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教学内容
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与应对策略讲解
![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与应对策略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df5d72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9.png)
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与应对策略讲解第一篇: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与应对策略讲解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与应对策略当今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既有海权纷争,既有紧邻的不断滋扰,又有大国的战略空间挤压。
又有领土争端。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统一的大国,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
一、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1.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
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
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国、朝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没有半岛的安全,就无中国“和平崛起”的最终实现。
2.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
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周边安全形势及发展
![周边安全形势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cba2d2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d.png)
周边安全形势及发展随着我们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周边安全形势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周边地区的局势始终有些动荡不安。
本文将从海上、陆地、空中三个方面分析周边安全形势及发展。
一、海上安全形势及发展海上安全形势在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尚存着多种安全隐患。
首先,我国南海和东海有领土争议,南海上,菲律宾、越南等国争夺中国南海诸岛的主权。
而在东海上,日本也强行对我国钓鱼岛主张主权。
其次,海盗问题时有发生,对海上贸易、航运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南海地区近年来还出现了不安定因素,如气候和生态问题,国际关系等方面,但总的来说,我国南海和东海的安全形势还是不容乐观。
为了维护海上安全,我国海军加强了战斗力建设,建立了一支先进的、具备海上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打击海盗的力度,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打击海盗。
同时,我国对海洋法治的建设也不断加强,主张和平解决领土争端,以维护海洋和平、合作、发展。
二、陆地安全形势及发展在陆地安全方面,主要的安全问题为恐怖主义和非传统安全问题。
由于国家的发展,我国日益成为世界重要的经济、贸易和旅游中心,吸引了许多外国人的注意。
但是,这也使我国成为恐怖主义的增长之地。
此外,非传统安全问题,如网络攻击、偷渡等,也已成为重要的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是隐性的、复杂的,也对国家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陆地安全问题,我国加强了防恐斗争,严厉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加强了公安、交通、海关等部门的监管力度,打击偷渡、禁止进口违禁物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同时,我国加强了网络安全建设,打击网络黑客和病毒活动,保护网络安全,以维护国家安全。
三、空中安全形势及发展空中安全形势与日俱增,近年来,空中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发生。
而且,恐怖分子越来越善于钻空中安全的空子。
此外,也常出现机场安全方面的问题,如机场保安人员私自泄露信息,从而威胁空中安全。
因此,航空安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国际上重要的议题之一。
3.3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3.3我国周边安全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dd040250d0d233d4b04e696c.png)
一、我国安全环境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二、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展望
四、中国应对周边安全形势的举措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和同学讨论
课内外练习:
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中,目前还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
我国和日本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课后小结:
注:1.除个别课程因教学需要连续上课超过2个学时外,每个教案均以2学时安排。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威胁
教学难点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的战略选择
教学方法讨论互动+ Nhomakorabea授课程资源准备
主要内容、课时建议
一、我国安全环境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一)概况
1.我国是陆海大国
2.我国邻国众多,地缘复杂
3.我国安全环境受外部影响因素大
(二)我国的合法权益
1.基线、内水、领海和毗连区
2.专属经济区、大陆架
教学教案首页
教学章节:第三章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
2.熟知我国周边安全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3.树立起强烈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激发爱国热情。
须解决的问题:
1.梳理清楚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
2.讲述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3.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问题
(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历史演变
1.我国因特殊环境形成了重陆轻海的国防观
2.我国近代屡遭帝国主义列强入侵
二、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美国视中国为主要潜在竞争对手
(二)中日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
(三)我国领海、海洋权益遭遇严峻复杂的挑战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52c57cb0f524ccbff12184f6.png)
第三章世界军事教学目标:了解世界战略格局概况,掌握战略基本理论,正确分析我国的周边环境,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主要内容:一、国际战略环境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三、美国、俄罗斯军事基本概况教学重点:世界战略格局的状况及走向;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地缘政治因素教学难点:台湾问题与我国安全和实现现代化的关系教学方式:专题讲座教学时数:3学时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周边安全环境这里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
