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金融支持绿美广东的建议
![金融支持绿美广东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ff35d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9.png)
金融支持绿美广东的建议简介本文旨在提出关于金融支持绿美广东的一些建议,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通过对现有金融机制的分析和案例研究,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通过金融手段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以及如何实现广东省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长期目标。
1.绿色金融的定义和作用绿色金融是指通过资金和金融工具,支持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项目的发展。
其作用包括:-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推动绿色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型;-支持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和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优先考虑环境、社会和治理(ES G)因素;-降低绿色企业和项目的融资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2.绿色金融在广东的现状广东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但在绿色金融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目前,广东省内已有部分金融机构开始关注绿色金融,并逐渐引入一些绿色金融产品,但整体发展水平还较低。
因此,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能力非常必要。
3.提高金融机构的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加强绿色金融风险评估机制,制定明确的环境风险管理规定;-促使金融机构注重绿色信贷和绿色投资,鼓励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建立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信息透明度。
4.推动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广东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加强对绿色债券项目的监管,确保募集资金的合法用途和环境效益;-推动绿色债券市场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投资者的参与度。
5.建立绿色投资基金和风险共担机制-开展绿色投资基金的设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产业项目投资;-推动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分担绿色项目投资风险,提高投资者保障和收益水平。
6.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和技术支持-鼓励金融科技企业开展与绿色金融相关的创新,提供智能化和数字化的金融服务;-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提高绿色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与创新能力。
结论通过以上提出的一系列建议,金融支持绿美广东的目标可以更好地实现。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8cbcd0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f.png)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已经成为中国最繁荣的省份之一。
尽管如此,该地区仍面临着一些协调发展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指出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提出的策略建议。
一、资源短缺问题广东省区域面积较小,资源有限,尤其是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减少,人口密度大。
因此,如何协调资源的分配,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当前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
对策建议:1.大力开发新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水资源的使用。
2. 鼓励高端技术、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和物质资源的浪费。
3. 加强环保和资源保护的工作,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推广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工厂和环保型城市。
二、大城市与小城市发展不平衡问题广东作为一个大省,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发展不平衡。
一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快,小城市经济薄弱,缺乏投资和发展机会。
这样的不平衡发展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限制。
对策建议:1. 避免只注重大城市的发展而忽视小城市的发展,提高小城市的发展水平,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2. 对于优先发展的大城市,应加强规划控制,控制其扩张速度,促进小城市和乡村的开发。
3. 支持小城市的发展,鼓励发展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模式,强化小城市的城市管理和规划,提高其吸引人才和资本的能力。
三、城市交通问题广东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交通问题是制约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规模的人员流动、车辆高速增长,形成了城市拥堵、交通瓶颈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产生活效率。
对策建议:1. 制定综合交通规划,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绿色、智能的城市交通系统,并推广新能源车辆等绿色交通工具。
2. 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和站点,促进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的建设,提高人口出行的便捷性。
3. 通过控制私家车的数量、限制进城,加强收费管理,改善城市拥堵状况,减少尾气污染。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da42ad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7a.png)
游体验过程,是满足旅游者心理和生理需求体验的一种特别的旅游产品类型。
这是一种较为人性化的定制服务,更多地关注游客的旅游喜好、价值观等较为个人化的因素,它带给旅游者的印象和体验感更加的深刻,旅游者从中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
(四)链式推动——实施联动销售联动营销也称交叉营销,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景区通过把客户资源、时间、金钱、构想、活动或演示空间等资源整合,从而使景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营销策略。
当今,旅游产品分类日益精细,单个景区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要想增加景区产品价值,仅仅依靠景区个体的力量去开发多样化产品、提供多样化体验是行不通的。
只有通过有效整合本地现有资源,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历史或人文资源的体验,才可以使本景区产品的价值扩大化、完整化。
综上所述,秦皇岛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深入的工作。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的“天下第一关”作为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为山、海相接的隘口,在历史的时间长河中,留下了无数无法计量价值的人类遗址及文化遗产,这也就意味着现今对秦皇岛旅游产品的开发十分有必要,基于此浅显地提出了几点关于秦皇岛旅游产品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建议。
笔者认为,合理地进行秦皇岛旅游产品的建设与研究对于秦皇岛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有建设性意义的,对保护中华民族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
