧基和酚羟基的分解。这一阶段煤的外形无变化。
第十六页,共七十三页。
2.2 煤的热解机理及动力学
2〕多个平行的不可逆分解反响模型
假设煤的热分解是由许多独立的代表了煤分子(fēnzǐ)内不同键的断裂的化 学反响所组成。煤分子(fēnzǐ)中化学键强度的差异解释了不同温度范围内发生 不同的化学反响。单一的有机质组分的热分解可以描述为一个不可逆的一 级反响。起源于煤结构内部特定反响 i 的挥发物释放的速率就可以描述为:
第八页,共七十三页。
2.2 煤的热解机理(jī lǐ)及动力学 2.2.1 煤热解反响(fǎnxiǎng)模型
煤热解反响(fǎnxiǎng)历程
第九页,共七十三页。
2.2 煤的热解机理及动力学
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三页。
2.3 影响(yǐngxiǎng)煤热解过程的因素
在很高的加热速度下, 煤的最终(zuì zhōnɡ)总失重 可超过用工业分析方法 测得的挥发分。
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三页。
2.3 影响(yǐngxiǎng)煤热解过程的因素
2.3.4 压力和粒度
压力和粒度都是影响挥发分在煤的内部传递的参数,它们都对失重速 率和最终失重有影响。这些参数的影响取决于有效气孔率〔与煤化程度和 煤岩组成有关〕和释放出的物质的性质〔随温度而变化〕。
燥(kūzào)脱气阶段。此阶段析出H2O〔包括化学结合的〕、CO、CO2、 H2S〔少量〕、甲酸〔痕量〕、草酸〔痕量〕和烷基苯类〔少量〕等。 脱水主要在120oC前,200oC左右完成脱气〔CH4、CO2和N2〕, 200oC以上发生脱羧基反响。含氧化合物的析出源于包藏物、化学吸 附外表配合物及羧基和酚羟基的分解。这一阶段煤的外形无变化。
第十六页,共七十三页。
2.2 煤的热解机理及动力学
2〕多个平行的不可逆分解反响模型
假设煤的热分解是由许多独立的代表了煤分子(fēnzǐ)内不同键的断裂的化 学反响所组成。煤分子(fēnzǐ)中化学键强度的差异解释了不同温度范围内发生 不同的化学反响。单一的有机质组分的热分解可以描述为一个不可逆的一 级反响。起源于煤结构内部特定反响 i 的挥发物释放的速率就可以描述为:
山东长焰煤热解技术PPT课件
内蒙古伊东集团东方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一期60万吨兰炭、联产10万吨甲醇; 2007年3月动工,2009年5月投产。
• 炉型MWH6000,2组4座(4×32门)(基本上采用大同 炉) 炭化室:2.6米×0.45/0.55×10米 单室能力0.5万吨/年.室.孔
• 煤气净化装置:电扑焦油、PDS湿法脱硫、硫酸洗涤脱氨、 洗苯、脱苯塔。
• 我国褐煤的资源量约3200亿吨,主要分步在内蒙东部、 云南东部和东北。但只有接近于长焰煤的褐煤才能用 于生产兰炭。
神府、东胜和大同煤质分析指标
工业分析 /%
全硫
煤炭种类
G值
Mad
Ad
Vdaf
Stad /%
神木煤 7.55
5.24 38.44
0.29
0
府谷煤 3.01
3.70 38.20
0.20
0.998万吨,焦炉煤气1.06亿Nm3;全厂年产兰炭121万 吨,焦油11.97万吨,焦炉煤气12.68亿Nm3,实现销售 收入13.91亿元,实现利税约4.17亿元。
120万t/a兰炭生产示范线
SJ-Ⅳ型低温干馏方炉
焦油回收工段
焦油储槽
水循环系统
5.外热式直立炉
• 大于13mm、小于80mm的块煤从炉顶每隔一小时 往中间煤箱加料一次;
• 煤气处理能力:23万Nm3/h;每套净化装置对应1组焦 炉;
净煤气产量:48138×104 Nm3/a 回炉加热煤气:23648×104Nm3/a 剩余煤气发电用量:24489×104Nm3/a
• 煤焦油产量:2.5吨×104(无水) • 污水焚烧锅炉4台:2×5t/h + 2×10t/h • 煤耗(干基)=1.31 t/t焦 • 工程实际总投资26000万元(设计投资36059万元)
电子教案与课件:煤化学 课件 第五章 煤的工艺性质第一节热解
2、外界条件影响 1)热解最终温度的影响 干馏终温的不同,煤干馏产品也不同。 低温干馏固体产物为结构疏松的黑色半焦,煤气产率低,焦油产
率高;利用低温热解以制取焦油为目的。低温干馏制得的煤 焦油比高温焦油含有较多烷烃,是人造石油重要来源之一。 中温干馏产物的收率,则介于低温干馏和高温干馏之间。中温热 解(慢速加热)主要用于生产中热值煤气为主。 高温干馏固体产物则为结构致密的银灰色焦炭,煤气产率高而焦 油产率低。高温干馏主要用于生产高强度的冶金焦炭;