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人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
一、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毫无疑问,影响一国安全环境的国际、国内因素是复杂多变的。
但是,对一国的安全环境起决定作用的是地缘政治因素,一个国家的地理位臵决定了它周边安全的复杂程度,也决定了它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其影响具有长久性。
比如,美国安全的基本特征是:“东西有大洋,南北无强邻”,世界主要陆海大国都与美国远隔重洋。
美国周边环境得天独厚好,浩瀚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把美国和其它主要强国隔开,历次战火(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烧不到美国本土,北面是加拿大,南面是默无闻的墨西哥,“炮声远处响,危险隔重洋,任他国战火纷飞,我自安然无恙”,因此,美国很少需要关心自己的国土安全问题,这也是美国称雄世界的非常有利的地缘政治因素。
中国的国土面积略大于美国,如果能把地球压扁,中美国两国的领土会大致重合在一起。
然而,中国的安全环境远比美国复杂得多。
中国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我们有领土接壤的15个国家,从东向西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邻居”,那就是美国,虽然它远在天边,但又近在眼前,它的触角伸到了我们的周边,身在大洋彼岸,但心在全球,手却伸到了大洋此岸。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教案)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f0244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7.png)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教案)章节一: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安排。
1.2 教学内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定义和概念。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性。
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安排。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问答法:回答学生关于课程目标和内容安排的问题。
章节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与挑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让学生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所面临的挑战。
2.2 教学内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地缘政治格局、领土争端、恐怖主义等。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应对外部干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挑战。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现状和挑战。
章节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战略选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周边安全环境中的战略选择。
让学生理解我国在周边安全环境中的战略目标。
3.2 教学内容:我国在周边安全环境中的战略选择: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共同安全等。
我国在周边安全环境中的战略目标: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提升国家安全能力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在周边安全环境中的战略选择和目标。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战略选择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章节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战略实施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周边安全环境中的战略实施措施。
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周边安全环境中的战略合作伙伴。
4.2 教学内容:我国在周边安全环境中的战略实施措施:外交政策、军事合作、经济合作等。
我国在周边安全环境中的战略合作伙伴: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在周边安全环境中的战略实施措施和合作伙伴。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角色,讨论战略合作伙伴间的合作与互动。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教案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c95033376baf1ffc4fad14.png)
课程
理论教学
课题(章节)
第二章第三节
主讲人
内容
分析
重点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难点来自正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关键
客观理性地分析和对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威胁。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大学生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基本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认识到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策略,妥善处理和解决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忧患意识和报国热情。
3.中国和日本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教学
后记
教法设计
课堂讲授、提问互动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提纲)
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
(一)我国周边环境概况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
1、邻国众多,关系错综复杂
2、边界线长,领土、领海存在争端
3、热点问题集中周边地区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趋势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二)中朝传统友好关系
(三)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干涉西藏问题
3、视中国为主要对手
(五)东南亚国家与我国存在南海岛礁和领海争端
(六)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
四、我国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一)践行新战略安全观
(二)完善周边安全机制
(三)增强综合国力建设
(四)扩展安全战略视野
作业或思考题
1.周边安全环境对一国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2.长期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五)中国与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六)中巴战略伙伴关系
(七)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讲义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661a3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e.png)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讲义一、周边安全环境总体形势从整体来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威胁。
一方面,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愈发激烈,包括朝鲜半岛、南海等地区都存在安全热点问题。
