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提高中职学校教育质量必由之路[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提高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大势影响,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受聘人员掌握实用科技知识,具有娴熟的生产技艺,更要具备创新精神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培养大量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

但中职课堂教学工作当前却陷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境地。

要改变现状,必须加快实施中职课堂教学改革,以改革提升育人质量,以改革扩大发展空间。

一、从顶层设计入手引导改革
(一)教材编写要更具开放性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现有中职教育教材都是系统的学科体系且长期不变,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学用脱节、更新缓慢、不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等缺陷。

教师的教学行为都被限制在教材所确定的框架范围内,既禁锢了教师的教学创新,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形成,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建设新型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英才”)创立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btec),其教学内容并不是依照一本固定的教材来进行讲授,而是根据英方提供的教学大纲,自行收集素材。

而且,英方的教学大纲都是在征询行业机构和专家的基础上撰写的,所以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与前瞻性。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一本教材,往往要阅读几本相关教材或是网上查找,才能形成自己的讲义。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的能力素质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我们的教材编写也应在开放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上进行改革,在提供明确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

同时,要尽可能地免费提供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让师生可以轻松获得海量的教学信息。

(二)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
教师们普遍反映,现行中职专业课教材偏难偏深,学生难接受,吃不消,导致厌学现象严重。

中职学校的课堂上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讲的“课”学生听不进,教师在台上讲自己的“课”,学生在台下做自己的“事”,两者之间“井水不犯河水”。

教育部83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太高,目前的中职教学达不到,特别是第二产业和加工制造类的专业,迫切需要进行调整。

要联系实际,强化应用。

要紧密结合当前的热门技术、用工需求,更加突出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要适应发展,注重更新,根据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和社会初中级岗位人才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及时修订和升级,使之与时代要求联系的更紧密。

要大力开发地方教材,针对不同的区域特点、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努力研发特色鲜明的地方教材,使之既能满足地方学校需求,又能服务于当地的社会生产。

(三)学业评价更具灵活性
中职学生与普通中学生有一个显著区别:中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
将走向社会就业,其学习重点是掌握实践能力;普通中学生的首要目标是考大学,其学习重点是掌握系统知识。

因而对中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应该更偏重于对其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考察,而不能仅仅只是一张试卷。

在考核内容上,要从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转变,把知识的实践运用作为重点;在考核方式上,要以实际操作、现场完成作业等形式为主进行,尽量减少笔试的成分;在考核范围上,要积极推进能力评价社会化,使课程教学和能力考核逐步开放,并与社会接轨。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师生沿着特定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二、转变教学观念,用思维习惯变化带动改革
(一)走下神坛,变“主讲者”为“组织者”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是课堂的“主人”,他往往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表演是否精彩、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少关心学生需要什么、学到了什么。

学生成了教师表演的陪衬,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

现代及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能力、“情商”要求越来越高,而学生提升知识能力水平、形成良好价值观的主阵地在课堂。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从过去的教者、主角、“讲台上的圣人”变成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

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通过现代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教学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通过更广泛的渠道、更多样的方式,实现更全面的成长。

(二)倾注关爱,变“管理员”为“指导员”
社会上一些有偏见的人士认为,中职学校是智力平平、不思进取的初中毕业生的收容所,是应试教育的淘汰者、失败者和牺牲品。

这种认识不一定正确,但却引人深思。

不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长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差,特别是在自信心和遵纪守法方面严重缺乏。

因而,中职学校的教师就有着比其他学校教师更重要的育人任务。

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与道德力量去感染学生。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对现在的中职学生来说,倾注充分的关爱更为重要。

中职教师要真心实意的爱学生、关心学生,在具体的教学中用心灵呼唤心灵、在日常的生活中用心灵浇灌心灵,用耐心、爱心、恒心构筑一座“灵魂工程”,使孩子们涅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远比传授给他们一门技艺更有意义。

(三)加强研究,变“教书匠”为“设计师”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中职教师站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第一线,更应该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要做高效课堂的“设计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备课备教,广泛查阅资料,让自己的课堂结构更精巧、信息容量更充实,使学生在其中能得到全方位的成长。

要做具有专业特长的“设计师”,中职教师既要有宽厚广博的基础知识,更要在专业技能上有过人之处;要加强学习,掌握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和应用,才能让学生触摸到社会需求的脉搏;要加强研究,探索最前卫、最实用的技术改革,提高自身素质
和在学生中的威信。

要做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深刻掌握教育教学理论,能够因材施教,为学生设计符合自己的成长道路,将学生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有用人才。

三、优化教学模式,在实践操作上发力推进改革
(一)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改变教师讲授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状况,把课堂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

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系统设计行为引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项目驱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各环节中来,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直接性、创造性、合作性和发展性。

要精心布置教学环境,紧密结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专业特征,设计并引导学生亲手建设教室文化、寝室文化,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

(二)注重形象思维的充分运用
目前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表现为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强,而对于抽象的、理论的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对形成动作性技能较易,而对形成心智性技能较难。

所以中职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局面,在问题的设置、知识的探究、能力的巩固等环节,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大量采取直观、情境性教学,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教学内容更加好懂好记。

(三)大力推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2005年末,欧盟委员会就终身学习的“八大关键能力”通过了一份建议案。

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具备关键能力的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不再适应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偏重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很多关键能力(如人际交往、跨文化交往能力以及公民素养、实干精神、学会学习以及文化表达等)无法形成。

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做中学”,在课堂精心设置的“经历”和“体验”获取能力和经验。

它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标志,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

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等都是有效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它将使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

中职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中职教育工作者以创新的思维,过人的胆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中职教育的困境中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