3) 压力影响 增加煤热解时压力,可阻止热解产物的挥发和抑制 分子气体的生成,在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液体产物增 加。例如:煤加氢裂解时增加氢压,液相油产率增 加,同时由于液相产物的增加,胶质层厚度增加, 其膨胀度增大,粘结性增强。
总结: 影响煤热解因素:
影响煤热解因素很多,有原料煤的影响,还有外界条 件的影响。
差热分析(DTA)的基本原理是将试样和参比物(与试样 热特性相近,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不发生相变化和化学变 化的热惰性物质,多用α-Al2O3)在同条件下加热(或冷 却),记录在不同温度(时间)下,被测试样和参比物的 温度差(程序控温),并绘制出该温度差与温度(时间) 的关系曲线(差热分析曲线或DTA曲线)。
热解产物、热解反应活性、粘结性和结焦性等。 (1)煤开始热解温度的影响,随煤化程度增加,煤开始热
解温度逐渐升高。 (2)对反应活性影响,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其反应活性降
低。即热解反应的活化能随煤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 热解反应越难发生。
(3)对热解产物及产率影响:
煤化程度低的煤(褐煤),热解时煤气、焦油和热 解水产率高,但没有粘结性(或很小),不能结 成块状焦炭。
二次脱气阶段。缩聚反应为主,半焦分解生成焦炭,析出焦油 量极少。700℃时缩聚反应最为明显和激烈,产生的气体主要 是H2,少量CH4,为热解二次气体。热解温度升高,约750~ 1000℃,半焦进一步分解,继续放出少量气体(H2)。分解 残留物进一步缩聚,芳香碳网不断增大,排列规则化,密度增 加,半焦变成具有一定强度或块度的焦炭。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期斜率接近
初期 斜率 差别 很大
累积失重(%)
煤质的影响
显微组分影响
19
– 入煤粒度:煤粒度的大小影响加热速度和挥发物 从煤粒内部的导出。
2
• Carbonizatio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coal is heated and volatile products—both gaseous and liquid—are driven off, leaving a solid residue called char or coke.
• 煤炭热解研究的重要性 • 煤炭热
• 热解分类 – 按热解气氛分类:主要有惰性气氛热解、还原气氛(氢、甲烷、一氧化碳或 还原气体混合物等)热解,按是否存在催化剂,可以进一步分为催化热解、 催化加氢热解等。 – 按热解温度高低分类:主要有低温热解(500~650℃)、中温热解(650~ 800)、高温热解(900~1000)和超高温热解(>1200℃)。 – 按热源不同分类:主要有电加热热解、等离子体加热热解、微波加热热解、 热载体加热热解等。 – 按加热方式分类:主要有外热式热解,内热式热解和内外复合式热解。 – 按热载体类型不同分类:主要有固体热载体热解,气体热载体热解,以及固 体-气体复合载体热解等。 – 按反应器类型分类:主要有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滚动床热解和输送床 热解等。 – 按反应器内压力大小分类:可分为常压热解和加压热解。 – 按热解速度高低分类:可分为慢速热解,快速热解(10~200℃/s)和闪速 热解(超过200℃/s升温速率)。
裂解、脱氢反应: 加氢反应:
缩合反应:
桥键分解:
—CH2—+H 2O → CO + 2H2 —CH2— + — O — →CO +H2
12
煤热解中的缩聚反应
• 胶质体固化过程的缩聚反应,主要是在热解生成的自由基之间的缩聚 ,其结果生成半焦。半焦分解,残留物之间缩聚,生成焦炭。缩聚反 应是芳香结构脱氢。苯、萘、联苯和乙烯参加反应。
组居中。焦油产率以稳定组最高,同时其中性油含量高 ;丝质组最低;镜质组焦油产率居中,其中酸性油和碱 性油含量高。焦炭产率丝质组最高,镜质组居中,稳定 组最低。总之,镜质组和稳定组为活性组分,丝质组和 矿物质为惰性组分。
