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遗传的基本规律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完整课件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完整课件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染色质卷缩成为一定 数目和形态的结构。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二、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
(一)、染色体形态 在细胞分裂中期,一个完整的染色体包括以下几部分
随体 长臂 主缢痕
次缢痕
短臂 着丝点
根据着丝点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中部(M)、近中 (SM)、近端(ST)和端部(T)着丝点染色体。
第一次分裂(I):
1.前期I:又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
(1)细线期:核内染色体细长如线。染色体已复制,但着 丝点仍为一个。
(2)偶线期:各同源染色体分别配对,开始联会,联会 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叫二价体。
(3)粗线期:二价体逐渐缩短加粗,每二价体有四条染 色单体,也称四合体。此时,二价体中相邻的两条非姊妹染 色单体会发生片断交换。
26.2
(按9:3:3:1)
(二)、连锁遗传的解释和验证
1.连锁遗传现象的解释 F2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能是F1形成的
四种配子比例不等。 2.连锁遗传的验证 1.相引组 2.相斥组 经测交试验,证实无论是相引组还是相斥组,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为杂合体,相应的等位基因中其中一个对表现出的性状有明显影响.
理论数 3910.
(4)百双线合期:二价体继续2缩n短=变粗2,4因非姊妹染色单体相月互排季斥而松解,但有交2叉n相=连。2x,3x,4x,5x,6x,
3 因子假说 末期I: 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逐渐松散变细,形成二个子细胞。
子中去,并不因其它基因的存在而受到干扰。 2.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入同一配
子时是自由组合的。 3.雌雄配子的结合也是随机的。
(三)、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四、细胞的分裂
4.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 ① 间期 (G1 、S、 G2 )
染色体的复制 ② 分裂期:前期、中期、
后期、末期
四、细胞的分裂
4.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 ① 间期 (G1 、S、 G2 )
染色体的复制 ② 分裂期:前期、中期、
后期、末期
为细胞分 裂做准备
细胞体 积增长
端粒(封口,使DNA序列终止)
随体
三、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数目
2.2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① 染色体的形态 根据着丝点位置划分: V形、L形、棒状、点状
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形态
三、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数目
② 染色体的结构 超螺旋化的四级结构:
DNA 双螺

组蛋白
组蛋白八聚体
核小体
核小体
螺旋体
超螺旋体 染色体
叶绿 体
叶绿体、线粒体都各有自己的
DNA,它们与细胞核染色体中的
DNA构成植物遗传三大体系。
细胞

线粒 体
三、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数目
3.1. 什么是染色体? 染色体与染色质 染色体的遗传功能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 细胞分类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 态表现。
两者都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三、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数目
四合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四、细胞的分裂
4.2 植物细胞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
一次复制,两次分裂
第一次 分裂
第二次 分裂
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形态图
减数分裂(镜检)
细线期
偶线期
粗线期
双线期
终变期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串讲ppt课件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串讲ppt课件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大小、形状构造类似、 代谢和遗传功能一样〕彼此靠拢,配对——联 会。
粗线期:缩短加粗,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称二价 体或四联体。有能够发生染色体片段之间的交 换,产生遗传性状的重新组合。
双线期: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而分别,非姊妹 染色体间的交错——交叉,交叉端化
终变期〔浓缩期〕:缩到最短最粗
们的传送方式也遵照孟德尔式的根本遗 传规律。
;
三 基因的相互作用
加性作用
累加作用效应: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之间无显隐性关系,基因的作用是按一 定的常数累加
倍加作用效应
非加性作用
显性作用
部分显性作用
超显性作用
;
第二节 遗传力
表现型值〔P〕=遗传型值〔G〕+环境值〔E〕
VP=VG+VE
〔电离辐射、化学药剂〕处置而发生的 突变
;
第三节 基因突变的特征
突变的稀有性: 突变的重演; 突变的可逆性 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 突变的平行性: 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
遗传物质的变异
突变
基因
染色体构造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数目
重组:染色体的序列发生重排及新的组 合〔独立分配、交换在后代中出现新的 基因组合的过程〕
测交法:把杂种或杂种后代与隐性纯 合亲本交配,以测定杂种或其后代 的基因型。
自交法:以F2植株自交产生F3植株, 然后根据F3的性状表现来证明所想 象的F2基因型
花粉直接检查法:玉米、水稻、高粱、 谷子、黍等
;
第二节 自在组合规律 〔独立分配定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单体:2n-1,某一对染色体短少了一条 双单体:2n-1-1,从两对染色体中各短少

