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沉默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人的交流有两种基本方式: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
沉默就是非言语行为极为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
沉默作为一种教育事实存在于课堂教学中,沉默往往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点、发力点和生长点。
教师善于运用沉默的智慧,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矛盾,生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往往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奇效。
教师更要关注沉默型学生,完善他们的性格,让沉默型学生快乐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关键词:沉默现象沉默型学生非语言行为沉默的智慧缄默知识引导沉默
关注学生的“沉默现象”
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总有一部分学生沉默寡言,消极谈定。
课堂的基本表现就是沉默,他们既不会主动举手发言,也不会搞恶作剧。
他们同老师的交往极少,腼腆、害羞,一般不会主动找老师攀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在课外活动中,这类学生行为懒惰,一般不好与人打闹、争吵,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语言和行为的评价,不随便说笑。
常自娱自乐,独来独往。
虽然他们课堂上沉默,很少与老师互动,教师很难把握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他们的成绩往往突出于他们的课堂表现。
这更引起我对沉默型学生的关注。
沉默型学生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他们内心世界丰富,敏感内秀,忧的是沉默型学生性格发展不健康。
一、解说“沉默”
人的交流有两种基本方式: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
沉默就是非言语行为极为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对教师的教学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的沉默现象在行为特征上,可分为不伴随其他行为特征的静止性沉默和伴随一定体态动作的非静止性沉默。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沉默现象”,教师不要怕沉默现象带来的尴尬,应该分清学生沉默原因:是问题范围太广,或是难度太大,还是问题缺少探索性。
重视沉默现象,把握好沉默现象的度,发挥“沉默现象”的教育作用,让课堂沉默变成探索过程中的发力点。
二、学生的沉默心理
作为教师的我,小时候也是一个“沉默型学生”。
对学生的沉默心理深有体会。
学生沉默现象的心理如下:
1、上课不积极举手发言,并不会影响我的学习。
2、只要我听懂了,为什么非得说出不可呢?
3、我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下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心情。
4、不喜欢发言的特殊照顾,特别是不经我的同意就提问我。
5、当我想说时,我会自己站起来说的。
6、我不喜欢别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愿意自己探索。
7、我讨厌老师和同学动不动就给我贴上内向的标签。
8、在对问题的结论没有确定的把握之前,我不会轻易说出来。
三、解读“沉默”
我们对课堂的沉默现象特别是对沉默型学生有不少的误读。
认为这些学生反应迟钝,遇事冷淡,尤其是怕上公开课上的沉默尴尬。
事
实上,沉默有积极和消极两面。
教师必须辩证地看待,把握其存在的合理性,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方能正确地解读和应对。
(一)沉默存在的合理性
1、沉默作为一种法律权利
在法律界,把这种权利通称为“沉默权”。
沉默权制度也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共识。
其实,沉默也是学生的一项法律权利,教师应当理解并善待学生的沉默。
2、沉默作为一种教育事实
从教育过程上看,教育是一个有起有落、又开有合、动静交替的复杂、多向的过程。
教学中有意义的沉默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它能给师生带来教和学的“缓冲”,从而进行有意义的信息解码。
沉默并不代表教学进程中的“卡壳”,也不表明讨论活动的失败,更不能认为沉默就是什么都没发生,什么都没有获得。
沉默往往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点、发力点和生长点,因为学生正在沉默中思考着,升华着。
从教育智慧上看,沉默也是一种大智慧,同老子的“大音希声”相互印证。
教师善于运用沉默的智慧,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矛盾,生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往往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奇效。
从学习方式上看,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属于“内隐性”学习,它是一种默默学会的方式。
由此可见,沉默作为一种教育事实普遍存在于教育之中,并昭示出教学的一般规律。
(二)造成学生沉默的原因
