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细节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教学细节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有效课堂的营造,除了需要我们老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更需要我们教学方式、手段、方法等具体教学行为的改变,更需要我们将内化的教学理念外化为常态的教学行为,通过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体现出来。
一、优质有效的课堂,不能忽视很多不为我们重视的细小环节。
优质高效的课堂,讲究每一个细节。
如,在上课预备铃声响起的时候,教学活动就已经启动了。
这时,如果我们的教师早早地来到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带着微笑站立在讲台前,与孩子们一起等待正式上课的铃声。
这虽然是学校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有的老师没有坚持做好,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这样身体力行,这样的示范作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多方面的养成。
再如,如果教师能按时下课,即使有未进行完的教学环节,但考虑到学生40分钟之后大脑的疲劳,以及下课铃声响过后注意力的转移,遇此状况就该即刻叫停,宁愿再找时间补上。
经常拖堂,必令学生徒生厌学情绪。
由此看来,教师要为课堂留有一些机动处置的时间,不至于到时手忙脚乱甚至拖堂。
二、精心预设细节,促进课堂互动。
关注细节来源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来源于教师与文本先期对话的深度与广度。
为此,课前教师应先参透教材,并对学生的学情作充分地了解和分析,找到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兴奋点,教学生不知道的,让学生学该掌握的,利用学生生活的经验,以此来设计教学目标和具体的各个环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学生对话的艺术,既能指导
学生用完整通顺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互动呈现积极的状态,延长学生思维的长度。
三、敏锐捕捉细节,促进课堂生成。
尽管教师课前有充分的预备,但在与文本对话、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出乎教师“预料”的信息生成。
如:教学课文《自己的花儿是给别人看的》,为了让学生确切地理解“人人为人,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行为进行交流,学生畅所欲言,堂上气氛活跃;有的同学自豪地说,我能认真完成当天的值日任务,为大家带来优美、舒适的环境;有的同学说,我能捐出自己的零用钱为四川灾民献爱心;有的同学憧憬着,我要努力学好知识,将来为四川灾区重建美好家园做出贡献……不难看出,一个个天真活泼,幼稚的脸庞上充满着关爱,充满着智慧。
这种生成性的教学细节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又稍纵即逝,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准确辨别、有效控制,变生成资源为教学资源,使课堂闪烁智慧,充满灵性。
细节无处不在,一个问题、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等等,无一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细节。
有效的课堂营建需要教师注意各方面的教学细节,我们的言谈举止、教学行为艺术处处影响着孩子们,一个问题的妥善处理必定会锦上添花,一个小环节的疏忽却也能导致一堂课的失败。
因此,在新课标引领下,我们应关注教学细节,实施有效课堂。
关注教学细节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
提高科学课堂高效教学,需要我们理性的思考、创造性的设计、艺术性的实施,是每位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对一个的问题。
对课堂细节的把握,是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师生的有效交流,更好地加强课堂调控。
【关键词】:关注细节科学志趣交流探究问题高效
【正文】:
实现提高科学课堂高效教学,需要我们理性的思考、创造性的设计、艺术性的实施,是每位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对一个的问题。
我认为对课堂细节的把握,是提升科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关键所在。
即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师生的有效交流,加强课堂调控,提供有效结构的材料,加强实验指导。
在此,我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科学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把握的一些看法。
一、关注细节,激发培养兴趣,谋求高效。
要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首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也就是说,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会到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学习材料的兴趣是对学习的最好动力”。
小学生的好奇心一般都较强,对新事物都比较感兴趣。
这一点对我们科学教师来说是“福音”,是优势。
我们要做的事是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如何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引导孩子形成科学志趣呢。
作为科学教师,就应该利用好学
习材料,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寻访小动物》一课,孩子们就特感兴趣。
在学习这一课前,不少孩子就认识一些小动物,但对这些小动物吃什么、住哪里、怎样回家、怎样与伙伴交流等等不甚了解,所以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
课快上完了,同学们很想进一步了解、亲近小动物,有的同学提出要饲养小动物,并建议饲养比较熟悉的蚂蚁。
可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如果把蚂蚁放在昆虫盒内饲养很困难,死亡率极高,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目的去打扰它们。