园林植物育种学选择育种幻灯片PPT

园林植物育种学选择育种幻灯片PPT
• (1)单株选择法技术比较复杂,需专设实验圃地,小区占地 多,对异花授粉植物需进行隔离,成本较高,同时对异花授粉 植物多代近亲交配易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
• (2)单株选择一次所留种子数量有限,难以迅速应用于生 产。
(二) 两种基本选择法的综合应用
• 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各有优点和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为取长补短而衍生出不同的 选择法。
第一次混 合选择种
多次混合选择
• 2.单株选择法(individualselection)
• 是个体选择和后代鉴定相结合的选择法,故 又称系谱选择法或基因型选择法,
• 是按照选择标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 良的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独种 植一小区形成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根据 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入选单株基因型优劣 的选择法。
a(q0)
Aa (p0q0)
aa (q02)
基因型频率:AA :D1= P02 Aa :H1=2p0q0 aa :R1= q02
基因频率:p1=D1+1/2 H1=p02 +1/2×2p0q0=p0 (p0+q0)= p0 q1=R1+1/2 H1=q02 +1/2×2p0q0=q0 (p0+q0)= q0
三、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1. 根据目标性状的主次制定相应选择标准 选种中往往需同时兼顾多项性状, 如产量、 品质、成熟期、抗性等。作为具体的选种 任务, 在众多的目标性状之间, 必然存在着 相对重要性的差别, 应在分清目标性状主次 的基础上制定各性状的取舍标准。
• 2. 目标性状及其标准必须明确
• 具体选择标准应根据作物的种类、用途和 选择目标尽可能明确具体。
二、选择的作用基础与实质
• 群体的遗传变异是选择的作用基础
群体遗传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03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与方法
引种驯化
总结词
通过将野生或外地园林植物引入本地,经过适应性栽培,使其成为本地园林植物的过程。
详细描述
引种驯化是园林植物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引入具有优良性状的野生或外地园林植 物,经过适应性栽培,使其逐渐适应本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成为本地的园林植
物资源。引种驯化的目的是丰富本地的园林植物种类,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
详细描述
基因工程育种是园林植物育种的最新方法之 一,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园 林植物中,如抗虫基因、抗病基因等,使其 获得新的性状和特性。再从中选育出新的品 种,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基因工程育种需要掌握基因工程技术,并需
要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多代的选育和培育。
04
园林植物育种实践与案例分析
详细描述
在园林植物育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新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避免 引入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的品种。同时,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病虫害
传播,也是保障生态安全和园林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 引言 •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与方法 • 园林植物育种实践与案例分析 • 园林植物育种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01
引言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一门研究园林植物遗传规律、种质创新和育种技术方法 的学科。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园林植物在美化环境、生态修 复和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园林植物的遗传 改良和品种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基因控制,表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园林植物性状遗传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园林植物性状遗传