另一方面,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也给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
二、朝鲜半岛局势朝鲜半岛地缘政治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非常直接。
朝鲜半岛的局势一直都是中国关注的焦点,朝鲜的核导问题、半岛的和平稳定等问题都影响着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随着朝鲜局势的不断变化,中国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周边安全政策,以应对不同的局势变化。
三、南海问题南海问题也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热点之一。
在南海,中国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存在着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
这些争端给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波动,需要中国继续通过外交手段,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与周边国家保持着和平与友好的关系。
四、非传统安全挑战除了地缘政治争端外,中国周边环境还面临着来自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挑战。
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问题给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中国需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信息共享,以形成多方合作的态势,维护周边地区的安全稳定。
总之,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需要中国综合考虑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和非传统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周边安全政策,以保障国家利益和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
五、地缘政治竞争除了朝鲜半岛和南海问题外,亚洲地区还存在着其他地缘政治竞争,例如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边界争端、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争夺等。
这些地缘政治争端也对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中国不断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六、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角色美国一直是亚太地区的力量之一,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安全保障角色,也对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美国与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日益加剧,这对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教案)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29099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c.png)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培养学生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1.2 教学内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定义和特点。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性。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性。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地理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周边地理环境的特征和影响。
分析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对安全形势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空间观念。
2.2 教学内容我国周边地理环境的特征,包括陆地和海洋方面。
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对安全形势的影响,包括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方面。
我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和挑战。
2.3 教学方法采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我国周边地理环境的特征。
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对安全形势的影响。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和挑战。
第三章: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政治因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周边政治环境的特点和影响。
分析我国周边政治环境对安全形势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我国周边政治环境变化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我国周边政治环境的特点,包括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
我国周边政治环境对安全形势的影响,包括政治冲突和合作方面。
我国周边政治环境的变化趋势和挑战。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我国周边政治环境的特点和影响。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周边政治环境对安全形势的影响。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周边政治环境的变化趋势和挑战。
第四章: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经济发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周边经济环境的特点和影响。
分析我国周边经济环境对安全形势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我国周边经济环境变化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热点分析课件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热点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3240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7.png)
强化边防力量,完善 边防设施,提高边境 管控能力,防范非法 越境活动。
优化军队结构,加强 信息化建设,提高快 速反应和远程投送能 力。
推进经济建设,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 业结构升级,提高国家经济竞争
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 济一体化,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
贸合作。
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国家创 新水平。
领土争端
我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将继续存在,需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 避免冲突升级。
海洋权益
我国海洋权益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加强海洋维权,维护 国家利益。
国际合作与地区安全展望
国际合作机制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建立更加有效的国际合 作机制,共同应对地区安全挑战。
国际法与规则
国际社会需要尊重国际法,遵守国际规则,维护 国际秩序,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领土争端
