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简介--王安石(人物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世人称其为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汉族,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
江西临川(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现存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
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人物生平
出身
王安石出身在地方官家庭,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
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
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
之后调任鄞县(今浙江宁波),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
组织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
在青黄不接时,将官库中的储粮低息贷给农户,解决百姓度荒困难。
1058年(嘉祐三年)冬,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
次年春,他到了京城开封,上万言书。
他指出,法度必须改革,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
他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因此他主张废除科举制度,官吏应从基层(乡党)选拔。
恳辞入朝
皇祐三年(1051年),任舒州通判,颇有政绩。
宰相文彦博推荐他为群牧判,出任常州知州、江东刑狱提典。
嘉祐三年(1058年)任度支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不久朝廷任命他入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他不愿任此闲职,固辞不就,遂改任知制诰,替皇帝起草诏令文告,纠察在京刑狱,因言忤旨意,难以在朝为官,于八年(1063年)八月以母病为由辞官回江宁守丧。
英宗即位后(1063年—1066年),屡召王安石赴京,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恳辞入朝。
改革运动
1067年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三司制置条例司,物色了一批拥护变法的官员参与制订新法。
1070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运动。
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
同时,改革科举制度,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地主和豪商对农民的剥削,促进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国家财政状况有所改善,军事力量也得到加强。
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毛泽东也称赞王安石最可贵之处在于他提出了‘人言不足恤’的思想。
(人言不足恤并不是由王安石等变法派人士提出来的,而是反对派对变法派的污蔑之词,原文类似的有三句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王安石听到这句话之后深觉其符合自己的变法主旨,遂大加宣扬。
)变法使朝廷垄断了商品贸易,不仅是官僚、大地主、还有小商人的利益均遭侵犯,社会原有秩序遭到破坏,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特别是曹太后、高太后的顽固阻梗。
加上在实施过程中过分求大求快,许多官吏借机敲诈盘剥,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上书直谏变法危害的贤良才能大臣均遭王安石罢黜或贬官或流放,导致税吏越发恣意妄为、胆大包天,此种情况愈演愈烈,实际效果与主观设想相差甚远。
王安石处于众疑群谤之中,宋神宗迫于皇亲贵戚和反对新法大臣的压力,于1074年四月罢去王安石相位,再任江宁知府。
次年虽又起用为相,但因新法派内部分裂及保守派的挑拨离间,王安石实际上难有作为,至熙宁九年十月再次罢相,出任江南签判,次年隐退江宁,过着闲居生活。
1085年,哲宗即位,年仅十岁,由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启用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为相,在苏轼的几番上奏下,废除了大多数为害甚巨的新法。
王安石在忧愤和遗恨中于翌年四月去世,葬于江宁半山园。
王安石晚年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文公、临川先生。
死后被追封为太傅;绍圣年间,赐谥号为文,配享神宗的庙庭;徽宗时,又配享文宣王庙。
而钦宗时,皇帝下诏停止他文宣王庙配享。
高宗采纳赵鼎、吕聪的意见,削去了其舒王的封号。
王安石执政之所以能敢作敢为,矢志改革,是受其进步的哲学思想支配,他把新故相除看做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树立了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的大无畏精神。
这些进步思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其散文长于说理,言简意深,笔力雄健,见识超群;诗词则遒劲清新,豪气纵横,对宋初形式主义的文风是有力的冲击,对豪放派诗词有直接影响。
其著作极为丰富,?存世的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残卷)、《唐宋百家诗选》、《诗义钩沉》等。
王安石从小在外,为官四处奔波,但对家乡有着一股挚情,几次回乡探亲,对家乡的亲朋好友,名胜古迹,写了许多诗文、书信、墓志,表达了他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家乡人民也对他有着深深的景仰和怀念。
许多地名都是为纪念他而取的,家乡学者著书撰文,为王安石辩诬:南宋金溪陆九渊在《荆公祠堂祀》中盛赞其人品高尚,贬斥了王安石的政敌;清代金溪蔡上翔,穷毕生精力撰写《王荆公年谱考略》,以辩宋史之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