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镰刀菌茎基腐病的药剂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茎基腐病从小麦分蘖到小麦黄熟均可发病,症状最早 出现在11月下旬,以后逐渐加重,2月–3月上旬是茎基腐 病发生的第一个高峰期,3月下旬病情发展缓慢,4月上旬 又开始上升,4月下旬–5月上中旬,病情达到第二个高峰。 病株率一般达到60%以上,高的可达84.2%,对产量影响较 大 。 目前小麦镰刀菌茎基腐病可以通过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 理来降低该病害的危害,但是不能有效的控制该病害,而 药剂防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小麦茎基腐病的方法,因 此为了筛选高效的化学药剂,本试验通过室内毒力测定、 盆栽试验及大田药效试验分析了不同药剂对小麦茎基腐病 的综合防治效果。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处理
多菌灵 适麦丹 立克秀 敌委丹 扑力猛 适乐时 烯唑醇 甲霜· 恶霉灵 Insure 三唑酮
毒力回归方程
Y=0.7788X+5.4454 Y=0.7012X+4.4416 Y=0.7348X+4.9336 Y=0.6861X+4.9032 Y=0.7991X+4.7998 Y=0.7299X+4.5460 Y=0.7012X+4.4416 Y=0.4997X+4.3626 Y=0.2632X+4.4985 Y=0.6840X+3.6479
3.2室内盆栽试验
3.2.1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苗期茎基腐病的盆 栽防效


结果见表3 从防病效果来看,多菌灵1:500包衣防效最好,为 56.58%;其次是敌委丹1:167包衣和适麦丹1:500 包衣,防效为55.47%、51.43%;烯唑醇包衣、敌 委丹1:333包衣、立克秀1:500包衣、扑力猛1:500 包衣、甲霜· 恶霉灵1:500包衣等处理也有一定的 防效;适乐时1:1000包衣、适乐时1:500包衣和三 唑酮1:333包衣三个处理的防效较差。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多菌灵、适麦丹和敌委丹 都对小麦茎基腐病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苗期感染后,主要是基部1–2节叶鞘和茎秆受侵染,有时 第3节叶鞘也受害,根茎基部叶鞘颜色逐渐变为暗褐色和 深棕色,病害进一步扩展后,根部、茎杆和茎节出现褐色, 严重时茎基部节间受侵变褐,易折断。严重受侵者早期可 至死苗。该病发病初期与纹枯病相似,但发病后期没有眼 状斑,通常第1叶鞘发病严重,第2叶鞘次之,并逐渐向内 部发展。
相关系数(r)
0.9450 0.9966 0.9792 0.9938 0.9328 0.9903 0.9319 0.9684 0.9593 0.9568
EC50(mg/kg)
0.267 1.012 1.231 1.384 1.780 4.188 6.257 16.866 80.400 94.783

3 结果与分析

3.1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3.1.1不同药剂处理对禾谷镰孢菌的菌 丝生长抑制效果

结果见表2 从抑菌测定结果来看,多菌灵的抑菌效果较好, EC50为0.267mg/kg ;其次是适麦丹、立克秀、敌 委丹和扑力猛,EC50分别为1.012 mg/kg、1.231 mg/kg、1.384 mg/kg和1.780 mg/kg ,适乐时、 烯唑醇也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EC50分别为 4.188mg/kg、6.257 mg/kg,而甲霜· 恶霉灵、 Insure和三唑醇抑菌效果较差。
小麦镰刀菌茎基腐病 的药剂防治
主要内容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பைடு நூலகம் 1引言

由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 ,其病原 主要有禾谷镰刀菌和假禾谷镰刀菌。小麦感染后表现出苗 期枯萎、植株矮小、穗数降低、麦粒干瘪等,严重影响小 麦产量。

在澳大利亚、北美、阿根廷、意大利、南非、土耳其等国 家和地区小麦种植区发病严重,已经引起当地小麦育种者 和病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我国,针对田间发现的小麦茎 基部腐烂也有初步研究,但对小麦茎基腐病的整体研究仍 处于起步阶段 。