恐怖主义和跨境犯罪
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存在领土争端, 这些问题涉及到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是长期存在的挑战。
我国周边地区存在一些恐怖主义和跨 境犯罪活动,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 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海洋权益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上利益 的扩大,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 也日益突出。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发展趋势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但台湾当局试图“ 独立”,导致台海地区局 势紧张。
美台关系
美国与台湾当局保持着一 定程度的官方和军事联系, 对台海地区局势产生一定 影响。
两岸关系
两岸关系发展受到诸多因 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 文化等,需要双方共同努 力推动和平发展。
01
安全策略与建 议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讲义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a7a8419a21614791711284a.png)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教案)军事教研室孙超2012年9月★课目:国际战略环境课题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目的: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况和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明确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主要精神,增强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积极投身我国国防建设事业。
内容: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仍处在着威胁和挑战三、坚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时间:2课时实施方法:理论提示、课件辅导、课堂答疑、阅读教材学习重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特点,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挑战,实现祖国统一的主要精神。
★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威胁的情况及条件。
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一般意义上周边安全主要指政治和军事安全环境。
给同学们介绍一点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预测我国军队面临公开潜伏的对手和我国未来可能遇到的局部战争,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想把这些观点介绍给大家,想必会引起同学们的思索和兴趣,这对于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启迪的思维,帮助关心研究未来形势,明确我国国防建设战略指导思想转变,牢固树立和平时期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同学们开展军事科研,献身国防现代化建设事业,也许会有一些助益。
★欲谋发展大计,必察天下大势。
当前国际局势严峻、复杂,不安定的因素增多,中国安全环境发生了历史性、阶段性的变化。
尽管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当今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有时会风云突起,战争阴云密布,稍有不慎,无情的炮火便会在身边响起。
在总体缓和平、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震荡的基本格局下,世界仍很不太平。
在强兵如林的地球上,经济、科技、国防实力的竞争,领土、资源争端、民族矛盾、宗教争端以及生态环境问题,信息安全问题,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问题,都是国家安全内涵变得更加复杂。
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在扑朔迷离的军事斗争格局中,我国军队面临潜伏公开的对手,诱发局部战争的热点已初显端倪。
最新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周边安全形势教学讲义PPT
![最新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周边安全形势教学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301e13195f312b3169a5f7.png)
10
概 说 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源流 卫气营血理论作为温病的辨证体系是在清
代确立起来的,由温热大师叶天士创立, 并经以后的温病学家如吴鞠通、王孟英、 章虚谷等加以充实和完善,从而最终形成 的具有独特证治内容的辨治体系。
11
★ 温病的定义: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
31
三、卫分证的辨证思路
㈠ 首先确立邪在卫分。 (注意与风寒表证区别,并辨别病邪的性
质为温邪)
㈡ 次审卫分具体病因。 (病因与季节相关,并有时毒侵袭)
㈢ 再察卫分病位重心 。
32
第二节 气分证辨证
33
一、基本内容:
★.生理功能: 《灵枢·决气篇》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
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中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大陆海 岸线长1.84万公里,另有岛岸1.4 万余公里, 海岸线总长超过3.2 万公里。
1
睦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哲学思
想,在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 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 ;
安邻:积极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合作
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 外感热病。
相当或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种: ①多种急性传染病; ②多种感染性疾病; ③还包括某些非传染性的热性病。
12
★ 温邪包括:
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 燥热病邪、暑湿病邪、疠气、温毒等。
温病
发于冬春——风热病邪 发于夏季——暑热病邪 发于长夏——湿热病邪 发于秋季——燥热病邪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周边安 全形势
内容提要
一、 中国周边环境概论 二、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三、中国周边外交政策解读
第五讲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演变与现状
![第五讲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演变与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8143b15bed5b9f3f90f1c26.png)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二 冷战前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
1、总体形势严峻
2、局部冲突不断
3、主权时常被侵犯
1974年中越西沙海战
1988年中越南沙海战
二 冷战前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
1、总体形势严峻
2、局部冲突不断
3、主权时常被侵犯
中美关系解冻之前 美军飞机经常侵袭我国领空
从1958年9月7日,我国外交印发 言人,第一次对美国军舰侵入中国 领海提出严重警告。到1969年6月 23日,中国提出第469次严重警告。 1965年5月12日“美国战斗机五 架公然侵入中国云南省马关东北地 区上空,偷袭中国训练飞机,并发 射导弹,击落中国机一架。我国防 部发言人当晚……提出最强烈抗议。 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七亿中国人 民是不好惹的。”(《人民日报》 1966年5月25日1版)
