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电影观后感个人心得精选5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佰》电影观后感个人心得精选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八佰》电影观后感个人心得篇一

电影大作《八佰》即将上映的消息纷纷刷爆朋友圈,可以看出各位观众们还是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的。有人预测,《八佰》上映后,其票房很有可能会超过20_年的票房冠军《战狼2》。

《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电影《八佰》由管虎导演,是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 摄影机拍摄的商业影片,本应该于20_年7月5日全国上映,最后却搁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样都很清楚,《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而这起历史事件,便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便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并提出了三个月的计划。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而电影《八佰》,便讲述了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18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为掩护我军的行动,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军驻守四行仓库。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

为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部队进驻后,谢晋元与一营长杨瑞符集合部队作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据守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一块国土,第一营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只孤军。他要求全体官兵,抱必死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

后来,谢晋元与全体官兵一起齐心协力,多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第一天战斗,我军共消灭敌兵80余名,伤敌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国人民的严厉惩罚, "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实,坚守四行仓库的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该营士兵陈德松在《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一文详细记述道:"以该团第一营为基干,组成加强营,仍用团番号。全团410人左右,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排。"为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谢晋元假告800人。这才有了"八百壮士"之说。

《八佰》电影观后感个人心得篇二

《八佰》电影是历史基础上面的真实故事,八百壮士世人皆知,95年前,1937年10月,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第72军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八百壮士”进驻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民族英雄谢晋元是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我们客家人,和我同属一个专区,可以说是我们的老乡,我为他感到自豪。谢晋元于1925年,从国立广东大学(今国立中山大学)毕业,投笔从戎转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

《八佰》电影真实的再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我们中华民族因为日本

人的侵略所承受的灾难。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军人,看电影的过程中,热泪横流,特别是看到我们的战士视死如归,身上绑着炸弹往楼下跳的时候,我止不住我的泪水。抗日战争,我们中国人军队死了几百万。就是因为有这些英勇的勇士,才有我们的今天。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这些视死如归的勇士。中国有八百壮士的精神,中国才不会亡,我们中华民族才不会亡。

我记得以前有读过一本《世界战争史》,书中有序,其中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这个世界,平静安宁的时候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争。中国现在经历了一些和平时期,但是战争危机始终就是在家门口,特别是现在,如果不居安思危,当战争来临时,可能就会措手不及。95年前,一个小小的日本,就让我们中国大乱十年。《八佰》电影真实的再现了当时复杂的情况,河的一边是我军和日本人的殊死搏斗,另外一边是上海法租界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和平的生活依旧。我唯一感到安慰的是,在和平的法租界,我同胞奋勇支援一河之隔的我孤军将士。

历史记载:法租界这边的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少女杨惠敏将一面12尺长的国旗裹在身上所穿着的童军服底下,冒着战火危险将国旗送至四行仓库。当代表国家尊严的国旗在四行仓库上空飘扬时,租界上观战的民众欢声雷动,齐声高呼“中华民族万岁!”“抗战必胜!”等口号,许多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可见当时中国民心未死。

95年了,今天能够重新看到八百壮士的电影,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一定会鼓舞我们的人心。在这里,我不能不提我大伯陈保仁:我大伯

陈保仁,客家人,广东兴宁市蓝田岭人,解放前就读国立中山大学,可能是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第十九届1945年毕业,后来投笔从戎,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和二广纵队的政治部工作,大约在1950年病逝。现在政府里面没有他的记录,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沙鱼涌海滩的东纵北撤纪念墙名单,没有他的名字。我在这里再一次的恳请大家帮助寻找我大伯陈保仁的资料,让他的英名刻在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沙鱼涌海滩的东纵北撤纪念墙,让后人记得他。如同当时参加革命的许多勇士一样,可能他有改名,但是他在家里的名字就是叫陈保仁,请大家帮助寻找。

《八佰》电影观后感个人心得篇三

最近最火的电影就是《八佰》了,这部之前因“技术原因”而推迟一年上映的电影,终于在今年夏天得以观看。不得不说现在电影的硬件技术、特效技术、布场技术等等,都非常厉害了,但是,作为历史战争电影题材,内味儿还是缺了。

最近科普淞沪会战的文章也比较多,上一篇也有所介绍,这里就不介绍影片背景了,直接聊电影本身。至于不符合史实、没有国旗特写、美化国军这些,都不讨论,因为拿史实来框限电影,不合适。

最让人受不了的地方,就是本片在渲染和煽情方面,过了。变成了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渲染氛围而渲染氛围。煽情的目的是什么?是让观众感动。为此,片方花了大量篇幅渲染了部队为了保护国旗而牺牲、赵子龙白马唱戏、部队撤退过桥时候的惨烈等等。

但是片方没有搞清楚,什么样的东西是最让人感动的?绝对不是煽情,

煽情只会让人起鸡皮疙瘩。部队为了保护国旗安排将士护旗,这段也是扯到爆炸,上面飞机的航炮轰击,下面肉身当靶子,这是缺心眼的命令,这种行为来个两三轮,一个营的士兵就能全交代了。如此不符合常理的情节,影片花了大篇幅渲染,只是为了感动,估计是制片人自己感动了自己,没法感动别人,因为又扯又假。

不用拿为了烘托氛围来解释,理由很简单:若是由长官下此命令,那么这个长官就是不在乎自己士兵性命的混蛋;若是士兵自己热血上头自发冲上去保护,那么就是这些士兵不服从军令,部队不服从军令,不是小事,那也是说明长官指挥不力。当时日军确实对中华民国国旗发动空袭,但由于防空炮火密集,同时顾忌误伤公共租界,日军飞机没能摧毁中国国旗就撤退了,并无人员伤亡,说明这个情节的设置就是在犯二,况且谢晋元一向治军严格,所以片方表达这些情节,是为了损谢晋元犯二吗?

第二个点是赵子龙骑白马这一段,这是全片最尬的地方,也是非常让我觉得这是全片最割裂的地方。也许片方是为了表达赵子龙七进七出,单挑曹军之勇猛,但是表达勇猛的方式多如牛毛,哪怕多借用日军凶猛难缠来烘托国军,也比穿插了京剧赵子龙效果好太多了,这一点,既尬又出戏,又一段为了渲染而渲染的情节。

最后吐槽的地方就是国军最后撤退、过桥进租界的场景。影片中,士兵冒着背后和侧面被疯狂射击的枪林弹雨,大批冲过桥梁。这么大,“八百壮士”过个桥就得全军覆没了。这不是英勇过桥,这是脑抽梦游,最后还来升格慢放烘托,铁丝网的租界居民,你们不怕被对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