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上出现了“画心情”活动,主要目的是让个人检视自己的情绪,思考自己遇到困难挫折时如何面对和解决。当真正遇到问题时可加强挫折承受力。以绘画表达心情是一个很好的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青少年从小掌握这种方法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画出你的伤痛,画出你的心情,面对伤痛的你,我和你一样,无言以对。但,我愿帮助你“画掉”心灵的苦痛重建生活的秀美与明丽图景。这时的绘画不是审美意义上的,而是心理意义上的。绘画者面对自己的作品,会不自觉地回忆到灾难场面。而此时的回忆是安全的,不同于创伤性反应中的“闪回”。[5 ]

国外人们把绘画疗法称为技艺疗法。它类似音乐疗法和读书疗法,对儿童和成人都有所帮助。著名的教育家迪斯佛赫说:“儿童画1小时画获得的收益,比观看9小时所获得的收益还多。”科学家认为,儿童绘画是健全机体的一个途径。

幼儿起初拿起笔随念乱画时,自然是没有什么目的的,但同其他他们所喜爱的游戏一样,绘画活动本身使他们入迷。这很自然地使他们的注念力从盲目的松散的混乱的行为中集中起来,儿童们开始专心致志了。绘画活动使儿童的一切感知系统都处于兴奋状态,这在无念识中延伸着儿童的感知能力。

作为游戏的一种,儿童在绘画中并不想绝对地服从现实,而是使现实同化自我。换句话说,当儿童自由自在地作画时,一般并不在复制身边的事物。儿童感兴趣的是通过这种绘画活动,在想象中满足了在实际中的某种愿望。作为愿望载体的绘画对象,儿童顺便自己对外界的记忆调动起来,以便使他们心中的愿望显得更真实可信。在客观上也起到了调动儿童自身力量进行自我结构组建的作用。

在绘画活动中,儿童一旦掌握了一套描画某一事物的能力时,一种更有趣的现象便出现了,儿童对自己满念极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到处涂画,并不时凑到他们喜爱的大人面前,不厌其烦地重复显示这种能力。正是这种重复产生的爆发力,使儿童突然具备了某种新的力量—自信、自尊和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的愿望。

但是儿童在绘画中感受到的特别快乐,并不只是来自描画事物能力的提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儿童的绘画,就更能体会到与其把它叫做“儿童绘画”,倒不如把它叫似“儿童的绘画心理活动”更为确切。[4]

宁波市中山艺术幼儿园的丽达小朋友画了这样一幅画:她的双手分别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在色彩绚丽的背景前幸福地笑着。她对画面的解释是:最好爸爸妈妈不要吵架,我们三个人手拉手出去玩儿,让我心情好起来。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组主任叶雅馨说:“孩子的父母在看到孩子的画作时,会想到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并反思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同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们的作品也能反映出他们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台湾万里国小10岁的连培誉同学作品的题目是《接近大自然》,画的是两个男孩站在山前的小河旁大声喊叫,他说:“心情不好时接近大自然是很不错的。听听鸟叫声,看看美丽的风景,然后对着高山大叫一声,心情一下子就变好了!”唱歌、弹琴、走进大自然、养宠物等等,孩子们排解忧郁情绪的方法不一而足。[6 ]

绘画对成年人的帮助也是很大的,被广泛用于消除心理紧张、解除人为的一系列心理机能障碍。1915年9月,邱吉尔正当不惑之年,却被免去海军大臣的职务,心情十分沮丧。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迷恋上了绘画,并因此而振作,瓜此,绘画尤如“伴侣”,陪着他走完了一生。这以后的1921年,邱吉尔的母亲去世,3岁的女儿也不幸天折;1929年至1939年邱吉尔离任首相职务;1945年,他又在大选中落选。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地受伤害,是绘画抚平了