冷战时期赫鲁晓夫与肯尼迪较 量的漫画,双方屁股下坐的是 原子弹,核按钮已经连线。
二 冷战前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
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
1、总体形势严峻
2、局部冲突不断
3、主权时常被侵犯
二 冷战前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
中印自卫反击战(1962.11)
1、总体形势严峻
2、局部冲突不断
3、主权时常被侵犯
1、总体趋于稳定 3、安全问题愈加复杂
2、局部时而紧张
1976年,两国恢复互派大使, 双边关系逐步改善和发展。 1988年印度总理拉•甘地访华。 1991年李鹏总理访印。 1993年印度总理拉奥访华。 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访印。
中印关系
2012年3月29日,胡锦涛会见辛格
两大文明古国应该有智慧有度量互相包容、合作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与战略(课件)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与战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a76854a8956bec0975e370.png)
2、坚持睦邻友好的总基调 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周边安全 战略的一贯方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 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3、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
国家利益是国际交往的最基本动因、 最高准则和“最后语言”。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 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二)如何应对钓鱼岛争端
斗争目标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确保国家 利益的维护和安全战略的实现;斗争方式要灵活 多样:积极宣示主权,彰显存在;军队要在国家 大局下行动,积极作为,切实为维护钓鱼岛主权 提供坚强后盾。
(二)如何应对钓鱼岛争端 1、“战”与“和”,以“和”为先
(二)如何应对钓鱼岛争端 2、“谈”与“法”,以“谈”为先 以经促谈
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
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 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
+
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周边安全战略的底线, 必要时可以牺牲国家一般利益为代价。
“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 心利益。” “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 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 的核心利益。”
(三)如何应对南海争端
1、开展坚强有力的法律斗争 表明“主权在我”的法理依据; 反驳对我的无理指责和干涉; 宣示我行动的正义性和合法性。
(三)如何应对南海争端 2、强化实际管辖
(1)政权建设
(2)行政执法 (3)资源利用
(4)旅游开发
(5)科学研究
(三)如何应对南海争端 3、军事斗争准备
一是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7c2514c16fc700aba68fc43.png)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美国是中国为主要潜在对手,加紧在中国周边布置棋子.(1) 美国实施军事前沿部署,对我国构成现实的军事压力. 美国在亚太地区分三线部署兵力。
第一线前沿驻扎部队,如驻日韩,美军和在太平洋执勤的海上第三,第七舰队:第二线是前沿基地部队,如夏威夷,阿拉斯加,关岛和其在太平洋上的部队。
第三线是美国本土部队。
(2) 调整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战略部署。
美国强化了与日韩澳等号称亚洲“小北约”的军事盟国关系:提升关岛美军的军备水平和战略威慑能力,形成日本和关岛两大地区兵力投掷中心。
美国军事进入中亚,进入阿富汗,伊拉克等。
其军事基地驻我国西北地区最近只有200 多公里,将对我国安全产生。
直接影响:美国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调整,逐渐形成了以前沿军事存在为核心双方军事同盟为基础,以多边军事合作为补充的亚太军事安全体系,对我国形成完整的C 型战略包围圈。
二、台湾局势错综复杂,祖国统一任重道远。
(1)台湾是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战略枢纽。
不仅扼守中国南北海上交通要冲,而且是控制西太平洋地区的第一咽喉要点。
台湾问题事关祖国统一,美国的插手无疑将增大台湾回归的风险。
(2)当前台湾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但反台独斗争依然任重而道远。
2008 年以来随着马英九的上台,大陆和台湾交往频繁,并举行了四轮制度化谈判和事务性协商,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但是以为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是中国的统一变得错综复杂。
三、海权问题争端遭遇严峻复杂的挑战。
(1)东海领土主权归属问题。
东海领土主权问题是中日问题发展道路上的三大障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
中方考虑到存在争议,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没有在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资源开采活动。
对于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多次强调,“主权归我,合作开发”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2)南海权益争端问题。
日本拟立法保护冲鸟礁和南鸟岛海岸线,日本政府在 1 日本拟立法保护冲鸟礁和南鸟岛海岸线, 日本拟立法保护冲鸟礁和南鸟岛海岸线号的例行国会上提交一项新法案,要求保护日本最南端的冲之鸟岛(我月18 号的国称为冲鸟礁)和最东端的南鸟岛的海岸线,因为有这两岛的存在,日本就可以保护自己主张的专属经济区的权益。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军事理论教程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军事理论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0823c19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e.png)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军事理论教程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与军事理论教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变化。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在军事理论教程方面不断加强研究和探索,以确保国家安全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并介绍一些相关的军事理论教程。
第一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首先,我国面临着来自东海、南海以及港口周边地区的安全威胁。
这些威胁主要表现为领土争端、资源争夺、民族纷争等。
此外,在朝鲜半岛、印度等地也存在着潜在的冲突风险。
这些动荡不安情势给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的威胁也对我国周边安全构成了一定挑战。
诸如“三股势力”(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等威胁不断蔓延,给我国边境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此外,毒品走私、非法移民等跨国犯罪活动也对我国周边地区的治安和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第二节:我国军事理论教程的发展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周边安全环境,我国不断加强军事理论教程的研究和培训,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军事理论教程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 军事战略理论:军事战略理论是指对战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理论体系。
