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报告书编制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报告书编制规范

(主责部门:EHS)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

会签部门签名日期

批准日期

修订记录

序号修改章节/内容版本实施日期

环境报告书编制规范文件编号

版本06

QEHS SOP文件实施日期2014年11月18日页次第1页共15页

1 参照标准

HJ 617-2011《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轻风集团环境报告书编制依据。

3 编制目的

通过编制和发布企业环境报告书,既可以不断完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大环保工作力度,树立企业绿色形象;也可以实现企业与社会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环

境信息交流,进一步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4 编制原则

4.1 相关性、综合性原则

相关性是指企业环境报告书的编制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综合性是指在既定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反映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单位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4.2 准确性、可比性原则

准确性是指在收集、计算、统计数据及描述、披露信息时能客观反映事实,采用数据正确,计算数据准确;可比性是指企业环境报告书应保持报告范围的连贯性,允许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绩效进行纵向比较,采用规范要求的术语、单位和计算方法,便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

4.3 通俗性、及时性原则

通俗性是指企业环境报告书在编写时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企业环境报告书的信息;及时性是指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单位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介对与利益相关者有密切关系的事项进行及时的动态报道。

5 编制基本要点

5.1 报告书界限

对于集团各分公司,在披露企业环境状况尤其是各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所伴随的环境负荷时,应明确说明报告界限。

5.2 报告书时限

一年一次,每年的世界环保日发布(每年6月5日)。

5.3 计算方法

2

详见附表一《指标值计算方法》。

5.4 指标确定

集团环境报告书的每项共性内容均由多个基本指标和选择指标指标组成(见附表二),基本指标是必须披露的指标,选择指标由环境报告书编制领导小组确定披露指标。

6 编制流程图

7 报告书编制

7.1 成立环境报告书编制领导小组

成立以总经理或副总为组长,主要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环境报告书编制领导小组,负责环境报告书编制的推进、协调与审核工作。

成立环境报告书编制领导小组

成立环境报告书编制小组

制筹备阶段

收集资料

大纲编写

集团基本信息

集团环境负荷

集团环境管理

利益相关者

集团基本信息

集团相关信息

资料收集于分析阶段

N

Y

编制阶段

企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的建立 报告书文本及相关说明

发布

评阅

N

Y 审阅发布阶段

环境报告书编制规范文件编号

版本06

QEHS SOP文件实施日期2014年11月18日页次第3页共15页

7.2 成立环境报告书编制小组

成立以安全环保部环境报告书编制负责人为组长,各主要部门负责人指定的本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报告书编制小组,负责环境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7.3 收集资料

编制小组收集国内外典型企业的环境报告书、国际普遍采用的环境保护指令、国内关于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等相关资料;分析国内外企业环境报告书的推广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根据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单位的基本信息和环境信息,编制工作方案,提出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大纲。

注:集团的基本资料和环境信息由环境报告书编制小组按附表三《各部门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收集资料

7.4 报告书起草

报告书编制小组根据报告书编制大纲、收集的资料、基本指标和报告书编制领导小组确定的选择指标,起草企业环境报告书文本,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说明。

8 报告书审阅与发布

8.1 报告书审阅

报告书编制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环境报告书文本进行评阅;根据评阅意见,编制小组对企业环境报告书内容和格式进行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8.2 报告书发布

报告书定稿后电子版通过集团网站、环保部门指定网站公开发布。纸质版和电子版各存档一份。

附表一

《指标值计算方法》

1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

指标解释:企业用水量与企业工业增加值之比。

用水量:指新鲜水量。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用水量(立方米)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

(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

2 单位工业增加值原材料消耗量

指标解释:企业原材料消耗总量与企业工业增加值之比。

原材料消耗总量:指企业用于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维修用备件及包装材料等的消耗量之和。

计算公式:

原材料消耗总量(吨)

单位工业增加值原材料消耗量=

(吨/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

3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指标解释:企业能源消耗总量与企业工业增加值之比。

能源消耗总量:指企业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煤炭、燃油、天然气及电力等能源消耗量之和。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消耗的能源。

各种能源消耗总量均按国家统计局规定的折算系数折算成标准煤。

计算公式:

能源消耗总量(吨标煤)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

4 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

指标解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产生的废水量。包括企业处理后回用的废水量,不包括企业串级利用的废水量。

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

(吨/万元)废水产生量(吨)

5 单位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指标解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量。包括直排废水和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水。

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千克/万元)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千克)

6 单位工业增加值氨氮排放量

指标解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氨氮的量。包括直排废水和经企业处理后排放的废水。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