参考文献:[1]朱孔山.论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原则[J].商业研究,2002(14).[2]张莹.旅游文化品牌推广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投资与创业,2018(8).[3]罗学锋,张永丰.秦皇岛旅游立市战略发展中文化资源的开发对策[J].生态经济,2013(02).[4]隋韦韦.国际旅游发展背景下城市旅游文化的传播战略研究——以秦皇岛市旅游文化传播为例[J].经济师,2016(05).[5]娄佩彦,闫东坡.丝绸之路沿线旅游资源的潜质与开发[J].赤峰学院学报,2015(4).[6]程辉.基于产品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探析——以良渚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分析为例[D].2015.[7]张茜.基于文化创意的地域性旅游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2017.[8]王德超.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对旅游景区品牌推广的意义[J].建筑论坛,2018(11).[9]邓致.大数据技术在公私联动营销中的应用思考[J].行业治理,2018(11).2017年,广东GDP达8.99万亿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但粤东西北12个市只占了两成左右,其余八成都集中在珠三角9市。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c2c43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2.png)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广东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大陆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从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分析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广东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在城市发展迅猛的农村地区的发展却滞后于城市,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引导城市居民适度向农村地区流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广东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是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未能及时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充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创新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应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引导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广东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土污染等。
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广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环境监管,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城市。
应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格局。
广东还存在着城市规划不够科学、交通拥堵、人口密度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在城市规划方面,应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交通问题上,应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推动公共交通建设,减少私人汽车出行,缓解交通拥堵。
应加强人口调控,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提高城市人口质量,使城市发展更加有序。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诸多,需要综合施策来解决。
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力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改善产业结构;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推动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缓解交通拥堵;要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质量,保障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调查报告结论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调查报告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4eb1123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6.png)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调查报告结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广东省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探究广东省的生态建设现状,本调查以绿美广东为主导,对广东省的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
经过多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本报告得出以下结论:一、广东省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工业基地。
然而,由于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广东省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损害。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各地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指标均超过了国家标准,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二、广东省生态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尽管生态环境状况不佳,但是广东省的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各地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加大了生态建设的投入和力度,特别是在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同时,广东省也出台了多项生态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三、广东省生态建设仍存在不足之处尽管广东省的生态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的生态建设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生态保护意识不足。
很多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缺乏具体的环保行动。
2.资源浪费严重。
广东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浪费资源的现象十分普遍。
3.环境治理能力有限。
尽管广东省政府加强了环境治理的力度,但是仍然存在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生态建设应加强科技创新为了进一步加强广东省的生态建设,我们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推广环保技术和绿色生产方式。
同时,可以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此外,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环保的投入和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广东省的生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也有取得进展的希望。
只有广大公众和政府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生态建设,才能让广东省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54af1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0.png)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广东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地处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经济优势,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下文将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望广东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广东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一个问题。
过分依赖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广东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新兴产业,以减缓对传统资源的依赖,为广东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资源环境压力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地区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逐渐凸显。
广东需要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布局,构建资源节约、环保型社会。
三、城乡差距明显在广东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距,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发展滞后。
为了减少城乡差距,广东需要更多地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将城市的发展成果惠及到农村地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共同繁荣。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广东省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也比较普遍,粤东、粤西、珠三角地区等地区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广东需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提升。
