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启蒙运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启蒙运动 ——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
关于“五四”的研究从“五四”刚刚行过高潮就开 始了,近百年来各式各样的研究者对于“五四”发表了为数 甚巨的文章与专著,甚至有学者说“ 可以说,大凡研究中国
思想的知识分子,几乎无一例外都对“五四”发表过自己的 见解”。因此“五四”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姿
中国的知识分子所面临的挑战与18世纪的欧洲先哲们的 际遇不同。后者寻求从宗教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而前者 则是以抛弃(或者至少是揭露) “科举心态” 、“盲从” 以及摒弃习以为常的“为社会所拑制” 的国民性为己任。 ——《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 遗产》 按照作者的看法,中国启蒙运动具体的诉求便是“反传 统”与“批判国民性”。
当然,当今学界对于“五四”不再特指1919年的那场运动,其起点 是比较明确的,一般以1915年《新青年》创刊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 的开始为肇始,而在其延续性上却有不同的争议。作为革命语境下的 “五四”,一般地,以1921年中共的成立作为广义上“五四”的终结。 然而作为启蒙运动的“五四”的历史范畴却是不明晰的。 按照李泽厚先生“启蒙是一项未竟的事业”的观点来看,作为启蒙 的“五四”是一直持续的,而作者的观点与李先生也是基本一致的: “只要专制、官僚和教条主义的思想仍然盘踞在政治领导人和民众的脑 袋中,启蒙运动必将在中国继续发展下去,无论路途是多么的曲折,代 价是多么的高昂。” 然而特别的是,作者在论述中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却似乎是如 同欧洲启蒙运动之前的“文艺复兴”一样,虽然在论述具体的人上作者 没有做出明显的割裂,但是在本书中这种心理上的割裂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一个群体,边缘知识分子实继承了“学生”社群初起时的“中 间”或“过渡”特征。由于他们不论身心都徘徊在城乡和精英与大众之 间,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起到了联系和勾通城乡及精英与大众的功用。 所谓边缘,本是双向的,即一脚踏在知识分子一边,一脚踏在不能读写 的大众一边。这样一种两可的特性使其有时恰更容易被双方接受。知识 分子可见其知识的一面,大众则见其通俗的一面。 ——罗志田:《近代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
“从历史上看,中国人首先注意到如何建成现代国家的 问题,后来才注意到启蒙。” 作者认为“体用”分离的“中体西用”模式是在逻辑上 相悖的,作者认为体用必须是统一的,“西用”与中国传统 价值任然是背离的,无法解决“体”的问题便难以发挥“用” 的功能。(洋务)
对于传统学说和科举制度的质疑是具有前进性的然而这 种前进性被辛亥革命所打断。(维新) “人们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发现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基本 条件”(革命)
本书加上序言和结论一共有八个部分,在一次读书会 里完整的叙述是不可能的,因此,我选取了与“五四”启 蒙以及知识分子这两个主题双相关的一些部分与大家分享。 序 言:启蒙在现代中国的特殊性 第一章:新一代的形成 第二章:代际合作与论争 第三章:“五四”启蒙运动 第四章:政治暴力的严峻考验 第五章:走向新的启蒙 第六章:“五四”的启示 结 论:启蒙的持久挑战
中国历史转型的三个时代特性:近代民族主义兴起;以农村为革命 基地;从封建世界观中解脱。
现代化与社会变革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紧张的关系:是反帝以救国 还是反封建以启蒙。
中国的启蒙在其现实制约之外(与传统宗法的斗争)还要面临着 “非中国化的责难”,这是特殊的,这种责难似乎又是在肯定了中国传 统价值基础上提出的。 “中国的激进分子愈是提倡文化相对主义,人们便愈加猛烈的指责 他们企图把西方现代化思想输入并改造独特的中国文明。” “即使在 今天,他们仍必须在忠于国家民族的思想指导下,去发掘并应用其批判 理性。”
舒衡哲(Vera Schwarcz),著名汉学家,主要从事中国现 代史研究。生于罗马尼亚,犹太人,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现 任教于美国康州威斯理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1979 -1980年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除了历史研究之外,她还写 作诗歌和短篇小说。 《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英文初版出版于 1986年,198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初版。作者1979-1980 年曾作为首批美国留学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当时她访问了 时仍在世的“新青年一代的知识分子”:许德珩、俞平伯、叶圣 陶、朱光潜、冯友兰、金岳霖、张申府和梁漱溟,也访问了诸多 “五四”那一辈所教导出来的学生们、当时六十多岁的知识分子。 在序言中,她最后说:“我领悟到了我十年来始终未曾真正掌握 的‘五四运动’的意义——只要专制、官僚和教条主义的思想仍 然盘踞在政治领导人和民众的脑袋中,启蒙运动必将在中国继续 发展下去,无论路途是多么的曲折,代价是多么的高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是开始五四知识分子开始公开的分化,一部分人退出了运动的行 列,另一部分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坚持国民思想启蒙(或者 说继续传播焦虑)的人却微乎其微了,这才是李泽厚先生所说的“救亡” 压倒了“启蒙”。