见到同学们丧气的样子,我又赶紧补充“但这也并不是说我们无法饲养小动物。
只要我们能为它们提供一个跟原来的生活环境相似的新环境就可以了。
”然后让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寻访、观察,说说小动物们的生活环境分别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其中的某个小动物,对新家有什么要求,为什么?根据“小动物”提的要求,我们能否做到?经过交流,最后确定饲养蜗牛,环境我们可以模拟,于是孩子们纷纷养起了蜗牛。
同时,我要求孩子们写观察日记,把有关蜗牛的情况每天进行记录。
这样,不仅使孩子们兴趣十足,而且为后面的教学内容作了极好的铺垫。
二、关注细节,保证师生间的交流,谋求高效。
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不过这种交流带有明显的目标趋向。
保证这种交流的顺畅有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凝练。
同时,对课堂上学生一些不寻常的举动和发现,要及时捕捉,筛选那些充满灵性、富有创造性的问题,生成有益的教育契机。
如在双优课评比中,执教的《冷水与热水》,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现在我们有一杯冷水和热水,再倒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那该怎么办啊(讨论片刻)?
生:在第一只空杯中,拿热水杯倒一点,再拿冷水杯倒得少一点。
这样就有冷热不同的四杯水了(学生上台来边演示边说,倒完后在杯壁上触摸感受了一番)。
生:我觉得四个杯子里应该倒得一样多!
师:对呀,倒得差不多的话,就便于我们观察。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边做边倒)你们说我先拿冷水杯还是先拿热水杯(学生有不同的回答),但是老师还是习惯于先拿冷水杯。
你们想想为什么呢?
先拿哪个杯的问题,旨在引起学生注意“拿哪个杯其实是有讲究的”,因为刚倒下去的热水很热。
这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不放弃教学过程中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抓住细节进行有效教学。
这个细节的处理,提升了科学探究的高效性,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加高效、更加有意义。
三、关注细节,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谋求高效。
材料是我们教学的基础,教师演示材料可以展示科学实验现象,学生通过操作材料可以观察到科学实验现象,而这些现象是能够揭示科学概念的。
因此,我们要关注材料。
我们首先要关注材料的“结构性”。
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选择哪些材料、准备多少数量的材料,这些材料是必须的还是可有可无的,是指向概念的还是容易引起学生无关注意的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思考。
例如,《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是“探究食物保质期的长短”。
我重组了实验材料,选择了“光明”系列奶制品作为探究材料,让学生观察记录发现:
产品名称:光明鲜奶光明纯牛奶(袋装)
光明纯牛奶(盒装)光明奶粉(袋装)不同生产日期:
2007-05-01 2007-04-10 2006-10-04 2006-10-08
保质期:15天 45天 6个月 12个月
保存条件:低温冷藏在避光条件下常温下常温下
同时提出任务:通过分析、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搭建了思考的平台,学生会思考这些奶制品属于同一品牌,为什么奶粉的保质期最长?为什么它们的保存条件有所不同?同样是袋装的,保质期为什么会不同?同样都是纯牛奶为什么保质期会不一样?有的学生还发现了保质期较长的盒装纯牛奶,由于它的生产日期较早,现在已经过了保质期,不能再食用了。
通过这样一组有结构的材料,学生就能自主探究出食品的影响保质期长短的因素,同时也可顺势转入下一个活动--研究食品配料。
四、关注细节,加强实验指导,谋求高效。
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以提高高效教学。
教师要对学生实验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观察什么、怎样观察”等方面进行细心的指导,以确保实验的有序展开、数据的有效采集。
例如,在教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指导学生研究“冷热能改变岩
石的模样”时,为学生提供了石灰岩作为探究材料,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护目镜准备做加热实验。
但是石灰岩的加热时间需严格控制。
如果加热时间过短(不到半分钟),即使把加热后的石灰岩马上放入水中,它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如果加热时间过长(超过两分钟),石灰岩就会炸裂。
因此,这位老师明确规定实验的加热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左右。
这样确保了学生探究的高效性。
当然,这些只是提升科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的个人之见,一部分因为教育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
怎样切实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实现高效教学,我们还需要在制度上作一些保证,比如评价机制还应更加合理、灵活,应该积极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而不是筛选作用。
让我们把握课堂教学细节,让科学教学真正体现有效,让科学教学真正的“科学”,实现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性细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着力点
“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
”最近出版的《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书中如是说。
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处理好关键性细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着力点。
所谓关键性细节是指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影响教学流程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科学化的教学环节。
