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首届大学生 音乐节总结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星首届大学生原创音乐节
总结报告
一、前言
三星首届大学生原创音乐节于6月18日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隆重落下了帷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时间,校园里广为传诵,同学们竞相谈论着这次音乐节上演的各个曲目,评论着心目中的优秀乐队和优秀歌曲;校园外广为关注,新闻媒体不断采访音乐节的赞助方、主办者和参演歌手,对这次音乐节做了大量的深入报道。于我们——几名还稍微显得年轻的、对校园音乐充满热爱的大学生——来说,能够凭一腔热血、几分坚强,能够以稚嫩的双肩、浅薄的经验,去开垦校园原创音乐这块并不肥沃的土壤,并亲手收获一片成功的希望,对此,我们除了由衷的兴奋、惊喜和骄傲,剩下的更多的是感动和深思。
我们知道,这次活动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除了我们“三星首届大学生原创音乐节”组委会全体同学的辛勤努力以外,更离不开三星电子的大力资助,离不开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的悉心指导,离不开北京大学艺术学系的鼎立支持。在这里,组委会全体同学向以下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三星公司人事总监李硕明常务、三星公司人事部部李昌庸先生、三星电子市场部部长林文洪先生、三星电子市场部部长金海龙先生、三星电子市场部经理白嘉滔先生,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赵为民部长、张黎明副部长和胡运起老师,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叶朗主任、
彭吉象副主任、丁宁副主任、陈旭光老师和李静老师。我们把这次音乐节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总结下来,供三星电子、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有关领导审阅。
二、现场报导
(此部分素材来自于:北大在线>>新青年>>音乐聚义厅,做了相应修改) 6月18日,演出不巧赶在世界杯意大利对韩国的八分之一决赛时举行,但北大的百年讲堂还是爆满,仅此一点就足以让我为同学们的热情感动。
开场是北京工业大学的“C-Men52”乐队,乐队配合很纯熟,金属的色彩。也许是开场音响调得不够到位,彩排时听到的老练的吉他手并没有得到突显。看了手册上的介绍,才知道那位吉他手就是在音乐阵线上出现过的“DJ家驹”。他们只演唱了一首歌《天使》,热情奔放的那种。觉得这是一个踏实的学生乐队,没有排练好的东西决不搬上舞台,冲这种态度,一丝敬意油然而生。
接下来的北大的“绿色兵团乐队”也只唱了一首歌,但没有出彩儿,主唱的声音实在不好听,形象也抓不住观众,这很要命。
清华美院的“果冻”乐队比较利害,台风老辣,除了队员们年轻的脸,看不出太多业余的痕迹。音乐成熟流畅,歌曲叫《果冻的同谋》,应该是一首有意思的歌,可惜歌词听不清。如果打分评比,我会把他们评为当晚的最佳乐队。
北京大学的合唱组合演出了一幕三首歌的音乐剧《31楼下》。爵士元素轻松愉快地贯穿始终,听得出创作者张然的音乐是有相当功底的,但没有人能记住他们的旋律并传唱它。题材就有点小儿科了,略带调侃但是非常认真地描述
了校园爱情生活场景——女声宿舍楼下的情节画面。现在学生中天生情种比例明显的高,如果他们到了70岁还能保持如此天真浪漫,还能如此创作关于爱情和生活细节的轻松愉快的歌曲,还是很难得的。大学校园整天沉迷风花雪月固然不好,但互相拉着脸比深沉更不怎么样,轻松愉快无可厚非。
清华的“23楼”弹唱组合是在各种校园活动中经常露面的。两个清秀的小伙子继续发扬高晓松时代的传统,他们嗓音甜美,举止从容。但两年来作品和技术好像都没什么进步。吉他调得不是很准,降低了歌曲的可听性。
“夕口”组合是北科大的,也是两个男孩弹唱,但有一个主唱,一个专门弹主音。他们的吉他编配和演奏技术要比“23楼”强多了。吉他根音很清楚,主音的力量和韵味也不错。可惜主唱的嗓音差了些,也许是主音的吉他质量差了些,弹到高音区的时候两把琴的音准产生了不小差距,这是演出的大忌。
“橄榄薄荷”组合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一男一女,男孩弹吉他,女孩子站在旁边唱。他们第一首歌是个轻松的布鲁斯,编排中多了些对位,赢得了满场喝采,吉他弹得很干净,但低音弹不出来。男孩小白还在某电台主持一个清晨五六点钟的原创节目,挺有意思。
“木木”是北大的两个小伙子,听口音像是东北人,现场不弹琴,放编配好的伴奏,编配得不错。两首歌一首献给大自然一首心爱的姑娘,很可爱的年轻人。
首师大的两个女孩子组成的“summer rain”,两首甜美的流行歌曲,也是提前编好的伴奏。无疑她们肯定是要受欢迎的。
林业大学的“水合氢离子”阵容较大,三男一女。和声唱得很准,但歌曲总围绕着六小和弦,走不出去,旋律展不开,创作上问题较大。
“舞楼”又是清华美院的乐队,他们的配合同样完美,作品比较激烈,主唱奋力嘶吼,可惜吼的力道差些,气势不够,引人注目的是贝斯手,是位娇小的姑娘。
最后压轴的是七人乐队“黑暗的羽翎”,他们分别来自中央、中国、现代三所音乐学院和北京工业大学。美声训练过的女声主唱,失真吉他垫底,有和成器作背景渲染——典型的歌特金属阵容,向学校报风格时强调“新古典主意”,但主持人联想到的是莎拉·布莱曼。作品叫《战场》,乐队表现不错,女主唱声音饱满有力,只是在间奏时不知是不是该跳跳舞,跳了两下发现还是流行歌手的步法,于是又立定但并不惊慌尴尬。现场效果应该说很理想,用黑色描绘战斗与死亡,并且奋发图强。但我还是把最佳表现留给“果冻乐队”,他们更加富有生气。
总结一下问题,一些看来有挺意思的歌,经常听不清歌词,让听众欣赏的乐趣大打折扣,问题大多是出在主唱身上。至少有三首歌,主题动机听起来都像《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达达乐队和汪峰/鲍家街43号先后登场,作为华纳的佳宾友情演出,展现了职业乐队的水准和风采。作品都是很优美动听的,汪峰和鲍家街又明显高于达达,达达演出很认真严谨,但还没有足够的自信心与观众交流并挥洒自如。
电台主持陆林涛来到现场评说得很好:和从前相比,现在创作音乐的学生们设备更加得力,技术更加成熟,作品风格更加丰富,但在校园中不必拘泥于风格,自由就是自己的风格,不必多虑。
不论佳宾们怎样优秀,演出的主角还是自己创作音乐的学生们。学生们依然热爱音乐,热爱创作,现实中的校园音乐要比舆论中说的生机勃勃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