我国在军事战略理论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创新。
例如,我国提出了“不对称战争”、“局部战争”等概念,以应对非对称威胁与地区冲突。
2. 军事技术理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革新,军事技术在现代战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军事理论教程注重研究和培训士兵在不同战场环境下运用先进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能力。
3. 军事心理学理论:在现代战争中,军事心理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我国军事理论教程关注研究和培训士兵在战场环境下保持意志坚定、心理稳定的能力,以保证作战效果和战斗力。
4. 军事管理理论:军队管理是指在军事组织中协调和指导军事行动的一种活动。
我国军事理论教程研究军事管理理论,以确保军队保持高度的战斗力和战备水平。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412d9eb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b.png)
(一)美国成为影响我国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
(一)美国成为影响我国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
美国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与我国存在根本利益冲突 美国视我国为战略竞争对手,不希望中国强大起来 美国推行实质上的“一中一台”,把台作为遏制中国的“ 不沉的航母”,是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严重障碍
(四)我与周边国家尚存在复杂的领土、领海争议
(四)我与周边国家尚存在复杂的领土、领海争议
我国与朝韩海域划界争议
与朝鲜有3000平方公里 与韩国有18万平方公里
三、坚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三、坚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 我国对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对策是: “统一思想,坚持原则,冷静观察,保持高压” ➢ 我国对台湾统一期限的政策方针是: “争取谈,准备打,不怕拖。”
(三)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构成现实和潜在的威胁
历史教科书问题
日本编纂的历史教科书
(三)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构成现实和潜在的威胁
➢ 我国对日本的方针是: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施之以威”
(四)我与周边国家尚存在复杂的领土、领海争议
1、南沙岛权争端日益严峻。 2、中越海洋争端。 3、印度称霸南亚,中印边境之争错综复杂。 4、朝、韩与我在黄海有18.3万平方公里争议海区。
(四)我与周边国家尚存在复杂的领土、领海争议
(2)斗争发展趋势 争端国际化、热衷国际合作开发; 企图抛开我国擅自瓜分。 “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主权共有,资源共享,共同开发”
欲强国,必须致力于强海洋
(四)我与周边国家尚存在复杂的领土、领海争议
➢ 我国对南海争端的方针是: “长期稳定,面积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
课件: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课件:中国周边安全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e8b97b2952d380eb63946d0b.png)
)
社 会 因
经 济
● 挤压我能源战略空间
素上
对推
我 国 安 全 的
行 遏 制 政
● 不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 ● 逼我人民币升值
影策
响
2.不利方面
( 三
⑴美国实行遏制政策,对我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
)
社
3.7万
会
因 素
军
4.6万
对事
我 国
遏
安制
全
的
影
响
2.不利方面
( 三
⑴美国实行遏制政策,对我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
对
我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
国
安
兵力:不足20000人
全
的
4.5亿两白银
影
响
2.不利方面
(
⑵强邻众多,安全压力大
二
)
地
理 因
俄
美加
素 对
日
美
我
印
国
安
全
的
澳
影
响
2.不利方面
(
⑶领土领海争端多,易发生冲突
二
)
地
理
与日本东海大陆架、
因
钓鱼岛争议
素
对
我
国
安
全 的
与东盟“五国”
影 响
与印度12.55万
南沙海域争议
领土争议
2.不利方面
(
⑷周边热点多,安全面临着威胁
二
)
地
理
朝鲜战争
因
素
25个军
对 我
(207万人参战)
国
安 全
印、巴之争
越南战争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讲义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7ac8e3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3.png)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讲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教案)军事教研室孙超2012年9月★课目:国际战略环境课题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目的: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况和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明确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主要精神,增强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积极投身我国国防建设事业。
内容: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仍处在着威胁和挑战三、坚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时间:2课时实施方法:理论提示、课件辅导、课堂答疑、阅读教材学习重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特点,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挑战,实现祖国统一的主要精神。
★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威胁的情况及条件。
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一般意义上周边安全主要指政治和军事安全环境。
给同学们介绍一点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预测我国军队面临公开潜伏的对手和我国未来可能遇到的局部战争,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想把这些观点介绍给大家,想必会引起同学们的思索和兴趣,这对于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启迪的思维,帮助关心研究未来形势,明确我国国防建设战略指导思想转变,牢固树立和平时期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同学们开展军事科研,献身国防现代化建设事业,也许会有一些助益。
★欲谋发展大计,必察天下大势。
当前国际局势严峻、复杂,不安定的因素增多,中国安全环境发生了历史性、阶段性的变化。
尽管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当今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有时会风云突起,战争阴云密布,稍有不慎,无情的炮火便会在身边响起。
在总体缓和平、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震荡的基本格局下,世界仍很不太平。
在强兵如林的地球上,经济、科技、国防实力的竞争,领土、资源争端、民族矛盾、宗教争端以及生态环境问题,信息安全问题,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问题,都是国家安全内涵变得更加复杂。
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美国是中国为主要潜在对手,加紧在中国周边布置棋子.