2.2.2病情调查
(1)菌落直径:将含菌饼的带毒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 养一段时间后,用十字交叉法测其菌落直径并记录,求得 菌丝生长抑制率,并转换成抑制机率值,以药剂浓度对数 和抑制机率值计算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y=a+bx,计算相关 系数(r)和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 (2)出苗率调查:播种后3–5天调查小麦出苗率。每个小 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调查,每点取1m双行调查小麦株数。 此外,观察并记录有无促进生长情况。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菌落生长直径 = 两次直径平均值 - 菌饼直径 对照菌落生长直径-处理菌落生长直径 菌丝生长抑制率= ×100% 对照菌落生长直径 ∑(各级病株数×代表数值) 病情指数= ×100 调查总株数×发病最重级代表数值 对照平均病情指数-处理平均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100% 对照平均病情指数 计算不同处理的病情指数及防效,并利用DP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差异 显著性分析及多重比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供试菌株 :禾谷镰孢菌(实验室保存) 供试小麦品种 :矮抗58(市售) 供试药剂 :2.5%适乐时FS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3%敌委丹FS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4.8%适麦丹FS 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2%立克秀WP拜耳作物科学公 司生产,50%多菌灵WP江阴市福达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2.5%扑力猛FS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0%InsureFS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3%甲霜·恶 霉灵AS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生产, 15%三唑酮WP盐城利民农 化有限公司生产, 12.5%烯唑醇WP江苏剑牌农药化工有限 公司生产(均为市面购买合格产品)。

(3)病情指数调查:在小麦苗期调查小麦茎基部的发病 指数。每小区随机5点取样调查,每点至少取20株根样, 用铁锨将整株小心挖出,必须使根系尽量保持完整,在水 中清洗干净,调查茎部发病情况,以确定每个植株茎基部 受侵染的分级。
小麦茎基腐病苗期的病情分级标准


0 级: 茎基部无症状; 1 级: 外层叶鞘有明显褐色或黄褐色斑,但病斑小于1/2 直径; 3 级: 外层叶鞘有明显褐色或黄褐色斑,病斑大于1/2直 径但内层叶鞘无症状;





5 级: 内层叶鞘有明显褐色或黄褐色斑,但病斑小于1/2 直径; 7 级: 内层叶鞘有明显褐色或黄褐色斑,病斑小于1/2直 径,但植株不死苗; 9 级: 植株因病枯死。 (4)白穗率调查:于收获前1-2周调查白穗率,调查小区 总的白穗率和总株数,统计白穗率,与对照相比计算防效。 (5)产量调查:收获时每个小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测产, 每点1㎡。种子晾干后,统计千粒重,计算增产效果。
表3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盆栽防治效果
药剂处理
多菌灵1:500包衣 敌委丹1:167包衣 适麦丹1:500包衣 烯唑醇包衣 敌委丹1:333包衣 立克秀1:500包衣 扑力猛1:500包衣 甲霜· 恶霉灵1:500包衣 适乐时1:1000包衣 适乐时1:500包衣 三唑酮1:333包衣
发病率(%)
2.2 试验处理及设计 2.2.1试验设计



试验由抑菌测定、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三部分组成。 抑菌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禾谷镰孢菌菌饼放入含 不同浓度(100ppm、50ppm、10ppm、、1ppm、0.1ppm、 0.05ppm、0.01ppm )药剂的含毒培养基中,每个药剂处 理设置2皿 ,以不含药剂的培养基为对照。 盆栽试验:将不同浓度的药剂对矮抗58小麦种子进行拌种, 种植于带菌的土壤中,每个处理设置五个重复,每个重复 5粒种子,并设置不拌种接种于带菌土壤中和拌种接种于 不带菌土壤为对照。
75 66.67 72.73 52.94 50 76.19 68.75 66.67 73.68 80.95 78.26
病情指数
18.06 18.52 20.20 21.57 24.07 24.34 25.69 26.85 30.48 32.68 35.75
防效(%)
56.58 55.47 51.43 48.14 42.13 41.18 38.23 35.44 26.71 21.42 14.04

田间试验采用小区随机区组设计,各处理见表1. 共有7个 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地点设在 焦作市沁阳县。该试验田排灌方便、茎基腐病常年发生较 重且相对均匀。供试小麦播种量为10-12.5㎏/亩。
表1药剂处理及处理方式
编号 1 2 3 4 5 6 7 8 药剂 2.5% 适乐时FS 1:500 3% 敌委丹FS 1:250 5% 适麦丹FS 1:333 4% 种菌唑 FS 1:1000 50% 多菌灵WP 1:50 2.5% 扑力猛 FS 1:500 3% 甲霜· 恶霉灵 1:500 CK 有效成分用药量 (克/100千克种子) 5 12 15 4 100 5 6 – 制剂用药量 毫升(克)/10千克 种子 20 40 30 10 20 20 2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