他心灵的创伤。邱吉尔说:“如果不是绘画,我几乎活不下去,我无法承受这些打击。”[3 ]书画作为一种艺术,有着调倩趣、悦身心、丰富生活的精神寄托作用。欣赏绘画作品同样使人心情舒畅,积极向上,促进身心健康,战胜疾病。据(芭溪渔隐丛话》载:宋代词人秦观在汝南为官Bit,曾患有慢性胃肠炎,经久未愈。一曰,友人高符仲采访,拿出一幅唐代诗人王维所绘的(辆川图》对他说:“若常观此画,病一定能治好。”秦邓叫名此画放于卧室枕上,时常欣赏。每当看到这幅图画时,他就仿佛进入画中的美境,犹如亲身游历其间,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经过几曰的“画中游”,胃肠不适的症状一扫而光,病逐渐痊愈。[3 ]同时,我们可以利用绘画对人的心理问题作出诊断:如下表1所示[2]:

[1]国外近10年也有很多应用绘画作为心理干预手段有许多应用性研究,发现绘画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处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问题,而且可以使心理障碍患者的自我形象、自尊或自我概念、社交技能等得到提升,促进语言的发展与认知功能的改善。其中的机理是,绘画是人们最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它发展象征性的语言,能触及人所不知的心灵感受,并能创造性地将它们整合到人格里,直至发生治疗性的变化。

国内外不少研究已表明,处理情绪冲突、创伤等心理问题,由于人脑左半球运行的语言或言语的功用有限,而要用右半球运行的艺术方式来处置。这是因为情绪和艺术(绘画、音乐等)都同时由右半球所控制。近十年西方不少研究证明,绘画心理治疗在处理情绪障碍等方面的突出作用。Sing研究了绘画在创伤治疗方面的作用,他通过绘画让经历家庭暴力的儿童表达和沟通他们的情感和创伤,达到了治愈的目的。Logies则应用绘画鼓励儿童对父母离婚所导致的创伤性情感加以释放,引导儿童更好地集中在认知和社会发展上。Backos应用绘画心理治疗较好地处理了被强暴女性的创伤体验,使得她们对身体自我意象和自我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绘画对丧亲的心理千预也具有重要作用。

Sylwester的研究为绘画可促进自尊提高找到了生理学依据。他发现,人脑中神经传导复合胺的数量波动,影响了动作质量,也影响了自尊水平。含量高与自我肯定和动作控制有关,含量低可导致愤怒和冲动行为。人类的生命依赖于运动,有效的优雅的运动产生满足感。而艺术提供的训练恰好产生了这样的技能运动,这些动作的展示导致人们间的积极反馈,因而加强了自尊。

绘画可以改进社交技巧。KanarelI进行了共3A期两周一次的团体绘画心理干预,提高了4例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技能。而hammond则对两名具有情绪管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体和团体的绘画心理治疗,发现绘画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改善情绪管理技巧和社会化技能,从而导致他们获得持久的友谊和社会支持。Larew通过18次团体绘画干预老年人的社交技巧,结果发现艺术材料和方案刺激了老年人的社会化过程。

绘画除了有助于自尊、社交技能的提升之外,还可以通过创作过程促进语言的发展与认知功能的改善。国外很多研究证明了绘画活动与语言的联系。专家们发现,绘画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它包括人脑若千区域协同下作的过程。绘画中物体的细节修复在左半球,而右半球掌控轮廓的描绘(Gardner 1982 ) o那些右半球损伤的个体倾向于忽略页面左侧,最好的情况也只能画出细节完好的局部。而在半球的损伤的个体画出的物体轮廓完好,但无精致细节。脑科学家Frith和艺术家Law合作探索了绘画动作的脑机制。他们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记录被试在空间画形状时的人脑活动。结果表明,画图激活了与物体识别(与语言有关)有关的脑区域,激活了与物体位置(影响手部灵巧)有关的人脑区域。他们得出结论,即使是最简单的画图活动,也依赖人脑多个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

阴暗面更容易通过艺术来表达。人们常常感到在描述自己的真实感受时,语言往往苍自无力。艺术木身是符号的和价值中立的,患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问题,这种表达具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