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课文原文及注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秦论
贾谊
秦孝公①据殽函②之固,拥雍州③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④。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⑤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⑥而取西河之外。

注释:
①秦国的国君。

他用商鞅(即文中的商君)变法,富国强兵。

②(殽(xiáo)山和函谷关的东边。

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③(yōng)今陕西省中部北部、甘肃省(除去东南部)、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

④意思是,(秦孝公)有并吞天下野心。

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

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意思。

八荒,原指八方荒远的地方。

⑤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自相斗争。

连衡,也写作“连横”,是一种分散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斗,在这里是使动用法。

⑥两手相合,形容毫不费力。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①蒙故业,因遗策②,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③。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④,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⑤。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⑦,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⑧;齐明、周最(冣zuì)、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⑨;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⑩。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⑪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⑫,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⑬;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⑭,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注释:
①惠文王、武王、昭襄王。

惠文王是孝公的儿子,武王是惠文王的儿子,昭襄王是武王的异母弟。

②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③(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④会盟:古代诸侯相会结盟。

削弱秦国。

弱,在这里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⑤采用合从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合从,是连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从,同“纵”。

⑥孟尝君,齐国的贵族,姓田名文;春申君,楚国人,姓黄名歇。

他们同赵国的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

⑦相约为合从,离散秦国的连衡策略。

⑧宁越、徐尚等许多人替他们谋划。

宁(Nìng(《汉语大字典》)/Níng(《现代汉语词典》))越,赵人。

徐尚,宋人。

苏秦,洛阳人,是当时的“合从长”。

杜赫,周人。

⑨齐明、周最等许多人沟通他们的意见。

齐明,东周臣。

周最,东周君的儿子。

陈轸,楚人。

召滑,楚臣。

楼缓,魏相。

翟景,魏人。

苏厉,苏秦的弟弟。

乐毅,燕将。


⑩吴起、孙膑等许多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吴起,魏将,后入楚。

孙膑,齐将。

带佗,楚将。

倪良、王廖,都是当时的兵家。

田忌,齐将。

廉颇、赵奢,都是赵将。

⑪(qūnxún)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

⑫(乘他们的)困敝而制服他们。

弊,通敝,困顿、失败。

⑬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

橹,盾牌。

⑭孝文王,昭襄王的儿子,在位只有三天就死了。

庄襄王,
孝文王的儿子,在位三年。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①,振长策而御宇内②,吞二周③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④,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⑤,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⑥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⑦;百越之君,俯首系颈⑧,委命下吏⑨。

乃使蒙恬⑩北筑长城而守藩篱⑪,却⑫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⑬,以愚黔首⑭;隳⑮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⑯,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⑰,据亿丈之城⑱,临不测之渊⑲,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⑳精卒陈利兵而谁何㉑。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㉒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注释:
①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

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②意思是用武力来统治各国。

振,举起。

策,马鞭子。

御,驾驭、统治。

③东周和西周。

东周是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的都城。

西周是周考王(前440-前426)封给他弟弟桓公的封地。

④登上皇帝的位子控制天下。

履至尊,登帝位。

六合,天地四方。

⑤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⑥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⑦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

⑧意思是愿意服从,同意投降。

俯首,低头,表示服从。

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⑨(百越之君)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

下吏,狱吏。

⑩秦将。

始皇时领兵30万北逐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⑪比喻边疆上的屏障。

藩,篱垣。

⑫退却。

这里是使动用法,故可译作击退。

⑬各学派的书籍。

言,言论。

⑭秦朝称百姓为“黔首”。

⑮(huī)毁坏。

⑯销毁兵器,锋,兵刃。

镝(dí),箭头。

⑰凭着华山当做城,就着黄河当做池护城河。

践,践履。

⑱指华山。

⑲指黄河。

⑳可靠的大臣。

㉑呵问他是谁,就是缉查盘问的意思。

㉒坚固的城池。

金,比喻坚固。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①。

然陈涉瓮牖绳枢②之子,甿隶③之人,而迁徙之徒④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⑤之富;蹑足⑥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⑦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⑧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⑨。

山东⑩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注释:
①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

②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

形容家里穷。

牖(yǒu),窗户。

③甿(méng),同“氓”,耕田的人。

隶,奴。

④被征发的人。

指陈涉被征发戍守渔阳而言。

⑤陶朱,就是春秋时越国的范蠡(lǐ)。

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跑到陶(今山东省定陶县的西北),自称陶朱公。

他善于经营生计,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猗(yī)顿,春秋时鲁国人。

他向陶朱公学致富之术,大畜牛羊于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的南部,积累了很多的财物。

⑥用脚踏地,这里有“出身于……”的意思。

行伍[háng wǔ] :古代军队编制。

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
行。

后用行伍泛指军队:~出身。

⑦田间小道,这里指田野。

⑧举。

⑨(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

赢,担负。

景,同“影”。

⑩指殽山以东。

即东方诸国。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①;谪戍②之众,非抗③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④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⑤,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⑥之势,序八州⑦而朝同列⑧,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⑨而七庙隳⑩,身死人手⑪,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⑫。

