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武兰亭赵孟坚落水本溯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书圣东晋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於永和九年(西元三五三年)修禊日,携三子邀会当

时名流雅士共四十一人,於会稽山阴之兰亭,作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之佳叙。主

人内史大人,在酒兴之餘,情志大发,用蠶繭(蚕茧)纸,鼠鬚笔,写下了中华民族万世流传

天下第一行书墨宝兰亭序文,凡廿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及醒后,他日更書数十百本,终不及之,右军亦自爱,留存子孙传掌,至七代孙僧智永(即右军第五子徽之后代),僧死留於弟子

辩才,宝重过於师在日。

自唐太宗将此一宝物兰亭序真迹随伴於昭陵之后,此一中华伟大的墨宝真迹,早已消失於人

间矣!所幸当时之书法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及供职皇家弘文馆之搨书人冯承素,韩道政,诸葛桢,赵模,汤普徹等人,奉欶临摹及響搨禊帖墨迹,先后分赐皇太子诸王近臣。其

中欧阳询所临摹之墨本最为真似,文皇遂命上石留存於殿阁之中,外人不得见。唐朝后代又

将此石背面刻上舒元舆之牡丹赋,相互媲美。然而在残唐五代时,朱梁纂竊辇置汴都(今河南

开封市),后为北辽耶律德光破石晉时,掳至北方,途中将此石丢弃于河北殺虎林(今河北定

县境),尚有其他各种不同传说之记载,请详阅宋桑世昌及俞松二贤之兰亭考,此处仅述其中

之一种较为通常之传说而已。

按兰亭序,唐人所摹最具典型者,所谓之下真迹一等之鑴字,有多种不同源流之记载,兹取

其常见者可两种简述如下:此石於北宋仁宗慶歷(庆历)中,宋景公帅定武,有人见而识之,献

於景文,景文喜甚,不敢私有,留於公库,拓出之禊帖,世谓之定武本,后熙寧(或谓元豐中)薛帅正帅定武,其子紹彭别刻石,鑱损[湍][流][带][右][天]五字膺石,留郡以惑人,易之以行,攜原石归长安其弟嗣昌手。宣和中,内侍梁师成为长安承受官批旨取原石,嗣昌仓卒间,连

夜墨搨,冀得多蓄,流传人间,每叠三纸,加氈(毡)墨重撫之,因此最外一纸墨深字瘦,中

间一纸墨浅字较细,最贴石面上之一纸,则墨又浅其字则肥,即世谓之蝉翼本是也。遂将原

石奉旨送至宫中,置睿思殿(或谓宣和殿),后移置於玛瑙亭,尝以拓本分赐臣,故此定武本

禊帖,计有[瘦][肥]本之分,与五字未损本及损本之别,然皆为定武帖。北宋徽宗已将宋太宗

时之淳化阁帖考正后,重刻为大观(太清楼)帖,将唐临写之本及响搨本以及某些定武禊帖本,均已纳入法贴中有记载。即如今清乾隆钦定之兰亭八柱之一,为虞世南临本(即张金界本),

八柱之二为褚遂良临本,八柱之三,则为唐太宗时搨书人冯承素之響搨本也。至於南宋桑世

昌与俞松及清翁方纲之兰亭考之传承记载,就禊帖而言,实不亚於唐孙过庭之書谱,米芾之

續书谱,张彦遠,张懷瓘等之论著,堪为古今兰亭集序原始總彙之经典巨著。宋游似丞相,

西京王参政及欧公之集古録(较少量),苏易简,苏耆,均收藏大量之帖,坡公及米海嶽父子

之热爱大王书蹟以及姜白石,黄山谷之论评,尤为突出,乃深知兰亭之伟大人物也。

其次则传说当时唐太宗所命欧阳询临摹之墨迹本并未上石,故至僖宗(或为德宗朝)时方命王

承规撫(按[撫]者摹,规也。谓有规倣也。)太宗时代所[临写]或[响搨]之麻纸墨蹟本,将其镌

於石上,而此石拓成帖本时,极近似欧阳询之墨迹,故另有唐搨唐拓之定武贴本。(即如清韩

荣光之韩珠船定武本之由来说辞也。)而此一王承规所撫之兰亭刻石,方是朱梁纂窃辇置汴都

之物,后辽破石普时,同石鼓及此石一起擄至北方,弃之於殺虎林。后续之传说与前述之记

载相同。

殆至北宋靖康之乱,金人独弃此石不取,高宗驻蹕广陵,宗澤帅居守京都,见之,遗骑驰进,未逾月,后遇南寇,大驾仓卒南渡,遂又失去此石,后不知所在矣!五字未损禊贴,应为旧日