第二节 花色与彩斑的遗传
彩斑的遗传
1.彩斑的概念
植物的花、叶、果、枝干等部位的异色斑点和条纹的统称。
2.彩斑形成的原因: 质体的分离与缺失 易变基因的体细胞突变 位置效应 染色体畸变 嵌合体 病毒
第三节 花径和重瓣性遗传
1.花径、重瓣性与数量性状 2.增加花径的途径 3.重瓣花的起源 4.花径和重瓣性的遗传
第三节 花径和重瓣性遗传
花径、重瓣性与数量性状
花的直径表现为数量性状,重瓣性在大多数情下也表现为数量性状, 其遗传遵循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如:牡丹、菊花等。
第三节 花径和重瓣性遗传
增加花径的途径
花径是数量性状,其遗传遵循数量性状的遗传机理。 改进栽培条件
充足的水肥,适当的管理及精心培育能使花径变得更大。
第一节 花的发育
花器官的发育
花芽原基的分化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基因控制不同花器官的形成。
ABC模型
A、B、C分别表示控制花器官发育的三类基因。
A类基因
最外轮花萼
A类 + B类基因
第二轮花瓣
B类 + C类基因
第三轮雄蕊
C类基因
最中间的雌蕊
如果这三类基因发生突变,则不能形成完全的花器官。
B
A
C
A
AB BC
花型的发育 花型的发育受基因控制
第二节 花色与彩斑的遗传
1.花色的形成 2.花色遗传 3.彩斑的遗传
郁金香
兰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 花色与彩斑的遗传
花色的形成
花色的形成与花部所含色素种类和花被片海棉组织层的物理特性有关, 而主要受所含色素种类的影响。
花的色素有三大类群: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青素。每一类色素均包 括很多种类。植物的不同花色是由不同的色素组成的。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专套本详细整理).pptx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专套本详细整理).pptx

称核型分析.核型模式图:将•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条按其特征画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 图称为核型模式图"
.有丝分裂:口核细恂的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女制的姐妹染色单体在纺循丝的牵拉下分向两极,从而产生两个 染色体数和遗传性相同的子细胞核的一种细胞分裂类型
.■效分裳:又称成熟分衰.是在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予时所发生的•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因其使体细胞柒色体数目 城半,故称减数分裂,
.连幅遗传图;存在于同-唤色体上的基因,殂成•个连钺群,把•个连锁群的各个明因之间的距离和依次标记出来 ,就能形成(绘)连锁遗传图,
.染色体■:通过细致支配的杂交试验和种植并测定大量后代不同性状的连候程度•记录不同性状之间结合在起遗传 的频率,可以标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叫做染色体图.
.性染色体:与性别确定行美的染色体.
.科质费»乂称育种资源、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指选育优良品种工作中可能利用的•切繁殖材料.(称育种材料 更为准确)
.B1.林植物种质贵∙1.是园林植物中能构其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能表达的遗传物质总称.也称遗传资源,基 因资源.
.引浒:将野生或栽培植勃的种子或养分体从其自然分区域或技培区域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
K。.非整倍性交鼻:是指生物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不是成倍地增加或削取,而是个别染色体的增减, XI.基因央支: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发生了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变更.也称点突变.
X2.突变体:我现出突变性状的个体
.突交率:突变体个数占视察总个体数的比率.
.性细胞突变:凡是在性原始细胞和成熟的性细胞内发生的突变称为性细施突变.
.二价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四合体:一个二价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也称为四合体.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常规育种技术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常规育种技术
4. 居里:是放射性强度的单位,用Ci或C表示。
第一节 辐射诱变
④ 剂量率 剂量率在辐射育种中很重要,往往用同一剂量处理同一个
品种的种子,剂量率不同,辐射效果也不相同。剂量率即单位时 间内射线能量的大小。单位以伦/分或伦/小时来表示。
P=D/T P — 剂量强度 D — 放射剂量 T — 照射时间
自然界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重组; 染色体数量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基因突变。
人工诱变的方法
人工诱变的思路
➢ 染色体结构变化 ➢ 染色体数量变化 ➢ 基因突变 ➢ 转基因操作
人工诱变的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人工诱变的技术措施
辐射诱变 化学诱变 空间诱变 基因工程
第一节 辐射诱变
S – 根长或苗高; Gt – 第7天的发芽数; Dt – 达到指定发芽数的日数。
第一节 辐射诱变
5、辐射材料的选择
① 选择材料的原则 综合性状好,个别性状有待改善; 杂合子材料; 易产生不定芽; 对辐射较为敏感的材料。
第一节 辐射诱变
② 影响植物材料敏感性的因素
氧:如果使种子或植物在完全无氧的空气中受照射,则诱变效率可以 提高,而染色体损伤相对减少。如希望产生较多的染色体畸变,最好 在有氧的条件下处理。
辐射诱变: 利用物理辐射能源处理植物材料,使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进而从中筛选变异进行品种培育的育种方法。
第一节 辐射诱变
1、 辐射诱变的特点 ①提高突变频率,扩大突变谱; ②能改变品种单一不育性状,而保持其它优良性状不变; ③变异的方向和性质不确定; ④辐射后代分离少,稳定快,育种年限短; ⑤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结实性。
1. 伦琴:简称伦或用R符号表示,它是最早应用于测量X射线的 剂量单位。