加快地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扶持和项目引进,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强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资源节约、环保型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5bf778c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6.png)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17•【字号】粤府〔2021〕81号•【施行日期】2021.1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粤府〔2021〕81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加快建立健全我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抢抓“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省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统筹谋划,突出重点。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碳达峰、碳中和统筹考虑、综合施策,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贯彻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综合考虑保障经济高质量增长和能源供应安全,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如何将绿色发展融入生产全过程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如何将绿色发展融入生产全过程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47603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5.png)
如何将绿色发展融入生产全过程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发展理念逐渐被提出并大力推动。
在生产领域,绿色发展不仅是对环境的负责,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如何将绿色发展融入生产全过程并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成为当前企业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生产全过程和数字化转型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助力企业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一、生产全过程方面的对策建议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对供应链的全面管理,从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的包装运输等环节,全程把握环保标准。
建议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优先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从源头上控制环保问题。
2.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
企业应设立节能减排目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
比如采用新型节能设备、优化生产工艺、加强废物处理等措施。
同时还要注重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企业的环保水平。
3. CIRCULAR ECONOMY(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企业应积极开展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建议企业可以建立废弃物处理系统,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形成循环利用的闭环。
二、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的对策建议1. INDUSTRY 4.0(工业4.0)工业4.0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建议企业积极推动工业4.0的实施,提升生产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和资源浪费,从而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2. DIGITAL TWIN(数字化孪生)数字化孪生技术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建立产品、设备的数字化模型,实现全过程的监控和优化。
广东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策略建议
![广东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策略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5e832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2.png)
广东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策略建议广东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策略建议。
首先,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支持、土地政策、税收优惠等,以鼓励各地积极参与并落实相关战略。
此外,政府还应该通过加强政策协同,实现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各地共同发展。
其次,优化产业布局。
广东是中国的制造业大省,应该进一步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
同时,要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在农村等薄弱地区投资兴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乡村振兴。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
广东应大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人才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
广东应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和发展机会,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还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第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广东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发展,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待遇,促进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广东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同时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全面推进开放,加强各种合作,才能够取得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良好效果,实现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广东战略实施方案最新
![广东战略实施方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520f69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8.png)
广东战略实施方案最新
近年来,广东省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为了进一步推动广东省的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实施方案,以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挑战。
首先,广东省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通过加大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和人才引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广东省将加强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广东省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广东省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
再次,广东省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广东省将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最后,广东省将加强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合作。
广东省将继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推动广东省在全球经
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打造更加开放、包容、合作的发展格局。
总的来说,广东省的战略实施方案最新着眼于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挑战,将进一步推动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为广东省的长期