对于“五四”的总结从“五四”发生之时就已经开始 (罗家伦: 《“五四运动”的精神》,1919.5.26),然而 将“五四”明确地与“启蒙”扯上关系还要等到二十世纪三 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时期,而最早全面论述“五四”启 蒙精神的著作是何干之1947年出版的《中国启蒙运动史》。 建国以后由于官方为“五四”定调为“反帝反封建的爱 国学生运动”,对于“五四”启蒙性质的研究便销声匿迹了。 到八十年代“解放思想”的浪潮中,这一主题才又被广泛地 关注,其中本书作者的“五四”启蒙观是当时一个比较重要 的观点。
由启蒙主义向激进的社会行动主义蔓延,启蒙被替代。在官方对于 “新潮”的批评中以此为据认为“新潮”从革命的学生团体钝化为了改 良主义的标志。然而官方并没有认识到“新潮”学生们进行的是一场比 现实的革命更加艰难的思想上的革命,他们在推动启蒙扩展之后便再也 掌握不了——或者是并没有意识到这场思想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这 一洪流的动向。
色”,这也正是“五四”能持续吸引后来学人注意的一个重 要原因,然而也由于这种原因,似乎“五四”便成了莎翁笔 下千人千面的复仇的王子了。 “五四”的研究虽然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华人世界,然而 做为一场对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深远影响的运 动,自然也会吸引国外研究者的目光。《中国的启蒙运动— —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便是出自美国籍学者舒衡哲之手, 而正是这位西方学者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五四”的 又一个不同的剪影。
对于给启蒙运动——不特是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 下定义的时候,康德给出了最现代化价值的答案: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 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 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 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Sapere 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 动的口号。 《什么是启蒙运动》---康德
作者眼中的“五四知识分子”仍是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作者认为 这批青年知识分子所受到的传统教育比较少,政治阅历浅,所以比他们 的老师们(新文化运动早期的启蒙知识分子们)要更具有理性(这种所 谓“理性”毋宁说是一种盲目的革命性。当然,按照作者的观点这种理 性是有意识的启蒙选择,然而在我看了却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必然。), 所以对政治行动不像先生辈们那么悲观,封建价值观的抨击更为猛烈。 (《呐喊》自序里表明了早期启蒙知识分子的这种悲观情绪) 这一观点应该包含了两个意思:第一,作为启蒙运动的五四运动其 启蒙性需表现在广泛的基础之上的;第二,与欧洲启蒙的长期准备不同, 中国的启蒙几乎是一瞬间便到了高潮。(这真是浪漫的想法)
关于“五四”的研究从“五四”刚刚行过高潮就开 始了,近百年来各式各样的研究者对于“五四”发表了为数 甚巨的文章与专著,甚至有学者说“ 可以说,大凡研究中国
思想的知识分子,几乎无一例外都对“五四”发表过自己的 见解”。因此“五四”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姿
中国的知识分子所面临的挑战与18世纪的欧洲先哲们的 际遇不同。后者寻求从宗教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而前者 则是以抛弃(或者至少是揭露) “科举心态” 、“盲从” 以及摒弃习以为常的“为社会所拑制” 的国民性为己任。 ——《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 遗产》 按照作者的看法,中国启蒙运动具体的诉求便是“反传 统”与“批判国民性”。
当然,当今学界对于“五四”不再特指1919年的那场运动,其起点 是比较明确的,一般以1915年《新青年》创刊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 的开始为肇始,而在其延续性上却有不同的争议。作为革命语境下的 “五四”,一般地,以1921年中共的成立作为广义上“五四”的终结。 然而作为启蒙运动的“五四”的历史范畴却是不明晰的。 按照李泽厚先生“启蒙是一项未竟的事业”的观点来看,作为启蒙 的“五四”是一直持续的,而作者的观点与李先生也是基本一致的: “只要专制、官僚和教条主义的思想仍然盘踞在政治领导人和民众的脑 袋中,启蒙运动必将在中国继续发展下去,无论路途是多么的曲折,代 价是多么的高昂。” 然而特别的是,作者在论述中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却似乎是如 同欧洲启蒙运动之前的“文艺复兴”一样,虽然在论述具体的人上作者 没有做出明显的割裂,但是在本书中这种心理上的割裂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一个群体,边缘知识分子实继承了“学生”社群初起时的“中 间”或“过渡”特征。由于他们不论身心都徘徊在城乡和精英与大众之 间,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起到了联系和勾通城乡及精英与大众的功用。 所谓边缘,本是双向的,即一脚踏在知识分子一边,一脚踏在不能读写 的大众一边。这样一种两可的特性使其有时恰更容易被双方接受。知识 分子可见其知识的一面,大众则见其通俗的一面。 ——罗志田:《近代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
“从历史上看,中国人首先注意到如何建成现代国家的 问题,后来才注意到启蒙。” 作者认为“体用”分离的“中体西用”模式是在逻辑上 相悖的,作者认为体用必须是统一的,“西用”与中国传统 价值任然是背离的,无法解决“体”的问题便难以发挥“用” 的功能。(洋务)
对于传统学说和科举制度的质疑是具有前进性的然而这 种前进性被辛亥革命所打断。(维新) “人们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发现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基本 条件”(革命)