定武原石所拓,或谓唐石唐搨,或亦可称谓系五代[梁][晋]时代之禊帖拓本,但悉为历代所尊贵,其中赵子固落水本,尤为名贵。黄庭坚谓肥不剩肉,瘦不露骨,即谓此贴也。

自北宋南迁定都临安(杭州)后,由於兰亭原石历来认为唐时欧阳询所临之墨迹最为逼真之故,因此南宋时,上自皇帝下至大臣士大夫,大加夸耀与争辩,何者为瘦本,何者为肥本,何者

为未损本,何者为损本,何者唐搨唐拓禊帖,同时官宦及富足之家,均自行刻石於自宅第中,矜夸炫耀,已有者为下真迹一等之闹剧。宛似当今之世,拥有世界高级名车劳斯莱司,用以

显赫其社会地位与家世富有一般。足使南宋大儒朱喜先生叹谓[王顺伯,尤延之二公之争论,

幾(几)成诉讼矣。]

殆至元朝虽为夷族入主中原,但因大公主之喜爱中华文化,元文宗时建立奎章阁将南宋内府

文物,悉纳库典藏。常用[天历之宝]及[奎章阁]印璽,作为内府收藏之标志,故使柯九思,邓

文原,虞集,康里子山诸公之收藏与维护[兰亭]文物,更有文敏公之兰亭书法之承襲與光大,亦不亚於宋代之盛况也。

朱氏明代王朝时,董其昌之书画大家以及文,祝,沈,唐,俞允文,海瑞,周天球,王世贞,莫是龙,王铎,孙承泽等书法大家与项元汴(字子京,墨林)之收藏中华文物瑰宝等等,悉对

兰亭之尊崇,不遗余力,其争鸣之盛况,不胜枚举,方导致有清一代之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皆以右军之兰亭序为必修书法功课。乾隆并设三希堂及三希堂法贴以及作为圆明园四十景之

一的兰亭八柱亭等等之崇尚措施,并兼皇帝倡导以致有清一代之大学士,壮元,进士,满汉

大臣文士等传习王书,终至徹底完成了科举制度所规定之[阁體],正楷书法之大成迄致今日

通用之字体也。

由上所述,兰亭真迹(本尊)早已不在人间,但禊帖经历代传承之版本几近二百种之多,可说

是化身千万,亦不为过。(按清以前传承之禊帖,悉为翻刻之版本,若依考据治学之观点言之,皆为触犯如今著作权之法令,概言之,有些帖本,悉为不真实之工拙伪作也。其中较为有名

之帖本而存在今世之中者,计有台北故宫博物院宝藏之唐褚临嶺字从山黄绢本,元康里子山

及虞集敕记之定武柯九思本及赵子昂临兰亭重刻贴本并附有兰亭源流跋本。至於外留于日本

有元吴炳本及独狐僧送赵子昆之定武兰亭碎片。目前尚留传于国内者,计有唐薛稷搨本,明

晋王府旧藏诸本,王穉登鑑定本,东阳本,二百兰亭斋藏本等(以上各本或其他尚未述说之禊帖,如今是否仍典藏於北京故宫博物院中,须待查)至於兰亭八柱之墨迹真本均典藏于北京故

宫博物院中。

然而韩,诸葛,赵,汤等之响搨墨迹禊帖或真本之宋拓定武兰亭落水本或由王承规撫之唐拓

唐搨之定武兰亭真本或谓隋时上开皇禊帖真本,历代虽有记载或不真不实之帖本,经历代诸

大圣贤之严谨考正为真迹者,并未见於今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