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广东省能够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政策,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81714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3.png)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发展较快,粤东、粤西地区相对滞后。
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滞后。
三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工业发展对环境影响较大。
四是人口流动问题,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造成社会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大政府对滞后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促进其就业稳定。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但只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关键词】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对策建议、引言、背景介绍、问题意识、正文、对策建议一、对策建议二、对策建议三、对策建议四、结论、总结问题、展望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广东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引擎之一。
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广东面临着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发展与环保矛盾日益尖锐。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亟待探讨的议题。
广东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但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只有深入分析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并加强政策实施和监督,才能实现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本文将围绕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识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显现。
在广东区域内,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珠三角地区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经济总量占据广东省的70%以上,但粤东西北地区在经济发展上明显滞后,人口聚集和资源利用不均衡,导致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602371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e.png)
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省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
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广东省环境现状在“十五”计划之前,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
工业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工业方面,一些传统产业如造纸、化工、印染等行业的粗放式发展,导致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排放。
许多企业环保设施不完善,超标排放现象较为普遍。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而垃圾处理设施和能力相对不足,导致垃圾围城的局面时有出现。
水污染问题严重,部分河流和湖泊水质恶化,甚至影响到了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大气污染方面,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尾气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环境保护目标在“十五”期间,广东省确定了以下环境保护目标:1、改善环境质量空气质量: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明显提高。
水环境质量:重点流域水质得到显著改善,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土壤环境质量:逐步控制和减少土壤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减少污染物排放工业污染物:严格控制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排放,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幅削减。
生活污染物: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减少生活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3、加强生态保护加大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水土流失、矿山生态破坏等问题。
4、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完善环境法规体系,加强环境执法监督,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推动环境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
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对新上项目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af6e6e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4.png)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问题分析广东是中国最富裕、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作为经济大省,其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经济差异广东省内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
珠三角地区相对较发达,GDP贡献较大,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不均衡发展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进一步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
产业结构不合理广东省的产业结构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等传统产业上,而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广东的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传统产业,缺乏创新动力。
城乡发展不平衡广东省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城市发展较快,基础设施完善,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仅导致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也加大了城市的社会负担。
环境污染问题广东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工业化进程中的排污和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环境污染不仅威胁到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对广东省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挑战。
对策建议针对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下面提出一些建议。
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广东省应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协调,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
可以通过建立多方合作的平台,加强区域间的资源整合,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同时,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鼓励地区间的互助援助。
调整产业结构广东省应着重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降低对传统产业的依赖。
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鼓励大学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培养新兴产业。
加强农村发展广东省应注重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民的发展机会。
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提高农民的产业素质;鼓励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培养农民的创新能力。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广东省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可以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推动企业进行节能减排;鼓励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保护居民的生态环境。
