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设计教学提问

一、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应把握的原则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应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问题与问题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可以使课堂教学富有生命力,也使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扩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上的每个问题,明确每一个提问的目的,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有层次、有步骤地向学生提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益。

教学提问设计的原则

1、问题的提出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课堂提问题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太难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使提问失去应有的价值。

2、问题设计要能给学生留下广袤的活动空间。

3、问题的设计要能拓展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空间。

新课程的教育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调查、讨论、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活动,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提高思维水平,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个体。教师在提问时应多提探索类和发散类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活动中拓展自己深层次的思维空间。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内在联系中以说明;代表性的词语有“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有利于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问题。

能力培养是在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累下形成的的,没有脱离开知识的单纯的能力,而能力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涉及事实性知识、有着明确答案的封闭性问题,指向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仅仅是知识的重要问题强化,开放性问题是答案不唯一或不确定,一般用“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问句,往往需要学生思考、探究、讨论、扩展思维,进行知识构建,因此有必要适当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的、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他们经历一番探索才能回答者的问题。

开放性的问题的特点:没有明显的“正确的答案”,因为问题是开放的,就意味着它提供多种研究和讨论的路线,能够提示学科内的争论、疑难或前景,目的在于引发讨论,提出新的问题,而不是诱导学生得出教师预期的那个答案。

二、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设计好的问题

好的问题不是让学生猜教师答案的问题,不记忆性的问题,不是引起回忆不能引起思考的问题,不是答案唯一的问题。

好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一般应该是开放的问题。如:你是怎么想的?你认这个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知识其中的原因吗?你是否确

定?你是否还有其他问题?

也可以通过转变提问方式把一般问题变成好的问题,把封闭性问题变成开放性问题。

2、设计好的提问方式。

(1)等待。事先约定,提问后不许脱口而出,要等待,再请学生回答,这期间,教师不要反复重复问问题,更不要插入新的问题,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也给思考较慢的学生以机会均等。

(2)不须举手。可以约定,提问后不需要举手,提问后指谁谁回答,这样可以控制不会回答或索性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逃避。

(3)思考后,结对分享,要求学生两两回答分享。

(4)答题板。要求学生把答案写在答题板上,不许说话,然后一起展示,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5)全班找答案。动员全班学生找答案。

(6)晒答案。

先把答案写放在一边,问更多的学生,最后再回答。

三、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1、创设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民主、愉悦、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敢于提问,因此,创设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

学生不敢提问的现象,其原因是学生存在自卑的心理和惰性心理,要消除这两种不良心理。

一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敢问题。二是要激励学生,让学生多问。三是教师要懂得问题的价值。

2、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善问”。

“学贵有疑”,培养学生关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从何处质疑,怎样质疑,教师要导在点上,引导学生质疑,要抓住知识训练点,学生思维的发展,思想教育的渗透点。

以语文教学为例

一是从课题处启疑。

二是根据关键词质疑。

三是根据重点句段导疑。、

四是抓住矛盾处质疑。

五是联想质疑。

引导学生质疑,还可以从深度和广度拓展。有些课程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在课程外质疑、探究。

3、培养质疑习惯,让学生“乐问”。

一是引导学生扩散思维。

二是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三是引导学生提出逆向性的问题。

4、恰当处理,讲求质疑实效。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了提问题的方法以后,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认真阅读,质疑问难,何时质疑,何处质疑,因文而异,不拘形式。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的差异,提出的问题深浅不一,教师要分类处理,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综合调控学生提出的问题,筛选出优质的共性问题,供全班探讨,尽可能学生有所争论,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教师要把握教学方向,提高质疑、探究的实效性。

对话教学中问题的设置

四、问题设计的要求

1、问题广度的设计。广度即思考范围或问题空间,广度小可以突出问题的重点,迅速发动学生思维,提高效率,节约时间,但过小容易产生束缚,影响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需要根据问题实际和学生实际设计。

2、问题深度的设计。问题深度即规定学生认知活动的层次,具体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发展几个层次。

3、问题的难度设计。难度表现为广度、深度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之间的距离,无距离就难度可言。广度与深度是问题固有的,难度是在学生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

五、一个好问题的标准。

1、问题的目标符合课的总体目标,也有该问题自己的特定目标。

2、问题的内容与学生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相适应,能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