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对话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对话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内容提要】学科史的研究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学科的存在和疆界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总是不断处于生成、演变、整合以及生长为其他新学科形态的过程中,没有哪个学科天生具有亘古不变的治学格局。以中国学界正在成长的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和学科建设需求,类似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这种具有国际性特征学科的相互整合,既是为了超越欧洲中心主义的学科藩篱,更是为着跨文化时代文学研究的未来。一方面,它应该通过直接介入世界文学研究的学术嬗变,逐渐改变和增强学科自身参与世界对话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建构中国现代学术的未来进程中,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更应该是义不容辞的先行者,理应有更重要的学术担当。

【关键词】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学科整合/学术共识与担当

在这本名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术集刊问世的此刻,我们距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国家二级学科被整合构建和教研实施,已经整整15个年头。时光流逝的速度总是超乎人的感觉和想象,当年热血沸腾、言辞犀利、为这一看似有些“拉郎配”的官方教育部门举措而展开学术论争的一代学人,现在大多已是两鬓染霜,只是不知道相互见面还会不会唇枪舌剑一番?如果意犹未尽,还有兴趣继续细探深究,这里又为诸位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而且是专门为着研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以及它们之间的学术关系整合而设。虽然出现得晚了些,

但是就这一经过时间磨合之后正处在转型时代和面临提升突破的学科而言,似乎也算正当其时罢。其间,中国比较文学学界一干同仁的共识谋划和参与合办的各家院校的支持,无疑是这一平台得以建立的前提和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仅仅是看一眼合办诸家院校的构成,我们也有理由对未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整合发展和学术创新表示乐观。

想当初,无论是为世界文学盘点,还是为比较文学划界,抑或是试图在两家之间说合结缘,无非都是为了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文学研究谋划和探路所作的努力。而今十多年过去,回想当年的认知,检阅近年的实绩,尽管可圈可点,但是当年看似不易调和的两支队伍,今天却在一个学科机制框架中似乎运行得不错,没听说哪个院校有分家的情形发生,重点学科倒是多了几家。瞧瞧网上的研究生招生目录,冠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招生院校几近百家,这规模在世界上大概也是数一数二的了。随便算笔账,教师没有一千恐怕也得八百。至于在读的研究生呢,哪怕是作最低估计,硕士、博士算上怎么也得有个两千多人吧。说给国外学者,无论谁听,都觉得这实在有些惊人。这情形恐怕也只有发生在当下的中国才不会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实在是因为中国太大,人口太多,大学生数量全球第一,如果将这些作为分母加以换算,与各国情形对照,说到底数量也多不到哪里去。

我想还是别忙着盘算家底,以规模取胜算不得真正的好汉,更谈不上领先的可能。其实在这十多年学科磨合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问题,积累起来同样也相当多了,而且决不简单。不说当年争论的谁是谁非,很多问题并未时过境迁,就是这几年国内重新又拉开架势争论的,例如关于如何重新理解“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各自的热点话题,许多关节问题依旧与两个领域之间的关系纠结分不开。当然,首先应该承认,讨论的层次比过去无疑已经是高了很多,参与的学者也不

再只局限于本土,许多国外知名学者也参与其中,已经逐渐自然接轨参与了国际文学研究的热点,算得上是站在了前沿。关于这一判断,有许多近年已经发表的著述和召开过的会议主题可以佐证,我在一篇文章中也有过简单介绍。①

应该指出的是,当年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关系的争论,尽管观点五花八门,立场各自相异,但是,有一个基本的论述逻辑和叙述框架却是各方都无意间受限其中却不自知的,那就是大家都已经事先假定了各自学科在世界上学术存在的“历史独立合法性”和在中国学界的“挪移建构合理性”,然后才在如此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僵化基础上去讨论自身学科在相关学科结构之内的“存在正当性”和“不可替代性”。于是,主要的争论始终局限于从自身学科在中国的历史生成和积累去展开,完全无意关涉其在世界上曾经的历史生成过程中所遗留的问题,其在世界上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种种争议,以及学科挪移至中国本土后需要面对的文化水土和学术意义问题等等。于是,我们的争论基本只是指向本土学界的学科内战,包括通过学科在中国过去的发展和成就以图证明它们各自在学术上的有效需求,争辩它们的学科位置(譬如身处外语学科群还是中文学科群)是否恰当?它们学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外语能力是否能够担当相应的学科使命?它们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理论侧重还是经典作品读解?它们的学术疆界各自在何处以及有多大的整合可能?等等。

不可否认这类学术论争的价值。也正是因为通过不断论争,才提醒我们注意各自学术疆域的问题和不足,并在学术实践中去不断加以修正弥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相互间的包容与发展。这也是十多年来,尽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被国家教育管理机构规定性整合为一个二级学科,学术上却依旧能够相安无事、各自发展的原因之一。而且近些年似乎还表现出学术上不断靠近、理性交流增多和有限整合不断加强的趋势,从而使得具有一定比较意识的世界文学研究和

更加注重经典文本的比较文学研究的渐次萌生。读读这些年发表的学术著述,看看近些年比较文学或者世界文学的学术会议上两个领域中学人交互参与,从客串到一身二任,从尝试到自觉交流的局面,情形令人略感欣慰。

但是,学科史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学科的存在和疆界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总是不断地处于生成、演变、相互整合以及成长为其他新的学科形态的过程中,没有哪个学科天生就具有亘古不变的治学格局。同时,我们也不能满足于这样一种基于并非完全自觉的学术选择和学术共识性不强的包容性存在状态。以中国今日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趋势,以中国学界正在成长的国际学术对话和学科建设的迫切需求,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样具有国际性特征的人文研究学科,因其学科本身的特性,一方面应该通过直接面对和介入世界学界的学术嬗变,逐渐改变和增强学科自身参与世界同仁对话的方式和地位;另一方面,在建构中国现代学术的未来进程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更应该是义不容辞的先行者,从而理应有更高和更重要的学术担当。这一整合性的学科在性质上首先就是面对国际学界而具有跨文化交流特征的,但是它目前的发展现状相对而言却有些满足于国内学科疆界内的建构,自给自足,自我设限,总是情不自禁地在本土学术的圈子里打转,似乎总是被迫在数字化学术管理的重压下从事机械性的论著生产,想当然地自设和诠释着各种学术主题,却较少从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意识的层面上去主动关注和参与国际学术对话。

譬如我们作为文化他者,选择研究19世纪英国小说家哈代的创作,如果罔顾这位作家在英国本土和国际学界研究的现状和经典建构变迁的实际情形,罔顾读解的文化差异,而是只管自己埋头读解阐释,40年前可以从当中揭示出阶级斗争的残酷和资本主义的罪恶,30年前则从里面发掘出人的异化主题和人道主义的价值,20年前从中找到人性善恶交战的永恒文学性追问,不久之前则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