注释:
①农具木棍不比钩戟长矛锋利。

耰(yōu),古时一种农具,似耙而无齿。

棘,同“戟”。

矜(qín),戟柄。

这里的意思是农民军的武器,只有农具和戟、矛的柄(木棍)。


(xiān),锋利。

钩戟,钩,古代一种短兵器。

戟,古代一种以戈和矛合成一体的长柄兵器。

铩(shā),长矛。

②指被征发戍守边远。

③高,强。

④向前。

⑤量量长(短),比比大(小)。

絜(xié),衡量。

⑥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故后世称天子为“万乘”。

⑦统制八州。

序,原指排列位次,这里是引申义。

八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⑧使六国诸侯都向它朝聘。

同列,指六国诸侯,六国本来跟秦同为诸侯国。

⑨指陈涉起义。

⑩宗庙毁灭,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

七庙,天子的宗庙。

《礼记·王制》:“天子七庙”。

⑪指秦王子婴为项羽所杀。

⑫攻和守的形势变不同了。

明初风云: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为啥斗不过老奸巨滑的李善长明初风云: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为啥斗不过老奸巨滑的李善长
刘伯温是明朝初年的开国功臣,曾一度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李善长也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深得朱元璋器重。

这两位大文臣在一起对决,究竟会碰出怎样的火石电光呢?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中央行政机构效仿元朝中书省,并在此基础上略作了一些改革。

元制:中书省设左、右两丞相,平章政事若干,以及左右丞等职务,其中左、右两丞相是正职,右丞相略高于左丞相,平章政事是副职,左、右两丞是具体执行者。

朱元璋取消了平章之职,以左职高于右职,其余的照旧。

由于李善长在战争年代一直是群臣之首,因此,立国后左丞相的位置非他莫属。

朱元璋起于淮西,功臣勋贵也大多来自淮西,朱元璋封公爵六人,全都是淮人;候爵二十八人,绝大多数也是淮人,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淮西集团。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与诸将自然拉开了距离,原本负责调和诸将的李善长,成了朱元璋与诸将沟通的桥梁,淮西勋贵们不能再和朱元璋勾肩搭背,就转而依傍李善长这棵大树。

淮西勋贵紧密团结在李善长的周围,对朱元璋来说是一个威胁。

朱元璋曾打算用“张良”(刘基)来制约“萧何”(李善长),因为刘基不属于淮西集团,而且与李善长有很尖锐的矛盾。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军攻下开封,朱元璋前往开封督战并考察在洛阳建都的可能性。

在临走之前,命御史中丞刘基与李善长辅政太子,居守南京,在留守期间,刘基和李善长产生了矛盾。

当时,刘基认为,宋、元以宽政失天下,当前,应吸取教训,严肃纲纪,并令所有御史大力监察群臣,然后,禀报皇太子处理,搞得人人自危,得罪了许多人。

中书省都事李彬贪污犯法,依律当斩,李彬是李善长的亲信,为李善长做了许多不法之事。

李善长找到刘基,请他暂缓治罪,然而,刘基没有给这个面子,将李彬逮捕入狱,并派人驰报正在开封的朱元璋,不久,朱元璋批准处死的文
书发回。

李善长不甘心,他企图拖延行刑时间,等到朱元璋回来后,再当面讲情,于是,对刘基说,当前正在求雨,不宜杀人。

刘基却说,杀了他,天必定下雨。

于是就杀了李彬,李善长十分生气,朱元璋从开封回来后,李善长立刻控告刘基在祭坛下杀人,大不敬,因此老天不下雨。

李善长的其他亲信和仇恨刘基的人也纷纷跟进告状。

上天似乎也不向着刘基,处死李彬之后,一直没有下雨,刘基关于“杀之,天必雨”的预言没有兑现。

为了求雨,刘基给朱元璋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解散安置阵亡士兵妻子的寡妇营,听任改嫁,或送还回乡与家人团聚;二是死亡工匠官府代为安葬;三是原张士诚手下将吏免于充军。

朱元璋对此都一一照办,但雨还是没下,为此,朱元璋迁怒于刘基。

这时,恰好刘基妻子去世,他借机回乡办理丧事,朱元璋批准了他的请求,同时把他手下的一些御史、按察司官员贬往开封,李善长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直到这年冬天,朱元璋才将刘基召回。

李善长和刘基的矛盾并没有结束,李善长随时准备要刘基付出更大的代价。

大明立国后,李善长和刘基都处于半退休状态,但是两人似乎并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也不愿意看到对方复出后,取得对自己的优势地位,矛盾仍在发酵,蓄势待发。

刘基显然不是李善长的对手,李善长不仅树大根深,实力雄厚,还拥有一大批手握实权的亲信,而刘基除了与朱元璋关系密切外,再也找不到一个外援。

两人实力的差距,也体现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那次封赏中,李善长位列功臣之首,刘基则不在功臣之列,两人的差距何止十万八千年。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李善长和刘基正式退休,事实上两人都是退而不休。