17
分解温度(oC)
10 20 30 40
挥发分(daf,%)
18
后期规律接近 初期差别明显
– 结构单元之间的桥键断裂生成自由基; – 脂肪侧链受热易裂解,生成气态烃; – 含氧官能团的裂解-- —OH( 700~800℃ )
>—C=O( 400℃ )>—COOH( 200℃); – 低分子化合物的裂解,是以脂肪结构的低分子化
合物为主,其受热后,可分解成挥发性产物。
11
一次热解产物的二次热解反应
–煤热解工艺的特点
–工艺过程简单; 加工条件温和投资少; 生产成本低; 易实现 多联产等优势。
• 工艺技术发展概况
–始于19 世纪:当时主要用于制取灯油和蜡。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褐煤低温干馏工厂,低温煤焦油, 再高压加氢制取汽油和柴油
–上世纪70 年代:多种热解新工艺开发成功。
–上世纪70 年代以来:加氢热解,催化热解等。
4
3.3 煤炭热解原理
• 2.3.1煤炭热解过程:主要包括煤中吸附水 及气体的脱水干燥和脱气过程(物理过程 ),煤炭热分解过程(化学过程),小分 子物质(包脱附产物和分解产物)扩散过 程(物理过程),以及分解产物(小分子 有机物和半焦)二次反应(二次分解或聚 合)过程(化学过程)等四个过程。
5
• Characteristic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s and stages.
加成反应,具有共轭双烯及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在加成时 进行环化反应。如:
CH2
13
煤热解机理及研究新进展
14
15
16
3.3.3 影响煤低温热解的关键因素
– 原料煤性质
• 煤的变质程度:煤气焦油与挥发分含量密切相关; • 灰分:直接影响半焦质量; • 煤岩组分:煤气产率以稳定组最高,丝质组最低,镜质
第3章 煤热解技术
周安宁 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
3.1 前 言
• 煤的热解的定义
–煤炭热解是煤炭在热解反应器中非氧化气氛下,受热发生系 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的热转化过程, 是煤炭热转化加工的关键步骤,其气体产物为以氢气、一氧 化碳、甲烷等为主的低分子碳氢化合物,液体为以链烃和芳 烃为主的焦油,固体产物为半焦或焦炭。
8
累积失重(%)
脱气
主要 失重 量
0 200 400 600 800
温度(oC)
9
• Hypothetical structure for coal and its use in understanding thermal conversion
10
3.3.2 煤热解的主要化学反应
• 煤热解中的裂解反应;
• 第二阶段:低温热解阶段,此时热解温度为300~600℃。原料煤中有 机质开始发生变化,放出CO、CO2及水蒸气,生成热解水,产生焦 油,原料煤变软(??)并发生剧烈分解,放出大量挥发产物,绝大 部分焦油产生,形成半焦。这个过程主要发生解聚和分解反应。
• 第三阶段:中温热解阶段,此时热解温度为600~1000℃。在这个阶 段绝大部分焦油已经生成完毕,是焦炭的形成阶段。从半焦到焦炭, 析出大量的煤气,使固体产物的挥发分降低,密度增加,体积收缩, 形成碎块。700℃以下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CO2和H2,当温度大于 700℃时,煤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这个过程以以缩聚反应为主。
6
按照热解终温的不同,煤的热解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低温热解:500~700℃ 煤气、焦油和半焦; 中温热解:700~900℃,主要产品为城市煤气生产; 高温热解:1000℃左右,主要产品为焦炭。
7
• 第一阶段:干燥阶段,此时热解温度在300℃以下。原料煤在此阶段外 形没有变化,主要发生表面吸附、水蒸发,并放出原料中的吸附气体, 并有少量CO2、CH4、H2S及水蒸气产生。这个过程为吸热过程,主 要发生脱羰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