广东绿美建设下一步工作计划措施
![广东绿美建设下一步工作计划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1511d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7.png)
广东绿美建设下一步工作计划措施一、项目背景1.1 广东绿美建设的重要性广东省位于我国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广东省提出了加快绿色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广东绿美建设。
1.2 工作现状目前,广东省在绿色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加强环保监管等。
但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裙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比,绿色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3 工作目标未来一段时间,广东省将继续深入推进绿色建设,力争在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建设美丽广东作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主要内容2.1 生态环境保护(1)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整治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2)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珍稀物种和濒危动植物的生存环境;(3)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和生态保护能力。
2.2 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1)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2)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的应用力度;(3)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和绿色供应链建设。
2.3 环境管理和监控(1)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系统;(2)加大生态补偿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3)推动环境政策的落实,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
2.4 生态文明建设(1)加强绿色教育和宣传工作,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2)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治理和政策制定;(3)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三、工作保障措施3.1 加强组织领导广东省将建立健全绿色建设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3.2 政策法规支持广东省将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法规,促进绿色建设的顺利实施,为相关企业和单位提供政策法规支持。
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24e85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4.png)
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原创HGFR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收录于话题#绿色发展19#绿色金融16#政策建议1一、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服务绿色产业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2023年证监会发布《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在监管层的支持下,一批绿色产业在资本市场取得了较好的融资,成果显著,产品品种丰富,主要包括:绿色发展投资基金、绿色股票、绿色债券。
资本市场应鼓励和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服务绿色产业健康发展,为低碳绿色产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渠道。
国家七部委于2023年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对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指导。
2023年10月26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率先将我国绿色发展列为五大发展战略之一,绿色发展的实现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撑,更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近年以来,绿色金融发展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的理念之一、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十三五规划的理念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加快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绿色化发展升级改造,未来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绿色经济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有利于增进人民幸福生活、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绿色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生态链的建设。
绿色发展是全球发展趋势,是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协调的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世代幸福的发展方式。
我为绿美广州的建设建言
![我为绿美广州的建设建言](https://img.taocdn.com/s3/m/2117f5c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d.png)
我为绿美广州的建设建言
绿美广州是广州市提出的一个生态建设目标,旨在将广州市打造成一个美丽、绿色、生态环保的城市。
以下是我为绿美广州的建设建言:
1.加强城市绿化: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化空间,种植更多的树木和花草,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同时,可以建设一些公园、花园等公共绿化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2.推广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市民养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良好习惯。
可以开展一些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环保志愿者活动等,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环保工作。
3.建设生态社区:在城市中建设一些生态社区,采用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打造低碳、宜居的生活环境。
同时,可以在社区中设置一些绿化设施,如绿化带、小花园等,增加社区的绿化覆盖率。
4.加强环境监管: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确保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可以加强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环境状况,为环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发展绿色产业:鼓励企业发展绿色产业,采用环保技术和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可以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为绿色产业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总之,绿美广州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市民等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城市绿化、推广环保意识、建设生态社区、加强环境监管、发展绿色产业等方面的措施,打造一个美丽、绿色、生态环保的城市。
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经验做法
![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经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2eaed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0.png)
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经验做法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广东省在生态建设工作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做法,为其他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总结并分析绿美广东的生态建设工作经验做法,旨在为其他地区的生态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一、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广东省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市民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养成环保习惯。