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关键性细节,笔者试着从关键性细节的预设性处理和即时性处理两个方面作一浅析。
一、关键性细节的预设性处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杜威说,每一位老师带着自己的哲学思想走向课堂,愈是优秀的教师,设计教案的水平与质量愈高。
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
关键性细节的预设更是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它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1.深究文本:提升关键性细节预设的技术含量。
一位特级教师指出:文本是由细节组成的,把握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对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
一个生动传神的词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画龙点睛的句子等,对这些关键地方的理解、揣摩、品味往往可以成为解读文本展开教学的突破口。
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发现关键之处,并以此为基础,从关键性细节突破,“窥一斑而知全豹”,使教学落到实处。
教学《气象学家竺可桢》一课时,要让学生深刻感受竺可桢坚持不懈、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品读“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两个重点词展开教学。
在品读几十年如一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算一算38年有多少天,要完成近千万字的日记平均每天要写多少字,体会坚持不懈的不容易;在品读精心观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在喧闹嘈杂、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你会做些什么,而竺可桢爷爷又在做什么,在对比中感悟出要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观测实在是太不简单了。
看似简单的算一算,说一说,实质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有了这样两个关键性细节的精心预设作铺垫,学生就更能够走进人物的心灵,
被竺可桢的精神所震撼,产生情感共鸣,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2.以生为本:增加关键性细节预设的成功指数。
语文教学美学论告诉我们,备课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目中无人的备课;第二个层次,眼中有学生;第三个层次,把备课上升到审美的层次,用美学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
在关键性细节预设的过程中,除了深究文本,还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语言水平等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在每一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设想出几种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的方法,这样,教师才会在课堂上左右逢源、信手拈来,才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让浅陋变得深刻,失败转向成功,平凡变得伟大。
一位教师在教学《牧童与画师》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两个词语,设计了教师即兴在黑板上画竹子的细节,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板画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随后,教师又设计了一个关键性的细节:即在刚刚营造起与文本情境相吻合的课堂氛围中,老师请学生学学文中围观的群众“纷纷称赞”戴嵩的画那样,也来“纷纷称赞”一下自己画的竹子,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地运用课文语言中积累、内化语言。
这个关键性细节的设计应该说是很有价值的。
谁料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问了一句“老师画得怎么样。
”说画得好的学生没几个,挑刺的倒是不少,完全在老师的意料之外。
面对这一意外教师手足无措,草草地收场,也就无法收到预想的效果了。
如果该教师在预设的过程中,多预设学生可能会从哪些方面评价,并思考好应对的策略,也许就能处理好这一语言运用的关键性细节,使学生的语言训练落到实
处,让课堂呈现出精彩。
3.以师为本:彰显关键性细节预设的个性神韵。
世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学习经历,不同的个性塑造出了各具特色的老师。
有的善长朗读,有的善长板书,有的善长画画,有的善长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关键性细节中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特长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把课堂推向高潮。
大凡听过王菘舟老师课的无不被他的语言、才思所折服。
听他的课就像在欣赏一篇美文、聆听一场精彩的演讲、阅读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王老师就是运用自己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关键性细节设计时充分彰显自身的个性,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情境,把文本的意蕴情蕴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了。