园林植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规律课件

园林植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规律课件
着丝点分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
1.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分裂间期及在间期的DNA复制 不同点: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前期很长
前期相对较短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交换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绪论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农业生技產品:彩色海芋
资料来源:台湾农委会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进入后期着丝点仍未分裂
进入后期着丝点已分裂
后期是同源染色体间的分离
后期是姊妹染色体单体的分离
产生的子核不含全部原同源对的染 色体
主要过程中染色体是行动的基本单 元
产生的子核包含原同源对的染色体
主要过程中子染色体是行动的基本 单元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的比较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质(chromatin)是指真核生物细胞 核内细胞分裂间期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 物质,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 量RNA所组成的复合物,是细胞分裂间 期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第七章 彩斑花叶和嵌合体的遗传精品PPT课件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第七章  彩斑花叶和嵌合体的遗传精品PPT课件
花色育种的成就
第七章 彩斑、花叶和嵌合体的遗传
在花瓣或叶片上有不同色彩的条纹 或斑点,是某些园林植物的重要特点, 并构成它们观赏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植物体上的花斑与条纹
二、规则性花斑的遗传
规则性的花斑 彩斑通常都是由稳 定的基因控制的, 因此规则彩斑都能 在有性杂交过程中 按照遗传的基本规 律进行遗传传递。
花斑:由花瓣基部的色斑组成一 个界限分明的中央圆斑。
花眼: 花眼在离瓣花中是由花瓣基 部的色斑组成,通常呈圆形或等边 五角形,在合瓣花中也是由筒状花 基部的色斑组成。

紫斑牡丹
花环:
花边:
三、不规则彩斑的遗传
分区彩斑
混杂彩斑
三、不规则彩斑的遗传
造成不规则花斑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质体(叶绿体)的分离和缺失; 2. 易变基因的体细胞突变; 3. 位置效应; 4. 各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 5. 内层组织从嵌合体上分化出来; 6. 转座子移动机制 7. 病毒感染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7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三、不规则彩斑的遗传
3. 彩斑和染色体畸变 1. 断裂·融合·桥的循环作用 2. 环形染色体 3. 粘型染色体
三、不规则彩斑的遗传
4. 病毒杂锦斑
有些不规则的花斑彩斑不是由于遗 传物质的差异造成的,而是由于某些病 毒感染引起的病态。
这类彩斑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加 以保存,或用适当种类的病毒感染而传 递给其它品种,然而这种性状的表现仍 然是受基因控制的。

第四、五章园林植物杂交育种ppt课件 176页PPT

第四、五章园林植物杂交育种ppt课件 176页PPT
锁 4 )目标性状为隐性时,每回交一代后需自交一代 5 )必要时可进行改良回交(选用同类型的其它品
种作轮回亲本,防止多代近交导致生活力衰退)
4 .多亲杂交的亲本选配要求
1 )优良性状多的亲本、遗传力低的亲本或具 主要目标性状的亲本后参加杂交
2 )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先参加杂交 3 )隐性目标性状在杂合状态下不能依据表型
摘心、去蘖 病虫害防治、防止人为破坏 成熟前套纱布袋 3 )杂交种子的采收和贮藏 种子成熟后,及时采集杂交种子(注意放标 牌)
5 .室内切枝杂交
适用于种子小、成熟期短的植物,如菊、 杨、柳、榆
技术程序:枝条的采集与修剪 ,水培与管 理 ,去雄,隔离,授粉 ,种子采收
第五节 杂交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F1× 比松 ┋(早花,矮生性) ↓
沈农2号番茄 (早熟、丰产、有限生长、大果)
2. 合成杂交(双交)
参加杂交的亲本先两两杂交配成单交种,再将 两个单交杂种杂交。
优点:将分散于多数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综合于杂 种中,丰富了杂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变异类 型,可选育出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合成杂交
亲本的基因型及性状表现是杂种后代性状形 成的物质基础。
杂交亲本的选择直接影响育种效果,是杂交 育种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 .亲本选择的原则
1 )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
广泛搜集符合育种目标原始材料,了解目标性状遗传 规律,从大量原始材料中精选亲本。
2 )尽量选用优良性状多的种质材料
优良性状越多,需要改良完善的性状越少, 育成优良品 种的几率越大。
育种圃鸟瞰图
综上所述,系谱法可概括为: 一代看, 二代找, 三代定, 四代促。
即F1看组合优劣,F2找重点组合中的优 良单株,F3定系统的好坏,F4促系统的稳定。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件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件