(1) 美国实施军事前沿部署,对我国构成现实的军事压力. 美国在亚太地区分三线部署兵力。
第一线前沿驻扎部队,如驻日韩,美军和在太平洋执勤的海上第三,第七舰队:第二线是前沿基地部队,如夏威夷,阿拉斯加,关岛和其在太平洋上的部队。
第三线是美国本土部队。
(2) 调整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战略部署。
美国强化了与日韩澳等号称亚洲“小北约”的军事盟国关系:提升关岛美军的军备水平和战略威慑能力,形成日本和关岛两大地区兵力投掷中心。
美国军事进入中亚,进入阿富汗,伊拉克等。
其军事基地驻我国西北地区最近只有200 多公里,将对我国安全产生。
直接影响:美国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调整,逐渐形成了以前沿军事存在为核心双方军事同盟为基础,以多边军事合作为补充的亚太军事安全体系,对我国形成完整的C 型战略包围圈。
二、台湾局势错综复杂,祖国统一任重道远。
(1)台湾是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战略枢纽。
不仅扼守中国南北海上交通要冲,而且是控制西太平洋地区的第一咽喉要点。
台湾问题事关祖国统一,美国的插手无疑将增大台湾回归的风险。
(2)当前台湾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但反台独斗争依然任重而道远。
2008 年以来随着马英九的上台,大陆和台湾交往频繁,并举行了四轮制度化谈判和事务性协商,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但是以为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是中国的统一变得错综复杂。
三、海权问题争端遭遇严峻复杂的挑战。
(1)东海领土主权归属问题。
东海领土主权问题是中日问题发展道路上的三大障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
中方考虑到存在争议,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没有在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资源开采活动。
对于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多次强调,“主权归我,合作开发”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2)南海权益争端问题。
日本拟立法保护冲鸟礁和南鸟岛海岸线,日本政府在 1 日本拟立法保护冲鸟礁和南鸟岛海岸线, 日本拟立法保护冲鸟礁和南鸟岛海岸线号的例行国会上提交一项新法案,要求保护日本最南端的冲之鸟岛(我月18 号的
国称为冲鸟礁)和最东端的南鸟岛的海岸线,因为有这两岛的存在,日本就可以保护自己主张的专属经济区的权益。
关于冲之鸟岛,中国一贯认为“它不是岛,而是礁石,不应设定专属经济区”。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认为,日本政府此次是希望通过新法,为在这两岛周边开发渔业和稀有资源供依据,并隐含有牵制中国的意图。
南海地区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设计我国领土主权、海洋权益维护等重大问题。
南海油气资源总储量估计可达一千亿吨,号称世界上的第二个“波斯湾”;南海主导中,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问题最为突出。
其中南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南部,是距离我国大陆最远,分布最广的、岛礁最多的一个群岛。
南沙群岛及其海域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他处于我国同东南亚各国交往的重要纽带,诗函为我国南大门的第一到海上屏障,也是包围海上通道的安全的前沿阵地。
一直以来在我国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影响下,南海地区基本上处于稳定的局势。
但是1999 年我国驻南使馆被
炸以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过展开了新一轮对中国南海岛屿的争夺;南海问题正在趋向国际化。
在地理上南海北包围在东南亚国家之中,涉及东盟数国的利益;美、日、印等国际势力在以不同的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介入或插手,这些国际势力的渗透是南海问题更加错综复杂。
四、边界领土和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问题
(1)中印边界领土争端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过,边界全线西、中、东段都存在争议,之前印度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2005 年中印发表了《中印联合声明》,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寻求上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但是两国的领土争端面积较大,对两国的利益有重要影响,再加上美国极力拉拢印度,使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变得很复杂。
(2)中亚地区是恐怖主义、民族主义、分裂主义的主要集中地区,近年来国内的疆独势力与国外的三股恶势力遥相呼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周边安全和稳定。
五、在中国周边同时正在形成一种多极力量结构,在短时间内构成了中国相对安全的周边环境。
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缩小。
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烈了。
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
东盟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没有受到根本的打击,东盟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强与扩大。
印度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拥有核武器使它的军事威慑力在继续增加,印度在亚洲扮演大国角色的愿望已明显增强。
中国的综合国力在继续增加,它在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强。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地位支撑了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
但美国是一个非亚洲国家,而且力量分散于全球,它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受到这两个因素限制。
由中国、日本、美国、俄国、东盟及印度这六种力量构成的多级结构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构。
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任何一极,在这一地区都不可能单独取得优势。
在多极均势结构中,结盟关系的变化及向两极化的发展是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美日同盟关系仍会保持稳定,但是其作用一是会受到中俄战略关系的制约,二是不会得到东盟和印度的无条件支持,没有什么利益会促使印度和东盟放弃他们长期遵循的独立与中立的对外政策,卷入美国同中俄的对抗中去。
中国是本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与和平的对外政策,中国将会对这一结构的稳定作出贡献。
总之一句话,中国的周边环境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而又相对稳定安全的局势,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将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