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秋节

我国农历八月十五,称为中秋节。在我国历法中,八月十五正好是一年的秋季,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第二个月,而且又是八月中旬,故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八月半、团圆节、月夕节等,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

中秋季的来历说法很多,很多学者研究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习俗,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佑护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之为“秋报”。此外,中秋时节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祭月、赏月活动,是中秋节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日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之风。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将赏月之俗逐渐重于祭月,祭奉已变成轻松愉快之事。中秋节演变过程中,又与众多神话传说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内涵丰富的这一重要节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月宫的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此外,还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

中秋节历史悠久,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形成发展起来的。早在《周礼》中就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周代就有祭月活动;汉代以前,秋祭月已列入朝廷典章;唐朝

初年,中秋节已成为固定的日子,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盛行,但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北宋太宗年间,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在民间流行,其赏月之风盛行;明清时期,中秋之夜宫廷和民间的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日益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甚至在东南亚等地也逐渐传播开来。

中秋节习俗丰富多彩,我国自古就有中秋节之夜祭月、赏月之俗,人们在庭院摆上供桌,供上多种瓜果、月饼等,家庭主妇率儿女,向月宫娘娘许愿(因月属于阴性,所以主持拜月的多为女性),也有的全家人参加拜月;中秋之夜,我国各地习俗多样,有走月、行月、听月、拜月、跳月、偷月、闹月等民间赏月习俗。中秋节习俗发展到现在,已有一些变化,月下游玩、拜月习俗,没有过去盛行,但馈赠月饼、瓜果等礼品,走亲访友以及和家人团聚,设宴赏月,共度美好生活,已成为主要内容。

月饼注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我国古代祭拜月神的供品,以后逐渐演变为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是军队的祝捷食品。据记载,唐高宗时,大将李靖征讨匈奴得胜,于八月十五而归,当时吐鲁番商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叫“胡饼”。此后长安等地,便有从事生产的饼师,出现了糕饼铺。北宋时,皇家中秋节喜食一种叫“宫饼”,民间称之为“小饼”等;南宋已出现了“月饼”一词。明代时月饼更受宠,中秋节民间吃月饼逐渐流传开来,已成为中秋节必备食品,并以月饼馈赠亲友。清代,月饼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已达到花色、品种极为丰富的程度。月饼发展到现在,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而异。

月饼象征团圆,最初是用来祭拜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成为中秋节的礼品。

雷泽

上古时期菏泽市及周边邻县部分地区有四泽,即雷泽,大野泽(或叫巨野泽,唐代时期湖面还很大,南北300多里,东西100多里,淤积后北部即为梁山泊),菏泽(菏泽市城东南、定陶城东北,南北约十里,东西约20里,是联通中国东西南北水上交通的中枢),孟渚泽(曹县城东北、单县城西南)。五水(有记载十水)即:菏水、济水、洑水、雍水、丹水、沮水等。由于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自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期800余年,以定陶为中心的菏泽地区,是诸侯四通、天下交通贸易商品集散中心,被《史记》作者司马迁称之为“天下之中”,至西汉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决口多次流经菏泽,四泽、五水(或十水)逐渐淤塞为平地(大野泽北部仅留东平湖),继而逐渐消失了“天下之中”的地位。现根据有关专家学者研究的资料简述如下。(因雷泽及源远流长的文明,主要涉及上古、中古时期,故有些专家学者研究结论不一。)

一、雷泽及变化:雷泽(又称华夏泽等)位于菏泽城东北60里,鄄城东南30里,郓城西南60里,雍、沮二水会同于此泽,距今已有8000多年。雷泽盛水期又与东边90里的大野泽相沟通,水面数百里。古代大亦曰夏,这一带又是夏后氏鲧、禹氏族的发祥之地,故雷泽又称雷夏泽。经数千年的黄河淤积,到北魏时仅有东西20余里,南北15华里。

唐代以后逐渐受到黄河泛滥淤积的影响,至金、元、明三代被黄河泥沙淤积为平地。至今牡丹区的辛集、都司等地人们仍称北大洼。

二、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华胥是我国母系社会6400年前生活在雷泽一带的部落领袖,是中华先民第一个有姓氏的始祖母。她在雷泽边踏了雷神(注)的脚印而怀孕,生下了伏羲和女娲(有些学者认为伏羲出生在甘肃天水)。伏羲是中华民族第一个有姓名的男性始祖,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东亚不少民族共同敬奉的始祖。伏羲开创了父系社会,教民结网捕鱼,驯养牲畜,发明八卦,倡德治、造文字,建立婚姻制度。女娲心灵手巧,抟黄土作人,炼无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伏羲、女娲兄妹二人结婚,生息繁衍,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雷泽是“华夏民族”、“华夏文明”的渊源。帝尧、帝舜又都与雷泽息息相关。鄄城谷林有尧王墓(也有学者认为墓在雷泽旁的尧王寺),有“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海滨”的记载(历山在雷泽西南岸,今鄄城县闫石口镇历山庙村,陶河滨在定陶西)。尧帝、舜帝是中华先民由蒙昧走向文明国家的圣祖。因此雷泽地位神圣,是中华先民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华夏文明历史长河的重要源头(近代研究认为中华文明为多源头)。生于雷泽的伏羲是首位《周易》著作人。《周易》也称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是一本推天道以明人事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此书继

上古之伏羲首画八卦后,中古周文王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周公则作爻辞;下古孔子又作十翼。经过数位圣人之手而成,《周易》在中国、韩国等国乃至世界文化史、思想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注:

雷神:雷泽等四泽和十水中有鳄鱼,鳄鱼群居于水中,每遇雷雨,群吼如雷,被先民奉为雷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