诱变育种
原理:利用物理、 化学或生物因素 诱导植物产生突 变
特点:突变频率 高,突变类型多 样
应用:在园艺植物 育种中广泛应用, 如选育抗病、抗虫、 抗逆等品种
注意事项:需要 严格控制诱变条 件,避免产生有 害突变
倍性育种
倍性育种的概念:通过改变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来改变其遗传特性的育种 方法 倍性育种的方法:包括人工诱导多倍体、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
选择育种
目的:提高园艺植 物的品质和产量
原理:选择具有优 良性状的个体进行 繁殖
方法:包括自然选 择和人工选择
注意事项:选择过 程中要考虑到遗传 多样性和生态适应 性
杂交育种
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培育出新品种 优点:能够快速获得优良性状,提高育种效率 缺点:需要选择合适的亲本,可能会出现性状分离 应用: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花卉等园艺植物的育种
汇报人:
改善品质:通过育种改善蔬菜 品质,提高口感和营养价值
抗病抗虫:通过育种提高蔬菜 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使用
适应环境:通过育种使蔬菜适 应不同环境条件,提高种植范 围
花卉育种的应用与实例
花卉育种的目的: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抗病性、抗逆性等 花卉育种的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花卉育种的实例:玫瑰、郁金香、百合等 花卉育种的成果:培育出更多新品种,提高花卉的品质和产量
遗传学基础
遗传物质:DNA和RNA 遗传信息:基因和染色体
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 体变异
遗传选择: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遗传规律:孟德尔定律和摩尔根定律
遗传工程:基因编辑和基因转移
繁殖原理
遗传物质:DNA和RNA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 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育种目标:提高产量、品质、抗病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分析试验资料,获得预期的结果,做出可靠的结论。
实践上的应用:
✓ 指导育种;杂种通过自交将产生性状分离,同时也导致基因的纯合。 所以杂交育种上,自交和选择要同时进行。
✓ 良种繁育,防止天然杂交以免杂合而分离。
练习:
已知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 1、若父母都为双眼皮,孩子为双眼皮的几率是多少? 2、若父母一方为双眼皮,一方为单眼皮,生双眼皮 孩子的几率是多少? 3、若双方都是单眼皮,能否生出双眼皮的孩子?
红花 圆粒 黄色 饱满 绿色 腋生 高的
F2 的 表 现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705红花
224白色
5474圆粒 1850皱粒
6022黄色 2001绿色
822饱满 299不饱满
428绿色
152黄色
651腋生
207顶生
787高的
277矮的
比例 3.15:1 2.96:1 3.01:1 2.95:1 2.32:1 3.14:1 2.84:1
二、自由组合规律(独立分配定律)
2.2 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两对相对基因控制。 具两对相对基因的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基本原理:隐性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这种配子对性 状不起决定作用。
红花(Ww) × 白花(ww)

