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南雄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雄土地规模化利用现状土管八班温香香 200930250828
一,南雄概况:南雄市处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湖南,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南雄南北两面群山连绵,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形成一狭长盆地,地质学称之为“南雄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全市总面积 2361 .3平方公里,总人口451268人,其中农业人口 373902人,耕地29200公顷,人均1 .01亩。市辖24 个镇,221个村委会,14个居民委员会。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0.85亿元,比上年增长7.5%;工农业产值29 .19亿元,增长2%;农村人均纯收人3691元,增长8.5%。耕地保护根据第三期(1998一2002年)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要求,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 23416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16246公顷,开发补充新增耕地面积不少于410公顷,耕地净增面积 ...
二,南雄农业特色规模产品:南雄市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一是突出区域特征。将农业发展区域划分为“一廊两翼”,即:以古市、珠玑等10个镇为中心的中部支柱农产品走廊,重点发展优质烤烟、优质稻和特色蔬菜;以南亩、坪田等6个镇为中心的东翼优质种养产业区,重点发展三元杂交猪、特种家禽、油茶、银杏;以百顺等3个镇为中心的西翼生态农业产业区,重点发展毛竹、林木和南药。二是突出特色农业。积极发展“一乡一品”特色农业,引导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品,开发了一批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特色主导产品。目前该市拥有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3个,无公害农产品13种,绿色食品11种,有机食品2种。三是突出建设规模。今年前三季度,该市规模经营种养大户达突破6000户,经济总收入达17.9亿元。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和帮助符合条件和有能力的农业企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经纪人等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1家,成员2307人,注册资金2160万元,带动 1.8万户农民脱贫致富。(南雄市政府办:潘粤)
南雄现有耕地面积47.1万亩;有林地280万亩,森林覆盖率63.4% ,活立木蓄积量580万立方米;毛竹面积36万亩,是广东省毛竹的主要产区之一。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大豆,主要经济作物有黄烟、银杏、田七。素有“黄烟之乡”“银杏之乡”之美誉。
农业是南雄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该市充分利用和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面积种植
黄烟、优质稻、银杏、竹子、油茶以及药材等经济作物,培育和形成了一批较大规模的
商品生产基地。
黄烟生产:南雄种植黄烟的历史可追朔到明朝末年,通过30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
经形成了每年种植黄烟18万亩左右,年总产量40万担以上,占据广东省烟草市场的“半
壁河山”的规模。南雄烟叶品质优良,声名远播,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美、英等国际市场的优质烟生产基地,有中国“黄烟之乡”的美称。
银杏生产:南雄银杏,历史悠久。据专家考证,在该市坪田、油山等镇至今仍生长
着2000多株树龄在几百年以上的古银杏树,已被上级科考部门列为古银杏树种群保护
地区。其中在该市油山镇黄地村有一株银杏树树龄已达1260多年,该树年产银杏多时
达1000余公斤,号称“华南第一古树”,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近年该市发挥这一
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扩大银杏种植面积已达到了10多万亩200多万株,80%已开始挂果,五成以上已进入盛产期,年总产量可达上千吨,被誉为“银杏之乡”。
竹类生产:南雄市竹子生产规模大,品种全。全市有竹类面积60多万亩,有毛竹、黄竹、泥竹、雷竹、腊竹、撑高竹、笋竹等10多个品种,其中毛竹45万亩,黄竹和泥
竹等丛生竹15万亩;现有活立毛竹储量5000多万条,年可生产毛竹100多万条,丛生
竹1.5万吨、竹笋1万多吨。丰富优质的竹类资源,为发展造纸、食用笋加工、竹制工艺、竹地板等加工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优质稻生产:通过多年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全市每年已种植各类优质稻达到
16万多亩,全市每年可生产优质谷6万多吨。
松脂生产:全市有松林面积100多万亩,通过精心抚育,有45万亩已建成可采脂的
纯松脂生产基地,年可产松脂已过万吨。
田七、杜仲等药材生产:全市有各类药材种植面积1万多亩,主要有田七、杜仲、
土茯苓等主要品种,其中田七年产量上万吨。
三,南雄最大农业产品黄烟的规模种植:而在南雄,最规模化的就是黄烟生产:南雄种植黄烟的历史可追朔到明朝末年,通过30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每年种植黄烟18万亩左右,年总产量40万担以上
1历史情况
南雄黄烟于清初自闽南传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乾嘉年间,烟叶“货银百万两、其利几与禾稻等”,年产约2000吨。民国时,南雄黄烟打开了出口门路,一度远销67个国家和地区,烟叶年产量达5000吨。建国后,在计划经济时代,曾几度大起大落。1950年至1978年的29年间,最多的1956年为6300多吨。2气候、环境条件黄烟对种植土壤的要求是微酸性至中性,黄烟喜温喜光,最适温度为25℃-28℃,要求光照充足。红层形成的土壤,俗称红砂土,结构疏松,富含磷钾、酸碱度适中。在这种土壤上种植黄烟,因其土质疏松,通透性能好,加上春季有适宜的温度和充沛的雨水,有利于前期烟根生长发育,烟株快速生长;后期雨水较少,温度较高,有利于烟叶落黄,使烟叶易于烘烤,叶色金黄。又因土壤富含磷、钾、烟叶内质亦多含磷钾而易燃灰白。
3生产规模
1985年至1997年全市共产烟叶27.1万吨,年均2.1万吨,为广东省烟叶总产量的50%;烟叶收购量年均1.6万吨,为广东全省烟叶收购总量的60%。1988年至1997年,全市收购烤烟15.66万吨,其中上等烟叶3.1万吨占19.7%;中等烟叶8.4万吨,占53.9%。2004年南雄有10万烟农种植黄烟15万亩,种植范围20个乡镇。产黄烟2.3万吨。
2004年,国家局确立南雄为部分替代进口烟叶生产示范基地,安排广东中烟和武烟集团两个示范点。2004—2006年,南雄的替代进口烟叶总种植面积13101亩,收购38928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