一方面,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广泛报道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推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的氛围;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各类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知识讲座、环保宣传月等,积极引导市民参与环保行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建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二、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广东省积极推进生态补偿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鼓励各界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
首先,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明确生态保护者的权利和责任,确保其合法权益;其次,探索多种生态补偿模式,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等,激励各方积极参与生态建设;最后,完善生态补偿标准和评估机制,确保生态补偿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
三、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广东省注重生态工程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推进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
首先,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其次,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和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体系,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后,加强生态岛屿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美丽乡村、宜居城市。
四、加强生态监测和评估广东省加强生态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一方面,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对生态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汇总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生态环境的长期健康发展。
绿美广东行动倡议书-解释说明
![绿美广东行动倡议书-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72186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e.png)
绿美广东行动倡议书-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绿色环保行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个广东人,我们也应当积极参与绿色环保行动,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
绿美广东行动提倡以下几点:1. 减少塑料污染: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吸管等。
可以选择使用环保袋、不锈钢吸管等替代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垃圾分类:我们应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将可回收、有害、厨余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 减少能源消耗:我们应该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减少碳排放。
可以通过减少开空调、多乘坐公共交通等方式来减少能源消耗,保护大自然。
4. 参与环保活动: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环保组织举办的各种活动,如环保清洁、环保讲座等,增强环保意识,共同营造绿色环境。
5. 宣传绿色理念:我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家庭、朋友等途径传播绿色环保理念,引导更多人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
绿美广东行动倡议书,希望每一个广东人都能积极参与到绿色环保行动中来,让广东变得更美丽、更绿色。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绿色广东,打造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示例2:绿美广东行动倡议书作为广东省的居民,我们深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深感现在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建设美丽的家园,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共同为绿色广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首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多使用环保袋,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保持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才能够改善环境质量,打造绿色广东。
其次,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加入到环保事业中来。
政府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高环境法规的执行力度,严格惩罚环境污染行为。
企业要加强环境保护投入,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最后,我们要共同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
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c6e6e3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0.png)
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乡村环境脏乱、村容村貌不协调等。
接着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农村管理不到位、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支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的对策建议。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可以帮助提升乡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可以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展望了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的未来发展,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乡村生活环境。
【关键词】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对策建议、政府引导、绿色发展、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环节。
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进程。
本文将对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为改进乡村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分析:广东汕头市的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这些包括基础设施不足、乡村环境污染、农民收入低、乡村人才流失等问题,限制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发展。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政府引导不到位,企业投入不足,农民意识薄弱等因素。
政府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引导和支持,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导致乡村建设进度缓慢。
企业对乡村建设的投入不足,缺乏对乡村经济的长期投资和支持,也是问题的根源。
而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意识不够强烈,缺乏对乡村建设的积极参与,也是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出的对策建议:为推进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建议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提高政府对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投入乡村建设,增加乡村建设经费的投入,推动乡村建设的加快步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e sr tg f r e e eo me ta d s e d n p t n fr t n a d u g a i g o u n d n . h tae o e n d v lp n p e i g u r so ma i n p d n fG a g o g y g n a o r Ke r s ge n d v lp n ; s ae i e e r h; p l y p o o as y wo d : r e e eo me t t t gc r s a c r oi r p s l c
L U Xioi ,L O u a I al n U Xi h o