F1 红花
白花
1 :1
一、性状的分离规律
自交法 ➢ 概念: F2植株自交产生F3株系,再根据F3的性状表现来验
证F2的基因型。
➢ 例如, F2为白花植株, F3应全为白花植株; F2为红花植株,2/3植株是Cc杂合体, F3则再分离出3/4红花植株和
孟德尔
概念
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2.相对性状:具有相对差异的同一单位性状。 3.显性性状 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两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没
表现出来的称隐性性状。 完全显性 两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其中一个亲本的性状的现象。 4. 表现型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状。如红花、圆粒等。 基因型 个体的基因组合。如 AA、AaBb 等。 5. 纯合体 成对基因相同的个体。 杂合体 成对基因不相同的个体。
的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配子能良好地发育并以均等机 会相互结合。 不同基因型合子及个体具有同等的存活率。 生长条件一致,试验群体比较大。
一、性状的分离规律
1.4 分离规律的应用 理论上的应用:
❖ 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 在遗传研究和杂交育种工作中应严格选用合适的遗传材料,才能正确
合,机会均等,结果形成 3:1的表现型分离比。
一、性状的分离规律
p 红花(♀)×白花(♂) ↓
F1 红花 ↓自交
F2 红花 白花 株数 705 224 比例 3.15 : 1 理论值 3 : 1
实质:同对基因彼此分离
一、性状的分离规律
1.3 分离假设的验证 测交法(测验杂交):被检测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的杂交。
P (非糯性)WxWx × wxwx(糯性)
(含直链淀粉)∣
∣ (支链淀粉)
Wx
wx
碘液染色 蓝黑色
红棕色

F1 Wxwx
一、性状的分离规律
要达到理想的分离比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亲本必需是纯合二倍体,相对性状差异明显。 基因显性完全,且不受其他基因影响而改变作用方式。 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机会均等,形成两类配子
思考
染色体、 DNA、基因、性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
染色体
蛋白质
基因
DNA双螺旋链
一、性状的分离规律
1. 1 分离现象 红花:白花=3:1
子二代及后续多代自交仍有此规律 7对性状均表现出此规律
一、性状的分离规律
性状
杂交组合
F1表现的 显性 性 状
花色
红花×白花
种子性状 性状的分离规律
1.2 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假设
遗传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遗传因子之间存在显隐性关系。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隐性遗 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
相对的遗传因子相互独立,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 杂合体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配子数目相等(1:1),各雌雄配子随机结
二、自由组合规律(独立分配定律)
2.1 独立分配现象
P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F2 黄、圆 : 黄、皱 : 绿、圆 : 绿、皱
实际粒数
315
101
108
32
理论比例
9: 3
:3
:1
总数 556 16
黄色:绿色 =(315+101):(108+32)= 416:140 ≈ 3:1 圆粒:皱粒 =(315+108):(101+32)= 423:133 ≈ 3:1
277矮的
比例 3.15:1 2.96:1 3.01:1 2.95:1 2.32:1 3.14:1 2.84:1
一、性状的分离规律
性状
杂交组合
F1表现的 显性 性 状
花色
红花×白花
种子性状 圆粒×皱粒
子叶颜色 黄色×绿色
豆荚形状 饱满×不饱满
未熟豆荚色 绿色×黄
花着生位置 腋生×顶生
植株高度 高的×矮的
豆荚形状 饱满×不饱满
未熟豆荚色 绿色×黄
花着生位置 腋生×顶生
植株高度 高的×矮的
红花 圆粒 黄色 饱满 绿色 腋生 高的
F2 的 表 现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705红花
224白色
5474圆粒 1850皱粒
6022黄色 2001绿色
822饱满 299不饱满
428绿色
152黄色
651腋生
207顶生
787高的
1/4白花植株; 1/3植株是CC纯合体,F3则全部为红花植株 。
花色分离情况:100株F2中红花植株有64株(2/3), 在F3代 再分离出3/4红花植株和1/4白花植株;F2中36株(1/3)白 花植株,在F3中不再分离,全部为白花植株。
一、性状的分离规律
F1 花粉鉴定法
理论基础:相对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若此基因在 配子发育阶段表达,则可通过观察配子(花粉)验证。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遗传的基本规律
1. 分离规律 2. 独立分配规律 3. 孟德尔规律的扩展 4. 连锁互换规律
孟德尔
现代遗传学之父。 生物学科的奠基人。 研究过玉米、紫罗兰和
紫茉莉等。 考察生物的整体,更着
眼于生物的个别性状。
选择豌豆的理由:
稳定的,可以区 分的性状。
自花(闭花)授 粉,人工授粉也 能结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