李善长推出了他的亲信胡惟庸,间接掌握了中书省大权。

刘基虽处江湖之远,但是,仍不断透过特殊管道保持和皇上的联系,从而对政局施加影响,他随时都有复出的可能。

虽然刘基隐藏得很深,但那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很可
能是大员在野的清高,作为皇帝的近侍,他不屑于和中下层官员打交道,这也是他在朝中没有势力的原因。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任命李善长的亲信胡惟庸为左丞相,刘基得知这一情况,非常忧虑,预言这将会造成一场灾难,他愤懑地说道:“使我言不验,苍生之福也。

”他的忧虑也不完全出自公心,他看低胡惟庸的真实原因,是不愿意让李善长进一步扩大对自己的优势地位。

这句话传到胡惟庸的耳朵里之后,胡惟庸等人十分愤恨,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于是,他们决心报复。

浙江和福建的交界处有一块地方叫谈洋,历来是盐盗的老窝,也是方国珍以前的地盘,刘基上书朱元璋,请求在这里设巡检司加以管理,然而,当地老百姓不愿搬迁,产生了矛盾。

胡惟庸得知此事后,指使他人控告刘基,说谈洋地有王气,刘基想霸占这块地方作为自己的墓地,但当地老百姓不给,所以刘基才请立巡检司驱逐老百姓。

这一指控,击中了刘基的命门,朱元璋最大的忌讳就是
大臣图谋不轨,无论是付诸言行,还是思想上的意淫,都是不可接受的。

刘基精通风水,这一控告,将刘基的特长和朱元璋的禁忌,巧妙的结合起来,简直就是为两人量身定做的。

朱元璋听后,十分生气,罚了刘基的俸禄,刘基自然很害怕,进京向朱元璋解释,后留居南京。

没过多久,刘基生病。

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往探视,刘基喝了御医的药后,病情加重。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三月,朱元璋亲制文赐刘基,并派人护送他回老家,到家不久,刘基就死了,时年六十五岁。

胡惟庸对刘基的诬告,是一脉相承的,这一事件是洪武初年李善长与刘基因“李彬案”交恶的延续,是一次典型的报复杀人。

这个被世人认为智比诸葛亮,会神机妙算的军师刘伯温,最终还是敌不过李善长。

李善长和胡惟庸结党,最终被明太祖处死。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

明朝开国功臣。

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

洪武三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洪武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

扩展资料:
李善长死后第二年,虞部郎中王国用上奏:“李善长与陛下同心,出生入死打天下,勋臣位列第一,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儿娶公主,亲戚拜官,他作为人臣,名份已经到了极点。

即使他想自图不轨,尚且未曾可知,而今说他想帮助胡惟庸谋反,则是极为荒谬,大错特错了。

人们疼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定胜于兄弟之子,已经安享万全之富贵的人。

李善长与胡惟庸,仍然只是儿女亲戚,而对于陛下则像对子女一样的亲近。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武将功勋最著者,当属徐达、常遇春,文臣论功排名当推李善长、刘伯温。

而李善长被朱元璋钦点为开国功臣第一人,可谓是荣耀至极。

但是李善长最后的下场也是无比的凄惨,已经76岁的他仍然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和全家70多人一起被处死。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

李善长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

时值朱元璋驻军滁州,李善长去拜会了他。

二人见面后,经过一番长篇大论,朱元璋决定聘请李善长当他的大总管,可以说在当时已经被朱元璋当成是一人之下的其他人之上的二号人物。

除了军事仍然是朱元璋亲自负责外,人事,还有后勤工作都交给了李善长。

当然李善长在军事上还是很有见地的,朱元璋一些主要的战役都有李善长在背后出谋划策。

李善长被明太祖朱元璋处死的原因,已经形成历史公论: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铲除政治隐患,把功臣集团几乎消灭干净,而身为功臣集团的首功之臣,文官之首,几乎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地位的李善长,也必然会被铲除。

李善长的功劳就不多说了,能称为“在世萧何”其实并不代表他跟“萧何”一样懂事,只能说他对朱元璋来说和萧何对刘邦来说的历史定位相似。

其实李善长反而一点都不像萧何,这其中的不像就在于李善长后期对于权势的依恋。

而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一手扶持起了后来的丞相胡惟庸,并且其所代表着淮西集团的利益。

洪武四年,察觉到不妙的李善长不得不主动退休,可虽然从朝堂上消失了,其影响力依旧巨大,本人也还还迷恋于权势,临走时把汪广洋和胡惟庸推荐到丞相位就是很好的说明,这表明他并不想彻底离开权力中心,他还是想退居幕后遥控一切。

李善长到底缺乏处理复杂而微妙政治哲学的智慧,可以说,这时候朱元璋已经对他动了杀机。

至于最后把李善长污为胡惟庸一党而定谋反罪,不必多说,纯属子虚乌有的事,只是好歹给他发过免死金牌,别的罪不好处死,而谋反罪就名正言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