( und n stt o ceti T cnclnom t n G a ghu5 0 3 , hn ) G ag ogI tue f i ic& eh i fr ai , unzo 10 3 C ia n i S nf aI o
刘小琳 ,罗秀豪
( 东省科 学技 术情报研 究所 ,广 东广 州 5 0 3 ) 广 10 3
摘要 :通过 分析 广 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 问题 ,提 出实施 绿 色发展战略 的 重要 意义 ,并借 鉴发 达 国家实 施绿 色发展 战略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提 出广东实施绿 色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 的对策建议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键词 :绿 色发展 ;战略研究 ;对策建议 中图分 类号 :F 6 . 0 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7 9 (0 2 7—03 0 0 0— 6 5 2 1 )0 0 7— 4
Co n e me s r s f r Gr e v l p e tS r t g n Gu n d n u t r a u e o e n De eo m n t a e y i a g o g
当前 ,绿色 发 展 已被 世 界 各 国提 升 到 国家 发 展 战 略层 面 ,各 国都在 强调 将经 济 发展 纳 入 生态 系 统 , 走绿 色 发展道 路 。2 1 年 是 我 国 “ 二 五 ” 的开 局 01 十 之年 ,在 《 十二五”规划纲要 ( “ 草案 ) 中我们提 》 出 “ 坚持 以科 学发 展 为 主题 、以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式为主线” ,预示着未来 5 中国将走一条保护环 年 境 、注重 民生 的绿 色发 展 之路 。
绿色 发展 的基 本 内涵 包 括 四方 面 : ( ) 保 持 自 1 然生态系统健康 ,国家经 济社 会发展不 能损害 自然 生态系统健康。 ( )按 自然法则办事 ,自然规律优 2 先于经济规律 ,建立 “ 绿色经济形态” ( )坚持 。 3 以人 为本 ,建 立公平 、公正 、利 益 均衡 的社 会 环境 , 实现 “ 济效率 与社会 公平 取得 合理平 衡” 的 目 经 标 。( )人 民幸 福 是 绿 色 发 展 的 核 心 要 义 之 一 ,是 4 国家发 展 的最 终 目标 ,也 是 检 验 国家 发 展 的最 终 标 准 。我 国提 出 “ 十二 五 ” 绿 色 发 展 的 目标 是 :经 济 增长 的科技含 量提高,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和二 氧化 碳排 放 大 幅下 降 ,主 要 污 染 物 排 放 总 量 显 著减少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走绿色发展之路 , 最终 目标是促和谐保 民生 ,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 幸福 型 国家 。
收稿 日期 :2 1 —0 0 1 8—2 。修回 日期 3
3 8
刘小琳 等 :广东 实施绿色发展 战略的对策建议
水资源利用率低 ,耗水量大、产污量大等原 因,已 生态环境 ,建设宜居城 乡,改善社会治安 ,保 障人 经 造成 水源 性 缺水 、水 质性 缺 水 和 工 程 性 缺 水 并 存 民权 益 ,畅 通 诉 求 表 达 渠 道 ,满 足 民众 文 化 需 求 。 的严重局面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 ,如深圳的 土地开 对 比绿色 发展 的涵 义 ,两 者 的 目标 和理 念 是 完 全 一 发 强度 就 已超过 了香 港 ,达 到 了 4 % , 目前 能 开 发 致 的 ,因此 实 施 绿 色 发 展 战 略是 建 设 “ 福 广 东 ” 7 幸 的土地 已经 严 重不 足 。 如果 不 建 立 节 约 型 经 济 发 展 的重 要保 证 。 模式 ,我们的资源将无法支撑经济的发展。 ( )实施 绿色发 展 战略是 可持续 发展 的必 由 3 ( )能源消耗居高不下。虽 然近年来广东 省单 之路 3 位 G P能耗持续下降 ,处于全 国较低 的水平 ,但 由 D 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 的代价 ,资源环境 于 G P总量大,总资源消耗量还是处于一个 比较高 成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的关键时 D 的水平 ,节 能降耗 、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设节约 期 ,绿色 发展 战 略 的实 施 成 为 了可 持续 发 展 的必 由 型社会将 是 贯 穿 广 东 未 来 整个 工 业 化 、城镇 化 、现 之路 。绿 色发 展是 解 决 人 类 发 展 与 环境 保 护 之 间矛 代 化进 程 的长期 任务 。 盾 的关键 。大 量 消耗 资 源 和 破 坏 环境 的发 展 模 式 是 由此我 们 看 到 ,发 达 国 家在 上 百 年 的工 业 化 进 不可持续的,只有绿 色发展 ,才是健康 的发展 、可 程 中分阶段 出现的资源环境 问题 ,在广东省经济快 持续 的发 展 ,只 有 实 施 绿 色发 展 战 略 ,才 能 引领 我 速发展 的 3 年里集 中出现 ,如果不及时治理这些 问 0 们 的经 济社会 发展 走上 可持续 发展 的道路 。 题 ,将严重 制约广东今后 的发展。 目前 ,国家能源 4 发达 国家 实施 略绿色 发展 战略 的相关 政策 和措 施 局 已经起草 了一个 控 制 能 源 消 费 总量 的实 施 方 案 上 报给国务院,对各地 的能源消费实施总量控制。按 发 达 国家 的社 会 经 济 发 展 领先 于我 们 ,我 们 当 照广东未来 5年 G P年均增 长 8 、国家初定广东 前遇到的资源环境问题他们早在几十年前就遇到了。 D % 的 “ 十二 五”节能指标为 1%测算 ,到 2 1 8 05年广 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方 面的投 东省能源消 费总量 不超过 3 4 225万 吨标准煤 ,比 入 ,通过推动环保技术的创新 ,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 2 1 年能源消费 总量增加 542万 吨标煤 ,但广东 设立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等方式 和手段 ,加强 资源 00 8 下辖 各市 提 出的 “ 二 五 ” 新 增 能源 消费 量 却达 到 和环境的保护 ,将本 国经济发展纳入 生态 系统 ,走 十 08年 l 0月 ,联 合 国环 境 规 划 署 21 . 亿吨标准煤 ,远远超 出允许增加 量。这无疑对 绿 色发 展 道 路 。20 广东的经济发展提 出了严格的要求 ,促使 广东抛弃 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的倡议 ,得到了 国 际社会 的积极 响应 ,美 国、欧盟、 日本等国家和地 以往高耗能的经济发展模式 ,坚定不移地实施绿 色 区纷纷提 出了绿色 发展 战略 ,实 施 “ 色新 政” 绿 。 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 , 走绿色发展之路。 这些 国家和地区采取 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归纳为以下 3 实施 绿色 发展 战略 的重要 意义 三个 方面 : (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加快经济转 型升级的 1 ( )通过立法确定 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英 国 1 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逐步形成 了清晰 的国家绿 重 要举 措 广东 “ 十二 五 ” 要 突 出 “ 型 升 级 ” 转 ,绿 色 发 色发展战略。20 03年发 布 白皮 书 《 我们 能源 的未 展 则 是实现 “ 型升 级 ” 的重 要 抓手 。绿 色发 展 战 来 :创建低碳经济》 转 ,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英国能源 略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产业的优化和提升、 战略 的 首 要 目标 ;20 06年 发 布 《 候 变 化 的 经 济 气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在经济增 长的同时实现节 学 :斯特恩报告》 ,呼吁提高能源效率 ,加强对去碳 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从而建设资源节 约型社会 和环 高新技术的研发和部署等 ; 0 7 20 年颁布 《 气候变化 境友好型社会 。绿色发展 战略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提 法案》 ,设立温室气体减排 目标 ; 09年公布 了国 20 供了路径 、方法和 目标 ,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促 家战略 白皮 书 《 国低碳转变计划》 英 ,提 出社会 各 进和加快广东省经济 的转型升级 ,早 日实现广东省 部门的减排量和减排措施以及相应的配套政策 和机 制。日本是绿色经济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构建 形 “ 十二 五” 发 展 目标 。 ( )实施 绿 色发展 战 略是 实 现 “ 福 广东 ” 的 成以 《 2 幸 推进形成循环 型社会基本法》 为第一层次 , 重 要保 证 以 《 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 和 《 促进资源 广东提 出 “ 二五 ” 发 展 规划 的核 心 是 “ 快 有效利用法》 为第二层次,以 《 十 加 促进容器与包装分 转型升级 ,建 设幸 福 广东” 。为 保证 “ 福广 东 ” 幸 类回收法》 《 、 家用 电器 回收法》 《 、 食品废物循环 、《 、《 的实现 , “ 十二五”期 间广东将实施六大战略 :扩 法》 绿色采购法》 建筑材料回收法》等为第三 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 战略 ,人才强省战略 ,区域 层次,涵盖基本法、综合性法律 与专项立法 的循环 协调 发 展 战 略 ,绿 色发 展 战 略 以及 和 谐 共 享 战 略 。 经济法律体系。这些发达 国家通过不 断完善 的立法 绿色发展战略是六大战略之一。建设 “ 幸福广东 ” 确 立 了本 国的绿色发 展 战略 。 的深刻涵义包括 :以人 为本 ,维护公平正义 ,保护 ( ) 通过行 业法 规 和 技 术标 准 强 制 推 动绿 色 经 2
Ab ta t T i a e n y e h t ts a d p o lms o c n mi n o i e eo me t n Gu n d n r vn e, rp — sr c : h sp p r a z st e sau n r b e fe o o ca d s ca d v l p n a g o g P o ic p o o al l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