在教学《万里长城》一课,课末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感受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他发挥自己的话语特长,配乐深情地解说了一段长城视频: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万里长城,这就是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建筑年代十分久远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万里长城,这就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万里长城,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永不低头、永不流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这段解说如大浪滔天,如飓风凌霄,显排山倒海之势。
它带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的震撼,是回响在心灵最深处的电闪雷鸣。
长城是最为宏阔的文化图腾,崇高、崇敬,是学生发自心底的长城之歌。
目标的达成可谓是水到渠成。
二、关键性细节的即时性处理
叶澜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
关键性细节会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闪现出来。
课堂中,我们要善于捕捉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展现一个脉动流变的“过程”、一个生命涌动的“过程”,使课堂真正实现精神和生命的共同成长。
1.接轨现场:情景性的即时处理鲜活动人。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有力助手。
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教室的天地开阔了,儿童的生活经验“冲”进了课堂教学。
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将语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的直觉经验融为一体,使课堂绽放出朵朵鲜活的花儿。
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要因地制宜,要真正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创设。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江山执教说明文《捶捶乐》时,就利用了即时的情景性处理。
窦老师充分利用了当时听课会场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当一名捶捶乐的推销员,深入到会场中向听课老师推销产品,推销结束后汇报推销情况,教学效果相当好。
在关键性细节处,窦老师利用真实情境,学生在推销的过程中,既熟记了有关产品的内容,又在推销中掌握了推销的技巧,可谓是一举多得。
教师不只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教师只要时时做个有心人,有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意识,随时关注课堂
教学的现实场景,充分利用现实场景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必能为自己教学的关键性细节增光添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纳川入海:意外性的即时处理不拒异议。
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往往都有生成的价值。
教师要善于倾听,敏锐发现,灵活把握细节,把细节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发,妥善地处理好细节,或将错就错,或顺水推舟,或刨根问底,或欲擒故纵,或化整为零,或移花接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课堂朝着有效的方向发展。
一位教师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在教学将近尾声时提问,“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与之类似的现象吗?”始料未及,学生在回答中发生了争执,两生各执一词。
生1:我经历过。
有一次,我遇到了坏蛋,他们要欺负我,我就对他们说:“我爸爸是警察。
”结果,这些坏蛋就不敢再欺负我了。
(得意地)我觉得我很狐假虎威。
生2:我觉得他说得不对。
我查过字典,“狐假虎威”好像是说坏人的。
生1:不会吧!肯定是你搞错了。
生2:真的,词典上是这么说的。
你不能说你自己狐假虎威。
生1:我肯定是对的。
“狐假虎威”是说狐狸很聪明,不信你问老师。
老师,我说得对吧!(全班同学先是小声议论,继而将目光一起投向老师。
)
师:钟同学说狐狸很聪明,狐狸聪明吗?请大家再读课文然后发表意见。
(同学读书、思考后,各抒己见。
)
师:是呀,狐狸是聪明。
它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谋略,这正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
我希望同学们在困难和危险面前,都能像这只狐狸一样机智勇敢、应对自如。
大家都喜欢狐狸,可是孙同学却说,词典上解释“狐假虎威”是说坏人,真是这样吗?我们来讨论一下。
(学生在短暂的沉默后,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
师:是的,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它是对的。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借助别人的威风干好事或者和狐狸一样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这是一种好的策略,像钟同学就属于这一种;也有人借助别人的威风干坏事,这样的人和事是应该批评的。
你觉得我们现在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时候,应该指哪一种现象呢?
生(异口同声):第二种。
寓意的理解是寓言教学的重点,从学生的针锋相对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这则寓言寓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面对这一关键性细节,教师没有马上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机智地顺水推舟,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再次读书,在阅读理解、深入讨论、查工具书论证中寻找答案,澄清学生的认识,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
”教师只有不断锤炼内功,锤炼对课堂进行状态的敏锐感知能力,就能在预料中或出现特定情境中沉着“接招”并瞬间决策,让课堂在预设中、在随机推进中展现出一片诗意般的精彩,从而在最大空间里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