本书加上序言和结论一共有八个部分,在一次读书会 里完整的叙述是不可能的,因此,我选取了与“五四”启 蒙以及知识分子这两个主题双相关的一些部分与大家分享。 序 言:启蒙在现代中国的特殊性 第一章:新一代的形成 第二章:代际合作与论争 第三章:“五四”启蒙运动 第四章:政治暴力的严峻考验 第五章:走向新的启蒙 第六章:“五四”的启示 结 论:启蒙的持久挑战
中国历史转型的三个时代特性:近代民族主义兴起;以农村为革命 基地;从封建世界观中解脱。
现代化与社会变革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紧张的关系:是反帝以救国 还是反封建以启蒙。
中国的启蒙在其现实制约之外(与传统宗法的斗争)还要面临着 “非中国化的责难”,这是特殊的,这种责难似乎又是在肯定了中国传 统价值基础上提出的。 “中国的激进分子愈是提倡文化相对主义,人们便愈加猛烈的指责 他们企图把西方现代化思想输入并改造独特的中国文明。” “即使在 今天,他们仍必须在忠于国家民族的思想指导下,去发掘并应用其批判 理性。”
舒衡哲(Vera Schwarcz),著名汉学家,主要从事中国现 代史研究。生于罗马尼亚,犹太人,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现 任教于美国康州威斯理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1979 -1980年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除了历史研究之外,她还写 作诗歌和短篇小说。 《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英文初版出版于 1986年,198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初版。作者1979-1980 年曾作为首批美国留学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当时她访问了 时仍在世的“新青年一代的知识分子”:许德珩、俞平伯、叶圣 陶、朱光潜、冯友兰、金岳霖、张申府和梁漱溟,也访问了诸多 “五四”那一辈所教导出来的学生们、当时六十多岁的知识分子。 在序言中,她最后说:“我领悟到了我十年来始终未曾真正掌握 的‘五四运动’的意义——只要专制、官僚和教条主义的思想仍 然盘踞在政治领导人和民众的脑袋中,启蒙运动必将在中国继续 发展下去,无论路途是多么的曲折,代价是多么的高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是开始五四知识分子开始公开的分化,一部分人退出了运动的行 列,另一部分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坚持国民思想启蒙(或者 说继续传播焦虑)的人却微乎其微了,这才是李泽厚先生所说的“救亡” 压倒了“启蒙”。
对于“五四”的总结从“五四”发生之时就已经开始 (罗家伦: 《“五四运动”的精神》,1919.5.26),然而 将“五四”明确地与“启蒙”扯上关系还要等到二十世纪三 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时期,而最早全面论述“五四”启 蒙精神的著作是何干之1947年出版的《中国启蒙运动史》。 建国以后由于官方为“五四”定调为“反帝反封建的爱 国学生运动”,对于“五四”启蒙性质的研究便销声匿迹了。 到八十年代“解放思想”的浪潮中,这一主题才又被广泛地 关注,其中本书作者的“五四”启蒙观是当时一个比较重要 的观点。
由启蒙主义向激进的社会行动主义蔓延,启蒙被替代。在官方对于 “新潮”的批评中以此为据认为“新潮”从革命的学生团体钝化为了改 良主义的标志。然而官方并没有认识到“新潮”学生们进行的是一场比 现实的革命更加艰难的思想上的革命,他们在推动启蒙扩展之后便再也 掌握不了——或者是并没有意识到这场思想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这 一洪流的动向。
色”,这也正是“五四”能持续吸引后来学人注意的一个重 要原因,然而也由于这种原因,似乎“五四”便成了莎翁笔 下千人千面的复仇的王子了。 “五四”的研究虽然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华人世界,然而 做为一场对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深远影响的运 动,自然也会吸引国外研究者的目光。《中国的启蒙运动— —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便是出自美国籍学者舒衡哲之手, 而正是这位西方学者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五四”的 又一个不同的剪影。
对于给启蒙运动——不特是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 下定义的时候,康德给出了最现代化价值的答案: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 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 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 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Sapere 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 动的口号。 《什么是启蒙运动》---康德
作者眼中的“五四知识分子”仍是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作者认为 这批青年知识分子所受到的传统教育比较少,政治阅历浅,所以比他们 的老师们(新文化运动早期的启蒙知识分子们)要更具有理性(这种所 谓“理性”毋宁说是一种盲目的革命性。当然,按照作者的观点这种理 性是有意识的启蒙选择,然而在我看了却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必然。), 所以对政治行动不像先生辈们那么悲观,封建价值观的抨击更为猛烈。 (《呐喊》自序里表明了早期启蒙知识分子的这种悲观情绪) 这一观点应该包含了两个意思:第一,作为启蒙运动的五四运动其 启蒙性需表现在广泛的基础之上的;第二,与欧洲启蒙的长期准备不同, 中国的启蒙几乎是一瞬间便到了高潮。(这真是浪漫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