1、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对情感展露历来采取克制、引导、自我调节的方式,所谓以理节情,发乎情止于礼,这使自我生活中的情趣经常处于自我压抑的缄默状态之中,不能充分痛快地倾泄表达出来。
中国有“紧闭口,慢开言”,“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学会“守口如瓶,打掉牙往肚里吞”的俗语,深怕多言使自己陷入四面楚歌、众矢之的困境。
受此文化背景的影响,在课堂上,学生“多听少言”,“顺从不顶嘴”而保持沉默往往被视为是对教师授课的一种礼貌和规范行为,而被人认可下来。
2、舆论环境的压迫
纽曼最早提出“沉默螺旋”理论并全面诠释沉默现象。
纽曼指出,为了防止孤立和受到社会制裁,一般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感觉一下“意见气候”,如果自己的意见与现有的多数人的意见相同或相近,便会较为大胆、积极地发表。
如果发觉自己处于少数或“劣势”时,便会迫于舆论压力而趋向于保持沉默。
这对教学中“沉默现象”的原因解读具有启发价值,学生“离经叛道”的观点和“超出共识”的思想在传统师道尊严的权威言论面前,就不得不“认真听讲”;在书本知识神圣不容质疑的面前,就越发“自信不足”;在家长式权威作风面前,就显得“人微言轻”。
学生在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学生的发言权逐渐被淡化、被限制、被剥夺,直至沦为“沉默的羔羊”。
3、缄默知识的存在
除了可以直接看到、听到,用文字、图表数字或公式表述的“显
性知识”外,还存在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缄默知识。
教学交流一旦没有共同的“经验背景”,遇到语言障碍,交流随时可能中断而出现静默。
教师教学一旦忽视、偏离、压制主体性的发展,便不能有效融入学生缄默知识的体系之中而受到排斥,产生教与学的隔阂,外在于学生的学习世界。
四、如何引导沉默
教师要能够有效获取来自学生沉默反馈的不同信息,分清学生沉默的不同性质,恰当采取有真对性的解决办法,将沉默转化为教学的宝贵契机,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交谈法
运用交谈法破除沉默型学生的“开口难”,要注意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和谐统一。
天时:找好时机。
教师要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时机头脑,能够敏锐洞察、把握各种时机与学生沟通。
地利:找好场合。
交谈场合的选择应避免在熟人众多的大庭广众之下,保密应掌握住性、私人化、宽松性原则。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一天,一位学生35元校服钱丢了。
孩子告诉我,只有她同桌知道钱包放在哪里,刚下早读,钱包就不见了,而且同桌的5角钱也丢了。
我知道要查清这件事不容易,更难的是不能冤枉一个学生。
下来几天人,我注意观察周围几个学生的花钱情况,在检查她同桌作业时发现同桌桌兜有3本新买的加密码的周记本。
下课后,我借口叫该学生来我办公室给老师帮忙,我悄悄与孩子交谈,孩子承认拿了同桌的钱,但我明白孩子的名誉比这35元钱重要的多,孩子知错改错了,我将永远保
守着这个秘密。
人和:教师关键要找准有共同语言的“话头”,方能“一投石激起千层浪”,从而是学生心门顿开,袒露心声。
话头可以从学生日记、作文、家访、亲密的伙伴中了解获得。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主题。
在进行展示台环节时,因为孩子大多是农民工子女,从小生活在乡村,对田园风光印象深刻,深有感情。
当我展示出田园风光图片,谈起乡村生活趣事时,孩子们有了话头,争着抢着发言,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让学生最感枯燥,最沉闷的习作课活跃起来,这次习作也最成功。
(二)倾听法
交谈开始后,教师贵听不贵讲。
重在听问题,听烦恼,听心声,听弦外之音。
我的班里有一位男孩,长得瘦小,在学习、纪律等方面表现的一塌糊涂,他却擅长跑步运动。
自己悄悄参加了学校的体育队,每天早早来学校晨练。
学校运动会召开前,老师要选运动员了,从没考虑过的瘦小的男孩急切地对我说,如果选上他参加跑步项目,一定会为班级拿奖,旁边的几个男孩也肯定他跑的很快。
我听得有些感动:这个孩子不知鼓了多大勇气,准备了多久,才说出了请求。
他只想为班级争光,因为我们班的运动会成绩总是排在年级最后一名。
运动会上,他神采奕奕,参加的跑步项目果然都拿了奖,他从来没有被人这样关注,他还向其他队员传授跑步经验。
因为这次运动会,我听取同学们的意见,根据个人擅长报名,知人善任,我们班成绩提升到年纪第三名。
看来,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一定要会倾听学生的心
声。
(三)彰显法
沉默型孩子大多缺少自信品质,过多关注别人的看法,患得患失,
对表达有一定心理障碍。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彰显自我,完善
性格,学会争论。
告诉孩子:你的想法,你的表达对大家可能有启发
作用;说不出来,就什么也没有;没有交流,就不会取长补短。
(四)布白法
在交谈中,教师在语言上应留下彼此相互尊重的‘绿地”,在交
往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尊重学生个体的自我选择,达成心有灵
犀一点通的沟通佳效。
教学中更要注意“布白”,要为隐性知识留有空白,给学生留有
静默的空间,让学生静静地感受缄默知识,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发力
点,将沉默转化为教学中的宝贵契机。
未央区东前进小学
王海燕
2012-5-19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作者:姜智吉林大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作者:(美)斯滕伯格 (美)威廉姆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教育学》作者:(德)赫尔巴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