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生态移民工作调查报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山市生态移民工作调查报告范文

随着生态文明浪潮在全球的兴起,重视生态、保护环境、低碳发展成为新世纪各地区竞相进步、绿色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关键。长白山作为国家重点森林覆盖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是中国东北和东北亚“大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东北亚“绿肺”、“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之称,是全国十大生态安全屏障之一,其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也是吉林东部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依托。保护好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宝贵资源,不仅有利于加强对东北亚地区生态屏障和生物基因库的保护,夯实吉林东部绿色转型的发展基础,而且对于调节松辽平原和吉林中西部玉米带的小气候环境,保护“东北粮仓”安全和东北亚地区气候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长白山区域中心城市,白山市承担着保护长白山生态安全、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但是,如何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解决好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两难”矛盾,实现保护和开发双赢目标,不仅考验白山建设全省绿色转型发展先行区的执政能力,更考验全市领导干部的政治智慧和实践魄力。调研发现,白山市在推进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确定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长期执政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并结合东部山区特色,以解决林区、工矿区居民“城镇化率虚高”问题和林区农民进城问题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努力实现林区生产、生活与生态的互荣共赢,助推绿色转型发展“华丽转身”。实践证明,白山市实施的林区生态移民工程,既符合国家确定长白山为国家木材战略资源后备基地的战略导向,又顺应了国务院“停伐”令和新一轮《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若干》中“打造北方生态屏障和山青水绿的宜居家园”工作要求,是恢复和保护长白山林区生态环境最便捷的路径选择,也是推动东部山区绿色发展、转型振兴的有效手段。

一、林区生态移民没有“背井离乡、故土难离”的恋家情结为羁绊,不仅解决了移民搬迁的“第一难题”,而且有效改变了林区贫困人口封闭的生存状态

调研发现,林区生态移民工程,有别于传统意义上“背井离乡”式的生存性移民,尤其与库区、不宜居住地区的被动性、强制性移民搬迁,有着本质区别。首先,在移民目的上,林区生态移民是站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为主要目的,以实现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仅遵循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规律,而且有效化解了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关系,有利于实现生态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民生意义的和谐统一,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其次,在移民方式上,林区生态移民是在充分尊重民生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山区生活实际和城镇产业布局,让移民对象通过区位比较、利益权衡,就地就近向城镇转移,通过人口聚集提升“人的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既无需承受背井离乡、骨肉离散、重建家园的痛苦经历,又能够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充分体现了尊重民愿、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发展理念。第三,在移民意愿上,林区生态移民属

于“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式移民,移民对象大多没有“故土难离”的感情牵绊,在居住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居民增收致富的感召下,既没有不愿搬、不敢搬的情感顾虑,又有效避免了搬迁过程中的抵触、对抗情绪,不仅保障移民迁出地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移民迁入地生态环境不受损害,而且通过政策引导,能充分调动起移民对象搬迁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搬”为“我要搬”。实践证明,面对生态移民难题,只要我们态度鲜明、政策有力、工作得当,就一定能激发出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再多再大的困难都会解决。

二、林区生态移民最关键的是开好头、引好路,通过试点带动和示范引导,探索完善有特色、可操作、能推广的工作模式

林区生态移民是一项新工程,如何让老百姓举家搬得出、长期留得住、就近能就业、生计有保障、长远能发展,选择什么样的操作模式,对于释放试点成果的“裂变”效应、全面铺开长白山生态移民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白山市地广人稀,全市近130万人口,约有49%分布在林区,人口聚集度差,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74人,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为此,白山市围绕提高“人的城镇化”水平,把生态移民作为调节生态环境容量与城镇人口规模的重要杠杆,结合林区特点和实际,将移民对象划分为国有林场居民、资源枯竭型工矿区居民、林区农民三类重点群体,通过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相结合、企业引导与政策扶持相结合、产业引导和就业安置相结合的方式,试点先行、分类推进,探索实践了三种生态移民模式。一是国有林场撤并整合模式。主要是针对林业人口多(全市林业职工和家属共有6.9万户、18.3万人,约占林区人口总数的29%)、林场规模小(大型林场职工约3000人,小型林场职工不足500人)、居住分散等生存现状,以及林区面积和林木蓄积量持续减少、林木质量大幅下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部分施业区无木可采的产业发展现状,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域内六大省属国有森工林业局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林场合并和整体搬迁的方式,加快国有林场向所在地中心城镇或相邻城镇迁移,有条件的较大规模林场就地就近组建大型经营区,规划建设林业新区,实现林业产业转型和职工生活改善同步推进。以白山市松江河林业局为例,该局于1958年建局,总经营面积15.9万公顷,在册职工3643人,是吉林森工集团成员企业之一。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局充分利用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以减少森林资源社会性消耗为目标,以林场职工享受城市化生活为宗旨,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原有的13个林场,逐步合并为5个中心林场,对撤并的`8个林场进行了整体搬迁。目前,累计投入移民资金2.3亿元,改造棚户区

68.29万平方米、12181户,安置人口3.65万人,全局1832户林场职工全部实现“山上生产、山下生活”。二是国有工矿异地搬迁模式。主要是针对“亟需搬迁而又缺乏自主搬迁能力”的资源枯竭型工矿区居民,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等方式,由当地政府牵头,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工矿区居民异地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同步解决住房、就业、生产生活等难题,推动矿区人口合理布局和规划调整。以临江铜矿为例,该矿距离临江市六道沟镇9公里,始建于1957年,现隶属于省国资委管辖,1985年因资源枯竭经政府批准正式闭矿。该矿共有居民550户、近1300人,住房结构多为土石、柳条、泥土等结构,户均面积不足2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米,均属危房,尤其是2010年特大洪水和2011年山体滑坡,矿区内多处河堤、桥涵、公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居住条件极为恶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