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检测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检测题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50200
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
A.x的值等于2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
2.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
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3.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A.H2B.Cl2
C.NaOH D.Na2CO3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
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5.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6.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70%B.50%C.30%D.10%
7.“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
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
8.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丙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B.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
C.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9.一定条件下,某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60 1.500
反应后的质量/g33x243
A.x的值等于0.5
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C.乙一定是催化剂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0.“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则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
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1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3个硝酸根离子:3NO3-B.2个铝原子:Al2
C.五氧化二磷分子:O2P5D.标出氯化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2
Mg Cl
2 12.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不可分
B.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C.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转化①、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13.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O3分子B.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4:3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
15.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丁表示的是阴离子
C.甲、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乙元素在化合物通常中显+1 价16.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
2042020
/g
反应后质量
2待测3226
/g
A.乙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
B.甲是一种化合物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6:13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7.维生素C,可能是我们平时最熟悉的维生素,当我们出现口腔溃疡的时候,可能就是由于缺少它引起的。

其实,维生素C的作用远不止祛除口腔溃疡,我们若是睡觉之前适量的补充一些维生素C,或许能收获许多好处。

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
B.维生素C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核
C.维生素 C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原子质量比为9:1:12
18.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NaClO是一种钠盐
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
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
19.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

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1:1
20.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 .+6
B .+3
C .+5
D .+1
21.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2X 一定条件
CO (NH 2)2+H 2O ,X 的化学式为( )
A .NH 3
B .N 2H 4
C .HNO 3
D .NH 3•H 2O
22.下列关于反应C+2H 2SO 4(浓)===
CO 2↑+2X↑+2H 2O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SO 3
B .X 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 .CO 2和X 的质量比为11:16
D .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
23.3.0g 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 2和1.8g 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 .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24.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 .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25.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
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 : l
D .l 个丙分子由1个甲分子和2个乙分子构成
26.过氧化钠(Na 2O 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 .Na 2CO 3和H 2 B .Na 2O 和O 2 C .NaOH 和O 2 D .Na 2CO 3和O 2 27.FeS 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SO 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 2+11O 22X+8SO 2,则X 的化学式为
A .FeO
B .Fe 3O 4
C .Fe 2O 3
D .FeSO 4
2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211616
(g)
反应后质量(g)17m611
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
D.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
29.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B.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
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D.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3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W G H P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
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
D.待测值为13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C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50+2=23+x+24+3,x=2。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50+2=23+x+24+3,x=2,故A正确;
B、由表格数据可知,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反应前后没变,乙是催化剂或没参加反应,丙丁的质量增加,则丙丁是生成物,则甲是化合物,故B正确;
C、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反应前后没变,乙是催化剂或没参加反应,丙丁的质量增加,则丙丁是生成物,反应是甲生成丙丁的反应,为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
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4:3=8:1,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反应中减少的我反应物,增加的为生成物。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
B. 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
C. 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错误;
D. 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C。

3.D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详解】
饱和食盐水中不含有碳元素,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碳酸钠,故选D。

4.B
【解析】
【分析】
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

X反应后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18g-2g=16g,Z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6g=10g,W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1g=5g,5g+10g<16g,所以Y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5g=1g,该反应是Y+W+Z==X。

【详解】
A.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错误;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正确;
C.m=1-1=0,错误;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6:0,错误。

故选B。

5.D
【解析】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
D、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详解】
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4,混合气体中碳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
3
×24%=32%,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
24%-32%=44%;
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混合气
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
3
×24%=64%,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1-24%-64%=12%;
题目中燃烧后生成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所以氮气的质量分数应该介于12%~44%之间,故选C。

7.B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解】
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
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式C2H5OH,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解析】
【详解】
A、丙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1个丙氨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则一
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7)=2:1,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N:O=36:7:14:32,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B
【解析】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60g﹣33g=27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7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4g﹣0g=24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g﹣0g=3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详解】
A、乙的质量不变,x的值等于1.5,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g:3g=8:1,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0.B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甲、乙分别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丙丁分别是
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 催化剂
4CO2+N2。

【详解】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A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和乙中氧元素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故B错误;
C、甲是二氧化氮,丁是氮气,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C正确;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4:4=1:1,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决此类题的一般步骤,根据微观示意图确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然后分析解答。

11.A
【解析】
【详解】
A.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离子符号前加相应的数字,3个硝酸根离子:3NO3-,此选项正确;
B.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铝原子:2Al,此选项错误;
C. 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在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一个该分子,故五氧化二磷分子:P2O5,此选项错误;
D. 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氯化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1
2
Mg Cl,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2.D
【解析】
A、由图示可知,一个氯气分子和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次氯酸分子。

两个次氯酸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化学方程式为:转化
①H2O+Cl2=HCl+HClO;转化②2HClO 2HCl+O2↑。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应前后分子发生了变化,分子可再分,错误;B、由转化①H2O+Cl2=HCl+HClO可知,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错误;C、转化②2HClO 2HCl+O2↑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错误;D、转化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1,都发生改变,正确。

