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角场环岛下沉式广场景观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五角场环岛下沉式广场景观设计
摘要:环岛下沉式广场是中环线五角场立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轮廓为椭圆形,长轴100m,短轴80m,广场地坪标高0.20m,环岛路面标高4.10m。广场设有5条通道与环岛周边地下商场相连接,每条通道均设有无障碍升降电梯与上、下行自动扶梯。
1 项目背景
江湾五角场是上海市规划定位的城市副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和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其功能是以杨浦大学城公共活动为特色,融商业、金融、办公、文化、体育、高科技研发及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辐射杨浦及周边区域,服务人口200多万。江湾五角场位于1929年《上海大都市计划》的市政府所在区域,据“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该地区属于江湾风貌保护区。
环岛下沉式广场是中环线五角场立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轮廓为椭圆形,长轴100m,短轴80m,广场地坪标高0.20m,环岛路面标高4.10m。广场设有5条通道与环岛周边地下商场相连接,每条通道均设有无障碍升降电梯与上、下行自动扶梯。中环主线的邯郸路——翔殷路跨线从广场北部上空通过,与地面净空为7m,并有四个桥墩落于广场北侧,该跨线桥为双向8车道,横断面宽度30.5m。下沉式广场地下为连接黄兴路、凇沪路的地道,布置为双向四车道。环岛地面为机动车专用道,计算行车速度达35km/h。
2 设计思路
2003年6月受五角场开发办公室的邀请,我们开始上海五角场环岛下沉式广场景观设计,对方最初的意图是想在下沉广场中做一个雕塑,也就是通常意义的那种类型。设计前期工作小组对五角场以及杨浦区的历史、城市现状、未来发展等方面作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同时比较徐家汇城市副中心的现状,并分析五角场作为上海第二个城市副中心的优势与劣势。我们认为过去的杨浦区是传统工业为主的老城区,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城市的功能产业结构和生活质量发生巨大的转换,由此引发了整个区域的再城市化,而五角场开发是杨浦区再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五角场在开发中,从始至终面临的问题就是复杂的公共交通系统对它发生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中环线高架桥穿越五角场,并将这个大型商业区切成南北两个部分,打破了五角场原有的围合式城市格局;不仅对这个商业中心区造成负面影响,也破坏这一区域的城市形象。因此设计的重点由高架桥展开,目的是变负面影响为正面影响、变不利为有利。
设计首先将跨越下沉式人行广场的近百米的桥体“包裹”起来,这个酷似UFO的巨大椭球体就成了整个设计的起点,之后的工作就由此发展下去。下沉式人行广场、地上人行入口、环形水幕与“飞船”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未来意味的城市景观体系,称之为“超级景观”。这个作品是为解决城市发展的具体问题诞生的,它赋予五角场地区一个全新的城市形象,是将不同领域的感观体验溶入一种“整体艺术效果”的特殊场所。
3 设计理念
3.1 生态性
五角广场首先是一个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生态型城市的开放空间,因此,在设计上,我们将它定位为“生态型广场”,以“水”为主题,创造个性。利用绿色能源创造绿色环境,将多功能、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系统和城市功能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这个理念贯彻整个广场设计中,配合高度文明的人文系统,高质量的环境保护系统和高效低成本的管理系统,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安详共存、和谐共生的环境。
3.2 先进性
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各领域,我们要求环境与景观设计不仅从功能上满足城市运转的高效化和社会信息时代的轻快性、通透感,使其从过去沉重的城市形象中解放出来,成为亲切的,信息化的现代化广场。
3.3 纪念性
五角场是上海市规划定位的城市副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并且属于1929年上海大都市计划中规划的市政府所在区域,为了凸现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提炼出来,重组的空间形态、严谨的结构逻辑构成了一种意识形态的象征,象征着新的杨浦区。
3.4 娱乐性
下沉广场不仅仅是解决人流交通的场所,更是人们文化娱乐的活动空间,为了与上海市发达的娱乐业一脉相承,配合旅游需求、杨浦大学城的公共活动以及五角场未来将会形成的商业中心等功能需求,我们认为整个广场应该具有整体的娱乐性和游艺性,在此设计中我们以“运动”为切入点,让空间造型不受功能束缚,而是运用标志性景观水景公共设施绿化灯具等活泼的造型、鲜明的颜色,明确的动静关系,让整个广场充满热烈欢快的气。
我们认为广场设计首先要做到的是:在充分满足各项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以明显区别至少在上海范围内的其它城市广场。有鉴于此,我们在原设计基础上,作了一些修改,以弥补不足。
首先,大量的收集和整理本案相关资料,充分了解杨浦的历史、现况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通过整理和分析,结合基地状况我们认为将交通岛改建为下沉式广场,虽然具有很强的原创性,但还不够,我们的修改为以“水”为主题,将其渗透整个设计中,原因有如下:(1)基地总面积约500m2,且下沉4m,如果采用常规设计手法就会显得过于拘促;(2)我们设计的4m落差的水幕对减弱机动车的噪音有极大帮助;(3)将对周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形成以它为中心的独特的“小气候”;(4)这样大型的落水广场在上海乃至全国还未曾有过。
从整体设计上,我们仍采用中心放射的布局,从中心直径30m的中央广场其始,依次为五角形的喷泉广场、绿荫广场、落水广场以及独特的被水幕分离开来的宽5m的内庭步行道。5条8m宽的纯木质的人行道,将这5个部分贯穿起来,与高架桥下方的“空中DISCO康体运动中心”相呼映,形成了一个功能明确、空间错落、极具特色的景观体系。
5 “杨浦之门”
“杨浦之门”是景观系统中最重要景观主体,一个集标志性、纪念性以及建筑功能于一身的雕塑与建筑的综合体。它的形象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彩蛋,象征着杨浦依托历史、立足现在、以科技开拓美好未来。
“杨浦之门”的主体为轻钢结构,外皮为玻璃与铝板,外观呈现出模数化震裂排布,虚实相间。顶部玻璃做渐变式空缺处理,部分铝板表面喷有夜光金属漆。夜幕降临,杨浦之门在闪烁霓虹的印衬下,晶莹剔透,反射五彩光芒,宛若外太空的宇宙飞船降临。
高架桥就从这个长120m,宽50m,高20m的“彩蛋”之中穿过,将其分成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作为高架桥的隔音罩,隔离噪音;下半部分是“空中DISCO康体运动中心”,是汇聚青春活力的场所。当车辆从高架桥上呼啸而来,飞驰进入这个“彩蛋”时,扑面而来的将是充满生命活力、跃动的热烈音符。
“空中DISCO康体运动中心”同时与地面上的下沉式绿地广场相错动,形成一动一静的上下呼应关系。两部景观电梯将“空中DISCO康体运动中心”与下沉广场绿地之间连接起来,这样的设计不仅解决了高架桥对下沉广场的噪音影响,而且从景观角度而言,更是将高架桥这最不利景观因素转换成最有利、最重要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