故选D。

点睛: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质量都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13.B
【解析】
【详解】
A、过氧乙酸(C2H4O3)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而不是O3分子,故选项错误;
B、过氧乙酸(C2H4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2
12214163

⨯+⨯+⨯
×100%=31.6%,故
选项正确;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
⨯+⨯+⨯=76,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常省略,故选项错误;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4.C
【解析】
试题分析:A.镁条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错误。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是因为其中的C变为CO2气体,其中的H元素变为H2O蒸汽逸出,逸出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错误。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得到锰酸钾、二氧化锰、氧
气。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因此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蒸汽。

D.C+O2CO2。

12 g.由方程式可知12g碳和32 g氧气恰好反应,而给出的氧气的质量是16g,不足量,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按照氧气来计算。

可生成22g.错误。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级反应物有一种是过量时的计算的知识。

15.D
【解析】
【详解】
A.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上图共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选项错误;
B. 丁表示的微粒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是阳离子,选项错误;
C. 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彼此化学性质相似,不是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化学性质相似,甲、丙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D. 乙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反应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化合物通常中显+1 价,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

16.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2g=18g,所以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32g-20g=1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26g-20g=6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甲是一种化合物,故B正确;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2g:6g=2:1,故C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D 错误。

故选B。

17.C
【解析】
【详解】
A.由分子结构简式可知,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每个原子有一个原子,所以维生素C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核,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维生素C(化学式
C6H8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2+8×1+6×16=176,所以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叙述错误,故符合题意;
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6):(1×8):(16×6)=9:1:12,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A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1)+x+(﹣2)="0" x=+1;故A不正确;B、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由金属钠与酸根组成,属于盐;含钠元素的盐可称为钠盐;故B正确;C、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由Na、Cl、O三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D、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故D正确;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19.B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说明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的质量为25克,B的质量为15克,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说明参加第一次反应的A的质量为15克,B的质量为9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第一次反应的C的质量为6克,则A、B、C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2,则第二次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10克,生成D的质量为50克。

A、参加第一次反应的B的质量为9克,剩余6克,选项错误;
B、A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5克时,生成D的质量为25克,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的质量为25克,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克,选项正确;
C、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5:3,选项错误;
D、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5:2,选项错误。

故选B。

20.A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

【详解】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1)×2+2x+(﹣2)×7=0,解答x=+6;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21.A
【解析】
【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22CO +2X CO(NH )+H O 一定条件 ,反应前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1、0、2、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1、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 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每个X 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3NH 。

故选A 。

22.D
【解析】
【详解】
根据反应C+2H 2SO 4(浓)=== CO 2↑+2X↑+2H 2O 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和原子个数不变,则可知:反应前C 原子个数为1、H 原子个数为4、S 原子个数为2、O 原子个数为8;反应后C 原子个数为1、H 原子个数为4、O 原子个数为4;可以推测X 气体为SO 2;因此: A 、根据分析,X 气体为SO 2;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SO 2的水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CO 2和SO 2的质量比为44:128=11:32;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 、碳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为0,CO 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23.C
【解析】
4.4gCO 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
100%=1.2g ,1.8g 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 1.8g×100%=0.2g ,生成物4.4g 二氧化碳和1.8g 水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2g+0.2g=1.4g ,1.4g <3g ,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g ﹣1.4g=1.6g ,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A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 、根据化合物原子的个数比=,则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
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3OH,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6=32;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
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2)=22:3
D.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选C
25.A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催化剂
CH4O。

【详解】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化合反应,故A正确;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甲、丙属化合物,乙属单质,故B不正确;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不正确;
D、l个丙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不正确。

故选A。

26.D
【解析】由题中信息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与另一种物质,另一种物质中必定含有钠元素和碳元素,故选D。

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解题关键。

27.C
【解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2+11O22X+8SO2,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2O3。

故选C。

28.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2+1+16+16=35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17+m+6+11,故m=1g。

Y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正确。

反应前后,X物质质量增多,Y质量不变,Z质量减少,W质量减少,两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该反应为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反应后Z质量为6g,Y质量为1g,故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选项正确。

反应后剩余6gZ,则消耗的质量为16-6=10g。

反应后剩余的W为11g,消耗的W为16-
11=5g,故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的物质,可能作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完全与反应无关,所以首先需要通过密闭容积内质量守恒计算未知量的值。

29.B
【解析】
【详解】
A、甲乙均为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故A错误;
B、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2,故B 正确;
C、根据反应图示可知,转化①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根据甲和丙的化学式,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甲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30.A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待测”的值,再根据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

【详解】
A、物质H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 不正确;
B、W、P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G增加,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H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属于化合反应而不是分解反应,故B正确;
C、反应中G、P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8+1+2+32=待测+26+2+12,因此待测=13g,反应后物质待测值W的质量为:18g﹣5g=13g,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